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有人認為,這一輩子,不管愛得有多麽轟轟烈烈,當天人永隔時,愛情也會寂寂散場。說這些話的人,他一定不知道,有一位女人,活在對親人的思念中走過了這一生。在彌留之際,她輕聲地問:“我死了以後,可不可以和我先生葬在一起?”


    要有多勇敢,對一個人才能這樣戀戀不舍?又要有多勇敢,在天各一方時還能這樣念念不忘。


    她就是莫斯科的芬娜,作為台灣的第一夫人,她更願做的,應是蔣經國一個人的“第一夫人”。


    蔣經國與芬娜相逢在寒冷的西伯利亞。在有關每一段才子佳人的想象裏,他們無不是在鮮花芳菲的四月,或是落花滿階的暮春相遇,開始“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的初見。然而,現實生活的殘酷不容許我們太多浪漫的想象,比如說蔣經國與芬娜。他們初遇時,身旁不是一樹一樹的花開,隻有殘酷的政治黑暗和寒冷的西伯利亞的空氣。


    孫逸仙大學在蘇聯共產黨的努力下,在莫斯科成立。該學校的主要生源是中國留學生,主要教授馬列主義。出於政治的需要,也是為了送子出國深造,十六歲的蔣經國在父親的安排下,來到向往已久的蘇聯。在蘇聯留學的蔣經國,無論是在學業還是實踐各個方麵,都過得一帆風順。他不知道,災難已經悄悄地接近,不知不覺中,他被卷入了政治的漩渦。


    1927年,蔣介石在上海發動了舉世震驚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國民黨與共產黨的關係惡化,國共合作第一次破裂。在此期間,蔣經國發表聲明,聲討蔣介石。他說:“蔣介石的叛變並不使人感到意外。當他滔滔不絕地談論革命時,他已經逐漸開始背叛革命,迫切盼望與張作霖、孫傳芳謀求妥協。蔣介石已結束他的革命生涯,作為一個革命者,他死了!他已走向反革命,並且是工農大眾的敵人。蔣介石曾經是我的父親和革命的朋友,他已走向反革命陣營,現在他已經是我的敵人了。”這一聲明也是日後蔣介石對他不滿的主要原因,然而,“虎毒不食子”,蔣經國最後還是取得了父親的原諒。


    因為蔣經國特殊的身世,他在蘇聯飽受苦難。曾被流放西伯利亞,後因表現良好,將其調到烏拉爾重型機械廠工作。就是在這裏,他邂逅了一生的愛情。


    這段異域情緣,在人們的口耳相傳之下,越發地神秘,也為他們的愛情覆蓋上一層迷離的美感。或許,這就是愛情,兜兜轉轉,才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據說,加班到深夜的蔣經國在回宿舍的路上,看到一個身強力壯的男人糾纏一個女人,意圖不軌。於是,蔣經國上演了一幕“英雄救美人”的戲劇,三拳兩腳就將那個男人打翻在地。他救下的這位女子,就是後來成為他妻子的芬娜。這個夜晚一如繼往的寒冷,然而,芬娜眼中的光芒足以映亮黑夜、融化冰冷,這種力量叫作愛情。女人的天性使然,她們都喜歡強大的男人,他可以有一副並不高大的身板,但一定要有一方堅強的臂灣,芬娜也不例外。她在這位來自中國的男子身上遺落了一顆芳心。


    四季輪回,人的一生要經曆很多春天,或許,因為一個人,總有那麽一個春天是與眾不同的。你的眼裏,不再是單純的綠、紅、黃、紫,而如萬花筒一般,呈現出繽紛絢麗的色彩。1935年的春天,在芬娜的眼裏,應該是幸福的顏色吧。她與蔣經國的婚禮在烏拉爾重型機械廠的工人俱樂部內舉行,《國際歌》在他們的婚禮上奏響,也許,這是冥冥之中的昭示,他們一生,注定要活在政治的背景下。


    婚後的生活有甜蜜,也有苦楚。愛倫的出生,給蔣經國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這個自少年時代就“獨在異鄉為異客”的人,首次享受到家庭的溫暖。由於蔣經國特殊的身份,他們無法像一對平凡的夫妻那樣,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芬娜的肩上承擔了太多對丈夫的憂慮。


    1936年12月12日,中國爆發西安事變。身在他鄉的蔣經國憂心忡忡,屢次向蘇聯政府申請回國,均沒有得到批準。與此同時,他候補共產黨員的資格也被取消,並且還被撤銷了他的一切職務。對於這段歲月,蔣經國在日記中記載道:我的情緒極度低落,朋友亦漸漸遠離我。這六個月的艱苦日子,一家三口隻靠我妻子的收入維生。我太太有空安慰我的時候,我就盡量鬆弛一下。


