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
明教坐落於光明頂上,前有萬丈懸崖作為天然屏障,後有十萬大山可供棲身避難。
當年,朝廷多次清剿魔教,幾次都付出了極為慘痛的代價,光明頂作為一個占盡天時地利的據點,可謂易守難攻。
朝廷數次派出大軍圍剿,曾以將士血肉堆積的慘重而攻上光明頂,可是魔教餘孽都趁大軍攻上之際逃入十萬大山。
正是在這綿延無際的大山掩護下,魔教才數次死而複生。
在太陽即將落山之際,一封密件被送上了光明頂。
光明頂上,一座座大殿建立在此,放眼望去不下數十座,這些大殿也曾數次被朝廷大軍摧毀,可又數次被魔教重建。
東南角的一座大殿建的極為華麗,殿內更是如此,地上皆是用上等青石來鋪墊,光滑的如同鏡子。
在大殿的四個角落,分別擺放著人多高的鼎爐,鼎爐裏麵隱約有火光閃現。
此刻,殿內正聚集著幾個明教的重要人物,其中有鷹王白常盛,蝠王韋蒼天,另外還有教中的兩位散人。
“京城傳來密信,懇求教中發布聖火令,號召武林的力量找到那失蹤閹賊。”在眾人上方,明王專座旁邊副椅上,一個老軀沙啞開口道。
這老軀不是別人,正是明教僅次於教主的神婆。
相信不管是誰,在看見這老區的第一眼時,絕對難以相信這佝僂的殘燭老軀,會是明教神婆。
“哼!那機千幻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依老夫看就該拘回聖教,以規處置。”端坐首位的白眉老者滿臉怒意說道,他就是鷹王白常勝。
在他身後還坐著三人,其中臉色發青的精瘦老頭是蝠王,韋蒼天。
蝠王深深看了鷹王一眼,他自然知道對方為何如此憤怒,鷹王的侄兒白鷹,似乎就是死在那西廠頭子手上的。
鷹王曾多次請求教中允許他入京報仇,奈何他當時有重任在身,不可輕易離開。
鷹王無奈,隻好給遠在京城的機千幻施壓,望他能用盡一切手段殺了那閹賊,為其侄兒報仇。
“機千幻此人頗有謀略,此次卻接二連三栽在西廠手中,想必,那閹賊能突然崛起,也非庸俗之輩。”蝠王分析道。
“蝠王,你這是長他人誌氣。”鷹王微怒,瞪著蝠王喊道。
“鷹王,我隻是實事求事。”蝠王絲毫不懼,眯著眼睛瞪回去。
上方,神婆雖然身子佝僂,但她那雙眼睛卻格外有神,每當她目光掃向下方某一人時,後者當即避開目光,不願與其對視。
“二位法王不必如此,既然機千幻在密件中說那閹賊如今重傷失蹤,即便是大難不死,想必現在也是手無縛雞之力了,正是殺他的絕佳機會…”二散人中,臉色蒼白的男子開口勸說道。
“哼!”
鷹王冷哼一聲,不再繼續開口,大殿陷入短暫的沉默。
“原本來說,我教大計將近,此刻是不該發動聖火令引得四方矚目,但那西廠閹賊屢次壞我教大事,多次謀劃都沒能除掉此人,此人若是不除定為我教大患。
自然,屢次失誤機千幻也難逃幹係,待一切塵埃落定之後,再對他教規處置。”
鷹王聞言,眉頭緊皺問道:“神婆的意思是?要發動江湖聖火令?”
江湖聖火令,是明教獨有的號令,當年光明頂一戰,明教折服七大派,從此走上了雄霸武林的道路,如今的南方武林,隱約以拿明教為尊。
武林中人最抗拒的就是朝廷,朝廷最討厭的也恰巧是江湖中人,也正因如此,江湖各派隱約都願以明教為首對抗朝廷。
“蝠王,傳令下去,發動聖火令,號令江湖尋找失蹤閹賊。”老軀對著韋蒼天說道。
“是。”
蝠王抱拳,轉身離開大殿,神婆又揮手道:“二位散人也下去吧,鷹王留下。”
“是。”
“是。”
說完,二人轉身離去。
立刻,偌大的大殿就剩下他二人,鷹王頗為疑惑,不知對方單獨將他留下為何。
“神婆,可有何事?”
