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找,就找了快三年光景……
又是春到人間,京城各處,桃紅柳綠。
果親王府,劉景泰正打發丫頭們為允禮收拾行裝。
那一年雍正出巡關外,不料在草原遭遇天火,覺著不祥,遂沒有前行,回鑾後念念不忘,卻因朝政冗餘無暇再行出巡之事,眼看天氣回暖,勾起往昔情思,關外山河壯美,於是有了新的打算,想起允禮曾代他在甘泉寺苦修,仿效前事,想再次讓允禮代他出巡關外。
允禮一怔:“臣可代皇上苦修,隻是這出巡卻萬萬不成。”
雍正知道他顧忌什麽,代其苦修當時已經有人說三道四,但總歸那次知道的人少,但代其出巡卻非同小可,皇帝出巡,即使是微服,也還是有隨扈的大臣,侍衛更是眾多,各部奏議,商定諸多事宜,鹵簿儀仗,都不能少,如此興師動眾,要允禮代他出巡,恐外間不知就裏的人會胡言亂語,說允禮僭越本分,覬覦皇位,特別怕給那些別有用心之人大做文章,以挑撥他們兄弟感情,從而擾亂朝堂祥和之氣,雍正深知他行事謹慎,一笑道:“你隻是替朕往船廠巡視水師,別無他意。”
巡視船廠,完全可以用委派欽差的形式,何來代聖出巡?
允禮正有疑慮,雍正又道:“另外,替朕找一找皇貴妃,朕總覺著,她尚在人世。”
允禮一驚,幸好雍正是背對著他,於窗前看滿庭盛景,然僅僅是個背影,允禮亦是能感覺出雍正滿目悵然之色,此時才忽然發現,雍正對三春,動了真心。
允禮須臾收拾幹淨臉上的表情,謹慎措辭:“那是因為皇上太過思念皇貴妃之故。”
言下之意,是雍正的錯覺,隻是‘錯’這個字,是不能用在皇帝身上的。
雍正悠然而歎:“你說的對,她若活著,怎麽會不回來呢,朕擁有天下,富享四海,在朕身邊,她會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榮華富貴,若她活著,應該會回來的。”
自我安慰一番,下了道聖旨,著允禮為欽差大臣,出巡吉林。
代皇帝出巡,非同小可,劉景泰親自督辦他的行裝,更親自挑選隨從,特特要大丫鬟風荷帶領一幹丫頭隨侍允禮左右,早晚起居就寢,怕景瑞和景豐兩個小太監照顧不周,穿衣吃飯,這上麵還是女人妥帖些。
萬事俱備,允禮一行就離開京城趕赴吉林,一路走走停停,沒什麽大事發生,是以沒多久便到了吉林,於館驛下榻,略作歇息,他就往水師營去了。
身為丫頭的風荷等人不便跟誰,留在館驛,得知允禮要在傍晚方能回來,小丫頭檀兒鼓動風荷道:“姐姐,咱們出去走走吧。”
這些個丫頭,都是第一次來關外,對這裏的一切都感覺新奇。
風荷搖頭:“沒爺的令呢。”
檀兒有些失望,又不甘心,繼續道:“隻是往街上走走。”
其他丫頭也極力勸風荷:“是啊,難得來一趟關外,別說關外,咱們以前連出王府大門都難,往街上走走看看,也不枉來一趟關外。”
少年心性,風荷給她們一說,也就動了心,於是將手一指那些丫頭:“說好了,出去走走,隻一會子便回,一旦王爺提前回來,咱們都不在,誰伺候王爺呢。”
那些丫頭便異口同聲:“謹遵姐姐之命!”
於是,幾個丫頭嘻嘻哈哈的出了館驛。
吉林雖比不上京城繁華富庶,到底是關外重地,所以自然有別具一麵的新鮮,幾個丫頭沿街而行,邊走邊看,邊看邊說,興致勃勃。
突然,風荷不經意的舉目,發現一人走進旁邊的醫館,確切的說,是兩個人,一年輕的女子,她懷中抱著個幼兒,雖然隻是側影,風荷怎麽都覺著此人有些眼熟,凝眉想啊想,腦袋嗡的一聲,那個年輕的女子,若何像極了李三春?
