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被江東士兵領進了建業宮,來到議事堂前,孫權帶領張昭和張紘已經在此等待多時,龐統快步上前,躬身施禮道:“龐統參見吳侯!”
孫權嗬嗬大笑,上前扶住龐統的胳膊,注視著他道:“我衷心地歡迎龐軍師到來。.”
有些話不用說破,雙方心裏都明白,龐統這次來就是為了善後,重新梳理孫劉兩家的關係,劉璟已經破壞了孫權和曹艸的盟約基礎,使孫曹盟約變成一張廢紙,那麽怎麽解決江東目前的困境,江東未來的政局該怎麽走,都必須有明確的說法。
這一次態度必須鮮明,必須要向對方亮出自己的底線,在這個基礎上達成妥協,所以龐統此行就顯得尤其重要了,孫權也深知這一點,所以他要親自接見龐統。
龐統又向張昭和張紘見了禮,眾人走進議事堂分賓主落座,孫權笑道:“聽說漢軍趁夜偷襲曹軍水寨,燒毀了所有戰船,並殲敵一萬餘人,這個消息令人鼓舞,不過這也會損害漢王殿下的名譽,據我所知,漢王和曹艸可是簽署了五年停戰協議。”
龐統微微一笑,不慌不忙道:“曹軍屯兵濡須口,並有數百艘戰船,這首先就是威脅江東的安全,一旦曹艸奪取江東,就會對荊州形成兩麵夾擊之勢,為了江東的存亡,也為了荊州的安全,漢王殿下才決定寧可冒損失名譽的風險,也要殲滅曹艸水軍,防止後患。”
孫權和張昭、張紘對望一眼,三人都同時苦笑起來,龐統這樣說,無疑就是讓江東來擔這個人情,話雖然可以隨便說,但事情卻不能隨便做,孫權沒有和龐統繼續爭論這個問題,他話題一轉,便開誠布公道:“漢王殿下在給我的一封信中提到,願意和我做糧食交易,不知”
糧食才是孫權最關注的問題,倉庫中的一點存糧是軍糧,關係到軍隊的穩定,他一粒糧食也不能動,但江東市場上糧價暴漲,已經到普通民眾難以承受的地步,已經開始有民眾向吳郡逃亡,一旦發生大規模逃民事件,他統治的根基也就崩塌了。
對孫權而言,糧食問題已事關他的存亡,也正是如此,他才會為了曹艸的三萬石糧食援助,不惜將大喬小喬送給曹艸,現在這件事希望不大了,但劉璟卻提出,願意用糧食換取江東銅錠,這便讓孫權看到了希望。
不過孫權不願意用銅錠來交換糧食,他更願意用生鐵坯來換取糧食,說到這,滿眼期盼地望著龐統。
龐統也主要是為此事而來,解決了孫權的糧食危機,也就穩定住了江東局勢,徹底破解孫權和曹艸的盟約,龐統微微笑道:“漢王殿下確實有意和江東進行糧食交易,不過再談交易之前,我須先向吳侯確認豫章、鄱陽換取廬江郡之事,魯子敬已經代表吳侯答應了,但漢王殿下希望吳侯能以書麵方式同意置換。”
孫權沉吟片刻,這件事盡管他並不讚成,但形勢擺在這裏,豫章和鄱陽兩郡還在漢軍手中,如果他不答應,這兩郡也就永遠要不回來了,無奈,孫權隻得點點頭答應了,“我可以用書麵保證。”
“好!”龐統人讚許道:“吳侯不愧是拿得起,放得下的天下英雄,既然如此,我們就談糧食,漢王殿下承諾,將撥付江東十萬石糧食,每月撥付一萬石,有兩種方式,吳侯可以任選其一,一是用銅錠交換,我們直接把糧食交給吳侯,由吳侯處置,但采用這種方式還有一個小小的附加條件。”
“還有什麽條件?”孫權眉頭一皺,臉上露出不悅之色。
這時,張昭在一旁道:“龐軍師先不要說什麽附加條件,先說說第二種方式。”
張昭比孫權更清醒,他知道這個附加條件不會簡單,他怕孫權陷進去,索姓先避開這個附加條件,孫權頓時醒悟,連忙道:“也好,龐軍師就先說說第二種方式。”
龐統一笑,緩緩道:“第二種方式由我們來出麵平抑江東糧價。”
“什麽意思?”
“也就是十萬石糧食我們不交給江東官府,我們會在丹陽郡和曲阿郡各縣設立平倉糧鋪,我們負責平抑江東糧價。”
“絕對不行!”
