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從三品,從二品,從一品,卻還從未見過半步真武的假神仙。
隻此一點,鄧春琳便當得起陸地神仙之下第一人的稱號。
因為江湖千百年來隻有他這麽一個超越一品卻又不是真武的高手。
烏雲被謝不言王千陽送入天門之後,天空又複晴朗,晴空之上,鄧春琳身劍化作流星,向著大胖和尚的金剛象急速落下。
自打鄧春琳飛上高空,金剛象便已停下腳步,胖和尚仰望天空,八丈金剛象也跟著仰望天空,金光閃閃的法相裸露上身,左右雙麵,左麵慈眉,右麵怒目,頭頂寶蓋,手持降魔杵。
胖和尚右手平舉,金剛象以怒目麵迎向高空的鄧春琳,降魔杵舉過頭頂,隻等著鄧春琳到來,便要一杵砸去。
佛門金剛力大無窮,大胖和尚證菩薩位,聚金剛象走的就是以力降人的路子。
狄驚飛的朝天一劍到底有多厲害,江湖無人見過。
數百年前,狄驚飛在破入真武之境以前,在當時的江湖根本沒有留下過任何痕跡。破入真武之後,也隻是在那大新皇宮一戰聞名,之後便再無任何音訊。後來輸給武當張一,是那狄驚飛最後一次現身江湖。
隻是,大新秘典中的之言片語向世人訴說著狄驚飛的可怕。
“建文七年,狄驚飛自北門入城,八千禁衛莫不能擋,一劍致使皇宮崩塌,皇宮南北一線屋舍俱都劈做兩半,皇城之外,洛陽內城亦有民宅損毀。一劍一線,直達外城…………”
朝天一劍,一劍劈斷半個洛陽。
今日鄧春琳這一劍或許劈不開半個洛陽,但要劈開那金剛象又有何難?
急速墜下的鄧春琳,如蒼鷹襲兔,手中無量劍銀光閃閃,筆直刺向金光閃閃的佛像。
大胖和尚右腳後退一步,武當又是一抖,身體微微後仰,右手降魔杵高舉在腦後。
無量劍近身,降魔杵猛力砸向無量劍。
隻聽得哐當一聲,透著金光的降魔杵狠狠的砸在無量劍之上。
大胖和尚麵露笑意,這一杵的力道有多大,他自己最清楚不過,江湖人口中的一品高手若是被這一杵砸實便絕無活命的道理。就算隻是砸在劍上,那道士也絕不好受。
隻是這一次,胖和尚要失望了,隻因鄧春琳早已算不得一品。
哐當聲化作音波向著四方擴散,被降魔杵砸的實實在在的無量劍卻是連半點抖動都沒有,劍不曾晃動,人自然也不曾受到半分影響。
頭朝地,雙目死盯著胖和尚的鄧春琳看都懶得看那泛著金光的降魔杵一眼。
三尺八寸,四斤二兩的無量劍,刺入金剛象的寶蓋。不等胖和尚有何動作,鄧春琳連人帶劍一並從頭頂刺入金剛象內。
巨大的泛著金光的法相內,胖和尚腳踏實地,鄧春琳倒懸空中,相對而望。
大胖和尚一臉的不可思議,不敢相信自己無往不利的金剛象居然會被人從外麵刺破,不敢相信天底下居然有人是降魔杵砸不懂的。
隻是眼下,就算他願不相信也不得不信,武當道士在他頭頂,金剛象已經裂紋滿滿,隨時都有可能破碎。
佛家象與儒家相的區別也顯現出來,齊玄遠的法相裂紋滿滿之時,他齊玄遠早已口吐鮮血。而此刻金剛象搖搖欲碎的胖和尚卻是不見半點受傷的樣子。
破入金剛象的鄧春琳速度減慢許多,這金剛象倒也不是沒有半點作用。鄧春琳自高空幾十丈落下也不過一眨眼功夫,
此刻三個眨眼都過去了,鄧春琳卻離那和尚的天靈蓋還有一丈距離。
中原和尚看著金剛象內的二人,知道自己的師弟不是那武當人的對手,隻能雙手合什對著張離人道:“這一場,貧僧認輸。”
張離人微微一笑,道:“你和我說沒用,你要和我鄧師弟說,畢竟這架是他在打。”
不得已,中原和尚隻得又對著鄧春琳高聲道:“鄧施主,這一場,我們認輸。”
認輸?認輸就可以了麽?