風荷並不熟悉三春,也不知道三春曾經進過宮,更成為堂堂的皇貴妃,她隻有緣見過三春一次,當時隻覺三春美貌天下少有,那種美不是濃豔,而是滌盡俗世之氣,眉眼間滿滿的仙靈之感,所以風荷對三春見一麵即深刻,隻是這麽遠的距離,她不確定此人就是三春,想想對檀兒等其他丫頭道:“你們這裏看著,我有點事。”
丫頭們不禁問:“姐姐去作何?”
風荷將手胡亂一指:“買點……”
故意做了省略,腳步匆匆的直奔那家醫館,至門口,也沒進去,偷偷伸長脖子往裏麵看,見方才抱著幼兒的女子正同坐堂先生交談,語氣有些焦慮:“先生,您給看看,這孩子不肯吃飯呢。”
那老先生按住幼兒的手腕,號脈之後,又詢問了其他,然後說是小毛病,幾副藥即可痊愈,那女子終於放心狀,長出口氣,躬身道了聲謝謝,眼角餘光感覺到門口有人,一回頭,嚇得風荷扭身就走。
回到街上,同丫頭們繼續閑逛,心裏始終放不下醫館中那個女子。
待回到館驛,更是神思恍惚一下午。
至傍晚,允禮從水師營回來,風荷服侍允禮用過晚膳,又給他端了茶上來,放下茶杯在允禮身側的小幾上,幾欲開口,可有顧慮,所以便欲言又止。
允禮端起茶杯呷了口,也不看她,淡淡的語氣:“你有事?”
風荷不想給主子看穿了心思,小心翼翼道:“回王爺,奴婢今日看見一個人,像是李姑娘。”
李三春這個名字,於允禮也沒有陌生,就像一個故人,分別太久,難免疏離,他心中的三春已經成了靈兒,所以先是微微一怔,轉而明白過來,猛地看向風荷:“你在哪裏看見她的?”
問著話呢,人已經忍不住站起,隨時準備拔腿而出的架勢。
風荷道:“在街上,今日檀兒她們說想買些日常所需,我就帶她們……”
允禮打斷多餘的解釋:“隻需告訴我你在哪裏看見她的?”
風荷垂頭:“是,奴婢是在一家醫館看見李姑娘的,那醫館像是叫馮氏……”
不待說完整,允禮已經衝出門去,外麵天已經黑下,他都來不及喊景瑞備馬,奔至街上,攔下一路人詢問馮氏醫館所在何處,然後就撲了過去。
等到了馮氏醫館,見醫館已經下了門板,已經打烊,允禮仍舊上前拍門,拍了有一陣子,方有人在裏麵忐忑的問:“誰?”
允禮道:“看病的。”
裏麵的人似乎在斟酌,半晌方將門打開,見允禮衣飾華貴氣度尊貴,負手在後昂然挺立,哪裏有半點病意,開門的夥計感覺出此人另有目的,陪著笑臉:“這位爺,看病明天來吧,小店已經打烊。”
允禮眼睛瞄向裏麵,空蕩蕩的沒什麽人,他道:“明天恐病加重。”
夥計為難的樣子:“我家坐堂先生住在三十裏外呢,這時辰也不好去驚動他老人家,爺不妨去別家醫館,我們這條街就另有一家。”
說著將手一指。
允禮也不看,道:“其實,我是來找個人。”
夥計心說,一看你就不是來看病的,便問:“爺來找什麽人?”
允禮琢磨該如何描繪三春,想想道:“一個年輕的姑娘,不到二十的年紀,大概這麽高。”
夥計笑了:“我家隻有個少爺,沒有小姐。”
允禮解釋:“或許是來你這裏看病的。”
夥計搖頭:“來我這裏看病的很多,咱們又不好問病人姓甚名誰,所以幫不到爺。”
允禮遲疑後,畫龍點睛道:“她很美。”
夥計已經準備關門了:“抱歉,沒名沒姓的,即使有名有姓,我們隻管看病賣藥,其他的一概不知,您慢走。”
門哐當關上,允禮黯然立在門前,站了有一會子方慢慢轉身走了。
回到館驛,這才詳細的問風荷當時看到三春的情形。
風荷心裏暗想,自家王爺從來不莽撞行事,今兒可真是稀奇,也知道允禮對三春的心思,於是細細講述了看到三春的事。
聽聞三春懷中還抱著個幼兒,允禮心口咚的給什麽撞了下,眸色越來越暗,仿佛一口古井,滿懷心事都沉溺其中了,三春已經嫁人,她已經嫁人,已經嫁人,嫁人……
之後的這一晚,允禮是瞪著眼直到天明的,本以為自己會為此痛徹心肝,會大醉一場,可是酒擺上了,卻連沾唇的心思都沒有,卻連舉杯的力氣都沒有。
轉而又想,她能夠活著,已經是上天對自己最大的眷顧,夫複何求?
