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
孤膽英雄在蘇木身後大喊大叫道:“阿木,你能變成申公豹?!”
蘇木此時已經化身申公豹,自然沒空跟孤膽英雄解釋,而是上前叫住回頭的殷洪。
殷洪回身看到一個黑袍道士,心中感覺似乎聽師傅赤精*子曾說過的某人就是這副打扮,但是他又不確認,隻好施禮道:“道長高姓大名?”
蘇木自然回道:“貧道申公豹。”
“原是申師叔,弟子見教。”雖然從師傅那裏聽說申公豹乃是叛教之人,但是從其他師兄弟、小童兒那裏卻聽說了經過原委:若是輪到他被薑子牙那般欺辱,恐怕早就殺到玉虛宮了!此後更是聽說西岐城中那些道士的腐敗墮落,申公豹看不下去才終於與玉虛宮訣別。
“殿下還稱呼貧道師叔?”
“師叔雖非闡教中人,但修道本是一體,況弟子敬重師叔為人,口稱一聲師叔,是弟子福焉。”
蘇木笑了一下道:“貧道謝過。敢問殿下如今何處去?”
“奉師命往西岐,助武王伐紂。”
“紂所指何?”
“成湯商朝之紂王。”
“其名為帝辛,知否?”
“紂王乃弟子之父,父名豈有不知?”
“為何稱其紂王?”
蘇木問到這裏,很明顯殷洪答不上來了。
其實蘇木原本也不知道紂王的紂字究竟是什麽意思,但是一直以來係統某些時候稱呼紂王,是用的商王,這就曾經引起過蘇木的疑惑。特別是在第二次更新,看過了那個資料片後,蘇木忽然覺得曆史可能出了問題。
雖然蘇木一直都清楚:成者為王敗者寇,史書無不是勝利者書寫的。
但是對於商周的這一段曆史,他還真沒較過真——那曆史離他太久遠了,而且也太根深蒂固了。
但是資料片中描述的比幹聯合微子、箕子、薑皇後、黃飛虎,與姬昌合謀要奪帝辛的天下,這就已經說明遊戲中的商周曆史必然是要與封神演義中的所說大相徑庭了!
而在這種情況下,蘇木懷著好奇之心在網上瀏覽了一番,之後發現了大量與“常識”違背的地方。
真正曆史上並沒有聞仲這個人……這是封神演義中虛構的商朝三朝元老。
那個年代人們一般壽命不過五六十歲,能活到七十歲的那簡直是稀有怪物。所以帝辛成年的時候比幹是死了,但他似乎是老死的……
至於摘星台,嗯,這個是有的,而其他的,什麽炮烙、酒池、肉林、好色、剖腹腕骨都是很詭異地出現在了日後紂王的身上。據史書記載,最早紂王的罪過在史書《尚書》中隻有六條:
一是酗酒(大哥,我一國之君,多喝點兒酒也是罪嗎!);
二是不用貴戚舊臣(親戚朋友啥的根本就沒能耐啊,我不問出身貴賤唯才是舉不行嗎?);
三是登用小人(你跟我說說小人指的誰!別整什麽費仲尤渾、飛廉惡來啥的,那都是小說家編出來的,我都不認識!堅決不承認!);
四是聽信婦言(這個我承認,可是我媳婦就是厲害啊!要不是老子厲害鎮得住,我媳婦就成了第一個女皇帝了!);
五是信有命在天(你別告訴我你不信!);
六是不留心祭祀(我一天天驅逐外敵,擴展王國版圖,我有空祭祀嗎我!)。
然後關鍵問題來了,每過一些年月,帝辛的罪名就多了一些:戰國史書記錄的時候,帝辛的罪名增加了二十七個;西漢的時候增加了二十三個;東漢還不錯,隻增加了一個湊湊熱鬧;東晉時候又加上了十三個罪名。好吧,終於,罪名齊全了,帝辛也變成了紂王。
可是為什麽離帝辛越遠的人,反而越清楚帝辛幹了哪些壞事兒呢?恐怕隻是因為他亡國罷了。
