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聲哭喊讓程再幸有些站立不穩。
一如千斤重擔在身,壓得他本就稍顯佝僂的腰身更加彎曲。
整個襄平城,又有幾戶人家中沒有為大周而死的親人,大周立國將近七十年,大大小小將近上百戰,死去的人加起來可以從襄平排到百濟,這麽多人命,大半都與他有關,不是為他而死,就是因他而死。
往日還不覺得有什麽,今日聽人提起,他才想起這幾十萬人命都能算在他頭上。
這些人命堆在一起的份量何止千斤,誰有能扛得起?
“沒能讓跟著我的人活著,難道還要讓他們的親人活活餓死?”望著跪地百姓,程再幸哀聲一歎,竟是找不到答案。
他明白,假若拒絕送到眼前的糧食,以襄平的存糧,哪怕把軍糧拿出來分與百姓,最多也就能堅持六七日,這還是在軍隊不能吃飽的前提下。
高平離此,來回路程不近,就算趙計元答應借糧,七日內也很難送到。
可眼前那個田家後人搖搖欲墜,站著都不穩,再沒有吃的,他如何能堅持到七日後。
少年身後,那一個個瘦可見骨的百姓,又有幾人堅持的下去?
自己看穿的所有事都是空談,堅持的一切都是虛妄,突然間,程再幸終於願意承認他一直知道卻不願意去麵對的事實,他所守護的大周真的已經窮途末路。
那一雙雙跪在地上的膝蓋,那一個個滿懷期待的眼神,在此刻,將他最後的堅持弄得支離破碎。
因為他從那些眼神中,隻看到糧食,沒有看到他程再幸,更沒有看到大周。
大周還在,但大周已經亡了。
不願屈服,想要垂死掙紮的老人低下頭認命,上前撿起黃鼠狼那血淋淋的人頭,緩步走向鄭二。
圓滾滾的人頭一拋,鄭二趕緊接住,老將軍駐刀站立,似是沒有那把刀就會倒下一般,勉力說道:“回去告訴徐子東,他贏了,讓他帶著糧食過來,襄平的大門,我親自為他開。”
鄭二不敢去看袍澤早已閉上眼睛的腦袋,強忍著淚水,故作訝然道:“我又不知他徐子東在哪裏,怎麽去找他?將軍念著百姓借路要糧,我等感激不盡,可要我去傳話,這又是什麽道理?”
“別裝了。”老人威勢大減,說起話來氣息不穩,指著人頭嘶啞道:“要是沒有徐子東授意,你和這家夥說得出這麽多道理,知道這麽多機密事?”
“老夫活了九十幾年,打這麽多仗,隻有這一次,輸的最徹底,最慘。他徐子東能想到蠱惑百姓,當真讓人猝不及防。你回去告訴他,程再幸不是輸給他,而是輸給這滿城百姓,隻求他得償所願之後,能念著百姓幫他這麽大的忙,好好對他們。”
鄭二沒敢順著程再幸的手指向下看,淚水止不住往下掉,“將軍早就知道,何必還要動手殺人,早點把路借出來,百姓就能早點飽餐一頓,我的兄弟也不用死。”
“各為其主,各為其國。”程再幸微微抬了抬頭,“我始終是大周的將軍,要保我大周的子民。”
“將軍保護的可真好。”鄭二擦擦淚水,譏諷道。
目光掃過百姓,程再幸眼神一暗,“天亡大周,命中注定,人力不可抗。”
“若是徐將軍和你互換位置,絕不會像你這般這麽怨天尤人。”鄭二忍不住嗆道。
程再幸沒有爭辯,對於徐子東他並不了解,道聽途說的那些事都告訴他徐子東的不凡,但親眼看到的時候其實就是個看起來平淡無奇的人物。
不過,什麽樣的兵就有什麽樣的將軍,眼前這人令的程再幸對徐子東又高看幾分,一個帳下小卒都敢在他麵前呲牙咧嘴,顯然不是因為他程再幸老而無牙,而是因為徐子東帶出來的人天性如此。
天不怕,地不怕。
身體大半重心落在刀上,老將軍想要最後惡心一下人,冷然道:“我是不是怨天尤人已經不重要,我隻知道徐子東見到你應該會大吃一驚。他能想到讓百姓出力,想來也該知道蠱惑百姓的人必然會死。明知是死還要讓你們來,你們的將軍也沒你想的那麽好,若是我,絕不會讓弟兄們去死。”
“早前還覺程將軍是個人物,沒想到卻是個小人,這種離心的手段會不會太過幼稚?難怪北周會被你守成這樣子。”鄭二眼角掛著的淚水,依舊冷冷一笑,“徐將軍當然知道我們的下場,早就跟我和黃鼠狼說過,做與不做都讓我們自己決定,這次來,我沒想過能活,老將軍不殺我,真是感激不盡。”
“知道是死,你們還要來?”程再幸隻覺九十年活到狗身上,不知道會不會死的情況下去搏命的人他見得多,明知道是死卻還要上的人他還真麽見過幾個。
一直不敢看袍澤人頭的鄭二,終於敢低下頭,仔仔細細看著兄弟熟悉的麵容,輕輕擦去人頭嘴角那溢出的血跡,接著抬起頭,帶著幾許驕傲道:“張先生說死有輕於鴻毛,有重於泰山,具體什麽意思我和兄弟都不太懂,不過徐將軍說他有許多兄弟,若是為兄弟而死,那就死的好,死的對,若是啥也沒幹就死,那就死的不值,這話我聽得懂。我徐家軍幾萬弟兄,都是我能把後背交出去的袍澤,死我弟兄兩個,能讓更多兄弟活命,這該是死的好,死的對。一想到這個,這死還有什麽好怕的?”
