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碾壓,僅僅如此。幾十個綠營兵就這麽被殺光了,唯一的區別,有的是被蔡巧那些客串的騎兵撞飛、刺殺,而有的,則是被那些化身狂暴猛獸的百姓們徹底撕碎的……


    短短一天之中,金華府由於馬進寶出征而僅存的清軍在這麽個小村子裏損失了四五十人之眾,來此的更是沒有一個能夠活著逃出去。這裏麵,唯獨可惜的是清軍都死光了,他在準備階段為蔡巧等人爭取時間而放的那些嘴炮是沒有機會為清軍廣為知曉,不可謂不是一種遺憾。


    餘佑漢被解了綁,村裏人又忙不迭的去懇求原諒。陳凱這邊打掃了戰場,同時告知那鄉紳此地不宜久留,清軍用不了幾天就會找上門來,還是幹脆帶著百姓們溜之大吉,隨後招來了幾個會修車轅的村民,一起動手,將他的那輛拖後腿的驢車修繕了一番。


    “救命之恩,銘感五內。”


    原諒,是不會的,餘佑漢緩了緩氣力,將行囊上身,苗刀跨在腰間,便來到了陳凱的麵前,躬身言謝。


    餘佑漢的武藝如何,其人有傷在身,陳凱不好讓其當場展示一番,但是經過了與鄉紳的對話,道宗的想象基本得到了印證,一時間斂才心起,便提出了要餘佑漢隨他前往福建的要求。


    “救命之恩,在下本不該拒絕。但是在下閑散浪蕩慣了,受不得拘束,實在抱歉。這樣吧,這本《辛酉刀法》是當年戚少保所著,內裏的有很多師祖、師傅以及在下的理解,權當是謝禮,送與閣下了。”


    “師門秘寶,不方便吧?”


    “沒什麽不方便的,師祖是當年追隨戚少保的,後來戚少保被朝廷排擠,心灰意冷之下轉而醉心於武學大道……師祖隻有師傅一個徒弟,師傅也隻有在下一個徒弟,在下迄今為止尚且沒有找到合適的學徒來傳承這刀法,若如翌日再如今日這般,隻怕是傳承斷了,在下反倒是無言麵見師祖和師傅於九泉之下。”


    “那閣下若是日後碰上了合適的徒弟?”


    “刀,在我心中,已用不著這些了。”


    刀譜陳凱是不白拿的,讓餘佑漢隨行幾日,離開了金華府的範圍後可以送他一匹馬用來趕路。


    驢車修理完畢,鄉紳還在勸說村民們暫避一時,陳凱懶得多嘴說些什麽了,這一眾人便繼續上路,向著西麵的方向揚長而去。在路上,陳凱倒是與餘佑漢聊了一些路上的所見所聞,比起他這幫匆匆忙忙的,餘佑漢一路上,尤其是在鄉間所見甚多,如前幾日那般的擄掠實在是屢見不鮮,整個中國大地全然籠罩在這樣的氣氛之下。


    這並非是從清軍入關才開始的,崇禎朝武將開始逐漸擺脫皇權和文官領兵製度的控製,軍紀敗壞的情況就與日俱增。待到清軍入關,原本還要盡可能的約束武將,設法降低軍隊對國內民間的破壞的明廷換成了以小族臨大國,以軍事威嚇和屠戮恐嚇作為震懾人心手段的清廷,軍隊對民間的破壞、對百姓的殘虐就已經不僅僅是不加管束的那麽簡單了,甚至還要通過助長這等風氣來震懾漢家百姓,提高綠營兵的戰鬥欲望。


    這樣的狀況,是要到大規模的抗清運動被鎮壓下去,清廷轉而需要謀求拉攏士紳、百姓來穩定人心,才會出現轉好的可能。


    陳凱記得,以前在網上曾看到過這樣的言論——抗日戰爭期間,日軍對中國人的殘害是源於中國人的抵抗,中國人不抵抗,日本人就不會殘害中國百姓。同樣的配方,同樣的滋味,對於清軍的屠戮,一樣有人表示明清沒有什麽不一樣的,都是正常的王朝更迭,屠殺是民族融合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瑕不掩瑜,任何對清王朝的指責都是狹隘的民族主義作祟。


    如果按照這樣的邏輯分析下去,中國在抗日抗日戰爭期間付出的三千五百萬人的傷亡以及六千五百億美元的直接間接經濟損失全部都是咎由自取,那麽試問二戰五大戰勝國和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中唯一一個非歐美國家又是怎麽回事?


    若是有人還要質疑當時的那個貧弱的中國為何能夠成為五大戰勝國,那麽,對軸心國軍事人員擊殺來算的話,中國僅次於蘇、美,是不是更應該質疑法國那個投降國為什麽能混進來湊份子?


