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的麵龐和身材保養得尚可,眼神卻早早的老去了,不複清澈,沒有一絲神采飛揚的意味。
“瞅什麽瞅?”
而在跟韋團兒對視了幾秒後,那人從鼻孔裏發出一聲冷哼,輕蔑的說道:“把眼睛瞪得跟癩蛤蟆似的,你究竟是想唬誰呢?想給你那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的廢物娘出頭嗎?不孝的東西,賠錢貨!信不信我讓你後悔從娘胎裏出來?”
不信。
韋團兒默默吐槽道。
她沒有想到,自己的猜測居然成了真——那個在暗中窺伺自己的果然是家裏的人。
但令她感到奇怪的是,王氏的脾氣曆來暴躁,若真的看誰不爽了,那在人前就直接會不分青紅皂白的發作,也不知何時竟改變了風格,學會在背後冷颼颼的甩眼刀了?
“夠了。”
她正納悶著,在一旁隻看熱鬧不插手的一家之主卻突然開了金口,教訓起了王氏,成功轉移了她的注意力,“你看看自己有做長輩的樣子麽?一把年紀了,除了臉皮,旁的地方便沒有半點長進,成天淨惦記著無事生非,撒潑耍賴的那套,妄圖把家裏的每一個人拿捏住,好把你當菩薩供著,殊不知那樣隻會讓人更加厭惡你,順帶把自己的生養之恩也糟蹋光了!我奉勸你一句——若是在死後還想有兒孫來掃墓祭拜,那便趕緊在活著的時候多積點德,免得到時候連墳頭的野草都沒人幫你拔。”
他的聲勢沒有王氏來得浩大,語氣也並不如何刻薄,但其中的殺傷力卻遠勝於千百句髒話,如一把鋒利的刀,頃刻就把王氏割得體無完膚,傷痕累累,種種羞辱、憤怒、惱恨的情緒如潮水般咆哮而起,眼看就要爆發了,最終卻被王氏心底裏那份深深的無力感拍死在了沙灘上,沒有還手的餘力。
“你回屋去,別在外頭丟人現眼了。”
眼見王氏整個人傻愣在那裏,連蒲扇都不會搖了,他卻沒有心軟,仍無比嫌棄的瞧著王氏,命令道。
“團兒,明日記得來書房一趟。”
待王氏失魂落魄的離開後,他便和顏悅色的轉過頭,對這個小孫女交代了一句,接著便邁開步子,找了塊空地,仰起頭,優哉遊哉的賞月了。
他這是又進入技能冷卻了?
還是又想拿她埋什麽伏筆,做什麽文章了?”
是夜。
韋團兒心裏十分不安,如炕烙餅一樣在床上不停地翻身,怎麽也睡不著。
次日。
“我的傻小妹啊。”
韋茉兒看著她眼皮下的一抹青灰色,頓時被喚起了做姐姐的人應有的那份責任感,很是同情的摸了摸她的腦袋,故作成熟的安慰道:“聽爹講故事就已經夠無趣的了,這下你還要聽祖父講故事,唉!肯定更無趣了!乖,你別怕,等阿姊出去給你刨點野地瓜吃。”
“野地瓜?”
在韋團兒的印象裏,紅薯的別名就是地瓜,那野地瓜莫非就是野紅薯?可紅薯貌似是明朝時才從國外傳入的,眼下不過是大周朝,就已經有這玩意了?
“紅紅的皮,圓滾滾的身子,很好吃的,可甜可甜了!”
韋茉兒這才想起妹妹的年紀還小,沒什麽見識,也沒吃過這種東西,立刻很詳細的補充道。
那貨難道真是紅薯?
韋團兒頂著一對黑眼圈,陷入了沉思。
“等進了書房,你一定要乖乖的,千萬不能淘氣!不可以亂翻亂動,不可以在裏頭吃東西,不可以用手指頭沾唾沫翻書,不可以把腳底的泥帶進去,不可以……”
吃過早飯,馮氏態度虔誠的端來一大盆熱水,把小女兒的雙手洗了又洗,擦了又擦,生怕她的魔爪會在那些書頁上留下印子,而後不厭其煩的叮囑道。
盡管馮氏已知道她是很懂事的性子,無需自己操心,但再懂事,在母親的眼裏她也隻是個可愛又脆弱的小孩子,時刻都需要人看著,提點著。
“一定要聽話。”
把她送到離書房有三尺遠的地方後,馮氏就自覺停下了腳步,滿懷擔憂的目送她甩開短短的腿兒,走進書房。
“團兒,坐。”
聽到她推門的動靜,韋老爺子從容的一笑,自書架的另一頭過來,將一個鋪了軟墊的矮凳挪到她的麵前,招呼道。
韋團兒乖巧的坐下了。
“你想聽什麽故事?”
