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以西,從二月開始就已經成為了明軍與清軍騎兵爭鬥廝殺的所在。戰火燒到了此處,百姓流離失所,荒棄的田畝之上,雜草叢生。時而,更有一支支的利箭自灌木、樹林中射出,進而爆發起一場又一場你死我活的廝殺。
清軍的騎兵數量更多,很快就在驅逐明軍騎兵的過程中發起了一輪又一輪針對前沿哨所的攻擊。
數日後,鐵騎鎮的旗號出現在了戰場上,明軍騎兵數量的嚴重劣勢得以緩解,但卻依舊處於下風。但是相比正月剛剛過半就殺過螺河的氣勢洶洶,明軍的騎兵似乎並沒有什麽進取心,哪怕是鐵騎鎮進入戰場,他們也依舊是盡可能的維持著營寨的外圍屏蔽,防止清軍將營寨以及營寨後麵的熱火朝天看個通透。
本著知己知彼的原則,清軍的探馬不斷的向東壓迫,大隊的騎兵遊蕩在明軍營寨以西的區域。明軍的營寨,自是嚴陣以待,寨前外的壕溝和鹿角丫杈比比皆是,寨牆內的望樓、箭台,居高望遠。旗幟揮舞,營外的明軍騎兵參佐著營寨的指揮,不斷的變幻著追逐、圍捕、拚殺以及脫逃的角色。
鐵騎鎮抵達後,明軍騎兵的壓力頓減,而清軍騎兵那邊再想要觀察到營寨以及營寨後方土木工事的進度就越來越難了。
很快,主力部隊在海豐縣休整數日後,便在黃應傑和張道瀛的率領下迅速的靠近戰場二十裏處。大軍抵近,安營紮寨,明軍對此無有任何騷擾的打算。清軍輕輕鬆鬆的完成了安營紮寨的工作,在此有了一個前沿陣地,往來的距離更短,對明軍的壓迫就更加得心應手了起來。
極目遠眺,清軍的騎兵已經將明軍的騎兵擠壓在了營寨以西的一段狹窄的區域。但想要更進一步,觀察清楚明軍的進度,卻還是需要繼續向前,最好是繞到營寨的側後。奈何,過了這片區域,明軍的騎兵的阻攔勢頭便陡然加強,黃應傑依稀的看到,就在遠處,似乎從營寨裏還結陣殺出了一支明軍的步兵,協助騎兵進行攔截的工作。而這一點,也很快就從探馬的口中得到了印證。
“咱們的兵力怕是不足以一舉擊破海寇,兵行凶險,最好還是請藩兵前來助戰,勝券才會更大一些啊。”
他們有多少兵力,他們自己知道,而明軍那邊,幾個鎮的旗號,根據探馬的觀察,營內也確實有著相應規模的明軍,並非是什麽虛張聲勢。算一算,最起碼也是七個鎮的兵力,比他們還要多上一些,而且好像螺河以東還有不少明軍,如此看來,明軍這些日子反倒是打得有些過於保守了。
明軍騎兵數量上雖說是依舊處於下風,但是總體兵力更盛,且提前控製了這片區域,營寨穩固,也並非是清軍一時半刻所能夠奈何得了的。
“就怕老王爺和小王爺根本不打算來幫咱們。”
說來,黃應傑也隻是發了句牢騷,但是張道瀛把話挑明了,他也是一陣無可奈何:“還是要找到海寇的破綻,硬拚,損了老底子,對咱們是沒有好處的。”
………………
整個二月,清軍都在不斷的擠壓著明軍的活動範圍。奈何明軍雖然顯得毫無進取之心,但是於清軍對土木工程的觀察卻似乎還是存在著一條底線的——一旦觸碰,便是寸步不讓。
經過了一個多月的勞作,土木工程的地基已經打好了。有了一個夯實的基礎,苦力們則開始了上層建築的勞作,唯獨有些不太一樣的是,比起剛剛開始的時候,似乎是幹勁兒更足了些。而這一切,與監工們的皮鞭以及那少數吊在營門前都已經曬成了人幹的屍身沒有任何關係。
