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此。
其他人也都心中了然,這事情他們也都大概聽說過,但是第一次聽得趙皇說的這麽明確。
戰爭開始到現在,進度並不理想,很關鍵的問題就是在於,各國各自為戰。
而因為齊國幾位皇子為了各自功績利益而明爭暗鬥,甚至還利用彼此。
沒有好的配合,就如同一個巴掌,沒有握成拳,又怎麽能夠打好仗?
至從六國聯盟組建以來,其實隻是齊國從中牽線,都沒有正式的坐在一起,細細協商,定立規章。
齊皇顯然察覺到了這點,若是繼續這樣下去,可真的會出大問題。
因此決定召集各國使臣到齊,進行一次商談,這就有了六國會談。
薑承離接著道:“這次六國會談很重要,不止是商議戰爭如何進行,其中涉及到很多利益之爭,甚至會有戰後的事宜……”
“戰後?”
有一人開口道:“如今雖然取得了一些戰果,但戰局可並不明朗,楚國的國土麵積巨大,這注定戰線會拉的很長,持續的時間也長,戰場瞬息萬變,這就開始商議戰後劃分,為時過早吧!”
這說話之人有種軍人氣概,氣度不凡。
他是由王康提名新任的軍機大臣,曾是南部駐軍大將軍。
“確實是有些荒唐。”
薑承離低沉道:“可現實就是如此,也沒有辦法,我們隻能是全力爭取參與,希望這次六國聯盟,能有改變好轉吧。”
他說著話鋒一轉又是接著道:“所以我們必須要派一個懂局勢,知戰情,且又能為我們爭得利益的人,這個人選很關鍵。”
“其實最合適的人選還是王大人。”
兵部尚書吳之榮開口道:“王大人跟燕國皇子高殷是至交,有這一層關係在,必然是有好處。”
“且這種外交爭執,太軟也不行,得爭,還要會爭。”
“是啊!”
張敖附和道:“王康戰功卓越,共滅越國五十萬大軍,這在大陸也是小有名氣,若他去也可得齊皇重視。”
分析來,分析去。
都覺得王康最合適。
薑承離無奈道:“現在的關鍵是王康沒有回來,咱們必須要有一個備用人選。”
“我看五皇子最合適。”
又有一個官員開口道:“五皇子是整個對楚戰爭的主帥,也最了解戰情。”
“不行。”
薑承離搖頭道:“召開六國會談並不是戰爭停止,前線離不開主帥,這次去談還涉及到外交,武將不行。”
“如果是這樣的話,老臣願意前往。”
這時吳之榮站了出來,他是兵部尚書責無旁貸。
“還記得很早之前越國來攻,我一直是主和畏戰,因此讓王康覺得我這個兵部尚書懦弱。”
吳之榮開口道:“其實不是我懦弱,是那時的趙國根本就打不起啊,而今我趙國在陛下治理之下,國力漸盛,外有王康揚我國威,老臣又何懼之有,此去必為我國爭取既得利益,也隨老臣心願,死而無憾!”
這一番話是擲地有聲,令人感慨萬千,為之動容。
薑承離低歎了口氣道:“愛卿確實是合適之人,隻是你已年長,遠去齊國車船勞頓,朕實在是心有不忍!”
吳之榮是在薑承離繼位後被提起任兵部尚書,這麽多年屹立不倒,是完全的親信老臣,如今確實老了,他兩鬢已白,年至古稀,已經到了告老的年紀……
“多謝陛下體恤!”
吳之榮堅定道:“老臣確實老邁,體力不支,但老臣敢保證,就算是死也會死在歸途,而不是死在去程。”
“就讓老臣,為趙國再做最後我一件事吧。”
這幾句肺腑之言,實在是讓眾人感動。
公孫勝站出來道:“臣願意前往!”
顯然他也是想著吳之榮年老不易。
“王康還未回來,軍機處無人執掌,若是公孫大人再走,恐怕不妥,還是我去吧。”
幾人竟因此事,而起了爭執。
就在這時。
從外麵有一人腳步匆匆走了進來。
不用稟報,直接麵聖,並可隨意進出垂拱殿,在這朝中了了數幾,而錦衣衛指揮使宇文奈,絕對是其中之一,走進來的便是他。
“陛下。”
宇文奈將一道折子給了薑承離。
薑承離麵無表情看著,過了片刻笑著道:“我看你們也不用再爭了,去齊國的人選有了。”
“哦?”