韋老爺子坐在了她的對麵,和善的笑著,問道。
“隻要是祖父講的,我都想聽。”
韋團兒不敢在他的麵前賣弄自己的見識和博學,隻謹記千穿萬穿唯有馬屁不穿的條律,語氣真誠的答道。
“好,那我就隨便講一個。你知道,什麽是三省六部嗎?”
故事的開頭顯得頗為怪異。
“不知道。”
韋團兒搖了搖頭。
“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中書省是掌管機要、發布政令、起草詔令的;門下省與中書省同掌機要,共議國政,並負責審查詔令,簽署章奏,有封駁之權;而尚書省事無不總,天下的政務各歸其下設六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吏部綜銓選之任,戶部負財政之責,禮部掌禮儀貢舉,兵部主兵籍器仗,刑部理刑獄辭訟,工部執土木工役……”
而故事的內容,比開頭還要怪異。
韋團兒起初還抱有幾分好奇,認真聽了下去,但越到後來她就越覺得枯燥無味,難以忍受,耳鳴眼花,昏昏欲睡……
然後,她腦袋越來越沉……
最後,她竟是真的開始打瞌睡了。
“阿姊實在是太有先見之明了。聽祖父講故事,果然無趣。”
為了不在韋老爺子麵前出糗,她趕緊狠狠的掐了自己一把,強行趕走了黏在自己身上的瞌睡蟲,打起精神,一麵做求知若渴狀繼續聽講,一麵在心裏哀怨的叫苦連天。
“你知道什麽是舉孝廉嗎?”
好不容易等他講完了這一個,卻迎來了下一個更加枯燥的故事,“在科舉未曾興起之前,沒有顯赫家世做依托的人若是想求得一官半職,便隻有走這條路子。其中舉是舉薦之意;孝廉,是孝順親長、廉能正直之意。為人立身以孝為本,任官從政以廉為方……”
“瞅什麽瞅?”
而在跟韋團兒對視了幾秒後,那人從鼻孔裏發出一聲冷哼,輕蔑的說道:“把眼睛瞪得跟癩蛤蟆似的,你究竟是想唬誰呢?想給你那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的廢物娘出頭嗎?不孝的東西,賠錢貨!信不信我讓你後悔從娘胎裏出來?”
不信。
韋團兒默默吐槽道。
她沒有想到,自己的猜測居然成了真——那個在暗中窺伺自己的果然是家裏的人。
但令她感到奇怪的是,王氏的脾氣曆來暴躁,若真的看誰不爽了,那在人前就直接會不分青紅皂白的發作,也不知何時竟改變了風格,學會在背後冷颼颼的甩眼刀了?
“夠了。”
她正納悶著,在一旁隻看熱鬧不插手的一家之主卻突然開了金口,教訓起了王氏,成功轉移了她的注意力,“你看看自己有做長輩的樣子麽?一把年紀了,除了臉皮,旁的地方便沒有半點長進,成天淨惦記著無事生非,撒潑耍賴的那套,妄圖把家裏的每一個人拿捏住,好把你當菩薩供著,殊不知那樣隻會讓人更加厭惡你,順帶把自己的生養之恩也糟蹋光了!我奉勸你一句——若是在死後還想有兒孫來掃墓祭拜,那便趕緊在活著的時候多積點德,免得到時候連墳頭的野草都沒人幫你拔。”
他的聲勢沒有王氏來得浩大,語氣也並不如何刻薄,但其中的殺傷力卻遠勝於千百句髒話,如一把鋒利的刀,頃刻就把王氏割得體無完膚,傷痕累累,種種羞辱、憤怒、惱恨的情緒如潮水般咆哮而起,眼看就要爆發了,最終卻被王氏心底裏那份深深的無力感拍死在了沙灘上,沒有還手的餘力。
“你回屋去,別在外頭丟人現眼了。”
眼見王氏整個人傻愣在那裏,連蒲扇都不會搖了,他卻沒有心軟,仍無比嫌棄的瞧著王氏,命令道。
“團兒,明日記得來書房一趟。”
待王氏失魂落魄的離開後,他便和顏悅色的轉過頭,對這個小孫女交代了一句,接著便邁開步子,找了塊空地,仰起頭,優哉遊哉的賞月了。
他這是又進入技能冷卻了?