白常勝主動詢問道,老軀掃了他一眼,隨即從座椅上緩緩站起,向著台階走下。
“教王昨日閉關了,說是能將當年留下的隱疾徹底解決。”
鷹王聞言一驚,隨即眼露喜色,沉聲道:“教王終於能除去隱疾,太好了,等教王恢複,我教實力又將大增。”
當年與勾魂樓一戰,按說對於當時的明教而言,剛剛崛起的勾魂樓根本算不上什麽,一個善於暗殺的刺客組織而已。
但是,暗中卻有朝廷在推動,明教一時大意不察,發現時已經來不及了。
在那場大戰中,明教死傷慘重,死了兩個散人,兩個法王和一個左使。
也正是那場大戰中,張昊天被隱藏在勾魂樓裏的皇宮高手重傷,雖是未死,卻也從此隱疾不斷,幾十年來一直閉關。
“沒錯,事關重大,我必須親自為其護法,也正因如此,計劃隻能臨時改變,你代替我的位置去趟京城。”
鷹王聽聞微微點頭,明教如今除了教王神婆,就屬他武功最高,自然的由他去。
“神婆,我教計劃雖然周密,就是不知當初那個老太監.....”
白常勝提及此人,眼中露出深深的忌憚,老軀聞言也是露出一絲凝重,微微沉吟。
十多年前,明教曾派出右使入京暗殺當時的皇帝,可右使一去無蹤影,明教大驚之餘又派出一位法王,結局一樣,再次失去了蹤影。
當時整個教中震動,最後得出的結論是,當年一戰,那重傷的老閹賊仍還活著,也隻有那種高手才能悄無聲息的殺死二人不露一絲風聲。
就這樣,此後明教再也不敢輕易做出刺殺的舉動,隻能慢慢的謀劃。
老軀沉吟片刻,說道:“我派月心那丫頭潛入皇宮多年,可一直沒打探到那老賊的絲毫消息,或許,那老賊已經死了吧。”
二人口中的老太監不是別人,正是曾經重傷張昊天的那位,也曾是東廠的第六任廠公,如今的廠公萬喻樓是第八任。
“按推算,那老太監如今也快一百歲了,就算真還活著,也定然不複當年盛況。”鷹王自信的說道。
老軀掃了他一眼,沉聲道。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也該通知魔龍子行動了,老身倒要看看,他是否真的這般長壽,哼!多年謀劃就在今朝,你也準備準備,上京吧。”老區說完轉身離去。
.......................
明教後山開辟出了一大片空地,一眼眼望去建造了眾多院落,這裏就是明教教徒的居所。
在最深處有一座院落,此院落獨坐於此,周圍百米內都未有第二座。
院子內種滿了花草,一些鮮花如今開的正盛,花叢中有不少蜂蝶起舞。
張明軒放下手中的水壺,看著眼前被他照料的很好的花草,臉上露出一絲笑意。
“月心離開了這麽久,花草卻被我照顧的這般好,等她回來,想必定會好好感謝我一番吧。”
嘀咕說完,張明軒放下水壺,隨即又拿起地上的小鋤頭,竟然開始給花田除草。
突然,一聲尖銳聲響劃破長空,遠遠傳來。
張明軒停下手中的活兒,看見一道亮光衝天而起,然後在高空爆炸,後形成了一個血紅色的“令”字。
“哦?江湖聖火令,有趣。”
張明軒放下鋤頭,看著高空的令字,輕聲喚道:“劍奴。”
一聲輕喚,立刻有道人影閃進院子。
“少主。”
人影跪地,臉戴麵罩,背上有一把特別大的巨劍。
“去打聽一下出了何事,竟然連聖火令都發動了。”
“是。”
轉眼,劍奴就消失在眼前。
張明軒看著院子微微沉吟,喃喃道:“兩年沒見月心那丫頭了,不知道如今可好,哼!自從藍玉兒那家夥離開後,教中是越發無聊了。”
“要不,悄悄去京城?”