    同樣的道理,清軍南下,以著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摧垮了李自成的大順軍和南明弘光朝廷,他們對於圈地、投充以及剃發易服的執行是何等的堅決和殘暴。但是隨著抵抗的劇烈化,大規模的圈地在順治四、五年間就已經停止了;剃發易服隻有行與不行,無有轉圜餘地,但卻依舊使得清廷不得不加大力度拉攏漢族士大夫,重用漢奸以及漢奸武裝來鎮壓各地的抗清運動。


    雖然最終南明抗清運動未能成功,但是反抗之劇烈,卻依舊給予了滿清統治者以沉重的打擊和深刻的印象,否則誰又能保證他們不會像在遼東時那般“殺窮鬼”、“殺富戶”將漢人全部置於旗莊之中,給旗人為奴?


    抗爭從來都不是沒有意義的,區別隻在成敗與否!


    數日後,餘佑漢拜謝而去,陳凱則繼續著他們的行程。進入了衢州府境內,官府的盤查力度開始有所提高,陳凱設局為他們製造出來的那些更多的逃亡時間,在清廷的飛鴿傳書麵前也沒有能為他們這一行人確保全程的無憂。


    所幸的是,這麽些天過去了,大概是各地官府都已經覺得他們早已逃入大海了,尤其是王江還是魯王的舊臣的情況下,盤查力度提高得也很是有限,況且銀子到位了,誰又會跟錢作對呢。


    尤是如此,陳凱一行也盡可能的避開清軍重兵駐防的所在。一路按照既定路線走下去,待到仙霞關外,很快就與鄭成功派來接應的人實現了匯合。仙霞關是浙江入閩最重要的通路,同時這裏也是閩北貿易的一條最重要的商業路線,鄭家在閩北的關係,使得陳凱一行堂而皇之的通過了這處險隘,進入閩北的建寧府。


    回到了福建,陳凱翻出了這一路上寫下的三本抗清運動考察,將江西的放在一旁,細細的看過了關於浙江和南直隸的,一如江西的那本,由於路上匆忙,內容有限,所見無非是管中窺豹。


    隻不過,自家知道自家事,陳凱很清楚,他並非是真的從山西大同府一路南下到達南澳島投奔鄭成功的——他出現在潮州饒平分水關附近的山區,直接上了南澳島,這幾年的主要活動區域也僅限於閩南、粵東,最多算上一個廣州,對於其他地區的抗清運動形勢以及當地的情況並沒有太真切的了解。


    現在,他補上了這一課,代價或許是在鄭氏集團內部的權利喪失和地位下降,但是這世上,有得有失,都是正常的。


    不說什麽他的未來在於那個大舞台,而非僅僅是在鄭氏集團的一隅的話。隻說鄭經的繼承人身份,如果僅僅是在內部打拚的話,那麽他就隻能寄希望於鄭經出錯以及鄭成功的容忍度被鄭經的愚行消磨幹淨,如此的被動是絕對不符合陳凱的習慣的。尤其是在於,曆史上鄭經的情況與施琅那種有根本利益衝突的不同,天知道那件事未來會不會繼續發生。


    一路走來,看似毫無意義,實則所見甚多。原本,陳凱曾以為想要覆滅滿清,並且徹底改變這個時代,使得中國走向海洋需要做的就是強化鄭氏集團,憑鄭氏集團原本的資源做大做強,從而實現文明的進一步發展。


    但是從這一路看來,這項事業並沒有那麽簡單。旁的不說,鄭成功治軍之嚴苛,在中國曆史上是出了名的。但是他的軍隊卻依舊免不了這個時代很多軍隊的陋習,比如劫掠、比如殺戮、比如巧取豪奪,陳凱這些年的努力無非是讓這支軍隊的財政狀況更加寬裕了一些,避免了很多因為財政壓力而造成的對平民百姓的壓迫。可是如鷗汀寨,如在潮州的一係列以武力對抗明軍的堡寨,鄭成功的軍隊依舊是會進行針對性的殺戮,這哪怕是在這樣一支這個時代軍紀幾乎是最好的軍隊中也同樣是不可避免的。


    清軍的屠戮、壓迫更甚,明末是個比爛的時代,這是事實,但卻也不該是中國以及華夏百姓所應該麵對的。他們需要的不是一次王朝的中興,也不是一次單純的改朝換代,他們需要的是一場真正的變革,一場讓他們能夠擁有一定程度上抵製壓迫的變革,一場華夏文明的浴火重生!


    一路走來,所見所感均記錄在了這三本抗清運動考察上麵。對此,陳凱已經有了一個跨時代的計劃,隻是還要繼續付出努力,繼續等待時機罷了。而現在,做完那最後一樁事,便可以回返中左所了。或許很快的,他就要擔負起更大的責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再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維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維卿並收藏帝國再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