聽到此。
吳之榮驚喜道:“莫非是王大人回來了?”
“是啊,王康回來了,此刻已經到了風安城,這消息是八百裏加急送回。”
“想必王大人已經平定草原,解決後患,永除後顧之憂,若是對楚戰爭能像這麽順利,可就好了……”
薑承離開口道:“這方麵的戰報還沒有傳來,不過王康應該不會出問題,必然是凱旋而歸。”
“去參加六國會談的人選暫時就不商議了,現在該考慮下另外一個問題,該給王康怎樣的封賞?”
這話一出,讓所有人都是一怔。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比較敏感的問題,封賞並不難,關鍵的問題在於,王康太年輕了……
他現在是執掌軍機,被封為冠軍侯,已經是站在了國家的最頂端。
可他還年輕,之後還會建功,到時很可能麵臨一個很尷尬的問題!
封無可封!
而他現在有如此大功績,不封又不行,不然難以服眾!
難啊!
真是難!
薑承離再一次問道:“都說下你們想法?怎麽封才能合適?”
“張敖你看呢?”
張敖麵色微變,這朝中誰不知道他女兒張纖纖跟王康的關係,現在他們可是親屬,他怎麽能說呢?
這是陛下在試探嗎?
張敖搖頭道:“此事還是陛下定奪。”
“有什麽想法,直說便是。”
這是逼著他說,張敖咬牙道:“可封公爵。”
“好!”
薑承離直接道:“安邦定國,那便封個安國公吧。”
他話鋒一轉,而後又問道:“可一個公爵就夠了嗎?”
收複失地,開疆擴土,封王拜相。
一個公爵確實有些難以服眾。
這時右相林相如站出來開口道:“陛下,富陽伯王鼎昌任江夏郡郡守多年,上次政績考核,他可是位於首名……”
其他人也都心中了然,這事情他們也都大概聽說過,但是第一次聽得趙皇說的這麽明確。
戰爭開始到現在,進度並不理想,很關鍵的問題就是在於,各國各自為戰。
而因為齊國幾位皇子為了各自功績利益而明爭暗鬥,甚至還利用彼此。
沒有好的配合,就如同一個巴掌,沒有握成拳,又怎麽能夠打好仗?
至從六國聯盟組建以來,其實隻是齊國從中牽線,都沒有正式的坐在一起,細細協商,定立規章。
齊皇顯然察覺到了這點,若是繼續這樣下去,可真的會出大問題。
因此決定召集各國使臣到齊,進行一次商談,這就有了六國會談。
薑承離接著道:“這次六國會談很重要,不止是商議戰爭如何進行,其中涉及到很多利益之爭,甚至會有戰後的事宜……”
“戰後?”
有一人開口道:“如今雖然取得了一些戰果,但戰局可並不明朗,楚國的國土麵積巨大,這注定戰線會拉的很長,持續的時間也長,戰場瞬息萬變,這就開始商議戰後劃分,為時過早吧!”
這說話之人有種軍人氣概,氣度不凡。
他是由王康提名新任的軍機大臣,曾是南部駐軍大將軍。
“確實是有些荒唐。”
薑承離低沉道:“可現實就是如此,也沒有辦法,我們隻能是全力爭取參與,希望這次六國聯盟,能有改變好轉吧。”
他說著話鋒一轉又是接著道:“所以我們必須要派一個懂局勢,知戰情,且又能為我們爭得利益的人,這個人選很關鍵。”
“其實最合適的人選還是王大人。”
兵部尚書吳之榮開口道:“王大人跟燕國皇子高殷是至交,有這一層關係在,必然是有好處。”
“且這種外交爭執,太軟也不行,得爭,還要會爭。”
“是啊!”
