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裏又呆了一個星期,蘇浩宇身上的傷勢已經好的差不多了,雖然還沒有痊愈,但是已經不妨礙正常生活。這天我和蘇浩宇收拾行李,給村民們打聲招呼,離開了在這裏呆了十五天的村莊。
走的時候,全村的人都出來為我和蘇浩宇送行,很多小孩拉著我們兩個的手不讓我們走。感受著村民們心中的不舍,我們兩個心中充滿了感動,這裏的村民是那麽的淳樸善良可愛。對待我們兩個如同對待自己孩子一樣疼愛,很多自己舍不得用,舍不得吃的東西,都拿出來給我們兩個用給我們吃。
但是想到我們兩個的使命,不得不狠心轉身離開。不過卻承諾他們,等有時間還會回來看望他們。一直走出好遠,還能看到村民們們站在村口揮手告別。
離開村子之後,我和蘇浩宇向著墨脫內部走去。接下來的一段路程,算是我和蘇浩宇進入墨脫以來最輕鬆的一段路程。多雄拉山積雪融化後匯聚在山腳下,形成一條條大大小小的河流,漁網一般分布在密林之中。
越往前溫度越高,密林中到處生長著不知名的花花草草,溪水潺潺,鳥語好香,空氣清新,風景優美,一路走來倒也不失樂趣。因為蘇浩宇的傷還沒有完全好,所以我們兩個並沒有急著趕路,走走停停,仿佛一對遊山玩水的戀人。
即便是沒有刻意趕路,在傍晚時分我們兩個還是走出了這段密林,來到此行路上又一處難關多雄拉河。所謂的多雄拉河,是多雄拉山積雪融化後,形成小溪匯聚而成,最終形成這條壯闊的多雄拉河。接下來的路程再次變的難行起來,高山峽穀密流不斷,前麵所走的密林地段算是一個緩衝地帶。
到了這裏,我和蘇浩宇不再前行,停下來開始安營紮寨,生火做飯。接下來艱難的路程,等明天再說。
經過一夜的充足休息,第二天天一亮,我和蘇浩宇就起來收拾東西,開始向前麵艱險的路段前進。這裏密流遍地,土石光滑,稍不留神就會滑倒,一路上我們兩人相互攙扶,即便是如此,路上還是摔了幾腳。
在這裏我們見到了這裏特有的藤索橋,這種橋沒有橋墩,不用木板,一個鐵釘也找不到,整橋用的就是白藤。這種白藤是這裏比較常見的植物,莖蔓細長,有四十米高,柔軟而堅韌,可以用來編織籃、筐、椅、箱等物品,實用性很高。
用白藤做橋不能用整根,需要從中間一劈兩半,把劈開的滕條結成需要的長度拉倒對麵。可能需要二十多根才行,然後用硬藤條做成的藤圈均勻分布在橋麵上,每個十米左右放置一個藤圈,用細騰繩把它固定在橋麵上,放腳處用細騰繩編製一個網狀的賀筒。
通過這種橋需要掌握它的特性,因為彈性比較大,需要順著它的起伏來落腳,它彈起時,你的一隻腳也要因勢利導而抬起,它跌落時你再踏步向前,否則它將和你作對,搖擺得十分厲害,讓你無法起步。
初次走這種橋,對人的心理挑戰還是很大的,走在上麵膽戰心驚,等找到規律,就不會那麽搖晃的通過。第一次見到這種橋,我和蘇浩宇因為對這種橋不熟悉,第一次走在上麵,真正體會了一把膽戰心驚。
這讓我想起清朝末年安國定邊首領劉讚廷對這裏的一段介紹,“森林彌漫數千裏,花木遍山,藤蘿為橋,誠為世外之桃源····”對這裏的概括實在是太精準了,簡明扼要。
下午的時候,我們兩個開始穿越老虎嘴。這裏是當年解放軍在峽穀山壁上開鑿出來的一條小路,此路沿著峽穀行進,最窄處隻有半米寬,想要通過隻能側著身體才行。而且地麵濕滑,腳下是奔流洶湧的多雄拉河,距離河麵有千丈之高,一不留神掉下去,有多少條命都不夠用。
我和蘇浩宇沿著腳下的小路小心翼翼的往前挪動,我把蘇浩宇拉至身後“你現在還沒完全康複,跟在我後麵,路上小心點。”
蘇浩宇並未逞強,點點頭“好,你自己也小心點,注意腳下。”