而接下來曆史上的統治者為了樹典型,可憐帝辛變成了紂王。
蘇木在多方查證後,總算得到了相對比較靠近真實的相關信息。
帝辛自由思維敏捷、身材高大、膂力過人,通過刻苦習文習武、達到了博聞廣見、文武雙全的境界。
而當時作為諸侯國的周國在西部行征伐之權,國勢迅速強大,自周侯季曆至西伯姬昌僅僅兩代,周國開辟的領土已“三分天下有其二”,隻不過文王年輕時曾與帝辛在山西黎城惡一場,被打得大敗,如果不是來自東夷的軍師薑子牙在商王國東部策反東夷作亂,恐怕文王的統一大業將就此完結,而文王被俘、囚於羑裏很可能就發生在這場戰爭中(史書中並沒有交代),至於姬昌最終的結局,嗯,很可能被所謂“殘暴的紂王”處死,而不是像封神故事中所說的那樣,因為上貢了幾件小玩意就被釋放回家。
姬昌敗亡後,武王姬發韜光養晦、勵精圖治,而帝辛則變生肘腋、兩麵受敵。擊敗周軍以後,帝辛略作休整,便兵發東夷,無暇西顧,給了周國重整旗鼓的喘息之機。
在對付東夷的戰爭中,帝辛一方占盡優勢。為了永絕後患,帝辛甚至建起了一條通往東夷的大道,以便迅速調兵鎮壓夷人的反抗。
夷人盡管善弓,但商軍的箭鏃以青銅打造,精巧而鋒利,其射程遠、殺傷力大,而且商軍作戰部隊中甚至出現了“象隊”。
蘇木查閱到,“商人服象為虐於東夷。”據說大象象牙輕易地戳穿了東夷人的胸膛然後把屍體拋向空中,東夷的軍隊一批批倒了下去。被帝辛指揮的商軍一陣衝殺,層層包圍,東夷人的部隊大部分做了俘虜。
然後商軍如秋風掃落葉一樣,一直打到長江下遊,降服了大多數東夷部落,俘虜了成千上萬的東夷人,取得大勝。從此以後,中原和東南一帶的交通得到開發,長江流域得到了發展,中部和東南部的關係密切了。中原地區的文化逐漸傳播到了東南地區,使當地人民利用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發展了生產。
實事求是地說,這個曆史貢獻,應該記到帝辛身上。從《左傳》記載的時間看,他很可能是在這次征伐東夷的戰爭中,路過蘇氏部落擄獲了妲己。
但這場曠日持久的征戰卻幾乎拖垮了大商王朝。西陲的周武王得知帝辛大軍盡出,指向東方,都城內防禦力甚弱,便在一部分叛商部族的帶領之下,奇兵突襲,於牧野一戰功成,而這時商王帝辛的大軍遠在東南,無力援手,牧野之戰的商軍,並非商王朝的精銳之師,而是臨時武裝起來的奴隸和囚徒。
即便如此,牧野之戰也打得慘烈非常,而不是像史書上所說的那樣,奴隸與囚徒們臨陣倒戈,周武王幾乎是兵不血刃地贏得了勝利。
對於這段曆史,不管是從蘇木個人角度,還是從“專家”角度,相對來說都是更真實的,隻不過蘇木這個家夥是個看小說看出了一定境界的人,讓他冷不丁接受這個“真相”,還真得讓他頗為震驚。
但是震驚過後,他卻發現,這才是玩這個遊戲的樂趣!
如果什麽劇情,什麽內容都是既定的,已知的,毫無冒險可言,哪還有什麽意思!
蘇木思考了很久,此時這個把他總結出來的想法跟殷洪說了起來。
“殿下,大王身手百姓愛戴,此乃實情。而周國欲反叛稱王,故此散播謠言。昔日汝母薑皇後更是聽信人言,幹政篡權,助其父薑桓楚叛國。此亦是事實,若殿下真是道德之士,心係國民,想來殿下知道應當何去何從!”