往日上門論武論道的人與武當無仇,多少還有些情分在,比如謝不言。
鄧春琳雖然不喜歡謝不言,但對於謝不言讓蘇信代表劍閣來武當助拳的事還是頗為滿意。
如今這幫和尚上山,怕是無甚好意。當年佛門高手上武當的事,武當典籍記得清清楚楚,今次既然開打,不留下點代價怎麽行?往後三天兩頭有和尚上山論武,他鄧春琳還不得忙死?
聞聽認輸聲音的鄧春琳卻是沒有收手,無量劍繼續向下刺去。
一直麵無表情不見悲喜的中原和尚終於變了臉色,本是想來武當和平切磋的中原和尚,怎麽可能希望變成生死鬥。
“阿……………………
彌……………………
陀……………………
佛……………………”
中原和尚一聲佛號由佛門獅子吼誦出,悠遠厚重的聲音在武當久久回轉,武當山上千號人都覺得胸悶氣短,耳鳴目眩,就算二品高手亦是難受異常。
一品高手真氣化作護罩,護住跟誰自己上山的人。
佛號化作音浪,以肉眼可見的波紋狀散開。
又在距離鄧春琳五丈處聚音成形,波紋匯聚成阿彌陀佛四個字向著鄧春琳飛去。
得證佛位,覺行圓滿的中原和尚,一語成形。
鄧春琳的苦,謝不言最是感同身受。謝不言不怕江湖驚才絕豔,潛力無限的後輩挑戰,隻怕那些潛力一般,偏偏心比天高的人不斷挑戰。
當年李神通也算潛力不錯的江湖後進,隻是此人明知不可敵,卻又不知進退,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戰謝不言。明明是一品的底子,偏要妄想做那人間無敵的陸地神仙。
謝不言三番五次告誡李神通:“武道莫強求,強求害人害己。”
李神通偏偏不聽,一敗再敗,猶自不停。
這也算他李神通不服輸,不願低頭。
可是李神通不服輸不願低頭是李神通事,總不能一直拿謝不言這天下第一當磨刀石用吧?
江湖後進挑戰謝不言一次算是求證武道,挑戰第二次算是卷土從來,挑戰第三次算是不肯認命。挑戰第四次算什麽?
謝不言成就天下第一是來給人磨刀用的?
人不知足,必有大難。
終於,不知進退的李神通第五次挑戰謝不言的時候,人間劍仙將其斬落境界,終生再無一品的可能。
今次這武當也是一樣,佛道兩家不說是死仇,卻也不是些雞毛蒜皮的爭端。佛門既然敢上武當論道論武,那就應該做好付出代價的準備。
武當今日要是不給點顏色讓別人看看,來日這個和尚來挑戰一番,那個和尚來論道一番,那這武當還有清靜在?
