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水北岸,法正心事重重地望著大江對岸往來船隻,他已經完成了出使曹軍的任務,一路南下,但此時他卻不知回去怎麽向劉璋交差?
曹操的譏諷和不屑令他倍感恥辱,甚至連一封回信都沒有,就隻丟下一句話,‘讓劉璋本人來見’,換而言之,就是要求劉璋投降。
說到底,曹操的傲慢和無禮完全是劉璋咎由自取,他的奴顏婢膝當然會令人更加瞧不起,連法正心中都充滿了鄙視。
這時一名隨從小聲問道:“法校尉,我們是去上庸,還是渡江?”
他們這次出使是從漢中出來,經上庸來到樊城,法正沉思不語,既然曹操拒絕了主公的求和,那麽巴蜀能不能也和荊州達成聯盟,一同抵抗曹軍南下?至少回去也能給主公一個交代。
想到這,法正當即對隨從道:“去襄陽看看吧!了解一下局勢。”
眾人調轉馬頭向西而去,從樊城渡江南下是不可能,江夏水軍封鎖江麵,樊城也沒有渡船,但法正他們知道,在西麵的鄧縣碼頭一帶,有船家暗中以高價渡江,他們來樊城時便是找到了這樣的渡船。
夜晚,法正一行在鄧縣碼頭以西約三裏外的五槐坡找到了兩艘高價攬客的小船,分數批渡過了漢水,向襄陽城疾奔而去。
........
襄陽城內已是鶴唳風聲,曹操率五十萬大軍南下,將踏平襄陽的消息早已傳遍全城,在襄陽城內外引起一片恐慌,襄陽駐軍和襄陽官員開始挨家挨戶動員襄陽民眾東撤江夏。
這一次,包括蔡家、蒯家、龐家在內的十三戶襄陽大族也開始撤離了,襄陽城內全城大撤離,盡管襄陽碼頭上人山人海,但撤離並不混亂,官府和軍隊都事先安排,每家每戶都有船牌,船牌上有各自的船號。
因此碼頭上數萬民眾排了數十支隊伍,每支隊伍都有規定的船隻,擁擠喧鬧而不失有序。
這時,劉璟也出現在碼頭上,視察襄陽民眾的撤離,襄陽都尉霍峻在一旁陪同劉璟視察,“這一次不僅是襄陽城,包括中廬、臨沮等縣的民眾也同時撤離。”
“他們也得到消息了?”
“是!蔡太守親自去各縣動員,不同以往,這一次幾乎都是舉縣逃亡。”
霍峻指著不遠處剛剛湧來的數千民眾道:“那些人就是從中廬縣趕來。”
劉璟見數千人的湧來使原本有序的碼頭頓時混亂起來,數千民眾扛著大包小包,扶老攜幼,哭爹喊娘,有人大吵大鬧,甚至還有人隨意插隊引發了打架,使碼頭上一片混亂。
劉璟眉頭一皺問道:“他們不是從陸路從撤離嗎?”
“隻有一小部分是從陸路撤離,其餘大部份都湧到了襄陽碼頭,要求跟隨船隻撤離。”
霍峻苦笑道:“跟船撤離的好處顯而易見,可以省去長途跋涉之苦,還能多帶財物,路上還有食物,所以基本上都跑來了。”
劉璟見碼頭上越來越混亂,他擔心出事,便對霍峻道:“你去整理秩序吧!把襄陽和外縣分開,以免發生衝突。”
霍峻早已心急如焚,他行一禮匆匆而去,這時,一艘兩千石的大船靠岸,船身上用木炭寫著巨大的‘五十八號’字樣,他身邊的數百民眾一起湧了上去,本來已經排好的隊伍也亂了,人人爭先恐後要擠上船,哭叫聲響成一片。
劉璟不由搖了搖頭,這時一名士兵帶著一個男子上前,“州牧,此人是蔡家子弟,說有事找你。”
劉璟看了他一眼,依稀是蔡進之弟,他從前見過一次,“你找我有什麽事?”
