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一次似乎沒有那麽順利,平時隻需要兩小時就完成的焚化過程,整整燒了五小時,透過焚化爐門的玻璃洞看進去,死者似乎和剛放進去是一樣的,整個焚化爐子依然是火紅火紅的烈焰,到死者似乎連頭發都是完好的,隻有身上所有的衣物都已經燒成白色粉塵。
火化工驚呆了,在場的所有親屬也驚呆了,後來場長親自過來看,隻是不停的搖頭,很是無奈。從火葬場建立到現在三年,還從未發生這樣的事。
她也不知道該怎麽,就在大家都議論紛紛的時候,忽然傳來一陣女子的哭泣聲是那種有停頓的鳴咽聲。
大家相互你看我,我看你,在大家確定不是在場的親屬的哭泣以後,心裏更加的發毛,都把眼光投向那個焚化爐。
沒錯,哭泣聲就來自裏麵。
還沒等所有人快崩潰的神經平複下來。
更驚人的一幕發生了,隻聽到嘭嘭嘭的撞擊聲。
那不鏽鋼爐門在不斷顫動,似乎裏麵的死者下一秒就會破爐而出!這時候,所有的人在也受不了了,留下一片慘叫聲之後。
整個追悼大廳到焚化爐,沒有留下一個人,場長都親自跑了。
後來不知道是家屬還是火葬場請來了幾個和尚,幾個和尚到了以後,看到現場情況,低下頭閉-上眼睛直念呃迷托佛,其中一個在爐門貼了幾張奇怪的黃符。
三個和尚又接著念了一會不知道是佛經還是咒語。
然後對火化工說:“好了,開始燒吧。”
爐火再次打開。
果然這次不到兩小時,屍體全部燒完。
事後三個和尚中最年長的對大家說:“可憐的女子,死的太慘,太冤枉,她不願意走呀!”
這個故事離現在就比較近了。那時候劉明宇已經不在老家那個小山村了。
是後來回去給姐姐拜年的時候,姐姐給他講的。
不是自己的經曆,哪怕是親姐告訴他,他也是半信半疑,因為這故事總是能讓許多人都覺得似曾相識。
也就少了許多可性度。
不過他一直堅持告訴大家,也告訴自己。
劉明宇一直就是在講故事。所以希望他的每個故事,給大家帶去的總是能回味許久的快樂。
現在開始說這個故事,02年的初夏,他們村有個70多歲的老婆婆,可能快不行了,躺床上和她兒媳說想吃盒子糕,在他們家鄉,盒子糕是一種用麵粉油炸裏麵有餡的零食,雖然同一個縣城,卻有兩種稱呼兩種形狀。
一種扁圓稍微大點的,還有一種是上大下小圓柱型的。
一種叫燈盞糕,一種就叫盒子糕,陷一般都是以芋頭母絲(芋子),蘿卜絲,還有加肉的,她的兒子就是在鎮裏賣盒子糕維持生計的。聽到這消息趕緊炸了一袋,連夜騎車從鎮裏往村裏趕。
天雖然黑了,幸好總算快到家了,到了村西南,又經過了那個古戲台,隻是今天戲台好像已經修整過了,有幾隻明亮的燈泡把舞台照得很是清楚,上麵有兩個穿著戲服的人一個拿刀,一個拿劍。
走著台步,正在相互比劃著。似乎演的是武戲。
還有一-陣陣鼓樂聲,更讓他吃驚的是,台下隻有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太婆坐在小竹椅上,正津津有味的看著戲。
看那老婆婆的背影,似乎很像是他重病在床的老母親。
走上前一一看,還真是他母親。
他母親也看到他了,向他一笑,把手向他伸過來。
就在這時候,村裏的狗突然狂噅起來。
他眼前一黑,所有一切都不見了,發現自己傻傻的站在滿是塵土和蜘蛛網,破舊不堪的戲台下麵。
他回過神來立刻發瘋一樣往家裏跑,還沒進門,已經聽到裏麵傳來他媳婦撕心裂肺的哭聲,還有幾個鄰居在邊上勸她。
看到他回來了,他媳婦衝上去又抓又咬,哭著罵他說:“你這個天殺的,如果你早五分鍾回來,你們母子還能見上最後一麵!”