“努把力氣,活兒幹好了,你們也能像他們一樣恢複自由身。”
幾十個判罰勞作時間短的,在地基完成後便當眾進行了釋放儀式。他們都是碣石衛的,放歸數日後,還有個帶著些吃穿用度過來,說是幫著一個同坊巷的熟識的家人送的,更是讓那些苦力們看到了希望。
勞作的號子更為激昂,螺河以東,陳凱眺望著遠處的工地,對身邊侍立著的丁有儀滿意的點了點頭。
那個苦力,是丁有儀特別挑出來的,早在判罰的時候就已經挑揀出來的。約定好了,待日子夠了便放其人回碣石衛城,後者也不負所望,與一個熟識的家人報了還活著的喜訊,便帶來了這份雖少但卻不可或缺的希望。
“寬嚴相濟,做得很好,一個小小的典吏,屈才了。”
“總製過譽了,卑職隻是一得之愚。”
工作熱情的提升,工作效率自然而然的出現了提高。進度在緩慢加快,這終究是一件好事。
與此同時,清軍在繼續施壓的過程中,也在尋求著從螺河上遊的山區尋找可以繞過明軍防線的可能。隻可惜一旦進入了山區,結寨自保的山民便足以讓他們不勝其擾,尤其是當陳凱向左近山林的百姓下達了繳獲清軍軍服、武器、旗鼓乃至是首級都可以得到獎勵的政令後,清軍的探子就更是舉步維艱了。
“黃應傑是個什麽東西,張道瀛又是個什麽東西,在陳老大人麵前,都是一灘爛狗屎。連他們的主子都被陳老大人算計了,他們還能翻出了天不成?”
透過基層的行政體係,山林的百姓從那些得到了陳凱以官職、府縣儒學入學資格等方式拉攏的士紳、鄉老們的口中,日漸熟悉起了那個多智近妖的陳總製。說得多了,印象自然就深刻了,立場也就更加鮮明——用他們的話說,諸葛武侯麵前,除了司馬懿,都得靠邊站!
繞道不成,清軍幹脆發起了幾次強攻作戰,有試探性的,也有真正的猛攻,黃應傑幹脆也從惠州府城那邊調來了一些火炮輔助攻勢,但是隨著明軍操練新戰法的日漸熟稔,於清軍,這仗卻是越來越難打了。這期間,反倒是那個南澳鎮的陳豹,還出動水師,發起了兩次針對他們側翼的勝捷所的反攻作戰,牽製了他們不小的精力。
就這樣,一直耗到了三月底,戰線依舊維持在最開始的那段狹窄區域,清軍沒能突破營寨,明軍似乎始終沒有向西進取的打算——雖說看上去有些被動挨打的樣子,但是就這麽一動不動的,破綻反倒是不容易找到了。而這樣有勁沒處使的歲月裏,伴隨著的更是尚可喜日漸嚴厲的催促,甚至是斥責。
明軍前進了一大步,然後直接擺出個刺蝟式的守勢來消耗他們的有生力量,這讓黃應傑和張道瀛很是難受。就在他們一籌莫展之際,探馬卻又傳來了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消息。
“海寇,退了?”
“是的,大帥。海寇退出了營寨,那裏乍看去已經是空營了。”
“這裏麵一定有詐!”
征戰多年的經驗讓他們嗅到了危險的味道,結果到了晚上,明軍放棄的營寨竟真的燃起了熊熊大火,將整個夜空都熏成了紅色。
火一直燒到了第二天才漸漸熄滅,陷阱解除,站在依舊冒著煙的廢墟上,黃應傑極目遠眺,第一次看清了營寨背後的土木工程的全貌——那是兩座不高的堡壘式建築,互為犄角的矗立在螺河西岸,掩護著後麵的浮橋。外表上看似乎是有棱有角,全然不似他見過的府縣城池,但好像又有著什麽規律。內裏是看不到的,但是堡壘主體的外圍,也並非是一馬平川,好像處處潛藏著陷阱。
“這他媽到底是什麽東西?!”