“小人蔡遠,是蔡進之弟,有件事祖父命我來告訴州牧。”
他上前低語幾句,劉璟一怔,連忙問道:“她現在人在哪裏?”
蔡遠一指西南角,“我剛才在那個角落看見她,現在不知還在不在。”
“我知道了,我去看看!”
劉璟轉身帶著數十名士兵催馬向西南角而去,在西南角一個冷冷清清的角落裏,站著兩名孤零零的年輕女子,手中拎著一個小包袱,目光迷惘地望著大船,正是蔡少妤和她的丫鬟。
蔡瑁北撤倉促,除了長子蔡逸外,其餘家人都沒有帶走,蔡瑁有三子一女,其中一子早夭,另外一子跟隨張允,已經投降了曹操,而原配夫人在前年病逝,現在的妻子是後來才娶。
事實上,他在襄陽隻有一個女兒,也就是蔡少妤,在幾個月前,蔡少妤還是荊州牧劉琮之妻,軍師蔡瑁之女,地位崇高,但隨著蔡瑁北投曹操,劉琮和蔡夫人被送去鄴城養老,蔡少妤的地位也隨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蔡少妤住在蔡家,但蔡家上下誰也不理睬她,避之如瘟疫,生怕被她牽連,雖然蔡訓令管家按時給送錢送糧,使她衣食無缺,但她事實上已被蔡家孤立。
蔡家態度的劇變使蔡少妤飽受世態炎涼,她變得沉默,不肯和蔡家人說一句話,這次東撤江夏,蔡家也跟隨撤離,劉璟下令給蔡家單獨安排了三艘千石大船,滿載財物和數百蔡氏宗族,直接從蔡裏入檀溪,再進入漢水,避開了襄陽碼頭上的喧雜
但蔡少妤卻表現得極為倔強,不肯和蔡家同行,自己收拾一個包,帶著丫鬟來襄陽搭船,此時,麵對襄陽碼頭上的混亂,她心中也極為迷惘,她自己也不知道該去哪裏?
她不想去許昌投靠父親,她從內心深處憎恨父親,父親將她嫁給劉琮,毀了她的一生,她更不會去鄴城投靠劉琮,那人雖然是她名義上的丈夫,但他們早已恩斷情絕。
她何去何從?她自己也不知道,她之所以在碼頭上躊躇不決,是因為她心中還有一個去處,那就是去江夏投靠堂兄蔡進,那是蔡家唯一關愛她的兄長,對她的疼愛甚至超過胞兄,也是當初唯一堅決反對她嫁給劉琮的族兄。
“姑娘,我們去排隊吧!在這裏永遠上不了船。”旁邊丫鬟小聲勸道。
蔡少妤望著混亂擁擠的人群,她搖了搖頭,“再等等吧!”她不想混在人群中擁擠上船。
就在這時,遠處數十名騎兵疾奔而至,在蔡少妤麵前勒住戰馬,為首之人正是劉璟。
“蔡姑娘,好久不見了!”劉璟滿臉笑容道。
他們已經有三四年未見了,最後一次見麵是劉表書房,蔡少妤被劉琮追殺,劉琮揪住了她的頭發,被劉璟救下,一晃眼,蔡少妤也是一個二十歲的少婦了。
蔡少妤沒想到會在這裏見到劉璟,她心中黯然,屈身行一禮,“民女參見州牧!”
劉璟聽她自稱民女,又見她上不施粉黛,衣著簡樸,手中隻拎著一個小布包,顯得十分孤單無助,心中不由生出一絲同情,便笑問道:“蔡姑娘是要去江夏嗎?”
蔡少妤咬了一下嘴唇,默默點點頭,劉璟回頭看了一眼擁擠混亂的人流,又笑道:“不如坐我的船吧!”