殷洪說白了其實還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幼年懵懂之時遭逢大變,被赤精*子帶走後一直聽從其教誨,可以說一時之間要想改變他的想法其實很難。
“申師叔所言著實令弟子吃驚,弟子一時之間左右為難。”
“殿下,首先你是成湯苗裔,王上百年之後,繼嗣無人,社稷傾頹,如何見列祖列宗?再者你身為人字,父王蒙冤,不思正名,人雲亦雲,竟然伐父,實在愚迷!更有姬發造反,你不阻止,反而助長其火焰,實在令人捶胸頓足憤恨難平!”
蘇木說得聲情並茂,竟然都感染了靜寂林和孤膽英雄兩人。
靜寂林小聲感慨道:“阿木純粹把自己當成申公豹了!這話說的,簡直有理有據、入情入理,他做不成任務、改不了劇情,還誰能!”
孤膽英雄也道:“阿木這家夥是不是那個傳銷組織裏出來的啊!這煽動水平,高啊!”
就連龐弘四人都被蘇木的話給感染了,“殿下,你貴為商朝千歲,雖幼時遭王上狠心賜死,但想來是王上一時怒火,終究骨肉相連啊!”
殷洪忽然轉過頭問龐弘,“賜死?龐將軍此言何解?”
“呃……吾聽傳言,數年前王上賜死薑皇後,一並賜兩位殿下鴆酒。”
“胡說!”殷洪一揮袖子,“幼時母後遇難,父王並未傷我與兄長,隻是彼時家將方弼、方相擔心我二人安危,胡亂劫走。此事我記得深刻,怎能允你胡說?”
“殿下有所不知,如今天下皆傳言兩位殿下被王上所厭,大抵是從廣成子、赤精*子處得來。”
“師伯與師叔怎會扭曲事實?”
“恐怕隻為詆毀王上!”
殷洪臉氣得通紅,狠狠一跺腳道:“申師叔,弟子今日非是不尊師道,而是大義當前,自有先後。古來天地君親師,有其道理!龐弘,改旗號為商,吾等助父王討逆平叛!”
孤膽英雄在蘇木身後大喊大叫道:“阿木,你能變成申公豹?!”
蘇木此時已經化身申公豹,自然沒空跟孤膽英雄解釋,而是上前叫住回頭的殷洪。
殷洪回身看到一個黑袍道士,心中感覺似乎聽師傅赤精*子曾說過的某人就是這副打扮,但是他又不確認,隻好施禮道:“道長高姓大名?”
蘇木自然回道:“貧道申公豹。”
“原是申師叔,弟子見教。”雖然從師傅那裏聽說申公豹乃是叛教之人,但是從其他師兄弟、小童兒那裏卻聽說了經過原委:若是輪到他被薑子牙那般欺辱,恐怕早就殺到玉虛宮了!此後更是聽說西岐城中那些道士的腐敗墮落,申公豹看不下去才終於與玉虛宮訣別。
“殿下還稱呼貧道師叔?”
“師叔雖非闡教中人,但修道本是一體,況弟子敬重師叔為人,口稱一聲師叔,是弟子福焉。”
蘇木笑了一下道:“貧道謝過。敢問殿下如今何處去?”
“奉師命往西岐,助武王伐紂。”
“紂所指何?”
“成湯商朝之紂王。”
“其名為帝辛,知否?”
“紂王乃弟子之父,父名豈有不知?”
“為何稱其紂王?”
蘇木問到這裏,很明顯殷洪答不上來了。
其實蘇木原本也不知道紂王的紂字究竟是什麽意思,但是一直以來係統某些時候稱呼紂王,是用的商王,這就曾經引起過蘇木的疑惑。特別是在第二次更新,看過了那個資料片後,蘇木忽然覺得曆史可能出了問題。
雖然蘇木一直都清楚:成者為王敗者寇,史書無不是勝利者書寫的。
但是對於商周的這一段曆史,他還真沒較過真——那曆史離他太久遠了,而且也太根深蒂固了。
但是資料片中描述的比幹聯合微子、箕子、薑皇後、黃飛虎,與姬昌合謀要奪帝辛的天下,這就已經說明遊戲中的商周曆史必然是要與封神演義中的所說大相徑庭了!
