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他是準備將最大功臣少年陳輝報上朝廷,但想著以陳輝的本事,恐怕也不需要這點恩惠,並且看少年演的那場戲,他也明白,恐怕少年誌不在此。


    所以除了當麵道謝,這位隊長也時不時從客船三層搗鼓些美食過來,倒是讓不時來找陳輝的趙公子眉眼之間,又多了幾分笑意。


    陳輝對此確實並不在意,他之所以出手,不過是不想自己的濟北城之行太過波折而已,至於美食,他當然是不拒絕的,若是隻能吃上一塊大餅,他也能津津有味的蹲在街邊大快朵頤,而若是擺在麵前的是山珍海味,玉盤珍饈,他同樣能坦然的掃蕩下肚。


    因為有了巡邏隊長的特殊照顧,陳輝接下來的日子卻是幾乎沒有再去過食堂,這讓那些希望守株待兔的商人們大失所望,認為自己錯過了一場了不得的機緣,為此懊惱不已。


    於是總能在食堂中見到幾位失意的商人聚在一桌,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天,有一口沒一口的喝著酒,就像是剛剛虧了個傾家蕩產一般。


    同病相憐之下,互相之間反倒是多了幾分真誠,少了幾分勾心鬥角,如此一個月後,幾人反而成了朋友,互相交換情報之下,倒都是各有所獲,大家這才又恢複了笑臉。


    失之桑榆收之東隅,莫過如此!


    “葉兄如此喜愛饅頭,可知饅頭這道菜是如何得來的?”


    練武以來,陳輝的飯量卻是與日俱爭,這些日子,趙公子也是見怪不怪了,每日來陳輝這蹭得上等美食,與陳輝也是越來越熟絡。


    每次待得酒足飯飽,趙公子最喜歡的,便是觀看陳輝那鯨吞牛飲般的吃飯姿態,他自己不知道,這模樣,像極了看著丈夫的小女人。


    隻是跟在一旁的侍女看得連連歎氣,但吃了陳輝的美食,吃人的口軟,總是鼓不起勇氣勸誡自家公子幾句。


    “饅頭?不是包子麽?”陳輝一口咬下三分之一個包子之後,漫不經心,嘴裏含糊不清的問道。


    這些天這位趙公子總是有事沒事都會來與他交談幾句,或是上到甲板,對著兩岸山水,指指點點,每一座小山,每一條支流,哪怕隻是一個簡單的地名,在趙公子口中,都能說出無數的故事來。


    而陳輝,也樂得如此,這讓他雖然隻在主神大陸呆了幾個月時間,但對主神大陸的了解,恐怕已經不比主神大陸土生土長的普通人知道得少了。


    每當發現自己講的東西是陳輝不知道的時候,趙公子便會雀躍的像個勝利的小孩,得意的為陳輝講解這些山水的來曆和故事,樂此不疲。


    就如此時一樣,聽到陳輝不知道饅頭的來曆之後,趙公子眼中閃過一抹欣喜,嘴角露出一絲得意的笑意,開始為陳輝講解起來。


    “你知道數千年前那個傳說中神機妙算的臥龍先生諸葛孔明麽?”


    也不等陳輝回答,趙公子便繼續說道:“據說那位臥龍先生在偏居蜀地時,曾多次出兵南蠻,但南蠻地處偏僻,其間更是沼澤瘴氣彌漫。”


    “更神奇的是,在南蠻的傳統下,隻要祭祀山神水神,瘴氣便會自行退去。”


    “不過南蠻乃是一方蠻夷,祭祀所用,乃是人頭,臥龍先生當然不會如此野蠻,這才想了個折中的辦法,便是將麵團做成南蠻人頭的模樣,用於祭祀,這才有了後麵流傳的七擒孟獲等故事。”


    “南蠻的頭,自然叫蠻頭咯,隻是後來才改成饅頭而已!”


    陳輝一麵吃饅頭,一麵聽著趙公子的故事,偶爾也點點頭,覺得大漲見識,趙公子見此,自然滿是興奮,說完之後還得意的看著陳輝,仿佛等待表揚的小姑娘!


    與傳統的邊防要塞不同,濟北城其實並無天險可守,前方反而是一片平原,最是適合騎兵衝鋒,距離濟北城最近的山脈,也在濟北城西方百裏之外。


    濟北城之所以能夠成為燕國邊防重城,那是靠一場場戰鬥打出來的,曆任濟北城城主,同樣也是濟北城的大將軍。


    而第一任濟北城的將軍,駐紮在濟北城時,那時濟北城的城牆,才不過三米高,一米厚,可謂是簡陋至極,甚至都不能用城池來形容。


    雪上加霜的是,當時正逢北方齊國大舉入侵,一萬鐵騎,三萬步兵,一千弓箭手列兵濟北城前,而守在濟北城的燕國士兵,僅僅隻有不到一萬。


    雖然守城方總是能以少勝多,但那是指堅城,而不是指那時如同小孩隨意用積木搭出來的玩具般的濟北城。


    然而,那一戰,打了足足三個月,每一場戰鬥,身為大將軍的濟北城城主都是身先士卒,多次重傷,卻又多次拖著傷體上陣,這樣的一幕,讓所有的士兵都是燃燒出自己的每一分生命來戰鬥,讓他們硬是拖到從燕都趕來的援兵到來。


    久攻不下,損失過半的齊國士兵幾乎被趕來的援兵全滅,然而,當援兵進入濟北城時,已經沒有人還能站起來,最後硬是從死人堆中,從死神手中搶出了七十二人,這些人,後來被稱為濟北城七十二壯士。


    當年看到那慘烈一幕的鐵血士兵們,熱血沸騰的同時,也是淚流滿麵。


    隨後這些援兵再次投入到邊境其他城池的戰鬥,原本剛剛立國,弱小的燕國,在這支援兵的加入下,仿佛是一團炙熱的火苗,在這些援兵的感染下,點燃了所有燕國士兵的鬥誌,之後,隻要是這支騎兵所到之處,大齊軍隊紛紛敗退。


    也正是因為這一戰,才讓弱小的燕國得以在強敵環伺之下生存。


    而那隻騎兵,雖然並不屬於濟北城,但大家都將之稱為濟北鐵騎!


    戰後,為了嘉獎和紀念濟北城這一戰,燕國投入大量物力,重建了濟北城,從此濟北城有了更高更厚的城牆,有了更加精銳的士兵,但將軍,卻一直由當年那一戰活下來的士兵擔任。


    其後八十年,大齊再次舉國來襲,僅是濟北城外的大齊士兵,便足足有三十萬,原本以為會勢如破竹的拿下濟北城,然後南上直搗燕國首都燕都。


    不曾想,這三十萬人,根本連濟北城城牆都沒能越過,便全都倒在了濟北城外那寬闊的平原之上,大齊也因為遭此重創,兩百年都沒有再對燕國有任何想法,而當他們再次看向燕國時,燕國已經成長為一個強壯的中年,再也不是當年那個任人欺負的小家夥了。


    之後濟北城不斷發生一次次可以被稱之為神跡的戰爭,而每一次,都是以燕國大勝為結局,濟北城在燕國人民的心中,無異於是神跡之地。


    於是,濟北城在一次次的戰爭之後,都會變得高大幾分,寬闊幾分,後來,更是特意修建了一條大運河,當然,修煉大運河並不隻是為了濟北城,更重要的是帶動運河沿岸的經濟,但這也足以說明燕國對濟北城的重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穿諸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葉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葉1並收藏劍穿諸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