蔡少妤猶豫一下,低下頭道:“我自己能去。”
劉璟看出她心中矛盾,她想跟自己走,但女人心中的矜持使她又拉不下這個麵子,劉璟又柔聲道:“船上有我的侍妾小包娘,就是從前那個小包子,你見過她,你可以和她住在一起,她會好好照顧你。”
蔡少妤內心忽然變得無比軟弱,她再也沒有勇氣拒絕,便點點頭答應了,“多謝璟公子!”
劉璟立刻吩咐兩名親兵帶蔡少妤去自己座船,劉璟望著她背影走遠,不由暗暗歎了口氣,無論時局怎麽動蕩,女人總是最後的受害者。
這時,一名霍峻的部將騎馬飛奔而至,在馬上抱拳道:“啟稟州牧,我們巡哨抓到一群可疑之人,他們自稱是巴蜀使者,路過襄陽。”
劉璟頓時有了興趣,居然是巴蜀的使者,他立刻問道:“這群人在哪裏?”
“他們已被帶到襄陽城,在縣衙內!”
劉璟當即調轉馬頭向襄陽城奔去,數十名騎兵跟著他,一路奔進了襄陽城內。
此時的襄陽城已是一片空寂,到處是空空蕩蕩的房子和街道,襄陽城的大撤離已經持續了三天,除了極少數不願離開家園的老人外,最後一批遷移民眾也湧去了碼頭。
襄陽城內還有一萬駐軍,另外郡衙和縣衙還有百餘名官員,他們將在最後撤離。
劉璟來到縣衙,隻見縣衙外的馬樁上拴著二十幾匹戰馬,一群人坐在台階上,被士兵看管著,劉璟翻身下馬,一名軍侯上前稟報:“啟稟州牧,使者在堂內了,這些是他隨從。”
劉璟點點頭,快步進了大堂,內堂裏,法正在幾名士兵的監視下,正背著手焦急地來回踱步,他隻是想來看一看襄陽時局,卻沒有想到離襄陽城還有十裏便被江夏軍巡哨攔截住了,直接將他們押送進城。
法正心中有些懊悔,這樣一來,他很可能會泄露劉璋和曹操的秘密接觸。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從堂外傳來,劉璟出現在大堂門口,他看了一眼法正,淡淡問道:“請問這位使者貴姓?”
........(未完待續)
曹操的譏諷和不屑令他倍感恥辱,甚至連一封回信都沒有,就隻丟下一句話,‘讓劉璋本人來見’,換而言之,就是要求劉璋投降。
說到底,曹操的傲慢和無禮完全是劉璋咎由自取,他的奴顏婢膝當然會令人更加瞧不起,連法正心中都充滿了鄙視。
這時一名隨從小聲問道:“法校尉,我們是去上庸,還是渡江?”
他們這次出使是從漢中出來,經上庸來到樊城,法正沉思不語,既然曹操拒絕了主公的求和,那麽巴蜀能不能也和荊州達成聯盟,一同抵抗曹軍南下?至少回去也能給主公一個交代。
想到這,法正當即對隨從道:“去襄陽看看吧!了解一下局勢。”
眾人調轉馬頭向西而去,從樊城渡江南下是不可能,江夏水軍封鎖江麵,樊城也沒有渡船,但法正他們知道,在西麵的鄧縣碼頭一帶,有船家暗中以高價渡江,他們來樊城時便是找到了這樣的渡船。
夜晚,法正一行在鄧縣碼頭以西約三裏外的五槐坡找到了兩艘高價攬客的小船,分數批渡過了漢水,向襄陽城疾奔而去。
........
襄陽城內已是鶴唳風聲,曹操率五十萬大軍南下,將踏平襄陽的消息早已傳遍全城,在襄陽城內外引起一片恐慌,襄陽駐軍和襄陽官員開始挨家挨戶動員襄陽民眾東撤江夏。
這一次,包括蔡家、蒯家、龐家在內的十三戶襄陽大族也開始撤離了,襄陽城內全城大撤離,盡管襄陽碼頭上人山人海,但撤離並不混亂,官府和軍隊都事先安排,每家每戶都有船牌,船牌上有各自的船號。
因此碼頭上數萬民眾排了數十支隊伍,每支隊伍都有規定的船隻,擁擠喧鬧而不失有序。
這時,劉璟也出現在碼頭上,視察襄陽民眾的撤離,襄陽都尉霍峻在一旁陪同劉璟視察,“這一次不僅是襄陽城,包括中廬、臨沮等縣的民眾也同時撤離。”
“他們也得到消息了?”
