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後第三天,按照奉化風俗,蔣介石攜新婦陳潔如回到溪口。陳潔如善良,毛福梅敦厚,因此二人相處十分融洽。應毛福梅的請求,她對蔣經國也是非常照顧,被蔣經國親切地稱為“上海姆媽”,蔣緯國對這位稱為“庶母”的女人也十分喜愛。
若說陳潔如對蔣介石的感情是愛情,還不如說是崇拜來得恰當。畢竟,陳潔如嫁給蔣介石的時候隻有十五歲,少女的芳心剛剛懵動,就遇到了強勢的蔣介石。然而,蔣介石對陳潔如的喜愛卻是發自真心,從一些事跡中可以略窺一二。
1922年6月18日,陳烔明叛變,孫中山被困在永豐艦上,蔣介石奉命前去救援。此一去,禍福難料,他在6月24日的日記中寫道:“晚,與璐妹並坐汽車,遊覽夜景,以粵難無法解救,聊以慰我憂耳。”
同年的8月14日,蔣介石護送孫中山回到上海。在鬼門關走了一圈的蔣介石再見陳潔如時,不免悲喜交加。經曆了生死一線,兩人再見已恍若隔世,感情突飛猛進。
1925年4月18日清晨,蔣介石親自到碼頭迎接來廣州的陳潔如,誰知左等右等,沒有看到佳人芳蹤。第二天清早複又接,終於接到了陳潔如,對於頭一天的失約,蔣介石絲毫沒有責怪之意,內心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1925年11月27日,姚冶誠帶蔣緯國去廣東,路過汕頭,恰逢陳潔如也在此地。蔣介石恐怕陳潔如對此有什麽意見而不高興,在日記中這樣描述道:“上午同冶誠將經汕,心殊怦怦,恐潔如不悅也。”
直到1927年北伐戰爭勝利前夕,無論是驚濤駭浪,還是風和日麗,陳潔如始終陪伴在蔣介石的身邊,共同經曆磨難與榮耀,不離不棄。陳潔如的文化素養較高,足以遊刃有餘地應對各種社交場合,在同蘇聯顧問交往時,更是蔣介石帶在身邊的翻譯。這時的陳潔如,獨享“蔣校長夫人”、“蔣總指揮夫人”、“蔣總司令夫人”的頭銜,風光一時無兩。
不知在哪裏看過這樣一句話:“你若生死相依,我必不離不棄。”七年共同生活的時光,陳潔如將一個女人最美好的年華都交付給蔣介石,原以為可以從此地老天荒。殊不知,在這風光無限的背後,是怎樣的激流暗湧。
蔣介石的婚姻,常隨著他的身份地位而變化。如今的蔣介石早已非昔日可比,那麽,陳潔如還能與他比肩站立嗎?也許,年輕的陳潔如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蔣介石的內心已陷入兩難的境地,理智的光輝出現在兩人的濃情蜜意裏。隻有當生命的繁華落盡,才能顯現出命運交錯的脈絡。
1926年,是蔣介石政治生涯的轉折點。中山艦事件後,他登上了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的寶座。正值不惑之年的蔣介石,自有一種“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氣勢,他意識到,必須掌握更強大的力量,把中國革命的命運控製在自己手中。沒有任何身份背景的陳潔如顯然對他的政治生涯無所助益,感情的天平偏向了理智。
早在1922年,蔣介石就在孫中山的官邸結識了宋美齡。宋美齡的學識與風彩使他一見傾心,既而展開了對宋美齡的追求。在他向孫中山吐露想娶宋美齡為妻的願望時,孫中山以宋美齡已訂婚為由拒絕了他。宋慶齡對蔣介石的這一舉動更是不恥,她憤然道:“我寧願看到小妹死掉,也不願她嫁給一個光是在上海就搞了兩個女人的男人!”