“大道理說的倒是不錯,他徐子東自己為何不來送死?”
“徐將軍是幹大事的人,豈能死在這裏?再說,你又沒去過禦金,沒見到當日那一戰,你豈會知道徐將軍和杜校尉為了我們做過什麽?”似是提起不想多談的往事,鄭二說完後不等程再幸再問,自顧自道:“我會把將軍的話帶到,就此別過。”
程再幸沒有阻攔,輕輕擺擺手,沒去管抱著人頭,背著屍體遠去的人影,腦海裏莫名閃現出徐子東的身影,接著又閃現出另一個人,另一幅畫麵。
那人橫刀立馬,就站在襄平城頭,豪氣幹雲道:“再幸,我做皇帝,你就是將軍,我要是死了,這皇帝就讓你來做,這樣可好?”
老人看到年輕的自己半跪在那人身前,真心誠意說道:“臣會死在陛下之前,絕不會死在陛下之後。”
“此去新羅,吉凶不知,早點安排後事,總比死在那邊,讓你和我弟弟內鬥來的好,我那弟弟不爭氣,大周在他手上,肯定不是趙家人的對手。”
“那便不去。”
“不行,拿下新羅,便可合圍高平,雖然危險,但隻要成事,收獲必然不小,或許還能逼迫趙家認輸,兵不血刃的拿下高平。”
“那就讓臣代陛下前去。”
“九死一生的絕地,你也敢去?”
“為何不敢?”
“你就不怕死在那裏?”
“隻要能為陛下分憂,死又何妨?臣,願為陛下而死。”
再之後,年輕的程再幸匹馬單槍入新羅,三箭嚇退六萬新羅軍,和新羅本地勢力最大的安祈碌喝血酒,拜把子,一人一槍三箭,搶來新羅一道之地。
輕輕晃晃腦袋,畫麵頓時消散,老人微微一笑,“這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六十年,七十年?”
