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極盡隱秘,到底是堂堂的果郡王納妾,沒幾日便闔府盡知。
李忠也不例外,聽說之後還特特跑到允禮跟前恭喜,又掏了二十兩銀子隨份子。
彼時允禮正同尹南山和沈暮陽鑒賞一幅畫,說是吳道子真跡,給李忠一攪合,他索性也不看了,招招手,率先出了書房,李忠緊隨其後。
一行走允禮一行問:“你在康親王府教拳,沒什麽事吧?”
他有所擔心,還不是因為謨醇,小貝勒喜歡三春,他怕由此而慢待李忠。
李忠大大咧咧道:“能有什麽事呢,每天就是教那些侍衛練幾套拳腳,不過康親王府的侍衛遠不如咱們府上的侍衛容易教。”
允禮微微凝眉:“唔?”
李忠道:“他們底子不好,咱們府上的侍衛,可都是王爺您調教出來的。”
允禮啞然失笑,偏頭覷眼他:“你李忠這樣的人也會阿諛奉承。”
李忠故作嚴肅:“奴才不是阿諛奉承,奴才說的是心裏話。”
兩個人前後行至旁邊的小亭中,拾階而上,頓覺神清氣爽,書房乃清雅之地,小亭又是觀景之所,所以建在好位置,四周翠竹猗猗,間或桃紅柳綠,還有一小池清蓮,這節氣還沒有開,單看那碧油油的葉子浮於水上,皆是賞心悅目,廳中有藤椅藤桌,每天有丫頭擦拭,已然磨得光可鑒人,允禮於藤椅上坐下,指著自己對麵,示意李忠也坐,李忠卻道:“王爺麵前奴才不敢坐,奴才站著就行。”
允禮也不囉嗦,目向遠方,說話一貫不緊不慢:“你也老大不小了,既然同三春定了親,為何不趕早把婚事辦了?若是沒銀子,可以跟我說。”
李忠受寵若驚,連忙謝恩,又道:“不是銀子的問題,是三春她父母故去不到三年,她想為父母守孝。”
一切的一切,都與她是呂家小姐那麽的契合,呂氏一族罹難也不到三年,允禮隻哦了聲,後又道:“三年不過是白駒過隙,很快的,倒是你,別滿足於隻做什麽教拳師傅,好歹考個功名,難道你讓三春一輩子殺豬賣肉。”
想著那素手纖纖每天割肉稱肉,想著那粉麵如琢日日沐風淋雨,他心裏頗為不忍。
李忠撓撓腦袋,嘿嘿一笑:“奴才覺著,殺豬賣肉沒什麽不好。”
允禮臉一沉:“一個小姑娘,成天的拋頭露麵,接觸到的都是血淋漓髒兮兮的東西,你居然說沒什麽不好。”
李忠討好的笑著:“王爺您不也吃肉嗎,怎麽是髒兮兮的。”
允禮眼睛一瞪:“這不一樣。”
李忠立即繃著不再笑,為難道:“我也想考功名,可是我沒讀過幾天書,不過我那侄兒書讀的好,早晚他會替我李家光宗耀祖的。”
允禮語氣沉重:“你侄兒是你侄兒,你是你。”
李忠無奈聳肩:“奴才恐怕這輩子是無望功名了。”
允禮微眯雙目,沉思著,半晌道:“你或許可以試試其他途徑。”
冷不丁李忠沒弄明白,伸長脖子問:“王爺說的其他途徑,是什麽途徑?”
允禮沒有回答,起身往竹林走去,有風過,竹葉沙沙,像誰在說著悄悄話,一路縱深走下去,至最幽靜處,允禮停下腳步,此處別有洞天,一不大不小的圓圈並無栽植青竹,空出來做了他的練功之地,隻是他公務冗餘繁重,有些日子不練功了,這是習武之人最忌諱的,所謂三天不練手生腳慢,奈何事情一件接一件,永遠沒個完。
李忠追問著:“王爺方才說的其他途徑,該不會是捐官?”
允禮仰麵欣賞青竹,透過竹枝竹葉的間隙,接一臉斑駁的陽光。
李忠那裏道:“買官賣官,實乃不良風氣,這事王爺你都不管一管?”