孫權三人異口同聲反對,怎麽可能,讓劉璟來主導平抑糧價,這不是把民心拱手相讓嗎?虧劉璟想得出來。
龐統並不氣惱,又笑眯眯道:“吳侯要想清楚,這種方式沒有任何附加條件。”
“不行!”孫權斷然拒絕。
“那好吧!我們再回第一個方式,我們有一個附加條件,條件就是一年之內,吳侯不得進攻吳郡,一旦吳侯進攻吳郡,我們就立刻停止糧食貿易。”
果然是一個苛刻的條件,孫權臉色變得鐵青,半晌說不出一句話,這時,一直沉默的張紘道:“恐怕江東沒有這麽多銅錠,官倉內隻有十萬斤銅錠,其餘不足用生鐵來交換如何?”
“這個可以,那就先支付十萬斤銅錠,不足部分用生鐵補足,具體價格就按照雙方的市價來折算。”
龐統答應了張紘的建議,這時,他見孫權神情陰沉,知道他是為附加條件而惱火,便笑道:“這樣吧!吳侯先考慮一下,明天上午我再來聽吳侯的決定。”
孫權點點頭,對張昭道:“送龐軍師去鴻臚驛休息,讓驛丞好好服侍。”
張昭笑著一擺手,“龐軍師請!”
龐統向孫權行一禮,便揚長而去,很快張昭又返回了議事堂,孫權這才恨恨地對二人道:“我就知道劉璟是要阻止我統一江東,他是想扶持孫紹來統一江東,孫紹一向懦弱無能,最後他隻會將江東拱手送給劉璟。”
張昭歎了口氣,“吳侯說得對,劉璟破曹艸水軍,就是為了阻止我們和孫賁南北夾擊孫紹,從吳郡陸氏家族便可看出,他確實是在扶持孫紹,給我們糧食,說到底也是為了收買江東民心。”
“哼!”孫權重重哼了一聲,“讓我等一年,我可等不了,一年後,不知形勢又會發生什麽樣的變化,我擔心再沒有機會統一江東了。”
這時,張紘笑道:“其實兩者可以取其利,倒是有折中的辦法。”
“長史請說!什麽折中辦法?”孫權急忙問道。
張紘笑眯眯說:“劉璟是用糧食來牽製我們,一旦我們出兵吳郡,他就停止供糧,這種牽製看似很有力,但實際上存在一個很大的漏洞。”
“繼續說下去!”孫權目光閃動,顯然是被吸引住了。
張紘又繼續道:“現在是十二月初,再過一個月就是新年了,新年後開春,要進行春耕,軍隊也要屯田,無暇征戰,這一通忙下來,至少就是四月份了,然後進行一個月準備,那麽半年時間過去,我們也得到了六萬石糧食,當初我給吳侯算帳,我們實際隻缺五萬石糧食,拿到六萬石糧食,就不用在意劉璟中斷糧食供應了,而那時我們也準備得差不多,可以大舉向吳郡進兵,重新統一江東。”
孫權明白了張紘的意思,反正新年、春耕和備戰都需要時間,那索姓就答應劉璟的附加條件,等時間過半,他們也熬過了糧食危機,便可以大舉進攻吳郡,這確實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折中辦法。
孫權點了點頭,“長史的建議可以采納。”
這時,張昭又在一旁笑道:“其實這半年我們也可以充分利用起來,在吳郡施計,削弱吳郡的內部力量,為我們掃平吳郡創造條件。”
“此計大妙!”張紘驀然明白了張昭的意思,大聲讚道。
孫權也若有所悟,笑道:“軍師是指孫韶?”
張昭點了點頭,“孫紹不過是孫韶的傀儡罷了,吳郡的真正掌權者是孫韶,而陸遜、顧雍等人支持的卻是孫紹,他們之間的矛盾難以解決,隻要我們在其中挑撥兩者的關係,吳郡必然陷入內訌,那時我們再大舉出兵,便可輕易收複吳郡,拿下吳郡,離奪取會稽也就不遠了。”
孫權豎起了拇指,萬分感慨道:“有兩位大才輔佐,是我孫權之幸也!”
孫權隨即全權任命張紘和龐統進行談判,雙方坦誠以對,最終達成了共識,江東將廢除不久前和曹艸達成的盟約,並承諾一年之內不攻打吳郡,作為補償,漢軍將撥出十萬糧食和江東進行糧鐵銅貿易。
另外,孫權以書麵方式承認廬江郡為荊州屬郡,而漢軍答應,將從交州手中奪取的鄱陽、豫章二郡還給江東。
雙方正式簽署了協議,孫權隨即下令撥付兩萬石糧食平抑建業糧價,在官府的幹預下,丹陽郡各縣高漲的糧價立刻回落,跌回了鬥米八十文的價格,緩解了沸騰的民怨。
在江東把廬江郡交給荊州後,劉璟隨即下令,命老將黃忠率三萬漢軍精銳進駐皖縣,又命大將沈彌率一萬水軍及三百艘戰船沿濡須水進入巢湖,漢軍在巢湖內建立了水寨,明眼人都看得出,漢軍調兵遣將,其目標對準了合肥。
...........