抬頭看向飛揚的大周旗幟,老人輕輕道:“陛下,臣食言了,沒有死在陛下之前。這麽多年過去了,終於又讓臣撞見一個可以讓別人心甘情願為他而死的人。可惜啊!他不是姬家的人,也不是大周的人。”
目光移向姬存源,“陛下,你說的可真對啊,除了你,這姬家就真沒出過有用的人。”
衝著惴惴不安的姬存源露出一絲笑容,老將軍慢慢提起刀,緩緩閉上眼睛,用誰也聽不見的聲音說道:“陛下,臣老了,提不動刀,也拉不開弓了。臣答應過你,有生之年都要護著大周,這一點,臣沒有食言。”
“隻是現在,民心沒了,臣也累了。”
刀鋒慢慢上移,越過胸口,逼向脖子。
自以為從程再幸手中搶回民心的姬存源心中升起幾許不詳,望著鋒利的刀口和閉目的老人,還有那皮膚皺紋密布的脖子,想起幼年時曾在那脖子上灑過尿,拉過屎。心口沒來由的一痛,急忙向程再幸奔跑,邊跑邊吼道:“程叔叔,不要。”
老人聽到聲音睜開眼睛,低喝道:“站住。”姬存源嚇得趕緊停步。
老人慈祥的一笑,“好久沒聽你這麽喊了,來,再喊一聲。”
“程叔叔。”姬存源很是聽話。
“乖,叔叔先走了。”
“不。”姬存源大吼一聲,急速奔向老人,終究還是沒能阻止那把刀劃破老人的脖頸。
“老將軍。”數萬百姓同時爆出一聲狂吼,眼睜睜的看著那飛揚起的血珠,灑滿一地。
跪地的老嫗急忙抱住孩子,不讓小孩看到那隨著血水一起跌落在地的屍身,老淚在臉上的溝壑中曲曲折折,極為不順暢的落向地麵。
她說過父親死在高平,丈夫死在百濟,但她沒說過,她父親曾在生前的遺書裏寫著,“與程將軍同生共死,是田輝一生之幸,田家後世子孫,當世世代代護我大周。”
她丈夫也曾說過,跟著程將軍,就沒怕過死,以後要是有兒子,還要送到程將軍麾下效命。
所以她的兒子,孫子都在程再幸手下。
突然,她很想把這些事說給老將軍聽,隻是麵對倒地不起的將軍,她說不出口。
九十載風雲歲月,到頭來還是敵不過手中刀,今日,匹馬單槍三箭定新羅,成名早於徐飛將,大概是見證過七國崛起唯一還在世的人,天下箭術第一的神箭無雙程再幸,自盡身亡。
百姓在哭,老嫗在哭,新羅王姬存源也在哭,風起時,哭聲響遍襄平。
給人一種整座襄平都在哭的錯覺。
哭聲中,還能站立的人不多,車曉陶爍宣讚在佇立在人群中,格外的惹人注目。
但沒有人看向他們,沒有人和他們說哪怕一個字。
盯著程再幸的遺體,盯著這個戎馬一生的老人,沒人移得開眼睛。
車曉推了推神情動容的陶爍和一臉冷漠,恨不得把死的好三個字寫在臉上的宣讚,推著二人漸漸遠離人群,朝著不遠處的安府走去。
說來可憐,死在自家大門口,將軍府裏竟然無人出來收屍,到得最後,隻有一個殘疾的中年人一瘸一拐的走出門,抱起老人的遺體,泣不成聲。
這是程再幸府上唯一的仆人,除此之外,再也沒有人走出那朱紅的大門。
沒有妻子,沒有兒子,沒有孫子,沒有親人,程家從此絕後。
————
走入安家的三人沒有費太多功夫,號稱安五百的安左寧膽子小的可憐,甚至沒有宣讚硬氣,沒等車曉用什麽手段,就跪在地上搖尾乞憐,不僅把身邊趙計元的釘子供出來,連厲封身邊的一並說出,省去車曉不少力氣。
安五百雖然配合,還是沒能逃開和宣讚一樣的命運,被逼服下毒藥。
那趙計元的釘子倒是有幾分骨氣,車曉本想用毒藥逼迫那人背叛趙計元,卻沒能得逞,反而差點被那身手不俗的釘子偷襲得手,要不是車曉反應極快,或許就交代在這裏了。
還算輕鬆的解決安五百,剩下的厲封弄起來也不太麻煩,更重要的是厲封身邊的人比起安五百身邊的釘子少去幾分骨氣,車曉鬼爪一出,立馬服下毒藥,拍著胸脯保證會聽話,車曉怎麽說,他就怎麽做。
解決這些事情用去不少時間,所有任務完成的車曉,難得清閑的走在襄平的街道,死去不少人的襄平早就滿城縞素,而今程再幸一死,哪怕沒有死人的人家都換上白燈籠,以示哀悼。
陶爍借此機會來到和宣讚夫人約定之處,趁著女子還不知道丈夫的事,拿著半袋幹糧在僻靜處雲雨相歡。
身心滿足的陶爍明知道宣讚向車曉討了一顆入口即死的毒藥,卻沒有告訴那個為些許口糧出賣身體的女子。
反正打那以後,陶爍再也沒見過這個連名字都不知道的女人。
襄平城外,抱著人頭,背著屍體的鄭二一路狂奔。
他要把兄弟帶回去,帶回十裏外的徐家軍大營。
這是徐家軍的鐵律,但凡戰事不緊,袍澤遺體皆要尋回,凡有見袍澤遺體不管不問者,斬。
作者山蚯說:九點才寫完,沒時間修改細節,萬分抱歉,抽時間一定改。昨天元旦,忘記說新年快樂,今天補上,我不是第一個說的,但我肯定是最後一個。
一如千斤重擔在身,壓得他本就稍顯佝僂的腰身更加彎曲。
整個襄平城,又有幾戶人家中沒有為大周而死的親人,大周立國將近七十年,大大小小將近上百戰,死去的人加起來可以從襄平排到百濟,這麽多人命,大半都與他有關,不是為他而死,就是因他而死。
往日還不覺得有什麽,今日聽人提起,他才想起這幾十萬人命都能算在他頭上。
這些人命堆在一起的份量何止千斤,誰有能扛得起?
