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湘其實不問心裏也有譜,如果漢王知情,那麽俞妃出了什麽事,他定然有數。隻是總歸要問上一句才放心,到底皇帝決定讓漢王知道實情之後,漢王必然也會有一番不平靜的。
她端茶道:「你去吧。有消息就隨時來告訴我。」
紫嫣起身,稱是離去。
……
秦王妃到了安淑妃宮中,安淑妃剛剛才從俞妃那邊過來。
「方才俞妃那邊那麽大動靜,到底發生了何事,母妃可知情?」
「你知道的也就是我知道的。」安淑妃端著茶,淡淡說道。又問:「鴻哥兒怎麽樣?這兩日咳嗽好些了嗎?」
秦王妃扭頭看了一眼梁嬤嬤。梁嬤嬤連忙說道:「回娘娘的話,好多了,昨夜裏一晚上都沒咳。」
安淑妃頗有些不悅地看向秦王妃:「多放些心思在孩子身上,你一個當娘的都不知道他病的怎麽樣了嗎?怠慢了皇孫,仔細皇上降罪。」
秦王妃連忙稱是。又接了青霞手上的手爐呈到安淑妃手上。覷著她神色不像是很怪罪,便又掐了掐手,鼓起勇氣說道:「皇上近來與晉王府上下接觸密切得很,什麽風聲也不曾透出來。今兒還隻傳了陸瞻一個人侍駕,真是讓人心下不安。」
安淑妃想了一下,看向她:「漢王怎麽樣了?」
「兒媳方才出來的時候看到那邊院門緊閉,沒有什麽聲響。但總覺得更加不能踏實了,俞妃好好的,怎麽就不見老五呢?」
安淑妃垂眸沒有說話。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母妃,這事兒咱們要不要去弄弄清楚?知道來由,也好引以為鑑。」秦王妃又試探道。
安淑妃拿銀簽挑動著手爐裏的炭火,一會兒才蓋上蓋子,說道:「得有把握才行,箭的事兒還沒下文呢,沒得讓人拿了把柄。」
秦王妃聽她沒有阻止,雙眼亮了亮。「兒媳自當小心行事便是。」
安淑妃揚唇點頭。
等秦王妃出了殿門,青霞走上來:「俞妃隻是跟咱們不相幹,王妃去打探,不會出婁子嗎?」
「她想去就讓她去吧。」安淑妃長長吐氣,「本宮也納悶著呢,俞妃這事肯定有貓膩。」
「那要是萬一出事……」
「不過是盯個梢,能出什麽大事?」安淑妃睨著她,「就是萬一出了事兒,不是有她兜著嗎?一天到晚想著讓我把他們弄進京城來住,連自己的孩子也顧不上照顧。一個兒媳婦而已,沒了她還可以再娶!」
青霞抬頭看了她一眼,隨後低頭道:「到底是郡主和皇孫的生母,哪裏有不疼惜自己孩子的?想來娘娘這話也不是真心話。王妃若是栽了,也會連累王爺。為了防備王妃失手,不如奴婢打發人從旁悄悄看著,以防萬一。」
安淑妃神色稍緩,深呼吸一口氣道:「去吧。」
……
漢王從俞妃那裏碰壁回宮,心情鬱悶至極,同時對俞妃不肯見他的原因,更加疑惑了,也隱隱有了一種不祥之感。
想到早前俞妃半遮半露說出的那些奇怪的話,難道她身上當真有什麽秘密?