清軍的騎兵數量更多,很快就在驅逐明軍騎兵的過程中發起了一輪又一輪針對前沿哨所的攻擊。
數日後,鐵騎鎮的旗號出現在了戰場上,明軍騎兵數量的嚴重劣勢得以緩解,但卻依舊處於下風。但是相比正月剛剛過半就殺過螺河的氣勢洶洶,明軍的騎兵似乎並沒有什麽進取心,哪怕是鐵騎鎮進入戰場,他們也依舊是盡可能的維持著營寨的外圍屏蔽,防止清軍將營寨以及營寨後麵的熱火朝天看個通透。
本著知己知彼的原則,清軍的探馬不斷的向東壓迫,大隊的騎兵遊蕩在明軍營寨以西的區域。明軍的營寨,自是嚴陣以待,寨前外的壕溝和鹿角丫杈比比皆是,寨牆內的望樓、箭台,居高望遠。旗幟揮舞,營外的明軍騎兵參佐著營寨的指揮,不斷的變幻著追逐、圍捕、拚殺以及脫逃的角色。
鐵騎鎮抵達後,明軍騎兵的壓力頓減,而清軍騎兵那邊再想要觀察到營寨以及營寨後方土木工事的進度就越來越難了。
很快,主力部隊在海豐縣休整數日後,便在黃應傑和張道瀛的率領下迅速的靠近戰場二十裏處。大軍抵近,安營紮寨,明軍對此無有任何騷擾的打算。清軍輕輕鬆鬆的完成了安營紮寨的工作,在此有了一個前沿陣地,往來的距離更短,對明軍的壓迫就更加得心應手了起來。
極目遠眺,清軍的騎兵已經將明軍的騎兵擠壓在了營寨以西的一段狹窄的區域。但想要更進一步,觀察清楚明軍的進度,卻還是需要繼續向前,最好是繞到營寨的側後。奈何,過了這片區域,明軍的騎兵的阻攔勢頭便陡然加強,黃應傑依稀的看到,就在遠處,似乎從營寨裏還結陣殺出了一支明軍的步兵,協助騎兵進行攔截的工作。而這一點,也很快就從探馬的口中得到了印證。
“咱們的兵力怕是不足以一舉擊破海寇,兵行凶險,最好還是請藩兵前來助戰,勝券才會更大一些啊。”
他們有多少兵力,他們自己知道,而明軍那邊,幾個鎮的旗號,根據探馬的觀察,營內也確實有著相應規模的明軍,並非是什麽虛張聲勢。算一算,最起碼也是七個鎮的兵力,比他們還要多上一些,而且好像螺河以東還有不少明軍,如此看來,明軍這些日子反倒是打得有些過於保守了。
明軍騎兵數量上雖說是依舊處於下風,但是總體兵力更盛,且提前控製了這片區域,營寨穩固,也並非是清軍一時半刻所能夠奈何得了的。
“就怕老王爺和小王爺根本不打算來幫咱們。”
說來,黃應傑也隻是發了句牢騷,但是張道瀛把話挑明了,他也是一陣無可奈何:“還是要找到海寇的破綻,硬拚,損了老底子,對咱們是沒有好處的。”
………………
整個二月,清軍都在不斷的擠壓著明軍的活動範圍。奈何明軍雖然顯得毫無進取之心,但是於清軍對土木工程的觀察卻似乎還是存在著一條底線的——一旦觸碰,便是寸步不讓。
經過了一個多月的勞作,土木工程的地基已經打好了。有了一個夯實的基礎,苦力們則開始了上層建築的勞作,唯獨有些不太一樣的是,比起剛剛開始的時候,似乎是幹勁兒更足了些。而這一切,與監工們的皮鞭以及那少數吊在營門前都已經曬成了人幹的屍身沒有任何關係。
“努把力氣,活兒幹好了,你們也能像他們一樣恢複自由身。”
幾十個判罰勞作時間短的,在地基完成後便當眾進行了釋放儀式。他們都是碣石衛的,放歸數日後,還有個帶著些吃穿用度過來,說是幫著一個同坊巷的熟識的家人送的,更是讓那些苦力們看到了希望。
