宵禁之前,柳福兒接到崔家有船北上的消息。
柳福兒笑了笑,散了頭發,進烘得暖暖的被窩。
翌日,一覺好夢的柳福兒起來,便直奔校場,調駐守城外的柳家軍。
崔八郎掛帥,直奔洪州吉州虔州三地。
柳福兒則去調集府衙書吏,整理糧草甲胄,一分為二,一分隨軍南下,一分轉而北上。
隨之北上的還有柳福兒的一封親筆信,由領隊之人貼身收著。
待到淮水之濱,他親手交到崔三郎手上。
崔三郎看完,笑著遞給身旁的周小六,眼底閃過一絲戲謔。
周小六看完,嘴角微微下拉了一瞬,複又勾上來。
早在崔三一道,兩人就進行了一場短暫的商議。
當然,結果不大愉快。
崔三郎以為,當下情勢與己不利,在沒有強兵來援的情況下,適宜遠離水邊,以據守為主。
周小六卻不同意。
他們駐守的地方一馬平川,正適宜梁家軍發揮。
若據守,待徐家兵臨,他們優勢盡失。
現在,有柳福兒指令,好巧不巧又跟他意見相合,周小六隻能退讓。
“行吧,就照你說得來。”
周小六很心不甘情不願,但他從來都聽柳福兒的,即便心裏不舒坦,也還是痛快的下令後撤五十裏紮營。
他轉眼,見崔三郎垂著眼,略靠後半步。
儼然把自己當做幕僚之流。
周小六心氣略順了順,卻也知曉柳福兒特地把他請來,隻為了大局,為了梁家,為了他麾下這兩萬的兵士。
他拱手一禮,道:“我是個粗人,做事喜歡直來直去。”
“你覺得哪裏不對,不必諱言,直接指出就好。”
崔三嘴角微勾,拱手還禮。
“某隻是粗讀了幾本兵書,紙上談兵罷了。”
“若我哪裏想得理所當然,還請都尉言明,你我有商有量,將徐家製與淮水之畔。”
“待到梁郎君回返,你我便可功成。”
“這個自然,”周小六點頭。
論打仗,他就服梁二,論智謀,他就聽柳福兒的。
大軍迅速休整完畢,陸續的向後移動。
崔三抬手一禮,周小六點頭,與他一道轉去不遠的坐騎,隨著大軍後行。
淮水與泗水的交界,壽州。
宋大郎很快得到梁家軍後撤的消息。
他摸了摸頜下的幾縷胡須,轉頭道:“行之可有想法?”
其後,一瘦高的弱冠少年上前,道:“學生早年曾沿淮水北行,淮水兩岸皆是沃土,地勢更是平坦開闊,極利騎兵馳騁迂回。”
宋大郎微微點頭。
在來這裏之前,他已精研過附近的地形。
卻如馬行之所言,這是梁家軍的優勢。
見其露出讚同,馬行之心底微定,繼續道:“然,其卻放棄了。”
宋大郎轉眸,見他胸膛微挺,下頜微揚,似乎很有成竹。
“這說明,其在心裏,先一個便懼了,所以才會放棄優勢,退守原地,以求安穩。”
“所以,學生以為,吾等正該趁勢發兵,且是奇兵,打他個措手。”
宋大郎點頭。
這話正是說到他心裏。
“諸位可有其他意見?”
他環顧其後。
眾人都沒有錯過他不經意的舉動,隻要腦子沒進水,就知道該怎麽說。
於是乎,在眾人和聲讚同裏,宋大郎點將,命成都尉領兵六千騎兵偷襲梁家軍後方。
他領兵在後支援。
江陵城中,第二波糧隊緩緩出城。
柳福兒立在城牆之上,遙望承載了足足一整個糧倉的船隊,表情平靜。
書吏自下一路直奔而上,見到柳福兒急忙將信遞上。
“哪兒來的?”
柳福兒問著去拆蠟封。
“汴州的蠟封,”書吏答。
柳福兒扒開竹筒,將裹成細條的紙攤開。
片刻露出笑意。
“徐家跟周都尉打了一仗,看樣子,徐家沒占到便宜。”
書吏也跟著笑了。
梁家軍可不是浪得虛名的。
柳福兒將紙條捏好,信步下了城牆。
回到府衙,幾個書吏統計甲胄兵器情況,柳福兒去後衙尋那兩兄弟。
從打成親之後,兩兄弟忽然開始對機關術著迷。
年初時,兩人合力製了架大床弩。
力道很是強勁,足能射至一裏開外,若置於高處,射程還會更遠。
要知道,尋常的弩箭最多也就三四百米,再強些的也不過七八百而已。
但相對的,這玩意兒有個缺陷。
因為過於追求力道,準頭上就有些欠缺。
轉過兩道月洞門和一道綠樹掩映之後,柳福兒敲響一扇漆色斑駁的木門。
“誰呀,”門內一個童音伴隨著一連串的碎步來到近前。
柳福兒微笑,“我,快開門。”
“你是誰呀?”