“沒能讓跟著我的人活著,難道還要讓他們的親人活活餓死?”望著跪地百姓,程再幸哀聲一歎,竟是找不到答案。
他明白,假若拒絕送到眼前的糧食,以襄平的存糧,哪怕把軍糧拿出來分與百姓,最多也就能堅持六七日,這還是在軍隊不能吃飽的前提下。
高平離此,來回路程不近,就算趙計元答應借糧,七日內也很難送到。
可眼前那個田家後人搖搖欲墜,站著都不穩,再沒有吃的,他如何能堅持到七日後。
少年身後,那一個個瘦可見骨的百姓,又有幾人堅持的下去?
自己看穿的所有事都是空談,堅持的一切都是虛妄,突然間,程再幸終於願意承認他一直知道卻不願意去麵對的事實,他所守護的大周真的已經窮途末路。
那一雙雙跪在地上的膝蓋,那一個個滿懷期待的眼神,在此刻,將他最後的堅持弄得支離破碎。
因為他從那些眼神中,隻看到糧食,沒有看到他程再幸,更沒有看到大周。
大周還在,但大周已經亡了。
不願屈服,想要垂死掙紮的老人低下頭認命,上前撿起黃鼠狼那血淋淋的人頭,緩步走向鄭二。
圓滾滾的人頭一拋,鄭二趕緊接住,老將軍駐刀站立,似是沒有那把刀就會倒下一般,勉力說道:“回去告訴徐子東,他贏了,讓他帶著糧食過來,襄平的大門,我親自為他開。”
鄭二不敢去看袍澤早已閉上眼睛的腦袋,強忍著淚水,故作訝然道:“我又不知他徐子東在哪裏,怎麽去找他?將軍念著百姓借路要糧,我等感激不盡,可要我去傳話,這又是什麽道理?”
“別裝了。”老人威勢大減,說起話來氣息不穩,指著人頭嘶啞道:“要是沒有徐子東授意,你和這家夥說得出這麽多道理,知道這麽多機密事?”
“老夫活了九十幾年,打這麽多仗,隻有這一次,輸的最徹底,最慘。他徐子東能想到蠱惑百姓,當真讓人猝不及防。你回去告訴他,程再幸不是輸給他,而是輸給這滿城百姓,隻求他得償所願之後,能念著百姓幫他這麽大的忙,好好對他們。”
鄭二沒敢順著程再幸的手指向下看,淚水止不住往下掉,“將軍早就知道,何必還要動手殺人,早點把路借出來,百姓就能早點飽餐一頓,我的兄弟也不用死。”
“各為其主,各為其國。”程再幸微微抬了抬頭,“我始終是大周的將軍,要保我大周的子民。”
“將軍保護的可真好。”鄭二擦擦淚水,譏諷道。
目光掃過百姓,程再幸眼神一暗,“天亡大周,命中注定,人力不可抗。”
“若是徐將軍和你互換位置,絕不會像你這般這麽怨天尤人。”鄭二忍不住嗆道。
程再幸沒有爭辯,對於徐子東他並不了解,道聽途說的那些事都告訴他徐子東的不凡,但親眼看到的時候其實就是個看起來平淡無奇的人物。
不過,什麽樣的兵就有什麽樣的將軍,眼前這人令的程再幸對徐子東又高看幾分,一個帳下小卒都敢在他麵前呲牙咧嘴,顯然不是因為他程再幸老而無牙,而是因為徐子東帶出來的人天性如此。
天不怕,地不怕。
身體大半重心落在刀上,老將軍想要最後惡心一下人,冷然道:“我是不是怨天尤人已經不重要,我隻知道徐子東見到你應該會大吃一驚。他能想到讓百姓出力,想來也該知道蠱惑百姓的人必然會死。明知是死還要讓你們來,你們的將軍也沒你想的那麽好,若是我,絕不會讓弟兄們去死。”
“早前還覺程將軍是個人物,沒想到卻是個小人,這種離心的手段會不會太過幼稚?難怪北周會被你守成這樣子。”鄭二眼角掛著的淚水,依舊冷冷一笑,“徐將軍當然知道我們的下場,早就跟我和黃鼠狼說過,做與不做都讓我們自己決定,這次來,我沒想過能活,老將軍不殺我,真是感激不盡。”
“知道是死,你們還要來?”程再幸隻覺九十年活到狗身上,不知道會不會死的情況下去搏命的人他見得多,明知道是死卻還要上的人他還真麽見過幾個。
一直不敢看袍澤人頭的鄭二,終於敢低下頭,仔仔細細看著兄弟熟悉的麵容,輕輕擦去人頭嘴角那溢出的血跡,接著抬起頭,帶著幾許驕傲道:“張先生說死有輕於鴻毛,有重於泰山,具體什麽意思我和兄弟都不太懂,不過徐將軍說他有許多兄弟,若是為兄弟而死,那就死的好,死的對,若是啥也沒幹就死,那就死的不值,這話我聽得懂。我徐家軍幾萬弟兄,都是我能把後背交出去的袍澤,死我弟兄兩個,能讓更多兄弟活命,這該是死的好,死的對。一想到這個,這死還有什麽好怕的?”