“是!蔡太守親自去各縣動員,不同以往,這一次幾乎都是舉縣逃亡。”
霍峻指著不遠處剛剛湧來的數千民眾道:“那些人就是從中廬縣趕來。”
劉璟見數千人的湧來使原本有序的碼頭頓時混亂起來,數千民眾扛著大包小包,扶老攜幼,哭爹喊娘,有人大吵大鬧,甚至還有人隨意插隊引發了打架,使碼頭上一片混亂。
劉璟眉頭一皺問道:“他們不是從陸路從撤離嗎?”
“隻有一小部分是從陸路撤離,其餘大部份都湧到了襄陽碼頭,要求跟隨船隻撤離。”
霍峻苦笑道:“跟船撤離的好處顯而易見,可以省去長途跋涉之苦,還能多帶財物,路上還有食物,所以基本上都跑來了。”
劉璟見碼頭上越來越混亂,他擔心出事,便對霍峻道:“你去整理秩序吧!把襄陽和外縣分開,以免發生衝突。”
霍峻早已心急如焚,他行一禮匆匆而去,這時,一艘兩千石的大船靠岸,船身上用木炭寫著巨大的‘五十八號’字樣,他身邊的數百民眾一起湧了上去,本來已經排好的隊伍也亂了,人人爭先恐後要擠上船,哭叫聲響成一片。
劉璟不由搖了搖頭,這時一名士兵帶著一個男子上前,“州牧,此人是蔡家子弟,說有事找你。”
劉璟看了他一眼,依稀是蔡進之弟,他從前見過一次,“你找我有什麽事?”
“小人蔡遠,是蔡進之弟,有件事祖父命我來告訴州牧。”
他上前低語幾句,劉璟一怔,連忙問道:“她現在人在哪裏?”
蔡遠一指西南角,“我剛才在那個角落看見她,現在不知還在不在。”
“我知道了,我去看看!”
劉璟轉身帶著數十名士兵催馬向西南角而去,在西南角一個冷冷清清的角落裏,站著兩名孤零零的年輕女子,手中拎著一個小包袱,目光迷惘地望著大船,正是蔡少妤和她的丫鬟。
蔡瑁北撤倉促,除了長子蔡逸外,其餘家人都沒有帶走,蔡瑁有三子一女,其中一子早夭,另外一子跟隨張允,已經投降了曹操,而原配夫人在前年病逝,現在的妻子是後來才娶。
事實上,他在襄陽隻有一個女兒,也就是蔡少妤,在幾個月前,蔡少妤還是荊州牧劉琮之妻,軍師蔡瑁之女,地位崇高,但隨著蔡瑁北投曹操,劉琮和蔡夫人被送去鄴城養老,蔡少妤的地位也隨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蔡少妤住在蔡家,但蔡家上下誰也不理睬她,避之如瘟疫,生怕被她牽連,雖然蔡訓令管家按時給送錢送糧,使她衣食無缺,但她事實上已被蔡家孤立。
蔡家態度的劇變使蔡少妤飽受世態炎涼,她變得沉默,不肯和蔡家人說一句話,這次東撤江夏,蔡家也跟隨撤離,劉璟下令給蔡家單獨安排了三艘千石大船,滿載財物和數百蔡氏宗族,直接從蔡裏入檀溪,再進入漢水,避開了襄陽碼頭上的喧雜
但蔡少妤卻表現得極為倔強,不肯和蔡家同行,自己收拾一個包,帶著丫鬟來襄陽搭船,此時,麵對襄陽碼頭上的混亂,她心中也極為迷惘,她自己也不知道該去哪裏?