而在這種情況下,蘇木懷著好奇之心在網上瀏覽了一番,之後發現了大量與“常識”違背的地方。
真正曆史上並沒有聞仲這個人……這是封神演義中虛構的商朝三朝元老。
那個年代人們一般壽命不過五六十歲,能活到七十歲的那簡直是稀有怪物。所以帝辛成年的時候比幹是死了,但他似乎是老死的……
至於摘星台,嗯,這個是有的,而其他的,什麽炮烙、酒池、肉林、好色、剖腹腕骨都是很詭異地出現在了日後紂王的身上。據史書記載,最早紂王的罪過在史書《尚書》中隻有六條:
一是酗酒(大哥,我一國之君,多喝點兒酒也是罪嗎!);
二是不用貴戚舊臣(親戚朋友啥的根本就沒能耐啊,我不問出身貴賤唯才是舉不行嗎?);
三是登用小人(你跟我說說小人指的誰!別整什麽費仲尤渾、飛廉惡來啥的,那都是小說家編出來的,我都不認識!堅決不承認!);
四是聽信婦言(這個我承認,可是我媳婦就是厲害啊!要不是老子厲害鎮得住,我媳婦就成了第一個女皇帝了!);
五是信有命在天(你別告訴我你不信!);
六是不留心祭祀(我一天天驅逐外敵,擴展王國版圖,我有空祭祀嗎我!)。
然後關鍵問題來了,每過一些年月,帝辛的罪名就多了一些:戰國史書記錄的時候,帝辛的罪名增加了二十七個;西漢的時候增加了二十三個;東漢還不錯,隻增加了一個湊湊熱鬧;東晉時候又加上了十三個罪名。好吧,終於,罪名齊全了,帝辛也變成了紂王。
可是為什麽離帝辛越遠的人,反而越清楚帝辛幹了哪些壞事兒呢?恐怕隻是因為他亡國罷了。
而接下來曆史上的統治者為了樹典型,可憐帝辛變成了紂王。
蘇木在多方查證後,總算得到了相對比較靠近真實的相關信息。
帝辛自由思維敏捷、身材高大、膂力過人,通過刻苦習文習武、達到了博聞廣見、文武雙全的境界。
而當時作為諸侯國的周國在西部行征伐之權,國勢迅速強大,自周侯季曆至西伯姬昌僅僅兩代,周國開辟的領土已“三分天下有其二”,隻不過文王年輕時曾與帝辛在山西黎城惡一場,被打得大敗,如果不是來自東夷的軍師薑子牙在商王國東部策反東夷作亂,恐怕文王的統一大業將就此完結,而文王被俘、囚於羑裏很可能就發生在這場戰爭中(史書中並沒有交代),至於姬昌最終的結局,嗯,很可能被所謂“殘暴的紂王”處死,而不是像封神故事中所說的那樣,因為上貢了幾件小玩意就被釋放回家。
姬昌敗亡後,武王姬發韜光養晦、勵精圖治,而帝辛則變生肘腋、兩麵受敵。擊敗周軍以後,帝辛略作休整,便兵發東夷,無暇西顧,給了周國重整旗鼓的喘息之機。
在對付東夷的戰爭中,帝辛一方占盡優勢。為了永絕後患,帝辛甚至建起了一條通往東夷的大道,以便迅速調兵鎮壓夷人的反抗。
夷人盡管善弓,但商軍的箭鏃以青銅打造,精巧而鋒利,其射程遠、殺傷力大,而且商軍作戰部隊中甚至出現了“象隊”。
蘇木查閱到,“商人服象為虐於東夷。”據說大象象牙輕易地戳穿了東夷人的胸膛然後把屍體拋向空中,東夷的軍隊一批批倒了下去。被帝辛指揮的商軍一陣衝殺,層層包圍,東夷人的部隊大部分做了俘虜。
然後商軍如秋風掃落葉一樣,一直打到長江下遊,降服了大多數東夷部落,俘虜了成千上萬的東夷人,取得大勝。從此以後,中原和東南一帶的交通得到開發,長江流域得到了發展,中部和東南部的關係密切了。中原地區的文化逐漸傳播到了東南地區,使當地人民利用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發展了生產。