勞作的號子更為激昂,螺河以東,陳凱眺望著遠處的工地,對身邊侍立著的丁有儀滿意的點了點頭。
那個苦力,是丁有儀特別挑出來的,早在判罰的時候就已經挑揀出來的。約定好了,待日子夠了便放其人回碣石衛城,後者也不負所望,與一個熟識的家人報了還活著的喜訊,便帶來了這份雖少但卻不可或缺的希望。
“寬嚴相濟,做得很好,一個小小的典吏,屈才了。”
“總製過譽了,卑職隻是一得之愚。”
工作熱情的提升,工作效率自然而然的出現了提高。進度在緩慢加快,這終究是一件好事。
與此同時,清軍在繼續施壓的過程中,也在尋求著從螺河上遊的山區尋找可以繞過明軍防線的可能。隻可惜一旦進入了山區,結寨自保的山民便足以讓他們不勝其擾,尤其是當陳凱向左近山林的百姓下達了繳獲清軍軍服、武器、旗鼓乃至是首級都可以得到獎勵的政令後,清軍的探子就更是舉步維艱了。
“黃應傑是個什麽東西,張道瀛又是個什麽東西,在陳老大人麵前,都是一灘爛狗屎。連他們的主子都被陳老大人算計了,他們還能翻出了天不成?”
透過基層的行政體係,山林的百姓從那些得到了陳凱以官職、府縣儒學入學資格等方式拉攏的士紳、鄉老們的口中,日漸熟悉起了那個多智近妖的陳總製。說得多了,印象自然就深刻了,立場也就更加鮮明——用他們的話說,諸葛武侯麵前,除了司馬懿,都得靠邊站!
繞道不成,清軍幹脆發起了幾次強攻作戰,有試探性的,也有真正的猛攻,黃應傑幹脆也從惠州府城那邊調來了一些火炮輔助攻勢,但是隨著明軍操練新戰法的日漸熟稔,於清軍,這仗卻是越來越難打了。這期間,反倒是那個南澳鎮的陳豹,還出動水師,發起了兩次針對他們側翼的勝捷所的反攻作戰,牽製了他們不小的精力。
就這樣,一直耗到了三月底,戰線依舊維持在最開始的那段狹窄區域,清軍沒能突破營寨,明軍似乎始終沒有向西進取的打算——雖說看上去有些被動挨打的樣子,但是就這麽一動不動的,破綻反倒是不容易找到了。而這樣有勁沒處使的歲月裏,伴隨著的更是尚可喜日漸嚴厲的催促,甚至是斥責。
明軍前進了一大步,然後直接擺出個刺蝟式的守勢來消耗他們的有生力量,這讓黃應傑和張道瀛很是難受。就在他們一籌莫展之際,探馬卻又傳來了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消息。
“海寇,退了?”
“是的,大帥。海寇退出了營寨,那裏乍看去已經是空營了。”
“這裏麵一定有詐!”
征戰多年的經驗讓他們嗅到了危險的味道,結果到了晚上,明軍放棄的營寨竟真的燃起了熊熊大火,將整個夜空都熏成了紅色。
火一直燒到了第二天才漸漸熄滅,陷阱解除,站在依舊冒著煙的廢墟上,黃應傑極目遠眺,第一次看清了營寨背後的土木工程的全貌——那是兩座不高的堡壘式建築,互為犄角的矗立在螺河西岸,掩護著後麵的浮橋。外表上看似乎是有棱有角,全然不似他見過的府縣城池,但好像又有著什麽規律。內裏是看不到的,但是堡壘主體的外圍,也並非是一馬平川,好像處處潛藏著陷阱。
“這他媽到底是什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