似乎想通了,也該高興了,為何那心仍舊如開敗的花,再無一點點生機?
天亮後,他再次去了馮氏醫館,不好繼續叨擾人家,他就在附近守株待兔般的守著,直至守了七天,也沒能將三春等到。
這期間他又讓隨行的景順和景裕在方圓百裏內搜尋,仍舊無果。
到了不得不回京的日子,他隻能啟程。
回京後,先進宮複命,至晚方回到家裏。
劉景泰早得到消息,所以從臥房到書房,已經讓人重新清掃擦拭了一遍,被褥換上新漿洗的,他常看的書放在伸手可取處,花草也修剪一新,沐浴的熱水燒了一鍋又一鍋,茶也煮了一道又一道,等允禮進家門,劉景泰便親自服侍他沐浴更衣,然後回臥房歇著。
允禮往炕上一坐,便陷入無盡的沉默,其中隻喝了一口茶,期間隻說了一句話,那就是大福晉鈕鈷祿氏準備給他接風洗塵,卻給他以‘還有公務要料理’回絕了。
劉景泰看出他有心事,試著問:“爺身上不痛快嗎?”
允禮仿佛一夢醒來,重重的呼出一口氣,又喝了口茶,發現茶已經涼了,淡淡道:“我還好。”
劉景泰想想,打個千:“奴才鬥膽,也是心上不痛快吧?”
允禮遲疑下,最終點了頭:“她還活著,並且已經嫁了人,還生了孩子。”
劉景泰曉得這個‘她’是誰,又問:“爺看見了?”
允禮搖頭:“是風荷在吉林的街上看見的,我後來去找,未能找到。”
然後敘述了當時的情形。
劉景泰微微一笑:“風荷似乎不太熟悉呂小姐,怎知那就是呂小姐呢,即便是,怎知呂小姐懷抱的幼兒是她所生養的,也或許是收養的,也或許是撿來的,也或許是替旁人看孩子呢,總之爺並沒有親自問過此事,就不能確定是真。”
允禮凝神思索一番,突然眼睛一亮:“你說的對。”
不單單眼睛亮了,連心底都亮了,就像一道光線掃過,他當即道:“我明日即向皇上告假,然後再去吉林。”
然,天不遂人願,次日他沒能上朝,因為孟氏所生的他的幼子染病,且一病即數月,最後終於沒能治好。
陷入巨大悲痛之中,也隻能將三春的事擱置。
之後幾年,他的幼女又染病,他憂心忡忡,連朝政都疏於料理,大多時間留在家裏。
而後,幼女病痊愈,他這才向雍正告假,重新去了吉林。
這次他是隻身一人而來的,悄悄的不驚動當地官府,找了家客棧下榻之後,就開始尋找三春,一條街一條街,一天又一天,找了月餘,依舊沒找到,頗有些心灰意冷,感覺風荷見到的那個女子,其實不是三春。
所以,他準備明天啟程回京了,宮中送來消息,雍正時有病痛,疏於朝政,想讓他回去。
臨行前一晚,糊弄了幾口飯,想歇著又睡不著,想看書又沒什麽書可看,客棧外投宿的用餐的住客語聲喧囂,他便出了房門往街上溜達。
信步而行,不知不覺,都不知身在何處了,偶一抬頭,見一樹梨花橫斜而出院牆,忽然明白,眼下正是盛春時節。
他伸手拈下一朵梨花,嗅了嗅,又在手中把玩,想起那一次他對三春道:“三春花事好,為學須及早,花開有落時,人生容易老,鐵匠李也懂古詩詞?不然怎麽給你取了這麽個名字呢?”