蔣介石做出這一行為時,他與陳潔如尚處在新婚燕爾、如膠似漆的階段,離他向陳潔如血書盟誓“海枯石爛,永不變心”也不過半年時間。後人常常發出這樣的疑問,在四個女人之中,蔣介石最愛的人是誰?由此看來,他大抵沒有真心愛過任何一個女人。與中國曆史上那些癡情的皇帝比起來,蔣介石可謂是典型的“愛江山不愛美人”的代表。
若說四年前的蔣介石羽翼未豐,還不具有向宋氏家族提親的條件,那麽,現在的蔣介石作為新興的領袖,已足可以傲視群雄了。經過宋靄齡的撮合,他與宋美齡的感情日漸升溫,陳潔如成為橫亙在蔣宋二人之間最大的障礙。
再堅固的誓言在政治麵前也不過是鏡花水月罷了。1926年,出現在蔣介石日記中的字眼,多是陳潔如不知治家,教子無方,奢靡趨俗,招搖敗名,等等。而他是這樣形容宋美齡的:“上午,往訪美齡;下午,美齡將回滬,心甚依依。”其實,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呢?愛與不愛,隻在心底的一念之間。
1926年底,蔣介石首次向陳潔如攤牌。“避開五年,讓我娶宋美齡,獲得不理漢口,繼續推進北伐所需要的協助。”並承諾,五年後與陳潔如恢複婚姻關係。蔣介石的一番話對陳潔如來說不啻於晴天霹靂,她傷心地隻身返回上海的家中。
在蔣介石第一次下野前夕,他親自來到陳潔如上海的家中,做她的工作。為了換取陳潔如的應允,他不惜在佛前發下重誓。“自今日起五年之內,必定恢複與潔如的婚姻關係。如果違反誓言,沒有將她接回,祈求我佛將我殛斃,將我的南京政府打成粉碎。如果十年二十年之內,我不對她履行我的責任,祈求我佛推翻我的政府,將我放逐於中國之外,永不許回來。”陳潔如無奈之下,隻得同意蔣介石的安排,踏上了赴美留學的道路。此生若得幸福安好,有誰願意顛沛流離。
很多時候,我們放棄,以為那不過是一段感情,到了最後,才知道,原來那是一生。在太平洋的渡輪上,陳潔如聽到了令她痛不欲生的消息。蔣介石發表《蔣中正家事啟》:“各同誌對於中正家事,多有來函質疑者,因未及啟蒙複,特此奉告如下——民國十年,原配毛氏與中正正式離婚。其他兩氏,本無婚約,現在與中正脫離關係。現除家有二子孫,並無妻女。惟傳聞失實,易滋淆惑,特此奉複。”
二十二歲的陳潔如萬念俱灰,家國萬裏,何處才是歸途?
1927年12月1日,蔣介石與宋美齡的婚禮在上海舉行。對陳潔如來說,這應是一個無比漫長的冬天,散盡了所有的蒼涼和冷漠,他們的愛,不得不各安天涯。
在美國的五年裏,陳潔如苦修英文、養蜂和園藝,並在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獲得了碩士學位。五年後,她如約回到中國,獨自在上海的老宅裏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他們的愛情始於此,也結束於此。
世間的芸芸眾生皆有定數。1949年蔣介石戰敗來到台灣,一生再未回到大陸,也是應了他當初許下的誓言。1961年,經周恩來親自批準,陳潔如移居香港。1962年,蔣介石派戴安國捎給陳潔如一封親筆信。他在信中說:“曩昔日風雨同舟的日子裏,所受照拂,未嚐須臾去懷。”此時的蔣介石,也已經是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了。在回首往事時,想必他的內心裏也對這個女人充滿了虧欠。如此情真意切的一番言語,應是陳潔如淒清孤楚的日子裏,最好的安慰了。
1971年2月11日,在香港寓所內,陳潔如走完了孤單的一生。她生沒有像夏花一樣燦爛,死卻若秋葉一樣靜美。
亂世驚夢,半生繁華,她與他終究是情深緣淺,長恨如歌。
若說陳潔如對蔣介石的感情是愛情,還不如說是崇拜來得恰當。畢竟,陳潔如嫁給蔣介石的時候隻有十五歲,少女的芳心剛剛懵動,就遇到了強勢的蔣介石。然而,蔣介石對陳潔如的喜愛卻是發自真心,從一些事跡中可以略窺一二。
1922年6月18日,陳烔明叛變,孫中山被困在永豐艦上,蔣介石奉命前去救援。此一去,禍福難料,他在6月24日的日記中寫道:“晚,與璐妹並坐汽車,遊覽夜景,以粵難無法解救,聊以慰我憂耳。”
同年的8月14日,蔣介石護送孫中山回到上海。在鬼門關走了一圈的蔣介石再見陳潔如時,不免悲喜交加。經曆了生死一線,兩人再見已恍若隔世,感情突飛猛進。
1925年4月18日清晨,蔣介石親自到碼頭迎接來廣州的陳潔如,誰知左等右等,沒有看到佳人芳蹤。第二天清早複又接,終於接到了陳潔如,對於頭一天的失約,蔣介石絲毫沒有責怪之意,內心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1925年11月27日,姚冶誠帶蔣緯國去廣東,路過汕頭,恰逢陳潔如也在此地。蔣介石恐怕陳潔如對此有什麽意見而不高興,在日記中這樣描述道:“上午同冶誠將經汕,心殊怦怦,恐潔如不悅也。”
直到1927年北伐戰爭勝利前夕,無論是驚濤駭浪,還是風和日麗,陳潔如始終陪伴在蔣介石的身邊,共同經曆磨難與榮耀,不離不棄。陳潔如的文化素養較高,足以遊刃有餘地應對各種社交場合,在同蘇聯顧問交往時,更是蔣介石帶在身邊的翻譯。這時的陳潔如,獨享“蔣校長夫人”、“蔣總指揮夫人”、“蔣總司令夫人”的頭銜,風光一時無兩。
不知在哪裏看過這樣一句話:“你若生死相依,我必不離不棄。”七年共同生活的時光,陳潔如將一個女人最美好的年華都交付給蔣介石,原以為可以從此地老天荒。殊不知,在這風光無限的背後,是怎樣的激流暗湧。
蔣介石的婚姻,常隨著他的身份地位而變化。如今的蔣介石早已非昔日可比,那麽,陳潔如還能與他比肩站立嗎?也許,年輕的陳潔如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蔣介石的內心已陷入兩難的境地,理智的光輝出現在兩人的濃情蜜意裏。隻有當生命的繁華落盡,才能顯現出命運交錯的脈絡。
1926年,是蔣介石政治生涯的轉折點。中山艦事件後,他登上了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的寶座。正值不惑之年的蔣介石,自有一種“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氣勢,他意識到,必須掌握更強大的力量,把中國革命的命運控製在自己手中。沒有任何身份背景的陳潔如顯然對他的政治生涯無所助益,感情的天平偏向了理智。
早在1922年,蔣介石就在孫中山的官邸結識了宋美齡。宋美齡的學識與風彩使他一見傾心,既而展開了對宋美齡的追求。在他向孫中山吐露想娶宋美齡為妻的願望時,孫中山以宋美齡已訂婚為由拒絕了他。宋慶齡對蔣介石的這一舉動更是不恥,她憤然道:“我寧願看到小妹死掉,也不願她嫁給一個光是在上海就搞了兩個女人的男人!”