孩童聲音清脆無邪。
“別胡鬧,”一個溫婉的女聲響起,門自內打開。
柳福兒微笑。
婦人輕攏孩童,屈膝見禮。
柳福兒虛扶她起身,微微彎腰,看著孩童。
“我是誰,你不記得了?”
孩童歪著腦袋看柳福兒,半晌似乎想起來了,但見柳福兒笑眯眯的,他頓時不好意思的埋進母親懷裏。
柳福兒瞧著有趣,摸摸他小腦袋,笑著起身道:“大郎和二郎在嗎?”
“在呢,”婦人趕忙引路。
柳福兒擺手,示意她先關門。
婦人醒悟,急急去拉門閂。
柳福兒笑著朝孩童伸手,孩童骨碌著眼睛,伸出手。
在柳福兒要握之時,忽的收回去。
柳福兒挑眉,作勢要去捉他。
孩童趕緊抱住母親的腿,得意的朝她笑。
柳福兒忍俊不禁。
屋裏,兩兄弟已擱了活計,來到門口。
柳福兒上了台階,越過兩兄弟看屋裏。
中央擺著一家半丈寬窄的床弩,兩邊的案幾上皆擺著長長短短的木料,地上四處散落著刨下來的碎屑。
“怎麽樣了?”
柳福兒從兩兄弟中間穿過。
兩兄弟不約而同的往後退了半步,又緊跟上來。
“我以墨線量過,應該是差不多了。”
柳福兒抬眼。
在場上,差之毫厘可就謬以千裏。
真到針尖對麥芒的時候,差的那一點就有可能是勝負的關鍵。
兩兄弟顯然也知道這點,對上柳福兒的視線,兩人皆低下頭,不看看。
柳福兒笑了笑,散了頭發,進烘得暖暖的被窩。
翌日,一覺好夢的柳福兒起來,便直奔校場,調駐守城外的柳家軍。
崔八郎掛帥,直奔洪州吉州虔州三地。
柳福兒則去調集府衙書吏,整理糧草甲胄,一分為二,一分隨軍南下,一分轉而北上。
隨之北上的還有柳福兒的一封親筆信,由領隊之人貼身收著。
待到淮水之濱,他親手交到崔三郎手上。
崔三郎看完,笑著遞給身旁的周小六,眼底閃過一絲戲謔。
周小六看完,嘴角微微下拉了一瞬,複又勾上來。
早在崔三一道,兩人就進行了一場短暫的商議。
當然,結果不大愉快。
崔三郎以為,當下情勢與己不利,在沒有強兵來援的情況下,適宜遠離水邊,以據守為主。
周小六卻不同意。
他們駐守的地方一馬平川,正適宜梁家軍發揮。
若據守,待徐家兵臨,他們優勢盡失。
現在,有柳福兒指令,好巧不巧又跟他意見相合,周小六隻能退讓。
“行吧,就照你說得來。”
周小六很心不甘情不願,但他從來都聽柳福兒的,即便心裏不舒坦,也還是痛快的下令後撤五十裏紮營。
他轉眼,見崔三郎垂著眼,略靠後半步。
儼然把自己當做幕僚之流。
周小六心氣略順了順,卻也知曉柳福兒特地把他請來,隻為了大局,為了梁家,為了他麾下這兩萬的兵士。
他拱手一禮,道:“我是個粗人,做事喜歡直來直去。”
“你覺得哪裏不對,不必諱言,直接指出就好。”
崔三嘴角微勾,拱手還禮。
“某隻是粗讀了幾本兵書,紙上談兵罷了。”
“若我哪裏想得理所當然,還請都尉言明,你我有商有量,將徐家製與淮水之畔。”
“待到梁郎君回返,你我便可功成。”
“這個自然,”周小六點頭。
論打仗,他就服梁二,論智謀,他就聽柳福兒的。
大軍迅速休整完畢,陸續的向後移動。
崔三抬手一禮,周小六點頭,與他一道轉去不遠的坐騎,隨著大軍後行。
淮水與泗水的交界,壽州。
宋大郎很快得到梁家軍後撤的消息。
他摸了摸頜下的幾縷胡須,轉頭道:“行之可有想法?”