三春當時說:“我爹不懂詩詞,我叫三春是因為我大姐叫大春我二姐叫二春。”
回憶那一幕,允禮此時啞然而笑。
突然,牆內有人說話:“三春花事好,為學須及早,花開有落時,人生容易老,你要用功讀書。”
是個女子的聲音,允禮的心嘭的一聲,拔腿就去尋找這戶人家的街門,待找到,直接推開衝了進去。
又是春到人間,京城各處,桃紅柳綠。
果親王府,劉景泰正打發丫頭們為允禮收拾行裝。
那一年雍正出巡關外,不料在草原遭遇天火,覺著不祥,遂沒有前行,回鑾後念念不忘,卻因朝政冗餘無暇再行出巡之事,眼看天氣回暖,勾起往昔情思,關外山河壯美,於是有了新的打算,想起允禮曾代他在甘泉寺苦修,仿效前事,想再次讓允禮代他出巡關外。
允禮一怔:“臣可代皇上苦修,隻是這出巡卻萬萬不成。”
雍正知道他顧忌什麽,代其苦修當時已經有人說三道四,但總歸那次知道的人少,但代其出巡卻非同小可,皇帝出巡,即使是微服,也還是有隨扈的大臣,侍衛更是眾多,各部奏議,商定諸多事宜,鹵簿儀仗,都不能少,如此興師動眾,要允禮代他出巡,恐外間不知就裏的人會胡言亂語,說允禮僭越本分,覬覦皇位,特別怕給那些別有用心之人大做文章,以挑撥他們兄弟感情,從而擾亂朝堂祥和之氣,雍正深知他行事謹慎,一笑道:“你隻是替朕往船廠巡視水師,別無他意。”
巡視船廠,完全可以用委派欽差的形式,何來代聖出巡?
允禮正有疑慮,雍正又道:“另外,替朕找一找皇貴妃,朕總覺著,她尚在人世。”
允禮一驚,幸好雍正是背對著他,於窗前看滿庭盛景,然僅僅是個背影,允禮亦是能感覺出雍正滿目悵然之色,此時才忽然發現,雍正對三春,動了真心。
允禮須臾收拾幹淨臉上的表情,謹慎措辭:“那是因為皇上太過思念皇貴妃之故。”
言下之意,是雍正的錯覺,隻是‘錯’這個字,是不能用在皇帝身上的。
雍正悠然而歎:“你說的對,她若活著,怎麽會不回來呢,朕擁有天下,富享四海,在朕身邊,她會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榮華富貴,若她活著,應該會回來的。”
自我安慰一番,下了道聖旨,著允禮為欽差大臣,出巡吉林。
代皇帝出巡,非同小可,劉景泰親自督辦他的行裝,更親自挑選隨從,特特要大丫鬟風荷帶領一幹丫頭隨侍允禮左右,早晚起居就寢,怕景瑞和景豐兩個小太監照顧不周,穿衣吃飯,這上麵還是女人妥帖些。
萬事俱備,允禮一行就離開京城趕赴吉林,一路走走停停,沒什麽大事發生,是以沒多久便到了吉林,於館驛下榻,略作歇息,他就往水師營去了。
身為丫頭的風荷等人不便跟誰,留在館驛,得知允禮要在傍晚方能回來,小丫頭檀兒鼓動風荷道:“姐姐,咱們出去走走吧。”
這些個丫頭,都是第一次來關外,對這裏的一切都感覺新奇。
風荷搖頭:“沒爺的令呢。”
檀兒有些失望,又不甘心,繼續道:“隻是往街上走走。”
其他丫頭也極力勸風荷:“是啊,難得來一趟關外,別說關外,咱們以前連出王府大門都難,往街上走走看看,也不枉來一趟關外。”
少年心性,風荷給她們一說,也就動了心,於是將手一指那些丫頭:“說好了,出去走走,隻一會子便回,一旦王爺提前回來,咱們都不在,誰伺候王爺呢。”
那些丫頭便異口同聲:“謹遵姐姐之命!”
於是,幾個丫頭嘻嘻哈哈的出了館驛。
吉林雖比不上京城繁華富庶,到底是關外重地,所以自然有別具一麵的新鮮,幾個丫頭沿街而行,邊走邊看,邊看邊說,興致勃勃。
突然,風荷不經意的舉目,發現一人走進旁邊的醫館,確切的說,是兩個人,一年輕的女子,她懷中抱著個幼兒,雖然隻是側影,風荷怎麽都覺著此人有些眼熟,凝眉想啊想,腦袋嗡的一聲,那個年輕的女子,若何像極了李三春?