張敖附和道:“王康戰功卓越,共滅越國五十萬大軍,這在大陸也是小有名氣,若他去也可得齊皇重視。”
分析來,分析去。
都覺得王康最合適。
薑承離無奈道:“現在的關鍵是王康沒有回來,咱們必須要有一個備用人選。”
“我看五皇子最合適。”
又有一個官員開口道:“五皇子是整個對楚戰爭的主帥,也最了解戰情。”
“不行。”
薑承離搖頭道:“召開六國會談並不是戰爭停止,前線離不開主帥,這次去談還涉及到外交,武將不行。”
“如果是這樣的話,老臣願意前往。”
這時吳之榮站了出來,他是兵部尚書責無旁貸。
“還記得很早之前越國來攻,我一直是主和畏戰,因此讓王康覺得我這個兵部尚書懦弱。”
吳之榮開口道:“其實不是我懦弱,是那時的趙國根本就打不起啊,而今我趙國在陛下治理之下,國力漸盛,外有王康揚我國威,老臣又何懼之有,此去必為我國爭取既得利益,也隨老臣心願,死而無憾!”
這一番話是擲地有聲,令人感慨萬千,為之動容。
薑承離低歎了口氣道:“愛卿確實是合適之人,隻是你已年長,遠去齊國車船勞頓,朕實在是心有不忍!”
吳之榮是在薑承離繼位後被提起任兵部尚書,這麽多年屹立不倒,是完全的親信老臣,如今確實老了,他兩鬢已白,年至古稀,已經到了告老的年紀……
“多謝陛下體恤!”
吳之榮堅定道:“老臣確實老邁,體力不支,但老臣敢保證,就算是死也會死在歸途,而不是死在去程。”
“就讓老臣,為趙國再做最後我一件事吧。”
這幾句肺腑之言,實在是讓眾人感動。
公孫勝站出來道:“臣願意前往!”
顯然他也是想著吳之榮年老不易。
“王康還未回來,軍機處無人執掌,若是公孫大人再走,恐怕不妥,還是我去吧。”
幾人竟因此事,而起了爭執。
就在這時。
從外麵有一人腳步匆匆走了進來。
不用稟報,直接麵聖,並可隨意進出垂拱殿,在這朝中了了數幾,而錦衣衛指揮使宇文奈,絕對是其中之一,走進來的便是他。
“陛下。”
宇文奈將一道折子給了薑承離。
薑承離麵無表情看著,過了片刻笑著道:“我看你們也不用再爭了,去齊國的人選有了。”
“哦?”
聽到此。
吳之榮驚喜道:“莫非是王大人回來了?”
“是啊,王康回來了,此刻已經到了風安城,這消息是八百裏加急送回。”
“想必王大人已經平定草原,解決後患,永除後顧之憂,若是對楚戰爭能像這麽順利,可就好了……”
薑承離開口道:“這方麵的戰報還沒有傳來,不過王康應該不會出問題,必然是凱旋而歸。”
“去參加六國會談的人選暫時就不商議了,現在該考慮下另外一個問題,該給王康怎樣的封賞?”
這話一出,讓所有人都是一怔。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比較敏感的問題,封賞並不難,關鍵的問題在於,王康太年輕了……
他現在是執掌軍機,被封為冠軍侯,已經是站在了國家的最頂端。
可他還年輕,之後還會建功,到時很可能麵臨一個很尷尬的問題!
封無可封!
而他現在有如此大功績,不封又不行,不然難以服眾!
難啊!
真是難!
薑承離再一次問道:“都說下你們想法?怎麽封才能合適?”
“張敖你看呢?”
張敖麵色微變,這朝中誰不知道他女兒張纖纖跟王康的關係,現在他們可是親屬,他怎麽能說呢?
這是陛下在試探嗎?
張敖搖頭道:“此事還是陛下定奪。”
“有什麽想法,直說便是。”
這是逼著他說,張敖咬牙道:“可封公爵。”
“好!”
薑承離直接道:“安邦定國,那便封個安國公吧。”
他話鋒一轉,而後又問道:“可一個公爵就夠了嗎?”
收複失地,開疆擴土,封王拜相。
一個公爵確實有些難以服眾。
這時右相林相如站出來開口道:“陛下,富陽伯王鼎昌任江夏郡郡守多年,上次政績考核,他可是位於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