“大道理說的倒是不錯,他徐子東自己為何不來送死?”
“徐將軍是幹大事的人,豈能死在這裏?再說,你又沒去過禦金,沒見到當日那一戰,你豈會知道徐將軍和杜校尉為了我們做過什麽?”似是提起不想多談的往事,鄭二說完後不等程再幸再問,自顧自道:“我會把將軍的話帶到,就此別過。”
程再幸沒有阻攔,輕輕擺擺手,沒去管抱著人頭,背著屍體遠去的人影,腦海裏莫名閃現出徐子東的身影,接著又閃現出另一個人,另一幅畫麵。
那人橫刀立馬,就站在襄平城頭,豪氣幹雲道:“再幸,我做皇帝,你就是將軍,我要是死了,這皇帝就讓你來做,這樣可好?”
老人看到年輕的自己半跪在那人身前,真心誠意說道:“臣會死在陛下之前,絕不會死在陛下之後。”
“此去新羅,吉凶不知,早點安排後事,總比死在那邊,讓你和我弟弟內鬥來的好,我那弟弟不爭氣,大周在他手上,肯定不是趙家人的對手。”
“那便不去。”
“不行,拿下新羅,便可合圍高平,雖然危險,但隻要成事,收獲必然不小,或許還能逼迫趙家認輸,兵不血刃的拿下高平。”
“那就讓臣代陛下前去。”
“九死一生的絕地,你也敢去?”
“為何不敢?”
“你就不怕死在那裏?”
“隻要能為陛下分憂,死又何妨?臣,願為陛下而死。”
再之後,年輕的程再幸匹馬單槍入新羅,三箭嚇退六萬新羅軍,和新羅本地勢力最大的安祈碌喝血酒,拜把子,一人一槍三箭,搶來新羅一道之地。
輕輕晃晃腦袋,畫麵頓時消散,老人微微一笑,“這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六十年,七十年?”