風荷並不熟悉三春,也不知道三春曾經進過宮,更成為堂堂的皇貴妃,她隻有緣見過三春一次,當時隻覺三春美貌天下少有,那種美不是濃豔,而是滌盡俗世之氣,眉眼間滿滿的仙靈之感,所以風荷對三春見一麵即深刻,隻是這麽遠的距離,她不確定此人就是三春,想想對檀兒等其他丫頭道:“你們這裏看著,我有點事。”
丫頭們不禁問:“姐姐去作何?”
風荷將手胡亂一指:“買點……”
故意做了省略,腳步匆匆的直奔那家醫館,至門口,也沒進去,偷偷伸長脖子往裏麵看,見方才抱著幼兒的女子正同坐堂先生交談,語氣有些焦慮:“先生,您給看看,這孩子不肯吃飯呢。”
那老先生按住幼兒的手腕,號脈之後,又詢問了其他,然後說是小毛病,幾副藥即可痊愈,那女子終於放心狀,長出口氣,躬身道了聲謝謝,眼角餘光感覺到門口有人,一回頭,嚇得風荷扭身就走。
回到街上,同丫頭們繼續閑逛,心裏始終放不下醫館中那個女子。
待回到館驛,更是神思恍惚一下午。
至傍晚,允禮從水師營回來,風荷服侍允禮用過晚膳,又給他端了茶上來,放下茶杯在允禮身側的小幾上,幾欲開口,可有顧慮,所以便欲言又止。
允禮端起茶杯呷了口,也不看她,淡淡的語氣:“你有事?”
風荷不想給主子看穿了心思,小心翼翼道:“回王爺,奴婢今日看見一個人,像是李姑娘。”
李三春這個名字,於允禮也沒有陌生,就像一個故人,分別太久,難免疏離,他心中的三春已經成了靈兒,所以先是微微一怔,轉而明白過來,猛地看向風荷:“你在哪裏看見她的?”
問著話呢,人已經忍不住站起,隨時準備拔腿而出的架勢。
風荷道:“在街上,今日檀兒她們說想買些日常所需,我就帶她們……”
允禮打斷多餘的解釋:“隻需告訴我你在哪裏看見她的?”
風荷垂頭:“是,奴婢是在一家醫館看見李姑娘的,那醫館像是叫馮氏……”
不待說完整,允禮已經衝出門去,外麵天已經黑下,他都來不及喊景瑞備馬,奔至街上,攔下一路人詢問馮氏醫館所在何處,然後就撲了過去。
等到了馮氏醫館,見醫館已經下了門板,已經打烊,允禮仍舊上前拍門,拍了有一陣子,方有人在裏麵忐忑的問:“誰?”
允禮道:“看病的。”
裏麵的人似乎在斟酌,半晌方將門打開,見允禮衣飾華貴氣度尊貴,負手在後昂然挺立,哪裏有半點病意,開門的夥計感覺出此人另有目的,陪著笑臉:“這位爺,看病明天來吧,小店已經打烊。”
允禮眼睛瞄向裏麵,空蕩蕩的沒什麽人,他道:“明天恐病加重。”
夥計為難的樣子:“我家坐堂先生住在三十裏外呢,這時辰也不好去驚動他老人家,爺不妨去別家醫館,我們這條街就另有一家。”
說著將手一指。
允禮也不看,道:“其實,我是來找個人。”
夥計心說,一看你就不是來看病的,便問:“爺來找什麽人?”
允禮琢磨該如何描繪三春,想想道:“一個年輕的姑娘,不到二十的年紀,大概這麽高。”
夥計笑了:“我家隻有個少爺,沒有小姐。”
允禮解釋:“或許是來你這裏看病的。”
夥計搖頭:“來我這裏看病的很多,咱們又不好問病人姓甚名誰,所以幫不到爺。”
允禮遲疑後,畫龍點睛道:“她很美。”
夥計已經準備關門了:“抱歉,沒名沒姓的,即使有名有姓,我們隻管看病賣藥,其他的一概不知,您慢走。”
門哐當關上,允禮黯然立在門前,站了有一會子方慢慢轉身走了。
回到館驛,這才詳細的問風荷當時看到三春的情形。
風荷心裏暗想,自家王爺從來不莽撞行事,今兒可真是稀奇,也知道允禮對三春的心思,於是細細講述了看到三春的事。
聽聞三春懷中還抱著個幼兒,允禮心口咚的給什麽撞了下,眸色越來越暗,仿佛一口古井,滿懷心事都沉溺其中了,三春已經嫁人,她已經嫁人,已經嫁人,嫁人……
之後的這一晚,允禮是瞪著眼直到天明的,本以為自己會為此痛徹心肝,會大醉一場,可是酒擺上了,卻連沾唇的心思都沒有,卻連舉杯的力氣都沒有。
轉而又想,她能夠活著,已經是上天對自己最大的眷顧,夫複何求?