人言殺雞給猴看,今日隻當是殺和尚給和尚看。
謝不言豁然起身,自言自語道:“老鄧,當年的事謝小白心中有愧,今日這和尚,就讓謝小白替你攔一攔,還你武當一片淨土。”
立在地上的黑色劍匣飛掠而出。
陳可求目光移動,看向站起身形的謝不言,輕輕點頭。
黑色劍匣後發先至,來到金剛象前,撞向那中原和尚的獅吼真言。
字匣相撞,如和尚撞鍾,撞擊之聲比之中原和尚的獅子吼還要來的駭人。無高手護持的從三品,眼耳口鼻,七竅流血。
大劍莊虛行止,身死武當。
誰言佛門無殺氣,中原和尚的獅子吼,原來是那奪命一吼。
除開虛行止,還有不下四十人一同身死。
另外的人隻是命好,躲在一品高手的護持之下,逃過一劫。
看熱鬧有風險,圍觀需謹慎。
隻此一點,鄧春琳便當得起陸地神仙之下第一人的稱號。
因為江湖千百年來隻有他這麽一個超越一品卻又不是真武的高手。
烏雲被謝不言王千陽送入天門之後,天空又複晴朗,晴空之上,鄧春琳身劍化作流星,向著大胖和尚的金剛象急速落下。
自打鄧春琳飛上高空,金剛象便已停下腳步,胖和尚仰望天空,八丈金剛象也跟著仰望天空,金光閃閃的法相裸露上身,左右雙麵,左麵慈眉,右麵怒目,頭頂寶蓋,手持降魔杵。
胖和尚右手平舉,金剛象以怒目麵迎向高空的鄧春琳,降魔杵舉過頭頂,隻等著鄧春琳到來,便要一杵砸去。
佛門金剛力大無窮,大胖和尚證菩薩位,聚金剛象走的就是以力降人的路子。
狄驚飛的朝天一劍到底有多厲害,江湖無人見過。
數百年前,狄驚飛在破入真武之境以前,在當時的江湖根本沒有留下過任何痕跡。破入真武之後,也隻是在那大新皇宮一戰聞名,之後便再無任何音訊。後來輸給武當張一,是那狄驚飛最後一次現身江湖。
隻是,大新秘典中的之言片語向世人訴說著狄驚飛的可怕。
“建文七年,狄驚飛自北門入城,八千禁衛莫不能擋,一劍致使皇宮崩塌,皇宮南北一線屋舍俱都劈做兩半,皇城之外,洛陽內城亦有民宅損毀。一劍一線,直達外城…………”
朝天一劍,一劍劈斷半個洛陽。
今日鄧春琳這一劍或許劈不開半個洛陽,但要劈開那金剛象又有何難?
急速墜下的鄧春琳,如蒼鷹襲兔,手中無量劍銀光閃閃,筆直刺向金光閃閃的佛像。
大胖和尚右腳後退一步,武當又是一抖,身體微微後仰,右手降魔杵高舉在腦後。
無量劍近身,降魔杵猛力砸向無量劍。
隻聽得哐當一聲,透著金光的降魔杵狠狠的砸在無量劍之上。
大胖和尚麵露笑意,這一杵的力道有多大,他自己最清楚不過,江湖人口中的一品高手若是被這一杵砸實便絕無活命的道理。就算隻是砸在劍上,那道士也絕不好受。
隻是這一次,胖和尚要失望了,隻因鄧春琳早已算不得一品。
哐當聲化作音波向著四方擴散,被降魔杵砸的實實在在的無量劍卻是連半點抖動都沒有,劍不曾晃動,人自然也不曾受到半分影響。
頭朝地,雙目死盯著胖和尚的鄧春琳看都懶得看那泛著金光的降魔杵一眼。
三尺八寸,四斤二兩的無量劍,刺入金剛象的寶蓋。不等胖和尚有何動作,鄧春琳連人帶劍一並從頭頂刺入金剛象內。
巨大的泛著金光的法相內,胖和尚腳踏實地,鄧春琳倒懸空中,相對而望。
大胖和尚一臉的不可思議,不敢相信自己無往不利的金剛象居然會被人從外麵刺破,不敢相信天底下居然有人是降魔杵砸不懂的。
隻是眼下,就算他願不相信也不得不信,武當道士在他頭頂,金剛象已經裂紋滿滿,隨時都有可能破碎。
佛家象與儒家相的區別也顯現出來,齊玄遠的法相裂紋滿滿之時,他齊玄遠早已口吐鮮血。而此刻金剛象搖搖欲碎的胖和尚卻是不見半點受傷的樣子。
破入金剛象的鄧春琳速度減慢許多,這金剛象倒也不是沒有半點作用。鄧春琳自高空幾十丈落下也不過一眨眼功夫,
此刻三個眨眼都過去了,鄧春琳卻離那和尚的天靈蓋還有一丈距離。
中原和尚看著金剛象內的二人,知道自己的師弟不是那武當人的對手,隻能雙手合什對著張離人道:“這一場,貧僧認輸。”
張離人微微一笑,道:“你和我說沒用,你要和我鄧師弟說,畢竟這架是他在打。”
不得已,中原和尚隻得又對著鄧春琳高聲道:“鄧施主,這一場,我們認輸。”
認輸?認輸就可以了麽?