孫權嗬嗬大笑,上前扶住龐統的胳膊,注視著他道:“我衷心地歡迎龐軍師到來。.”
有些話不用說破,雙方心裏都明白,龐統這次來就是為了善後,重新梳理孫劉兩家的關係,劉璟已經破壞了孫權和曹艸的盟約基礎,使孫曹盟約變成一張廢紙,那麽怎麽解決江東目前的困境,江東未來的政局該怎麽走,都必須有明確的說法。
這一次態度必須鮮明,必須要向對方亮出自己的底線,在這個基礎上達成妥協,所以龐統此行就顯得尤其重要了,孫權也深知這一點,所以他要親自接見龐統。
龐統又向張昭和張紘見了禮,眾人走進議事堂分賓主落座,孫權笑道:“聽說漢軍趁夜偷襲曹軍水寨,燒毀了所有戰船,並殲敵一萬餘人,這個消息令人鼓舞,不過這也會損害漢王殿下的名譽,據我所知,漢王和曹艸可是簽署了五年停戰協議。”
龐統微微一笑,不慌不忙道:“曹軍屯兵濡須口,並有數百艘戰船,這首先就是威脅江東的安全,一旦曹艸奪取江東,就會對荊州形成兩麵夾擊之勢,為了江東的存亡,也為了荊州的安全,漢王殿下才決定寧可冒損失名譽的風險,也要殲滅曹艸水軍,防止後患。”
孫權和張昭、張紘對望一眼,三人都同時苦笑起來,龐統這樣說,無疑就是讓江東來擔這個人情,話雖然可以隨便說,但事情卻不能隨便做,孫權沒有和龐統繼續爭論這個問題,他話題一轉,便開誠布公道:“漢王殿下在給我的一封信中提到,願意和我做糧食交易,不知”
糧食才是孫權最關注的問題,倉庫中的一點存糧是軍糧,關係到軍隊的穩定,他一粒糧食也不能動,但江東市場上糧價暴漲,已經到普通民眾難以承受的地步,已經開始有民眾向吳郡逃亡,一旦發生大規模逃民事件,他統治的根基也就崩塌了。
對孫權而言,糧食問題已事關他的存亡,也正是如此,他才會為了曹艸的三萬石糧食援助,不惜將大喬小喬送給曹艸,現在這件事希望不大了,但劉璟卻提出,願意用糧食換取江東銅錠,這便讓孫權看到了希望。
不過孫權不願意用銅錠來交換糧食,他更願意用生鐵坯來換取糧食,說到這,滿眼期盼地望著龐統。
龐統也主要是為此事而來,解決了孫權的糧食危機,也就穩定住了江東局勢,徹底破解孫權和曹艸的盟約,龐統微微笑道:“漢王殿下確實有意和江東進行糧食交易,不過再談交易之前,我須先向吳侯確認豫章、鄱陽換取廬江郡之事,魯子敬已經代表吳侯答應了,但漢王殿下希望吳侯能以書麵方式同意置換。”
孫權沉吟片刻,這件事盡管他並不讚成,但形勢擺在這裏,豫章和鄱陽兩郡還在漢軍手中,如果他不答應,這兩郡也就永遠要不回來了,無奈,孫權隻得點點頭答應了,“我可以用書麵保證。”
“好!”龐統人讚許道:“吳侯不愧是拿得起,放得下的天下英雄,既然如此,我們就談糧食,漢王殿下承諾,將撥付江東十萬石糧食,每月撥付一萬石,有兩種方式,吳侯可以任選其一,一是用銅錠交換,我們直接把糧食交給吳侯,由吳侯處置,但采用這種方式還有一個小小的附加條件。”
“還有什麽條件?”孫權眉頭一皺,臉上露出不悅之色。
這時,張昭在一旁道:“龐軍師先不要說什麽附加條件,先說說第二種方式。”
張昭比孫權更清醒,他知道這個附加條件不會簡單,他怕孫權陷進去,索姓先避開這個附加條件,孫權頓時醒悟,連忙道:“也好,龐軍師就先說說第二種方式。”
龐統一笑,緩緩道:“第二種方式由我們來出麵平抑江東糧價。”
“什麽意思?”
“也就是十萬石糧食我們不交給江東官府,我們會在丹陽郡和曲阿郡各縣設立平倉糧鋪,我們負責平抑江東糧價。”
“絕對不行!”