    1936年,中蘇兩國關係得到緩解,蔣廷黻出任駐蘇大使,據他回憶說:“臨行前,委員長夫人曾告訴我說,委員長希望他滯留在俄國的長公子經國能回國。”斯大林得知這一消息後,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同意放蔣經國回到中國。他在克裏姆林宮接見了蔣經國,並對他說:“你雖然在蘇聯已經13年了,但你是個中國人。你們國家和人民正遭受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與奴役,你應該回中國去,為你們國家和民族的解放而奮鬥。”


    1937年4月,蔣經國攜芬娜踏上了中國的土地。一時間,蔣經國可謂是百感交集。“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鬂毛衰。”對他來說,這是故土,是家鄉。然而,對於蔣方良來說,她在這裏是異客。她跟隨丈夫,穿越了千山萬水,來到他的祖國,她頭上頂著太子妃的光環,不僅僅意味著,她要從此放棄自己的政治信仰,還意味著,她必須得到這個中國“第一家庭”的認同,甚至是全國人民的認同。


    在愛倫出生的時候,蔣經國曾寄相片給蔣介石,對這位洋媳婦,蔣介石自然是不陌生。然而,當金發碧眼的兒媳站在他的麵前時,蔣介石一時之間還是無從適應。經過兩三個月的相處之後,蔣介石發現,芬娜體貼、婉約、孝順,絲毫不遜色於中國婦女,是一位典型的賢妻良母。蔣介石親自為她取名“蔣方良”,取方正賢良之意。


    回到溪口之後,遵循母親毛福梅的意願,二人又補辦了一場盛大的中式婚禮。不久,蔣經國赴贛南上任,蔣方良跟隨婆婆毛福梅在溪口居住,開始了她在中國的生活。


    語言是蔣方良遇到的第一關,她經過一年的刻苦學習,已經能用中國話和人流利地交談了。第二關是飲食,在俄國的時候,經常是一片麵包,一盤土豆泥就度日子,麵對中國複雜的吃食,蔣方良一時間很難適應,經常吩咐廚師把菜做淡點。然而就是這個起初連口味都無法適應的俄國姑娘,日後竟然可以煮出一桌子拿手的寧波菜,連蔣介石都為之讚歎。第三關也是最難的一關,就是中國的禮節。自古以來,中國就以禮儀之邦著稱。其禮節之繁複,就連中國人都無法盡數掌握,而蔣方良就在這方麵吃過虧。


    1949年清明節時,蔣介石最後一次來到溪口祭祖。他在母親王采玉的墳墓前躬身下拜,並囑咐兒孫“多磕幾個頭”。輪到蔣方良時,她隻是在墓前鞠了一躬,這讓事母至孝的蔣介石情何以堪,他連聲怒斥“不懂禮節”。


    十七年之後,在蔣方良五十歲的生日上,蔣介石親筆手書“賢良慈孝”送給她留念,這是對蔣方良在禮節上所下功夫最大的肯定。


    “方良”二字,可謂是實至名歸,就連蔣介石對她也是交口稱讚。他曾經對蔣經國說過,蔣經國在蘇聯最大的成就就是給他領回了這個洋兒媳。而對蔣介石,蔣方良也是極盡孝順之事,蔣經國曾記載說:父親逝世,吾妻悲痛異常,日夜痛苦,幾已成疾,頗為之憂。父親逝世之夜,吾妻曾吻父親之額以哀永別。猶憶當妻歸國拜見父母之後,曾對餘言:‘餘幼年即喪父母,而由胞姊養大成人,今來歸蔣氏,必視君之父母為我之父母。’此言相隔已有三十八年,吾妻如此言之,即如此行之,可謂盡孝矣。妻五十歲生日,父親曾親書‘賢良慈孝’,贈之以作紀念,妻視為至寶,除保留原件外,並請人將此四字刻之於石,置於室中。去年春節,父母雙親曾與妻攝影留念。此一照片亦置於房中。父親逝世之次日,餘見妻曾對石刻哭不成聲。餘獨自守靈於慈湖,時以家中病妻為念。


    昔日芬娜,今日方良。她把少女時代的芬娜留在了故國,那片雖然寒冷,卻承載了她自由的土地。如今,生活在中國的,是一位低調、隱忍,名為方良的堅強女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蔣家女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婆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婆娑並收藏蔣家女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