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謝燮離開徐家莊以後,徐家莊又重回往日寧靜,莊裏人對於莊主夫人的離去頗有不解,卻又不好去問徐子東,隻得悶在心裏難受。
如今徐家莊的人打心底裏認可徐子東。那罵過徐子東不當人子的徐老漢親自登門道歉,對於徐子東能保住徐家莊千恩萬謝。
不當家不知愁,徐家莊大小九十戶人家,每家每戶租多少地,交多少租以前都是唐老爺子一手在管。老爺子身故之後這一切落到徐子東頭上。
前十八年隻知道玩耍的徐子東哪裏懂這些東西,好在周武陵讀過書,學過數算,跟著以前幫老爺子管賬的帳房先生學了幾日,便摸清其中門道。
張家聖人無處可去,賴在徐家蹭吃蹭喝,日子還算逍遙快活。
薑浩言派人送來一筆錢資助霸刀門建立。新亭侯刀主杜從文忙著照顧老婆孩子,隻在遼東霸刀門掛了名,其他的事全都是屈狐仝在打理。
霸刀門分舵開到遼東的消息在屈狐仝的有意推動下傳遍四方,據縣一地不少江湖人士前來拜碼頭。
正常來說都是新來的去舊有勢力拜碼頭,打通關係,結識人脈。
到了霸刀門這裏卻是沒有這個說法。以霸刀門的威名,除了蜀中劍閣,武當山,埋劍山莊,龍虎山,西梁密宗這些江湖大派需要打聲招呼。其他的小門小派就是霸刀門帶著禮品上門拜碼頭人家都不一定敢接,指不定還要備上更加厚重的禮物送霸刀門出門,免得被霸刀門惦記。
遼東一帶,屈狐仝僅僅隻身匹馬去往槍仙山跟張繡打了聲招呼。
對於張繡這般與楚東流齊名的大高手,屈狐仝還是表現出該有的敬意。
小不二刀在江南臭名昭著,在這遼東卻是沒有人知道他的往事。這裏的人隻知道他是遼東霸刀門的副門主,二品高手。
五月初三,霸刀門立門儀式在徐家莊舉行,因為霸刀門的地址設在了徐家莊後山。
據縣本地的江湖勢力到場祝賀。包括陳二莊主夫人的娘家覃家在內的十數據縣豪門悉數到場。就連據縣縣令和主簿也來到現場。
這是偏遠的徐家莊第一次迎來這麽多客人,還都是在據縣有頭有臉的人物。
苦哈哈的地方沒什麽好東西招待這些貴客,好在這些人知曉禮數,絲毫不覺的怠慢,反而覺得這才是名動天下的大宗門該有的做派。
新亭侯杜從文今日不得不放下地裏的農活,帶著一身泥土氣與那些大人物挨個打招呼。
到得後來,薑浩言與劉炎濤的到場引起轟動,一個大齊賢王,一個槍仙師弟。
看到杜從文和賢王把臂言歡,和槍仙師弟推杯換盞。本來對杜從文一身土氣還有些許微詞的人全都閉了嘴。
儀式之後,霸刀門正式成立,也正式開始收徒。
徐家莊十歲左右的小娃都可以直接入門,據縣的豪門大戶也將不少子弟送入霸刀門。
一天時間,霸刀門就收下三十人,可惜在屈狐仝眼裏,除了韓太聰,其他的資質都一般。
徐家莊有了霸刀門,再偏遠也會變成人流湧動之地。
往日幾年也不一定能見到陌生人的徐家莊,如今天天都是人滿為患。村中不少農戶的茅屋都被江湖遊俠和遊學的讀書人借宿過,這些人出手也不小氣,隻要住過一晚,第二日都會留下些錢財,最少的都有三十文錢,最多的直接留下一錠金子。讓徐家莊上下羨慕不已。
屈狐仝與杜從文商議之後,在徐家莊開起客棧,霸刀門出資,徐巧兒負責打理,兩邊五五分賬。霸刀門吃喝拉撒睡都要錢,客棧隻算其中產業之一,等到日後走入正途還會有更多產業。
有了客棧以後方便的是那些慕名而來的遊學之人,對於打算到徐家莊定居的人卻輪不到霸刀門來管。
這些人直接找到徐子東,想在這徐家莊落地生根。