就這樣我和蘇浩宇,順著懸崖峭壁上的小路往前走。有些地方,頭頂一直往下流水,打的眼都睜不開,地上的路又濕又滑,站立不穩。往往遇到這樣的地方,我先過去,然後再回頭拉蘇浩宇過去。在這裏想要找到一處可以停下來休息的地方簡直就是奢望,因為整條小路隻能一個人單行通過。沒有很好的體力,在走到半路停下來,就是死路一條。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行走,終於走完這段艱難的路段。
走過老虎嘴,我們兩個都鬆了口氣。轉頭朝蘇浩宇看去,發現蘇浩宇此時臉色蒼白如紙,明顯經過今天一天高強度運動,傷勢有複發的跡象。
看到蘇浩宇搖搖欲墜的樣子,我趕緊上前攙扶起蘇浩宇,擔憂的問道“你怎麽樣,是不是內傷又發作了?要不我們今天就到此為止吧,找個地方休息一晚,明天再上路。”
蘇浩宇想要開口拒絕,不過張張嘴又把到嘴邊的話咽了回去,最後點點頭開口說道“恩,好吧。”
現在天色尚早,距離天黑可能還要一段時間,這也是蘇浩宇猶豫的原因。但是蘇浩宇也明白,如果強撐著趕路,導致傷勢複發,到時候恐怕耽擱的時間更長。
征得蘇浩宇的同意之後,我們兩個又向前走了一段路程,找一處開闊的地方安營紮寨。收拾好營地,蘇浩宇找個地方坐下打坐調養,我們兩個誰也沒說話。
接下來的路程,可能和今天的情形差不了多少。對我們來說,今天所遇到的困難,僅僅隻是開始。想要一直走下去,隻能學會適應,找到方法,克服這樣的困難。前方的路程究竟還有多遠,我們誰也不知道。如果按照我們現在的行走速度,想要趕到內部恐怕還要很長一段時間。
時間還早,我學者蘇浩宇的樣子,找個地方坐下來練功休息。其實我也一樣嗎,將近一天的高強度趕路,不管身體上還是精神上都有點疲累。對我們練武的人來說,打坐就是最好的休息。
(雖說上架了,但是效果和我預想中完全不一樣,基本沒什麽讀者,小苦真的找不到繼續下去的動力。)
走的時候,全村的人都出來為我和蘇浩宇送行,很多小孩拉著我們兩個的手不讓我們走。感受著村民們心中的不舍,我們兩個心中充滿了感動,這裏的村民是那麽的淳樸善良可愛。對待我們兩個如同對待自己孩子一樣疼愛,很多自己舍不得用,舍不得吃的東西,都拿出來給我們兩個用給我們吃。
但是想到我們兩個的使命,不得不狠心轉身離開。不過卻承諾他們,等有時間還會回來看望他們。一直走出好遠,還能看到村民們們站在村口揮手告別。
離開村子之後,我和蘇浩宇向著墨脫內部走去。接下來的一段路程,算是我和蘇浩宇進入墨脫以來最輕鬆的一段路程。多雄拉山積雪融化後匯聚在山腳下,形成一條條大大小小的河流,漁網一般分布在密林之中。
越往前溫度越高,密林中到處生長著不知名的花花草草,溪水潺潺,鳥語好香,空氣清新,風景優美,一路走來倒也不失樂趣。因為蘇浩宇的傷還沒有完全好,所以我們兩個並沒有急著趕路,走走停停,仿佛一對遊山玩水的戀人。
即便是沒有刻意趕路,在傍晚時分我們兩個還是走出了這段密林,來到此行路上又一處難關多雄拉河。所謂的多雄拉河,是多雄拉山積雪融化後,形成小溪匯聚而成,最終形成這條壯闊的多雄拉河。接下來的路程再次變的難行起來,高山峽穀密流不斷,前麵所走的密林地段算是一個緩衝地帶。
到了這裏,我和蘇浩宇不再前行,停下來開始安營紮寨,生火做飯。接下來艱難的路程,等明天再說。
經過一夜的充足休息,第二天天一亮,我和蘇浩宇就起來收拾東西,開始向前麵艱險的路段前進。這裏密流遍地,土石光滑,稍不留神就會滑倒,一路上我們兩人相互攙扶,即便是如此,路上還是摔了幾腳。