這個想法一旦冒出,張明軒徹底壓製不住了,正好父王又閉關了,趁此機會正好溜走。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明教的小明王。
明教坐落於光明頂上,前有萬丈懸崖作為天然屏障,後有十萬大山可供棲身避難。
當年,朝廷多次清剿魔教,幾次都付出了極為慘痛的代價,光明頂作為一個占盡天時地利的據點,可謂易守難攻。
朝廷數次派出大軍圍剿,曾以將士血肉堆積的慘重而攻上光明頂,可是魔教餘孽都趁大軍攻上之際逃入十萬大山。
正是在這綿延無際的大山掩護下,魔教才數次死而複生。
在太陽即將落山之際,一封密件被送上了光明頂。
光明頂上,一座座大殿建立在此,放眼望去不下數十座,這些大殿也曾數次被朝廷大軍摧毀,可又數次被魔教重建。
東南角的一座大殿建的極為華麗,殿內更是如此,地上皆是用上等青石來鋪墊,光滑的如同鏡子。
在大殿的四個角落,分別擺放著人多高的鼎爐,鼎爐裏麵隱約有火光閃現。
此刻,殿內正聚集著幾個明教的重要人物,其中有鷹王白常盛,蝠王韋蒼天,另外還有教中的兩位散人。
“京城傳來密信,懇求教中發布聖火令,號召武林的力量找到那失蹤閹賊。”在眾人上方,明王專座旁邊副椅上,一個老軀沙啞開口道。
這老軀不是別人,正是明教僅次於教主的神婆。
相信不管是誰,在看見這老區的第一眼時,絕對難以相信這佝僂的殘燭老軀,會是明教神婆。
“哼!那機千幻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依老夫看就該拘回聖教,以規處置。”端坐首位的白眉老者滿臉怒意說道,他就是鷹王白常勝。
在他身後還坐著三人,其中臉色發青的精瘦老頭是蝠王,韋蒼天。
蝠王深深看了鷹王一眼,他自然知道對方為何如此憤怒,鷹王的侄兒白鷹,似乎就是死在那西廠頭子手上的。
鷹王曾多次請求教中允許他入京報仇,奈何他當時有重任在身,不可輕易離開。
鷹王無奈,隻好給遠在京城的機千幻施壓,望他能用盡一切手段殺了那閹賊,為其侄兒報仇。
“機千幻此人頗有謀略,此次卻接二連三栽在西廠手中,想必,那閹賊能突然崛起,也非庸俗之輩。”蝠王分析道。
“蝠王,你這是長他人誌氣。”鷹王微怒,瞪著蝠王喊道。
“鷹王,我隻是實事求事。”蝠王絲毫不懼,眯著眼睛瞪回去。
上方,神婆雖然身子佝僂,但她那雙眼睛卻格外有神,每當她目光掃向下方某一人時,後者當即避開目光,不願與其對視。
“二位法王不必如此,既然機千幻在密件中說那閹賊如今重傷失蹤,即便是大難不死,想必現在也是手無縛雞之力了,正是殺他的絕佳機會…”二散人中,臉色蒼白的男子開口勸說道。
“哼!”
鷹王冷哼一聲,不再繼續開口,大殿陷入短暫的沉默。
“原本來說,我教大計將近,此刻是不該發動聖火令引得四方矚目,但那西廠閹賊屢次壞我教大事,多次謀劃都沒能除掉此人,此人若是不除定為我教大患。
自然,屢次失誤機千幻也難逃幹係,待一切塵埃落定之後,再對他教規處置。”
鷹王聞言,眉頭緊皺問道:“神婆的意思是?要發動江湖聖火令?”
江湖聖火令,是明教獨有的號令,當年光明頂一戰,明教折服七大派,從此走上了雄霸武林的道路,如今的南方武林,隱約以拿明教為尊。
武林中人最抗拒的就是朝廷,朝廷最討厭的也恰巧是江湖中人,也正因如此,江湖各派隱約都願以明教為首對抗朝廷。
“蝠王,傳令下去,發動聖火令,號令江湖尋找失蹤閹賊。”老軀對著韋蒼天說道。
“是。”
蝠王抱拳,轉身離開大殿,神婆又揮手道:“二位散人也下去吧,鷹王留下。”
“是。”
“是。”
說完,二人轉身離去。
立刻,偌大的大殿就剩下他二人,鷹王頗為疑惑,不知對方單獨將他留下為何。
“神婆,可有何事?”