允禮並不理會他的囉嗦,反而用腳尖一踢,將長衫下擺勾起,以手接住,掖入玉帶,對李忠道:“咱們切磋下。”
李忠見此地隱秘清幽,實乃練功的絕佳之地,正技癢,聽他如此說,立即歡喜道:“王爺承讓。”
先以江湖之理抱拳,後亮開架勢。
允禮卻動也不動,依舊挺拔如竹,傲然而立,隻等李忠殺了過來,他才出招,隻是將身子微微一側,待李忠的拳頭打空,他就順勢抓住李忠的手腕,兩下較勁,李忠暗暗吃驚,從未想過斯斯文文的果郡王,還如此神力,剛剛還顧忌對方是主子爺,謙讓呢,現在才知遭遇勁敵,於是使勁渾身力氣,眼瞅著將允禮扳倒,不料允禮卻突然鬆手,慣性下,李忠一個前撲,差點摔倒,好在他功夫厲害,及時穩住自己,回身看允禮,一如最初,挺拔如竹,傲然而立。
李忠心悅誠服道:“王爺功夫高深,奴才輸了。”
允禮緩緩搖頭,神色凝重:“不,我在拳腳功夫上,遠不如你,你輸了,不是輸在功夫上,而是輸在心智上。”
李忠怔愣:“奴才愚鈍,請教王爺。”
允禮隨手折了根竹枝,以執劍的姿勢對著李忠,道:“比武一如對人,不能顧此失彼,你方才隻顧著同我在力道上較勁,忽略你的手腕是給我攥著的,所以當我突然鬆手,你便猝不及防差點跌倒。”
說著話,他猛刺李忠胸口。
雖然是竹枝,李忠還是本能的閃避,不成想撞到身後的竹竿上,給彈了回來,允禮已經刺出第二下,李忠見狀,躲避不及,幸好他輕功也不賴,就地一骨碌,總算躲了過去。
允禮丟下竹枝,道:“你再次顧此失彼。”
李忠拍打著身上的塵土,之後鄭重施禮:“奴才這腦袋就是榆木做的,笨,連三春都經常這樣說我呢,請王爺賜教一二。”
允禮以手撫竹,語重心長道:“你顧及到這一麵,卻疏忽了另外一麵,你不肯做官,卻使得三春風裏來雨裏去為生計奔波,有些人十年寒窗一朝入仕,也未必是清官,多少書讀的好之人,正是工於心計之人,我信你李忠,倘或真的做了官,也是為民請命的好官。”
聽他如此肯定自己,李忠受到極大的鼓舞,當即振奮道:“奴才明白爺的話了,奴才會認真考慮此事的。”
允禮微微一笑,眸色如這支離的陽光落下,一地心事,無法收拾。
李忠也不例外,聽說之後還特特跑到允禮跟前恭喜,又掏了二十兩銀子隨份子。
彼時允禮正同尹南山和沈暮陽鑒賞一幅畫,說是吳道子真跡,給李忠一攪合,他索性也不看了,招招手,率先出了書房,李忠緊隨其後。
一行走允禮一行問:“你在康親王府教拳,沒什麽事吧?”
他有所擔心,還不是因為謨醇,小貝勒喜歡三春,他怕由此而慢待李忠。
李忠大大咧咧道:“能有什麽事呢,每天就是教那些侍衛練幾套拳腳,不過康親王府的侍衛遠不如咱們府上的侍衛容易教。”
允禮微微凝眉:“唔?”
李忠道:“他們底子不好,咱們府上的侍衛,可都是王爺您調教出來的。”
允禮啞然失笑,偏頭覷眼他:“你李忠這樣的人也會阿諛奉承。”
李忠故作嚴肅:“奴才不是阿諛奉承,奴才說的是心裏話。”
兩個人前後行至旁邊的小亭中,拾階而上,頓覺神清氣爽,書房乃清雅之地,小亭又是觀景之所,所以建在好位置,四周翠竹猗猗,間或桃紅柳綠,還有一小池清蓮,這節氣還沒有開,單看那碧油油的葉子浮於水上,皆是賞心悅目,廳中有藤椅藤桌,每天有丫頭擦拭,已然磨得光可鑒人,允禮於藤椅上坐下,指著自己對麵,示意李忠也坐,李忠卻道:“王爺麵前奴才不敢坐,奴才站著就行。”
允禮也不囉嗦,目向遠方,說話一貫不緊不慢:“你也老大不小了,既然同三春定了親,為何不趕早把婚事辦了?若是沒銀子,可以跟我說。”
李忠受寵若驚,連忙謝恩,又道:“不是銀子的問題,是三春她父母故去不到三年,她想為父母守孝。”
一切的一切,都與她是呂家小姐那麽的契合,呂氏一族罹難也不到三年,允禮隻哦了聲,後又道:“三年不過是白駒過隙,很快的,倒是你,別滿足於隻做什麽教拳師傅,好歹考個功名,難道你讓三春一輩子殺豬賣肉。”
想著那素手纖纖每天割肉稱肉,想著那粉麵如琢日日沐風淋雨,他心裏頗為不忍。
李忠撓撓腦袋,嘿嘿一笑:“奴才覺著,殺豬賣肉沒什麽不好。”
允禮臉一沉:“一個小姑娘,成天的拋頭露麵,接觸到的都是血淋漓髒兮兮的東西,你居然說沒什麽不好。”
李忠討好的笑著:“王爺您不也吃肉嗎,怎麽是髒兮兮的。”
允禮眼睛一瞪:“這不一樣。”
李忠立即繃著不再笑,為難道:“我也想考功名,可是我沒讀過幾天書,不過我那侄兒書讀的好,早晚他會替我李家光宗耀祖的。”
允禮語氣沉重:“你侄兒是你侄兒,你是你。”
李忠無奈聳肩:“奴才恐怕這輩子是無望功名了。”
允禮微眯雙目,沉思著,半晌道:“你或許可以試試其他途徑。”
冷不丁李忠沒弄明白,伸長脖子問:“王爺說的其他途徑,是什麽途徑?”