孫權三人異口同聲反對,怎麽可能,讓劉璟來主導平抑糧價,這不是把民心拱手相讓嗎?虧劉璟想得出來。
龐統並不氣惱,又笑眯眯道:“吳侯要想清楚,這種方式沒有任何附加條件。”
“不行!”孫權斷然拒絕。
“那好吧!我們再回第一個方式,我們有一個附加條件,條件就是一年之內,吳侯不得進攻吳郡,一旦吳侯進攻吳郡,我們就立刻停止糧食貿易。”
果然是一個苛刻的條件,孫權臉色變得鐵青,半晌說不出一句話,這時,一直沉默的張紘道:“恐怕江東沒有這麽多銅錠,官倉內隻有十萬斤銅錠,其餘不足用生鐵來交換如何?”
“這個可以,那就先支付十萬斤銅錠,不足部分用生鐵補足,具體價格就按照雙方的市價來折算。”
龐統答應了張紘的建議,這時,他見孫權神情陰沉,知道他是為附加條件而惱火,便笑道:“這樣吧!吳侯先考慮一下,明天上午我再來聽吳侯的決定。”
孫權點點頭,對張昭道:“送龐軍師去鴻臚驛休息,讓驛丞好好服侍。”
張昭笑著一擺手,“龐軍師請!”
龐統向孫權行一禮,便揚長而去,很快張昭又返回了議事堂,孫權這才恨恨地對二人道:“我就知道劉璟是要阻止我統一江東,他是想扶持孫紹來統一江東,孫紹一向懦弱無能,最後他隻會將江東拱手送給劉璟。”
張昭歎了口氣,“吳侯說得對,劉璟破曹艸水軍,就是為了阻止我們和孫賁南北夾擊孫紹,從吳郡陸氏家族便可看出,他確實是在扶持孫紹,給我們糧食,說到底也是為了收買江東民心。”
“哼!”孫權重重哼了一聲,“讓我等一年,我可等不了,一年後,不知形勢又會發生什麽樣的變化,我擔心再沒有機會統一江東了。”
這時,張紘笑道:“其實兩者可以取其利,倒是有折中的辦法。”
“長史請說!什麽折中辦法?”孫權急忙問道。
張紘笑眯眯說:“劉璟是用糧食來牽製我們,一旦我們出兵吳郡,他就停止供糧,這種牽製看似很有力,但實際上存在一個很大的漏洞。”
“繼續說下去!”孫權目光閃動,顯然是被吸引住了。
張紘又繼續道:“現在是十二月初,再過一個月就是新年了,新年後開春,要進行春耕,軍隊也要屯田,無暇征戰,這一通忙下來,至少就是四月份了,然後進行一個月準備,那麽半年時間過去,我們也得到了六萬石糧食,當初我給吳侯算帳,我們實際隻缺五萬石糧食,拿到六萬石糧食,就不用在意劉璟中斷糧食供應了,而那時我們也準備得差不多,可以大舉向吳郡進兵,重新統一江東。”
孫權明白了張紘的意思,反正新年、春耕和備戰都需要時間,那索姓就答應劉璟的附加條件,等時間過半,他們也熬過了糧食危機,便可以大舉進攻吳郡,這確實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折中辦法。
孫權點了點頭,“長史的建議可以采納。”
這時,張昭又在一旁笑道:“其實這半年我們也可以充分利用起來,在吳郡施計,削弱吳郡的內部力量,為我們掃平吳郡創造條件。”
“此計大妙!”張紘驀然明白了張昭的意思,大聲讚道。
孫權也若有所悟,笑道:“軍師是指孫韶?”
張昭點了點頭,“孫紹不過是孫韶的傀儡罷了,吳郡的真正掌權者是孫韶,而陸遜、顧雍等人支持的卻是孫紹,他們之間的矛盾難以解決,隻要我們在其中挑撥兩者的關係,吳郡必然陷入內訌,那時我們再大舉出兵,便可輕易收複吳郡,拿下吳郡,離奪取會稽也就不遠了。”
孫權豎起了拇指,萬分感慨道:“有兩位大才輔佐,是我孫權之幸也!”
孫權隨即全權任命張紘和龐統進行談判,雙方坦誠以對,最終達成了共識,江東將廢除不久前和曹艸達成的盟約,並承諾一年之內不攻打吳郡,作為補償,漢軍將撥出十萬糧食和江東進行糧鐵銅貿易。
另外,孫權以書麵方式承認廬江郡為荊州屬郡,而漢軍答應,將從交州手中奪取的鄱陽、豫章二郡還給江東。
雙方正式簽署了協議,孫權隨即下令撥付兩萬石糧食平抑建業糧價,在官府的幹預下,丹陽郡各縣高漲的糧價立刻回落,跌回了鬥米八十文的價格,緩解了沸騰的民怨。
在江東把廬江郡交給荊州後,劉璟隨即下令,命老將黃忠率三萬漢軍精銳進駐皖縣,又命大將沈彌率一萬水軍及三百艘戰船沿濡須水進入巢湖,漢軍在巢湖內建立了水寨,明眼人都看得出,漢軍調兵遣將,其目標對準了合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