還是又想拿她埋什麽伏筆,做什麽文章了?”
是夜。
韋團兒心裏十分不安,如炕烙餅一樣在床上不停地翻身,怎麽也睡不著。
次日。
“我的傻小妹啊。”
韋茉兒看著她眼皮下的一抹青灰色,頓時被喚起了做姐姐的人應有的那份責任感,很是同情的摸了摸她的腦袋,故作成熟的安慰道:“聽爹講故事就已經夠無趣的了,這下你還要聽祖父講故事,唉!肯定更無趣了!乖,你別怕,等阿姊出去給你刨點野地瓜吃。”
“野地瓜?”
在韋團兒的印象裏,紅薯的別名就是地瓜,那野地瓜莫非就是野紅薯?可紅薯貌似是明朝時才從國外傳入的,眼下不過是大周朝,就已經有這玩意了?
“紅紅的皮,圓滾滾的身子,很好吃的,可甜可甜了!”
韋茉兒這才想起妹妹的年紀還小,沒什麽見識,也沒吃過這種東西,立刻很詳細的補充道。
那貨難道真是紅薯?
韋團兒頂著一對黑眼圈,陷入了沉思。
“等進了書房,你一定要乖乖的,千萬不能淘氣!不可以亂翻亂動,不可以在裏頭吃東西,不可以用手指頭沾唾沫翻書,不可以把腳底的泥帶進去,不可以……”
吃過早飯,馮氏態度虔誠的端來一大盆熱水,把小女兒的雙手洗了又洗,擦了又擦,生怕她的魔爪會在那些書頁上留下印子,而後不厭其煩的叮囑道。
盡管馮氏已知道她是很懂事的性子,無需自己操心,但再懂事,在母親的眼裏她也隻是個可愛又脆弱的小孩子,時刻都需要人看著,提點著。
“一定要聽話。”
把她送到離書房有三尺遠的地方後,馮氏就自覺停下了腳步,滿懷擔憂的目送她甩開短短的腿兒,走進書房。
“團兒,坐。”
聽到她推門的動靜,韋老爺子從容的一笑,自書架的另一頭過來,將一個鋪了軟墊的矮凳挪到她的麵前,招呼道。
韋團兒乖巧的坐下了。
“你想聽什麽故事?”
韋老爺子坐在了她的對麵,和善的笑著,問道。
“隻要是祖父講的,我都想聽。”
韋團兒不敢在他的麵前賣弄自己的見識和博學,隻謹記千穿萬穿唯有馬屁不穿的條律,語氣真誠的答道。
“好,那我就隨便講一個。你知道,什麽是三省六部嗎?”
故事的開頭顯得頗為怪異。
“不知道。”
韋團兒搖了搖頭。
“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中書省是掌管機要、發布政令、起草詔令的;門下省與中書省同掌機要,共議國政,並負責審查詔令,簽署章奏,有封駁之權;而尚書省事無不總,天下的政務各歸其下設六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吏部綜銓選之任,戶部負財政之責,禮部掌禮儀貢舉,兵部主兵籍器仗,刑部理刑獄辭訟,工部執土木工役……”
而故事的內容,比開頭還要怪異。
韋團兒起初還抱有幾分好奇,認真聽了下去,但越到後來她就越覺得枯燥無味,難以忍受,耳鳴眼花,昏昏欲睡……
然後,她腦袋越來越沉……
最後,她竟是真的開始打瞌睡了。
“阿姊實在是太有先見之明了。聽祖父講故事,果然無趣。”
為了不在韋老爺子麵前出糗,她趕緊狠狠的掐了自己一把,強行趕走了黏在自己身上的瞌睡蟲,打起精神,一麵做求知若渴狀繼續聽講,一麵在心裏哀怨的叫苦連天。
“你知道什麽是舉孝廉嗎?”
好不容易等他講完了這一個,卻迎來了下一個更加枯燥的故事,“在科舉未曾興起之前,沒有顯赫家世做依托的人若是想求得一官半職,便隻有走這條路子。其中舉是舉薦之意;孝廉,是孝順親長、廉能正直之意。為人立身以孝為本,任官從政以廉為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