似乎想通了,也該高興了,為何那心仍舊如開敗的花,再無一點點生機?
天亮後,他再次去了馮氏醫館,不好繼續叨擾人家,他就在附近守株待兔般的守著,直至守了七天,也沒能將三春等到。
這期間他又讓隨行的景順和景裕在方圓百裏內搜尋,仍舊無果。
到了不得不回京的日子,他隻能啟程。
回京後,先進宮複命,至晚方回到家裏。
劉景泰早得到消息,所以從臥房到書房,已經讓人重新清掃擦拭了一遍,被褥換上新漿洗的,他常看的書放在伸手可取處,花草也修剪一新,沐浴的熱水燒了一鍋又一鍋,茶也煮了一道又一道,等允禮進家門,劉景泰便親自服侍他沐浴更衣,然後回臥房歇著。
允禮往炕上一坐,便陷入無盡的沉默,其中隻喝了一口茶,期間隻說了一句話,那就是大福晉鈕鈷祿氏準備給他接風洗塵,卻給他以‘還有公務要料理’回絕了。
劉景泰看出他有心事,試著問:“爺身上不痛快嗎?”
允禮仿佛一夢醒來,重重的呼出一口氣,又喝了口茶,發現茶已經涼了,淡淡道:“我還好。”
劉景泰想想,打個千:“奴才鬥膽,也是心上不痛快吧?”
允禮遲疑下,最終點了頭:“她還活著,並且已經嫁了人,還生了孩子。”
劉景泰曉得這個‘她’是誰,又問:“爺看見了?”
允禮搖頭:“是風荷在吉林的街上看見的,我後來去找,未能找到。”
然後敘述了當時的情形。
劉景泰微微一笑:“風荷似乎不太熟悉呂小姐,怎知那就是呂小姐呢,即便是,怎知呂小姐懷抱的幼兒是她所生養的,也或許是收養的,也或許是撿來的,也或許是替旁人看孩子呢,總之爺並沒有親自問過此事,就不能確定是真。”
允禮凝神思索一番,突然眼睛一亮:“你說的對。”
不單單眼睛亮了,連心底都亮了,就像一道光線掃過,他當即道:“我明日即向皇上告假,然後再去吉林。”
然,天不遂人願,次日他沒能上朝,因為孟氏所生的他的幼子染病,且一病即數月,最後終於沒能治好。
陷入巨大悲痛之中,也隻能將三春的事擱置。
之後幾年,他的幼女又染病,他憂心忡忡,連朝政都疏於料理,大多時間留在家裏。
而後,幼女病痊愈,他這才向雍正告假,重新去了吉林。
這次他是隻身一人而來的,悄悄的不驚動當地官府,找了家客棧下榻之後,就開始尋找三春,一條街一條街,一天又一天,找了月餘,依舊沒找到,頗有些心灰意冷,感覺風荷見到的那個女子,其實不是三春。
所以,他準備明天啟程回京了,宮中送來消息,雍正時有病痛,疏於朝政,想讓他回去。
臨行前一晚,糊弄了幾口飯,想歇著又睡不著,想看書又沒什麽書可看,客棧外投宿的用餐的住客語聲喧囂,他便出了房門往街上溜達。
信步而行,不知不覺,都不知身在何處了,偶一抬頭,見一樹梨花橫斜而出院牆,忽然明白,眼下正是盛春時節。
他伸手拈下一朵梨花,嗅了嗅,又在手中把玩,想起那一次他對三春道:“三春花事好,為學須及早,花開有落時,人生容易老,鐵匠李也懂古詩詞?不然怎麽給你取了這麽個名字呢?”
三春當時說:“我爹不懂詩詞,我叫三春是因為我大姐叫大春我二姐叫二春。”
回憶那一幕,允禮此時啞然而笑。
突然,牆內有人說話:“三春花事好,為學須及早,花開有落時,人生容易老,你要用功讀書。”
是個女子的聲音,允禮的心嘭的一聲,拔腿就去尋找這戶人家的街門,待找到,直接推開衝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