其後,一瘦高的弱冠少年上前,道:“學生早年曾沿淮水北行,淮水兩岸皆是沃土,地勢更是平坦開闊,極利騎兵馳騁迂回。”
宋大郎微微點頭。
在來這裏之前,他已精研過附近的地形。
卻如馬行之所言,這是梁家軍的優勢。
見其露出讚同,馬行之心底微定,繼續道:“然,其卻放棄了。”
宋大郎轉眸,見他胸膛微挺,下頜微揚,似乎很有成竹。
“這說明,其在心裏,先一個便懼了,所以才會放棄優勢,退守原地,以求安穩。”
“所以,學生以為,吾等正該趁勢發兵,且是奇兵,打他個措手。”
宋大郎點頭。
這話正是說到他心裏。
“諸位可有其他意見?”
他環顧其後。
眾人都沒有錯過他不經意的舉動,隻要腦子沒進水,就知道該怎麽說。
於是乎,在眾人和聲讚同裏,宋大郎點將,命成都尉領兵六千騎兵偷襲梁家軍後方。
他領兵在後支援。
江陵城中,第二波糧隊緩緩出城。
柳福兒立在城牆之上,遙望承載了足足一整個糧倉的船隊,表情平靜。
書吏自下一路直奔而上,見到柳福兒急忙將信遞上。
“哪兒來的?”
柳福兒問著去拆蠟封。
“汴州的蠟封,”書吏答。
柳福兒扒開竹筒,將裹成細條的紙攤開。
片刻露出笑意。
“徐家跟周都尉打了一仗,看樣子,徐家沒占到便宜。”
書吏也跟著笑了。
梁家軍可不是浪得虛名的。
柳福兒將紙條捏好,信步下了城牆。
回到府衙,幾個書吏統計甲胄兵器情況,柳福兒去後衙尋那兩兄弟。
從打成親之後,兩兄弟忽然開始對機關術著迷。
年初時,兩人合力製了架大床弩。
力道很是強勁,足能射至一裏開外,若置於高處,射程還會更遠。
要知道,尋常的弩箭最多也就三四百米,再強些的也不過七八百而已。
但相對的,這玩意兒有個缺陷。
因為過於追求力道,準頭上就有些欠缺。
轉過兩道月洞門和一道綠樹掩映之後,柳福兒敲響一扇漆色斑駁的木門。
“誰呀,”門內一個童音伴隨著一連串的碎步來到近前。
柳福兒微笑,“我,快開門。”
“你是誰呀?”
孩童聲音清脆無邪。
“別胡鬧,”一個溫婉的女聲響起,門自內打開。
柳福兒微笑。
婦人輕攏孩童,屈膝見禮。
柳福兒虛扶她起身,微微彎腰,看著孩童。
“我是誰,你不記得了?”
孩童歪著腦袋看柳福兒,半晌似乎想起來了,但見柳福兒笑眯眯的,他頓時不好意思的埋進母親懷裏。
柳福兒瞧著有趣,摸摸他小腦袋,笑著起身道:“大郎和二郎在嗎?”
“在呢,”婦人趕忙引路。
柳福兒擺手,示意她先關門。
婦人醒悟,急急去拉門閂。
柳福兒笑著朝孩童伸手,孩童骨碌著眼睛,伸出手。
在柳福兒要握之時,忽的收回去。
柳福兒挑眉,作勢要去捉他。
孩童趕緊抱住母親的腿,得意的朝她笑。
柳福兒忍俊不禁。
屋裏,兩兄弟已擱了活計,來到門口。
柳福兒上了台階,越過兩兄弟看屋裏。
中央擺著一家半丈寬窄的床弩,兩邊的案幾上皆擺著長長短短的木料,地上四處散落著刨下來的碎屑。
“怎麽樣了?”
柳福兒從兩兄弟中間穿過。
兩兄弟不約而同的往後退了半步,又緊跟上來。
“我以墨線量過,應該是差不多了。”
柳福兒抬眼。
在場上,差之毫厘可就謬以千裏。
真到針尖對麥芒的時候,差的那一點就有可能是勝負的關鍵。
兩兄弟顯然也知道這點,對上柳福兒的視線,兩人皆低下頭,不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