往日上門論武論道的人與武當無仇,多少還有些情分在,比如謝不言。
鄧春琳雖然不喜歡謝不言,但對於謝不言讓蘇信代表劍閣來武當助拳的事還是頗為滿意。
如今這幫和尚上山,怕是無甚好意。當年佛門高手上武當的事,武當典籍記得清清楚楚,今次既然開打,不留下點代價怎麽行?往後三天兩頭有和尚上山論武,他鄧春琳還不得忙死?
聞聽認輸聲音的鄧春琳卻是沒有收手,無量劍繼續向下刺去。
一直麵無表情不見悲喜的中原和尚終於變了臉色,本是想來武當和平切磋的中原和尚,怎麽可能希望變成生死鬥。
“阿……………………
彌……………………
陀……………………
佛……………………”
中原和尚一聲佛號由佛門獅子吼誦出,悠遠厚重的聲音在武當久久回轉,武當山上千號人都覺得胸悶氣短,耳鳴目眩,就算二品高手亦是難受異常。
一品高手真氣化作護罩,護住跟誰自己上山的人。
佛號化作音浪,以肉眼可見的波紋狀散開。
又在距離鄧春琳五丈處聚音成形,波紋匯聚成阿彌陀佛四個字向著鄧春琳飛去。
得證佛位,覺行圓滿的中原和尚,一語成形。
鄧春琳的苦,謝不言最是感同身受。謝不言不怕江湖驚才絕豔,潛力無限的後輩挑戰,隻怕那些潛力一般,偏偏心比天高的人不斷挑戰。
當年李神通也算潛力不錯的江湖後進,隻是此人明知不可敵,卻又不知進退,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戰謝不言。明明是一品的底子,偏要妄想做那人間無敵的陸地神仙。
謝不言三番五次告誡李神通:“武道莫強求,強求害人害己。”
李神通偏偏不聽,一敗再敗,猶自不停。
這也算他李神通不服輸,不願低頭。
可是李神通不服輸不願低頭是李神通事,總不能一直拿謝不言這天下第一當磨刀石用吧?
江湖後進挑戰謝不言一次算是求證武道,挑戰第二次算是卷土從來,挑戰第三次算是不肯認命。挑戰第四次算什麽?
謝不言成就天下第一是來給人磨刀用的?
人不知足,必有大難。
終於,不知進退的李神通第五次挑戰謝不言的時候,人間劍仙將其斬落境界,終生再無一品的可能。
今次這武當也是一樣,佛道兩家不說是死仇,卻也不是些雞毛蒜皮的爭端。佛門既然敢上武當論道論武,那就應該做好付出代價的準備。
武當今日要是不給點顏色讓別人看看,來日這個和尚來挑戰一番,那個和尚來論道一番,那這武當還有清靜在?
人言殺雞給猴看,今日隻當是殺和尚給和尚看。
謝不言豁然起身,自言自語道:“老鄧,當年的事謝小白心中有愧,今日這和尚,就讓謝小白替你攔一攔,還你武當一片淨土。”
立在地上的黑色劍匣飛掠而出。
陳可求目光移動,看向站起身形的謝不言,輕輕點頭。
黑色劍匣後發先至,來到金剛象前,撞向那中原和尚的獅吼真言。
字匣相撞,如和尚撞鍾,撞擊之聲比之中原和尚的獅子吼還要來的駭人。無高手護持的從三品,眼耳口鼻,七竅流血。
大劍莊虛行止,身死武當。
誰言佛門無殺氣,中原和尚的獅子吼,原來是那奪命一吼。
除開虛行止,還有不下四十人一同身死。
另外的人隻是命好,躲在一品高手的護持之下,逃過一劫。
看熱鬧有風險,圍觀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