白常勝主動詢問道,老軀掃了他一眼,隨即從座椅上緩緩站起,向著台階走下。
“教王昨日閉關了,說是能將當年留下的隱疾徹底解決。”
鷹王聞言一驚,隨即眼露喜色,沉聲道:“教王終於能除去隱疾,太好了,等教王恢複,我教實力又將大增。”
當年與勾魂樓一戰,按說對於當時的明教而言,剛剛崛起的勾魂樓根本算不上什麽,一個善於暗殺的刺客組織而已。
但是,暗中卻有朝廷在推動,明教一時大意不察,發現時已經來不及了。
在那場大戰中,明教死傷慘重,死了兩個散人,兩個法王和一個左使。
也正是那場大戰中,張昊天被隱藏在勾魂樓裏的皇宮高手重傷,雖是未死,卻也從此隱疾不斷,幾十年來一直閉關。
“沒錯,事關重大,我必須親自為其護法,也正因如此,計劃隻能臨時改變,你代替我的位置去趟京城。”
鷹王聽聞微微點頭,明教如今除了教王神婆,就屬他武功最高,自然的由他去。
“神婆,我教計劃雖然周密,就是不知當初那個老太監.....”
白常勝提及此人,眼中露出深深的忌憚,老軀聞言也是露出一絲凝重,微微沉吟。
十多年前,明教曾派出右使入京暗殺當時的皇帝,可右使一去無蹤影,明教大驚之餘又派出一位法王,結局一樣,再次失去了蹤影。
當時整個教中震動,最後得出的結論是,當年一戰,那重傷的老閹賊仍還活著,也隻有那種高手才能悄無聲息的殺死二人不露一絲風聲。
就這樣,此後明教再也不敢輕易做出刺殺的舉動,隻能慢慢的謀劃。
老軀沉吟片刻,說道:“我派月心那丫頭潛入皇宮多年,可一直沒打探到那老賊的絲毫消息,或許,那老賊已經死了吧。”
二人口中的老太監不是別人,正是曾經重傷張昊天的那位,也曾是東廠的第六任廠公,如今的廠公萬喻樓是第八任。
“按推算,那老太監如今也快一百歲了,就算真還活著,也定然不複當年盛況。”鷹王自信的說道。
老軀掃了他一眼,沉聲道。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也該通知魔龍子行動了,老身倒要看看,他是否真的這般長壽,哼!多年謀劃就在今朝,你也準備準備,上京吧。”老區說完轉身離去。
.......................
明教後山開辟出了一大片空地,一眼眼望去建造了眾多院落,這裏就是明教教徒的居所。
在最深處有一座院落,此院落獨坐於此,周圍百米內都未有第二座。
院子內種滿了花草,一些鮮花如今開的正盛,花叢中有不少蜂蝶起舞。
張明軒放下手中的水壺,看著眼前被他照料的很好的花草,臉上露出一絲笑意。
“月心離開了這麽久,花草卻被我照顧的這般好,等她回來,想必定會好好感謝我一番吧。”
嘀咕說完,張明軒放下水壺,隨即又拿起地上的小鋤頭,竟然開始給花田除草。
突然,一聲尖銳聲響劃破長空,遠遠傳來。
張明軒停下手中的活兒,看見一道亮光衝天而起,然後在高空爆炸,後形成了一個血紅色的“令”字。
“哦?江湖聖火令,有趣。”
張明軒放下鋤頭,看著高空的令字,輕聲喚道:“劍奴。”
一聲輕喚,立刻有道人影閃進院子。
“少主。”
人影跪地,臉戴麵罩,背上有一把特別大的巨劍。
“去打聽一下出了何事,竟然連聖火令都發動了。”
“是。”
轉眼,劍奴就消失在眼前。
張明軒看著院子微微沉吟,喃喃道:“兩年沒見月心那丫頭了,不知道如今可好,哼!自從藍玉兒那家夥離開後,教中是越發無聊了。”
“要不,悄悄去京城?”
這個想法一旦冒出,張明軒徹底壓製不住了,正好父王又閉關了,趁此機會正好溜走。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明教的小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