他似乎明白了什麽,在戲台看到他母親的時候,應該就是她母親剛走的時候。村裏有人要走,古戲台就會有一場夜戲。
說起這個故事,至今唏噓不已,因為他們家鄉雖然總有那麽多說不清道不明的事物。
但似乎總是善意的較多。
很少會因此導致發生死亡事件,而這個故事,卻導致了一個年輕生命的離去。
所以,劉明宇思量再三,還是說出來給大家聽聽。
畢競事情已經過去那麽多年,再複雜憂鬱的心情,也已經慢慢平複。
農村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那時候一般人家裏的廚房位置,都會有一條全部木頭做的,四腳很長的靠背椅子,其實用椅子這詞不合適,因為它沒有坐人的功能,它是洗臉梳頭照鏡用的,在木椅的中間位置-般放有一個洗臉盆,貼牆壁的椅背中間鑲嵌有一麵鏡子,或圓或方,一般年代越久,做得就越精致。
他們村王姨家就有這麽一個很久遠的洗臉鏡,做工很是考究,暗紅色的漆,雕飾有許多小故事,還記得好像是五子獻壽。
如果現在還在,他的想應該能賣出好價錢,因為王姨說過,她大奶奶小時候就有了這個洗臉鏡。大家隨便掐指一算,沒有個幾百年下不來,是不是?
王姨家有一個男孩,一個女孩,男孩在省城福州讀書,福建農大。
一般就寒暑假回來。
家裏隻有這母女倆,王姨的男人在幫鬥中死了。
為了能好好照顧這倆孩子,一直沒有再嫁,這女孩是妹妹,比她哥哥小五歲,雖然那年隻有十四歲。
就已經輟學在家幫王姨料理家事,雖然年紀尚小,卻出落得亭亭玉立,很是漂亮。
附近很多村的小夥子甚至偷偷托媒婆來說親,想先和她訂親。
農村孩子一般很小就訂親了,和現在不同,那時候一訂下親,關係是非常穩定的。
不像現在,結婚領證和菜市場買菜一樣。
一直忘了講這女孩名字,林紅霞,二看這名字,大家應該多少都能感覺到很濃厚的時代氣息和農村鄉土氣息。
火化工驚呆了,在場的所有親屬也驚呆了,後來場長親自過來看,隻是不停的搖頭,很是無奈。從火葬場建立到現在三年,還從未發生這樣的事。
她也不知道該怎麽,就在大家都議論紛紛的時候,忽然傳來一陣女子的哭泣聲是那種有停頓的鳴咽聲。
大家相互你看我,我看你,在大家確定不是在場的親屬的哭泣以後,心裏更加的發毛,都把眼光投向那個焚化爐。
沒錯,哭泣聲就來自裏麵。
還沒等所有人快崩潰的神經平複下來。
更驚人的一幕發生了,隻聽到嘭嘭嘭的撞擊聲。
那不鏽鋼爐門在不斷顫動,似乎裏麵的死者下一秒就會破爐而出!這時候,所有的人在也受不了了,留下一片慘叫聲之後。
整個追悼大廳到焚化爐,沒有留下一個人,場長都親自跑了。
後來不知道是家屬還是火葬場請來了幾個和尚,幾個和尚到了以後,看到現場情況,低下頭閉-上眼睛直念呃迷托佛,其中一個在爐門貼了幾張奇怪的黃符。
三個和尚又接著念了一會不知道是佛經還是咒語。
然後對火化工說:“好了,開始燒吧。”
爐火再次打開。
果然這次不到兩小時,屍體全部燒完。
事後三個和尚中最年長的對大家說:“可憐的女子,死的太慘,太冤枉,她不願意走呀!”