抬頭看向飛揚的大周旗幟,老人輕輕道:“陛下,臣食言了,沒有死在陛下之前。這麽多年過去了,終於又讓臣撞見一個可以讓別人心甘情願為他而死的人。可惜啊!他不是姬家的人,也不是大周的人。”
目光移向姬存源,“陛下,你說的可真對啊,除了你,這姬家就真沒出過有用的人。”
衝著惴惴不安的姬存源露出一絲笑容,老將軍慢慢提起刀,緩緩閉上眼睛,用誰也聽不見的聲音說道:“陛下,臣老了,提不動刀,也拉不開弓了。臣答應過你,有生之年都要護著大周,這一點,臣沒有食言。”
“隻是現在,民心沒了,臣也累了。”
刀鋒慢慢上移,越過胸口,逼向脖子。
自以為從程再幸手中搶回民心的姬存源心中升起幾許不詳,望著鋒利的刀口和閉目的老人,還有那皮膚皺紋密布的脖子,想起幼年時曾在那脖子上灑過尿,拉過屎。心口沒來由的一痛,急忙向程再幸奔跑,邊跑邊吼道:“程叔叔,不要。”
老人聽到聲音睜開眼睛,低喝道:“站住。”姬存源嚇得趕緊停步。
老人慈祥的一笑,“好久沒聽你這麽喊了,來,再喊一聲。”
“程叔叔。”姬存源很是聽話。
“乖,叔叔先走了。”
“不。”姬存源大吼一聲,急速奔向老人,終究還是沒能阻止那把刀劃破老人的脖頸。
“老將軍。”數萬百姓同時爆出一聲狂吼,眼睜睜的看著那飛揚起的血珠,灑滿一地。
跪地的老嫗急忙抱住孩子,不讓小孩看到那隨著血水一起跌落在地的屍身,老淚在臉上的溝壑中曲曲折折,極為不順暢的落向地麵。
她說過父親死在高平,丈夫死在百濟,但她沒說過,她父親曾在生前的遺書裏寫著,“與程將軍同生共死,是田輝一生之幸,田家後世子孫,當世世代代護我大周。”
她丈夫也曾說過,跟著程將軍,就沒怕過死,以後要是有兒子,還要送到程將軍麾下效命。
所以她的兒子,孫子都在程再幸手下。
突然,她很想把這些事說給老將軍聽,隻是麵對倒地不起的將軍,她說不出口。
九十載風雲歲月,到頭來還是敵不過手中刀,今日,匹馬單槍三箭定新羅,成名早於徐飛將,大概是見證過七國崛起唯一還在世的人,天下箭術第一的神箭無雙程再幸,自盡身亡。
百姓在哭,老嫗在哭,新羅王姬存源也在哭,風起時,哭聲響遍襄平。
給人一種整座襄平都在哭的錯覺。
哭聲中,還能站立的人不多,車曉陶爍宣讚在佇立在人群中,格外的惹人注目。
但沒有人看向他們,沒有人和他們說哪怕一個字。
盯著程再幸的遺體,盯著這個戎馬一生的老人,沒人移得開眼睛。
車曉推了推神情動容的陶爍和一臉冷漠,恨不得把死的好三個字寫在臉上的宣讚,推著二人漸漸遠離人群,朝著不遠處的安府走去。
說來可憐,死在自家大門口,將軍府裏竟然無人出來收屍,到得最後,隻有一個殘疾的中年人一瘸一拐的走出門,抱起老人的遺體,泣不成聲。
這是程再幸府上唯一的仆人,除此之外,再也沒有人走出那朱紅的大門。
沒有妻子,沒有兒子,沒有孫子,沒有親人,程家從此絕後。
————
走入安家的三人沒有費太多功夫,號稱安五百的安左寧膽子小的可憐,甚至沒有宣讚硬氣,沒等車曉用什麽手段,就跪在地上搖尾乞憐,不僅把身邊趙計元的釘子供出來,連厲封身邊的一並說出,省去車曉不少力氣。
安五百雖然配合,還是沒能逃開和宣讚一樣的命運,被逼服下毒藥。
那趙計元的釘子倒是有幾分骨氣,車曉本想用毒藥逼迫那人背叛趙計元,卻沒能得逞,反而差點被那身手不俗的釘子偷襲得手,要不是車曉反應極快,或許就交代在這裏了。
還算輕鬆的解決安五百,剩下的厲封弄起來也不太麻煩,更重要的是厲封身邊的人比起安五百身邊的釘子少去幾分骨氣,車曉鬼爪一出,立馬服下毒藥,拍著胸脯保證會聽話,車曉怎麽說,他就怎麽做。
解決這些事情用去不少時間,所有任務完成的車曉,難得清閑的走在襄平的街道,死去不少人的襄平早就滿城縞素,而今程再幸一死,哪怕沒有死人的人家都換上白燈籠,以示哀悼。
陶爍借此機會來到和宣讚夫人約定之處,趁著女子還不知道丈夫的事,拿著半袋幹糧在僻靜處雲雨相歡。
身心滿足的陶爍明知道宣讚向車曉討了一顆入口即死的毒藥,卻沒有告訴那個為些許口糧出賣身體的女子。
反正打那以後,陶爍再也沒見過這個連名字都不知道的女人。
襄平城外,抱著人頭,背著屍體的鄭二一路狂奔。
他要把兄弟帶回去,帶回十裏外的徐家軍大營。
這是徐家軍的鐵律,但凡戰事不緊,袍澤遺體皆要尋回,凡有見袍澤遺體不管不問者,斬。
作者山蚯說:九點才寫完,沒時間修改細節,萬分抱歉,抽時間一定改。昨天元旦,忘記說新年快樂,今天補上,我不是第一個說的,但我肯定是最後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