徐子東本沒把這些太當回事,直到周武陵和張家聖人一起給徐子東獻策,誌在沙場的徐子東才意識到這件事的重要性。
周武陵告訴徐子東,打仗打的就是人,誰人多誰就有較大的贏麵。徐子東要是從軍伍底層一步一步按照軍功往上爬,指不定爬十年才能爬上一個五品雜號將軍,到時候謝燮都成老姑娘了。還不如直接帶著幾百上千人一道從軍,以他徐子東和薑浩言的關係,到時候直接要個校尉肯定不成問題。
步卒和校尉,哪怕是正九品的仁勇校尉,起步就差了一百顆腦袋的軍功。
至於張家聖人的意見卻是,有人才能有錢,人越多,賺錢的機會才越多。吃公家飯之前怎麽都要有錢糧在手,到時候才有資本招募兵馬,沒有錢誰他娘的會替你賣命?沒人賣命還怎麽去要個校尉?
如夢方醒的徐子東對兩人的意見十分認同,徐子東現在無人無錢,隻有老爹買下的地和家中三十年存下來的上千兩銀子,這點錢招兵買馬能拉足一個百人隊都不錯了。
好在徐父當年買的地夠大,住個一兩萬人都不是問題。
徐父當年買下的可是方圓十裏的地盤,因為地處偏遠所以人口稀少。以徐家莊為中心方圓三裏都是平原,在往外推便是荒山野嶺。
這麽大的地盤徐家莊舊有的人口哪裏用的完,好多地方都空著沒人種。
在周武陵的建議下,徐子東讓這些想來徐家莊的人自己去開荒,三年之內不收租,三年以後一樣滿十抽一。
同時徐子東還刻意讓人把消息放出去,好讓更多的人向著徐家莊聚集。
偏遠的地方消息不流通,如今在徐子東刻意的推動下,許多莊外人都知道徐家莊滿十抽一的消息,不少人來到徐家莊打聽,得到確切消息之後全部舉家遷移,十裏之外的陳家莊來的最多。
以前就有陳家莊的人想要遷到徐家莊,可那時徐家莊聲名不顯,依著陳家莊過活的人不敢得罪陳山虎,而且陳家莊滿十抽三的租子也還能接受,沒到把人往死裏逼的地步。
眼下陳山虎身死,霸刀門又開在徐家莊。聽聞那徐莊主年紀雖然不大,身手卻是了得,這才讓這些人吃下定心丸,打定主意搬遷。
等到兩年後徐子東帶著七百人離開遼東投身軍伍的時候,三百來人的徐家莊已經發展成上萬人口的大莊。
人來的越多,周武陵的作用體現的越大,滿臉疤痕的周武陵好似一把天生的內政好手。把這些新來的人登記造冊,劃分居住地和開荒地域。同時還花錢請來醫匠,鐵匠,木匠等等手藝人,讓他們留在徐家莊。
人口聚集地除開有種地的農夫,同樣不能缺少這些有一技之長的手藝人。
有了手藝人,隨之而來的就是行腳商人,慢慢的又開始有了固定的鋪子,商業的發展慢慢興起,一切穩步前進。
種地交租,行商交稅,徐子東招兵買馬的錢全指著這兩樣。本來這些該是官府來收,可惜三十年前這塊地就已經賣給徐家,如今的官府再想要回去,怕是沒那麽簡單。
張聖人對於這些不太懂,卻提出一個影響深遠的意見,開設學堂,教育子弟。
除開要教孩子讀書識字,禮儀道德,還要教孩子們記恩,記住這一切到底是誰給的。
聽到張盼這個主意的時候,周武陵麵目凝重,冥思苦想之後對於張盼再也不敢有半點看輕。
隻此一手,張盼便對得起他與儒家聖人同名。
如今徐家莊的人打心底裏認可徐子東。那罵過徐子東不當人子的徐老漢親自登門道歉,對於徐子東能保住徐家莊千恩萬謝。
不當家不知愁,徐家莊大小九十戶人家,每家每戶租多少地,交多少租以前都是唐老爺子一手在管。老爺子身故之後這一切落到徐子東頭上。
前十八年隻知道玩耍的徐子東哪裏懂這些東西,好在周武陵讀過書,學過數算,跟著以前幫老爺子管賬的帳房先生學了幾日,便摸清其中門道。