允禮沒有回答,起身往竹林走去,有風過,竹葉沙沙,像誰在說著悄悄話,一路縱深走下去,至最幽靜處,允禮停下腳步,此處別有洞天,一不大不小的圓圈並無栽植青竹,空出來做了他的練功之地,隻是他公務冗餘繁重,有些日子不練功了,這是習武之人最忌諱的,所謂三天不練手生腳慢,奈何事情一件接一件,永遠沒個完。
李忠追問著:“王爺方才說的其他途徑,該不會是捐官?”
允禮仰麵欣賞青竹,透過竹枝竹葉的間隙,接一臉斑駁的陽光。
李忠那裏道:“買官賣官,實乃不良風氣,這事王爺你都不管一管?”
允禮並不理會他的囉嗦,反而用腳尖一踢,將長衫下擺勾起,以手接住,掖入玉帶,對李忠道:“咱們切磋下。”
李忠見此地隱秘清幽,實乃練功的絕佳之地,正技癢,聽他如此說,立即歡喜道:“王爺承讓。”
先以江湖之理抱拳,後亮開架勢。
允禮卻動也不動,依舊挺拔如竹,傲然而立,隻等李忠殺了過來,他才出招,隻是將身子微微一側,待李忠的拳頭打空,他就順勢抓住李忠的手腕,兩下較勁,李忠暗暗吃驚,從未想過斯斯文文的果郡王,還如此神力,剛剛還顧忌對方是主子爺,謙讓呢,現在才知遭遇勁敵,於是使勁渾身力氣,眼瞅著將允禮扳倒,不料允禮卻突然鬆手,慣性下,李忠一個前撲,差點摔倒,好在他功夫厲害,及時穩住自己,回身看允禮,一如最初,挺拔如竹,傲然而立。
李忠心悅誠服道:“王爺功夫高深,奴才輸了。”
允禮緩緩搖頭,神色凝重:“不,我在拳腳功夫上,遠不如你,你輸了,不是輸在功夫上,而是輸在心智上。”
李忠怔愣:“奴才愚鈍,請教王爺。”
允禮隨手折了根竹枝,以執劍的姿勢對著李忠,道:“比武一如對人,不能顧此失彼,你方才隻顧著同我在力道上較勁,忽略你的手腕是給我攥著的,所以當我突然鬆手,你便猝不及防差點跌倒。”
說著話,他猛刺李忠胸口。
雖然是竹枝,李忠還是本能的閃避,不成想撞到身後的竹竿上,給彈了回來,允禮已經刺出第二下,李忠見狀,躲避不及,幸好他輕功也不賴,就地一骨碌,總算躲了過去。
允禮丟下竹枝,道:“你再次顧此失彼。”
李忠拍打著身上的塵土,之後鄭重施禮:“奴才這腦袋就是榆木做的,笨,連三春都經常這樣說我呢,請王爺賜教一二。”
允禮以手撫竹,語重心長道:“你顧及到這一麵,卻疏忽了另外一麵,你不肯做官,卻使得三春風裏來雨裏去為生計奔波,有些人十年寒窗一朝入仕,也未必是清官,多少書讀的好之人,正是工於心計之人,我信你李忠,倘或真的做了官,也是為民請命的好官。”
聽他如此肯定自己,李忠受到極大的鼓舞,當即振奮道:“奴才明白爺的話了,奴才會認真考慮此事的。”
允禮微微一笑,眸色如這支離的陽光落下,一地心事,無法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