這個故事離現在就比較近了。那時候劉明宇已經不在老家那個小山村了。
是後來回去給姐姐拜年的時候,姐姐給他講的。
不是自己的經曆,哪怕是親姐告訴他,他也是半信半疑,因為這故事總是能讓許多人都覺得似曾相識。
也就少了許多可性度。
不過他一直堅持告訴大家,也告訴自己。
劉明宇一直就是在講故事。所以希望他的每個故事,給大家帶去的總是能回味許久的快樂。
現在開始說這個故事,02年的初夏,他們村有個70多歲的老婆婆,可能快不行了,躺床上和她兒媳說想吃盒子糕,在他們家鄉,盒子糕是一種用麵粉油炸裏麵有餡的零食,雖然同一個縣城,卻有兩種稱呼兩種形狀。
一種扁圓稍微大點的,還有一種是上大下小圓柱型的。
一種叫燈盞糕,一種就叫盒子糕,陷一般都是以芋頭母絲(芋子),蘿卜絲,還有加肉的,她的兒子就是在鎮裏賣盒子糕維持生計的。聽到這消息趕緊炸了一袋,連夜騎車從鎮裏往村裏趕。
天雖然黑了,幸好總算快到家了,到了村西南,又經過了那個古戲台,隻是今天戲台好像已經修整過了,有幾隻明亮的燈泡把舞台照得很是清楚,上麵有兩個穿著戲服的人一個拿刀,一個拿劍。
走著台步,正在相互比劃著。似乎演的是武戲。
還有一-陣陣鼓樂聲,更讓他吃驚的是,台下隻有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太婆坐在小竹椅上,正津津有味的看著戲。
看那老婆婆的背影,似乎很像是他重病在床的老母親。
走上前一一看,還真是他母親。
他母親也看到他了,向他一笑,把手向他伸過來。
就在這時候,村裏的狗突然狂噅起來。
他眼前一黑,所有一切都不見了,發現自己傻傻的站在滿是塵土和蜘蛛網,破舊不堪的戲台下麵。
他回過神來立刻發瘋一樣往家裏跑,還沒進門,已經聽到裏麵傳來他媳婦撕心裂肺的哭聲,還有幾個鄰居在邊上勸她。
看到他回來了,他媳婦衝上去又抓又咬,哭著罵他說:“你這個天殺的,如果你早五分鍾回來,你們母子還能見上最後一麵!”
他似乎明白了什麽,在戲台看到他母親的時候,應該就是她母親剛走的時候。村裏有人要走,古戲台就會有一場夜戲。
說起這個故事,至今唏噓不已,因為他們家鄉雖然總有那麽多說不清道不明的事物。
但似乎總是善意的較多。
很少會因此導致發生死亡事件,而這個故事,卻導致了一個年輕生命的離去。
所以,劉明宇思量再三,還是說出來給大家聽聽。
畢競事情已經過去那麽多年,再複雜憂鬱的心情,也已經慢慢平複。
農村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那時候一般人家裏的廚房位置,都會有一條全部木頭做的,四腳很長的靠背椅子,其實用椅子這詞不合適,因為它沒有坐人的功能,它是洗臉梳頭照鏡用的,在木椅的中間位置-般放有一個洗臉盆,貼牆壁的椅背中間鑲嵌有一麵鏡子,或圓或方,一般年代越久,做得就越精致。
他們村王姨家就有這麽一個很久遠的洗臉鏡,做工很是考究,暗紅色的漆,雕飾有許多小故事,還記得好像是五子獻壽。
如果現在還在,他的想應該能賣出好價錢,因為王姨說過,她大奶奶小時候就有了這個洗臉鏡。大家隨便掐指一算,沒有個幾百年下不來,是不是?
王姨家有一個男孩,一個女孩,男孩在省城福州讀書,福建農大。
一般就寒暑假回來。
家裏隻有這母女倆,王姨的男人在幫鬥中死了。
為了能好好照顧這倆孩子,一直沒有再嫁,這女孩是妹妹,比她哥哥小五歲,雖然那年隻有十四歲。
就已經輟學在家幫王姨料理家事,雖然年紀尚小,卻出落得亭亭玉立,很是漂亮。
附近很多村的小夥子甚至偷偷托媒婆來說親,想先和她訂親。
農村孩子一般很小就訂親了,和現在不同,那時候一訂下親,關係是非常穩定的。
不像現在,結婚領證和菜市場買菜一樣。
一直忘了講這女孩名字,林紅霞,二看這名字,大家應該多少都能感覺到很濃厚的時代氣息和農村鄉土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