張家聖人無處可去,賴在徐家蹭吃蹭喝,日子還算逍遙快活。
薑浩言派人送來一筆錢資助霸刀門建立。新亭侯刀主杜從文忙著照顧老婆孩子,隻在遼東霸刀門掛了名,其他的事全都是屈狐仝在打理。
霸刀門分舵開到遼東的消息在屈狐仝的有意推動下傳遍四方,據縣一地不少江湖人士前來拜碼頭。
正常來說都是新來的去舊有勢力拜碼頭,打通關係,結識人脈。
到了霸刀門這裏卻是沒有這個說法。以霸刀門的威名,除了蜀中劍閣,武當山,埋劍山莊,龍虎山,西梁密宗這些江湖大派需要打聲招呼。其他的小門小派就是霸刀門帶著禮品上門拜碼頭人家都不一定敢接,指不定還要備上更加厚重的禮物送霸刀門出門,免得被霸刀門惦記。
遼東一帶,屈狐仝僅僅隻身匹馬去往槍仙山跟張繡打了聲招呼。
對於張繡這般與楚東流齊名的大高手,屈狐仝還是表現出該有的敬意。
小不二刀在江南臭名昭著,在這遼東卻是沒有人知道他的往事。這裏的人隻知道他是遼東霸刀門的副門主,二品高手。
五月初三,霸刀門立門儀式在徐家莊舉行,因為霸刀門的地址設在了徐家莊後山。
據縣本地的江湖勢力到場祝賀。包括陳二莊主夫人的娘家覃家在內的十數據縣豪門悉數到場。就連據縣縣令和主簿也來到現場。
這是偏遠的徐家莊第一次迎來這麽多客人,還都是在據縣有頭有臉的人物。
苦哈哈的地方沒什麽好東西招待這些貴客,好在這些人知曉禮數,絲毫不覺的怠慢,反而覺得這才是名動天下的大宗門該有的做派。
新亭侯杜從文今日不得不放下地裏的農活,帶著一身泥土氣與那些大人物挨個打招呼。
到得後來,薑浩言與劉炎濤的到場引起轟動,一個大齊賢王,一個槍仙師弟。
看到杜從文和賢王把臂言歡,和槍仙師弟推杯換盞。本來對杜從文一身土氣還有些許微詞的人全都閉了嘴。
儀式之後,霸刀門正式成立,也正式開始收徒。
徐家莊十歲左右的小娃都可以直接入門,據縣的豪門大戶也將不少子弟送入霸刀門。
一天時間,霸刀門就收下三十人,可惜在屈狐仝眼裏,除了韓太聰,其他的資質都一般。
徐家莊有了霸刀門,再偏遠也會變成人流湧動之地。
往日幾年也不一定能見到陌生人的徐家莊,如今天天都是人滿為患。村中不少農戶的茅屋都被江湖遊俠和遊學的讀書人借宿過,這些人出手也不小氣,隻要住過一晚,第二日都會留下些錢財,最少的都有三十文錢,最多的直接留下一錠金子。讓徐家莊上下羨慕不已。
屈狐仝與杜從文商議之後,在徐家莊開起客棧,霸刀門出資,徐巧兒負責打理,兩邊五五分賬。霸刀門吃喝拉撒睡都要錢,客棧隻算其中產業之一,等到日後走入正途還會有更多產業。
有了客棧以後方便的是那些慕名而來的遊學之人,對於打算到徐家莊定居的人卻輪不到霸刀門來管。
這些人直接找到徐子東,想在這徐家莊落地生根。
徐子東本沒把這些太當回事,直到周武陵和張家聖人一起給徐子東獻策,誌在沙場的徐子東才意識到這件事的重要性。
周武陵告訴徐子東,打仗打的就是人,誰人多誰就有較大的贏麵。徐子東要是從軍伍底層一步一步按照軍功往上爬,指不定爬十年才能爬上一個五品雜號將軍,到時候謝燮都成老姑娘了。還不如直接帶著幾百上千人一道從軍,以他徐子東和薑浩言的關係,到時候直接要個校尉肯定不成問題。
步卒和校尉,哪怕是正九品的仁勇校尉,起步就差了一百顆腦袋的軍功。
至於張家聖人的意見卻是,有人才能有錢,人越多,賺錢的機會才越多。吃公家飯之前怎麽都要有錢糧在手,到時候才有資本招募兵馬,沒有錢誰他娘的會替你賣命?沒人賣命還怎麽去要個校尉?