她不想去許昌投靠父親,她從內心深處憎恨父親,父親將她嫁給劉琮,毀了她的一生,她更不會去鄴城投靠劉琮,那人雖然是她名義上的丈夫,但他們早已恩斷情絕。
她何去何從?她自己也不知道,她之所以在碼頭上躊躇不決,是因為她心中還有一個去處,那就是去江夏投靠堂兄蔡進,那是蔡家唯一關愛她的兄長,對她的疼愛甚至超過胞兄,也是當初唯一堅決反對她嫁給劉琮的族兄。
“姑娘,我們去排隊吧!在這裏永遠上不了船。”旁邊丫鬟小聲勸道。
蔡少妤望著混亂擁擠的人群,她搖了搖頭,“再等等吧!”她不想混在人群中擁擠上船。
就在這時,遠處數十名騎兵疾奔而至,在蔡少妤麵前勒住戰馬,為首之人正是劉璟。
“蔡姑娘,好久不見了!”劉璟滿臉笑容道。
他們已經有三四年未見了,最後一次見麵是劉表書房,蔡少妤被劉琮追殺,劉琮揪住了她的頭發,被劉璟救下,一晃眼,蔡少妤也是一個二十歲的少婦了。
蔡少妤沒想到會在這裏見到劉璟,她心中黯然,屈身行一禮,“民女參見州牧!”
劉璟聽她自稱民女,又見她上不施粉黛,衣著簡樸,手中隻拎著一個小布包,顯得十分孤單無助,心中不由生出一絲同情,便笑問道:“蔡姑娘是要去江夏嗎?”
蔡少妤咬了一下嘴唇,默默點點頭,劉璟回頭看了一眼擁擠混亂的人流,又笑道:“不如坐我的船吧!”
蔡少妤猶豫一下,低下頭道:“我自己能去。”
劉璟看出她心中矛盾,她想跟自己走,但女人心中的矜持使她又拉不下這個麵子,劉璟又柔聲道:“船上有我的侍妾小包娘,就是從前那個小包子,你見過她,你可以和她住在一起,她會好好照顧你。”
蔡少妤內心忽然變得無比軟弱,她再也沒有勇氣拒絕,便點點頭答應了,“多謝璟公子!”
劉璟立刻吩咐兩名親兵帶蔡少妤去自己座船,劉璟望著她背影走遠,不由暗暗歎了口氣,無論時局怎麽動蕩,女人總是最後的受害者。
這時,一名霍峻的部將騎馬飛奔而至,在馬上抱拳道:“啟稟州牧,我們巡哨抓到一群可疑之人,他們自稱是巴蜀使者,路過襄陽。”
劉璟頓時有了興趣,居然是巴蜀的使者,他立刻問道:“這群人在哪裏?”
“他們已被帶到襄陽城,在縣衙內!”
劉璟當即調轉馬頭向襄陽城奔去,數十名騎兵跟著他,一路奔進了襄陽城內。
此時的襄陽城已是一片空寂,到處是空空蕩蕩的房子和街道,襄陽城的大撤離已經持續了三天,除了極少數不願離開家園的老人外,最後一批遷移民眾也湧去了碼頭。
襄陽城內還有一萬駐軍,另外郡衙和縣衙還有百餘名官員,他們將在最後撤離。
劉璟來到縣衙,隻見縣衙外的馬樁上拴著二十幾匹戰馬,一群人坐在台階上,被士兵看管著,劉璟翻身下馬,一名軍侯上前稟報:“啟稟州牧,使者在堂內了,這些是他隨從。”
劉璟點點頭,快步進了大堂,內堂裏,法正在幾名士兵的監視下,正背著手焦急地來回踱步,他隻是想來看一看襄陽時局,卻沒有想到離襄陽城還有十裏便被江夏軍巡哨攔截住了,直接將他們押送進城。
法正心中有些懊悔,這樣一來,他很可能會泄露劉璋和曹操的秘密接觸。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從堂外傳來,劉璟出現在大堂門口,他看了一眼法正,淡淡問道:“請問這位使者貴姓?”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