在這裏我們見到了這裏特有的藤索橋,這種橋沒有橋墩,不用木板,一個鐵釘也找不到,整橋用的就是白藤。這種白藤是這裏比較常見的植物,莖蔓細長,有四十米高,柔軟而堅韌,可以用來編織籃、筐、椅、箱等物品,實用性很高。
用白藤做橋不能用整根,需要從中間一劈兩半,把劈開的滕條結成需要的長度拉倒對麵。可能需要二十多根才行,然後用硬藤條做成的藤圈均勻分布在橋麵上,每個十米左右放置一個藤圈,用細騰繩把它固定在橋麵上,放腳處用細騰繩編製一個網狀的賀筒。
通過這種橋需要掌握它的特性,因為彈性比較大,需要順著它的起伏來落腳,它彈起時,你的一隻腳也要因勢利導而抬起,它跌落時你再踏步向前,否則它將和你作對,搖擺得十分厲害,讓你無法起步。
初次走這種橋,對人的心理挑戰還是很大的,走在上麵膽戰心驚,等找到規律,就不會那麽搖晃的通過。第一次見到這種橋,我和蘇浩宇因為對這種橋不熟悉,第一次走在上麵,真正體會了一把膽戰心驚。
這讓我想起清朝末年安國定邊首領劉讚廷對這裏的一段介紹,“森林彌漫數千裏,花木遍山,藤蘿為橋,誠為世外之桃源····”對這裏的概括實在是太精準了,簡明扼要。
下午的時候,我們兩個開始穿越老虎嘴。這裏是當年解放軍在峽穀山壁上開鑿出來的一條小路,此路沿著峽穀行進,最窄處隻有半米寬,想要通過隻能側著身體才行。而且地麵濕滑,腳下是奔流洶湧的多雄拉河,距離河麵有千丈之高,一不留神掉下去,有多少條命都不夠用。
我和蘇浩宇沿著腳下的小路小心翼翼的往前挪動,我把蘇浩宇拉至身後“你現在還沒完全康複,跟在我後麵,路上小心點。”
蘇浩宇並未逞強,點點頭“好,你自己也小心點,注意腳下。”
就這樣我和蘇浩宇,順著懸崖峭壁上的小路往前走。有些地方,頭頂一直往下流水,打的眼都睜不開,地上的路又濕又滑,站立不穩。往往遇到這樣的地方,我先過去,然後再回頭拉蘇浩宇過去。在這裏想要找到一處可以停下來休息的地方簡直就是奢望,因為整條小路隻能一個人單行通過。沒有很好的體力,在走到半路停下來,就是死路一條。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行走,終於走完這段艱難的路段。
走過老虎嘴,我們兩個都鬆了口氣。轉頭朝蘇浩宇看去,發現蘇浩宇此時臉色蒼白如紙,明顯經過今天一天高強度運動,傷勢有複發的跡象。
看到蘇浩宇搖搖欲墜的樣子,我趕緊上前攙扶起蘇浩宇,擔憂的問道“你怎麽樣,是不是內傷又發作了?要不我們今天就到此為止吧,找個地方休息一晚,明天再上路。”
蘇浩宇想要開口拒絕,不過張張嘴又把到嘴邊的話咽了回去,最後點點頭開口說道“恩,好吧。”
現在天色尚早,距離天黑可能還要一段時間,這也是蘇浩宇猶豫的原因。但是蘇浩宇也明白,如果強撐著趕路,導致傷勢複發,到時候恐怕耽擱的時間更長。
征得蘇浩宇的同意之後,我們兩個又向前走了一段路程,找一處開闊的地方安營紮寨。收拾好營地,蘇浩宇找個地方坐下打坐調養,我們兩個誰也沒說話。
接下來的路程,可能和今天的情形差不了多少。對我們來說,今天所遇到的困難,僅僅隻是開始。想要一直走下去,隻能學會適應,找到方法,克服這樣的困難。前方的路程究竟還有多遠,我們誰也不知道。如果按照我們現在的行走速度,想要趕到內部恐怕還要很長一段時間。
時間還早,我學者蘇浩宇的樣子,找個地方坐下來練功休息。其實我也一樣嗎,將近一天的高強度趕路,不管身體上還是精神上都有點疲累。對我們練武的人來說,打坐就是最好的休息。
(雖說上架了,但是效果和我預想中完全不一樣,基本沒什麽讀者,小苦真的找不到繼續下去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