實事求是地說,這個曆史貢獻,應該記到帝辛身上。從《左傳》記載的時間看,他很可能是在這次征伐東夷的戰爭中,路過蘇氏部落擄獲了妲己。
但這場曠日持久的征戰卻幾乎拖垮了大商王朝。西陲的周武王得知帝辛大軍盡出,指向東方,都城內防禦力甚弱,便在一部分叛商部族的帶領之下,奇兵突襲,於牧野一戰功成,而這時商王帝辛的大軍遠在東南,無力援手,牧野之戰的商軍,並非商王朝的精銳之師,而是臨時武裝起來的奴隸和囚徒。
即便如此,牧野之戰也打得慘烈非常,而不是像史書上所說的那樣,奴隸與囚徒們臨陣倒戈,周武王幾乎是兵不血刃地贏得了勝利。
對於這段曆史,不管是從蘇木個人角度,還是從“專家”角度,相對來說都是更真實的,隻不過蘇木這個家夥是個看小說看出了一定境界的人,讓他冷不丁接受這個“真相”,還真得讓他頗為震驚。
但是震驚過後,他卻發現,這才是玩這個遊戲的樂趣!
如果什麽劇情,什麽內容都是既定的,已知的,毫無冒險可言,哪還有什麽意思!
蘇木思考了很久,此時這個把他總結出來的想法跟殷洪說了起來。
“殿下,大王身手百姓愛戴,此乃實情。而周國欲反叛稱王,故此散播謠言。昔日汝母薑皇後更是聽信人言,幹政篡權,助其父薑桓楚叛國。此亦是事實,若殿下真是道德之士,心係國民,想來殿下知道應當何去何從!”
殷洪說白了其實還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幼年懵懂之時遭逢大變,被赤精*子帶走後一直聽從其教誨,可以說一時之間要想改變他的想法其實很難。
“申師叔所言著實令弟子吃驚,弟子一時之間左右為難。”
“殿下,首先你是成湯苗裔,王上百年之後,繼嗣無人,社稷傾頹,如何見列祖列宗?再者你身為人字,父王蒙冤,不思正名,人雲亦雲,竟然伐父,實在愚迷!更有姬發造反,你不阻止,反而助長其火焰,實在令人捶胸頓足憤恨難平!”
蘇木說得聲情並茂,竟然都感染了靜寂林和孤膽英雄兩人。
靜寂林小聲感慨道:“阿木純粹把自己當成申公豹了!這話說的,簡直有理有據、入情入理,他做不成任務、改不了劇情,還誰能!”
孤膽英雄也道:“阿木這家夥是不是那個傳銷組織裏出來的啊!這煽動水平,高啊!”
就連龐弘四人都被蘇木的話給感染了,“殿下,你貴為商朝千歲,雖幼時遭王上狠心賜死,但想來是王上一時怒火,終究骨肉相連啊!”
殷洪忽然轉過頭問龐弘,“賜死?龐將軍此言何解?”
“呃……吾聽傳言,數年前王上賜死薑皇後,一並賜兩位殿下鴆酒。”
“胡說!”殷洪一揮袖子,“幼時母後遇難,父王並未傷我與兄長,隻是彼時家將方弼、方相擔心我二人安危,胡亂劫走。此事我記得深刻,怎能允你胡說?”
“殿下有所不知,如今天下皆傳言兩位殿下被王上所厭,大抵是從廣成子、赤精*子處得來。”
“師伯與師叔怎會扭曲事實?”
“恐怕隻為詆毀王上!”
殷洪臉氣得通紅,狠狠一跺腳道:“申師叔,弟子今日非是不尊師道,而是大義當前,自有先後。古來天地君親師,有其道理!龐弘,改旗號為商,吾等助父王討逆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