如夢方醒的徐子東對兩人的意見十分認同,徐子東現在無人無錢,隻有老爹買下的地和家中三十年存下來的上千兩銀子,這點錢招兵買馬能拉足一個百人隊都不錯了。
好在徐父當年買的地夠大,住個一兩萬人都不是問題。
徐父當年買下的可是方圓十裏的地盤,因為地處偏遠所以人口稀少。以徐家莊為中心方圓三裏都是平原,在往外推便是荒山野嶺。
這麽大的地盤徐家莊舊有的人口哪裏用的完,好多地方都空著沒人種。
在周武陵的建議下,徐子東讓這些想來徐家莊的人自己去開荒,三年之內不收租,三年以後一樣滿十抽一。
同時徐子東還刻意讓人把消息放出去,好讓更多的人向著徐家莊聚集。
偏遠的地方消息不流通,如今在徐子東刻意的推動下,許多莊外人都知道徐家莊滿十抽一的消息,不少人來到徐家莊打聽,得到確切消息之後全部舉家遷移,十裏之外的陳家莊來的最多。
以前就有陳家莊的人想要遷到徐家莊,可那時徐家莊聲名不顯,依著陳家莊過活的人不敢得罪陳山虎,而且陳家莊滿十抽三的租子也還能接受,沒到把人往死裏逼的地步。
眼下陳山虎身死,霸刀門又開在徐家莊。聽聞那徐莊主年紀雖然不大,身手卻是了得,這才讓這些人吃下定心丸,打定主意搬遷。
等到兩年後徐子東帶著七百人離開遼東投身軍伍的時候,三百來人的徐家莊已經發展成上萬人口的大莊。
人來的越多,周武陵的作用體現的越大,滿臉疤痕的周武陵好似一把天生的內政好手。把這些新來的人登記造冊,劃分居住地和開荒地域。同時還花錢請來醫匠,鐵匠,木匠等等手藝人,讓他們留在徐家莊。
人口聚集地除開有種地的農夫,同樣不能缺少這些有一技之長的手藝人。
有了手藝人,隨之而來的就是行腳商人,慢慢的又開始有了固定的鋪子,商業的發展慢慢興起,一切穩步前進。
種地交租,行商交稅,徐子東招兵買馬的錢全指著這兩樣。本來這些該是官府來收,可惜三十年前這塊地就已經賣給徐家,如今的官府再想要回去,怕是沒那麽簡單。
張聖人對於這些不太懂,卻提出一個影響深遠的意見,開設學堂,教育子弟。
除開要教孩子讀書識字,禮儀道德,還要教孩子們記恩,記住這一切到底是誰給的。
聽到張盼這個主意的時候,周武陵麵目凝重,冥思苦想之後對於張盼再也不敢有半點看輕。
隻此一手,張盼便對得起他與儒家聖人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