蔣介石做出這一行為時,他與陳潔如尚處在新婚燕爾、如膠似漆的階段,離他向陳潔如血書盟誓“海枯石爛,永不變心”也不過半年時間。後人常常發出這樣的疑問,在四個女人之中,蔣介石最愛的人是誰?由此看來,他大抵沒有真心愛過任何一個女人。與中國曆史上那些癡情的皇帝比起來,蔣介石可謂是典型的“愛江山不愛美人”的代表。
若說四年前的蔣介石羽翼未豐,還不具有向宋氏家族提親的條件,那麽,現在的蔣介石作為新興的領袖,已足可以傲視群雄了。經過宋靄齡的撮合,他與宋美齡的感情日漸升溫,陳潔如成為橫亙在蔣宋二人之間最大的障礙。
再堅固的誓言在政治麵前也不過是鏡花水月罷了。1926年,出現在蔣介石日記中的字眼,多是陳潔如不知治家,教子無方,奢靡趨俗,招搖敗名,等等。而他是這樣形容宋美齡的:“上午,往訪美齡;下午,美齡將回滬,心甚依依。”其實,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呢?愛與不愛,隻在心底的一念之間。
1926年底,蔣介石首次向陳潔如攤牌。“避開五年,讓我娶宋美齡,獲得不理漢口,繼續推進北伐所需要的協助。”並承諾,五年後與陳潔如恢複婚姻關係。蔣介石的一番話對陳潔如來說不啻於晴天霹靂,她傷心地隻身返回上海的家中。
在蔣介石第一次下野前夕,他親自來到陳潔如上海的家中,做她的工作。為了換取陳潔如的應允,他不惜在佛前發下重誓。“自今日起五年之內,必定恢複與潔如的婚姻關係。如果違反誓言,沒有將她接回,祈求我佛將我殛斃,將我的南京政府打成粉碎。如果十年二十年之內,我不對她履行我的責任,祈求我佛推翻我的政府,將我放逐於中國之外,永不許回來。”陳潔如無奈之下,隻得同意蔣介石的安排,踏上了赴美留學的道路。此生若得幸福安好,有誰願意顛沛流離。
很多時候,我們放棄,以為那不過是一段感情,到了最後,才知道,原來那是一生。在太平洋的渡輪上,陳潔如聽到了令她痛不欲生的消息。蔣介石發表《蔣中正家事啟》:“各同誌對於中正家事,多有來函質疑者,因未及啟蒙複,特此奉告如下——民國十年,原配毛氏與中正正式離婚。其他兩氏,本無婚約,現在與中正脫離關係。現除家有二子孫,並無妻女。惟傳聞失實,易滋淆惑,特此奉複。”
二十二歲的陳潔如萬念俱灰,家國萬裏,何處才是歸途?
1927年12月1日,蔣介石與宋美齡的婚禮在上海舉行。對陳潔如來說,這應是一個無比漫長的冬天,散盡了所有的蒼涼和冷漠,他們的愛,不得不各安天涯。
在美國的五年裏,陳潔如苦修英文、養蜂和園藝,並在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獲得了碩士學位。五年後,她如約回到中國,獨自在上海的老宅裏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他們的愛情始於此,也結束於此。
世間的芸芸眾生皆有定數。1949年蔣介石戰敗來到台灣,一生再未回到大陸,也是應了他當初許下的誓言。1961年,經周恩來親自批準,陳潔如移居香港。1962年,蔣介石派戴安國捎給陳潔如一封親筆信。他在信中說:“曩昔日風雨同舟的日子裏,所受照拂,未嚐須臾去懷。”此時的蔣介石,也已經是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了。在回首往事時,想必他的內心裏也對這個女人充滿了虧欠。如此情真意切的一番言語,應是陳潔如淒清孤楚的日子裏,最好的安慰了。
1971年2月11日,在香港寓所內,陳潔如走完了孤單的一生。她生沒有像夏花一樣燦爛,死卻若秋葉一樣靜美。
亂世驚夢,半生繁華,她與他終究是情深緣淺,長恨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