「王爺,皇上傳您入宮覲見。」
正在糾結之時,身邊太監就目帶憂慮的引來了仁壽宮的傳話太監。
漢王正好有尋皇帝詢問之意,聞言立刻整了整衣冠,就往仁壽宮走去。
皇帝已經盤腿坐在炕上等待,他手上持著書卷,臉上既沒有因為他先前吵鬧生事而起的怒意,也看不出來不計較他犯錯的緩和之色。
「父皇。」
漢王躬身。
「坐吧。」皇帝眼神指了指炕下的凳子。等他謝恩坐下來,皇帝問道:「你剛才在吵什麽?」
「回父皇的話,兒臣聽聞母妃染恙,想要入內請安,但幾次前去都被擋了回來。兒臣心憂,以至於失了儀態,請父皇恕罪。」
「你在京還得有好一陣子,這麽急著見她作甚?」
漢王語塞,硬著頭皮回道:「母親染病,兒子不能侍奉病榻之前,是為不孝。兒臣不願做個不孝之人。」
皇帝把書放下來。漢王望著書卷封麵,認得那正是一本《孝經》。
「聽永安侯說,宗人府那邊時常接到你母妃囑咐發去給你的信件,你們在信件裏都會說些什麽?」
漢王微頓:「無非是一些日常。偶爾也會問候問候父皇龍體。兒臣則說一些在封地的軼聞。」
「你認不認識楊淳?」
漢王更是怔然,尋思片刻道:「兒臣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
「那你母親可有跟你說過太子?」
漢王搖了搖頭:「從來沒有。」
說完之後他抬頭,隻見皇帝目光仍然落定在他臉上,他若在膝蓋上的兩隻手不由自主的蜷了蜷:「不知這個楊淳,是什麽人?父皇為何會突然提到他?」
皇帝看他半晌,說道:「這個楊淳,是你母親進宮之前曾經心儀過的人。你母親這次生的『病』,是因二十多年前,為了庇護楊淳而生的。」
「什麽……」
漢王不可置信地抬起了頭。
……
「漢王已經去仁壽宮了。」
花拾把這個消息傳給宋湘,宋湘就守定在屋裏哪裏也沒去了。如果漢王當真對俞妃的事情全然無知,那皇帝會如何處置他,這直接關係到俞妃會不會聽話了。這個時候自然是不宜再生事端的,就是不知道皇帝能不能控製好自己。
「世子在哪兒?請他去仁壽宮那邊走走。」
她打發景旺出去。
什麽樣的結果對漢王來說才是最好的,宋湘不知道,她也沒有當過皇帝。但是皇帝眼下對陸瞻抱有極大的愧疚之心,有陸瞻在場勸著,他最起碼能夠保持冷靜。
陸瞻在蕭祺這邊用飯,收到景旺傳話就立刻起了身。
蕭祺看著他離去,轉頭見晉王也在望著陸瞻背影,便說道:「世子看起來像是有急事。」
晉王微微笑了一下,端起杯子:「也是成了親的人了,總得學學怎麽處事。」
蕭祺也笑道:「像當年我與王爺在這樣的年紀,可是並不如世子這般強幹。」
她端茶道:「你去吧。有消息就隨時來告訴我。」
紫嫣起身,稱是離去。
……
秦王妃到了安淑妃宮中,安淑妃剛剛才從俞妃那邊過來。
「方才俞妃那邊那麽大動靜,到底發生了何事,母妃可知情?」
「你知道的也就是我知道的。」安淑妃端著茶,淡淡說道。又問:「鴻哥兒怎麽樣?這兩日咳嗽好些了嗎?」
秦王妃扭頭看了一眼梁嬤嬤。梁嬤嬤連忙說道:「回娘娘的話,好多了,昨夜裏一晚上都沒咳。」
安淑妃頗有些不悅地看向秦王妃:「多放些心思在孩子身上,你一個當娘的都不知道他病的怎麽樣了嗎?怠慢了皇孫,仔細皇上降罪。」
秦王妃連忙稱是。又接了青霞手上的手爐呈到安淑妃手上。覷著她神色不像是很怪罪,便又掐了掐手,鼓起勇氣說道:「皇上近來與晉王府上下接觸密切得很,什麽風聲也不曾透出來。今兒還隻傳了陸瞻一個人侍駕,真是讓人心下不安。」
安淑妃想了一下,看向她:「漢王怎麽樣了?」
「兒媳方才出來的時候看到那邊院門緊閉,沒有什麽聲響。但總覺得更加不能踏實了,俞妃好好的,怎麽就不見老五呢?」
安淑妃垂眸沒有說話。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母妃,這事兒咱們要不要去弄弄清楚?知道來由,也好引以為鑑。」秦王妃又試探道。
安淑妃拿銀簽挑動著手爐裏的炭火,一會兒才蓋上蓋子,說道:「得有把握才行,箭的事兒還沒下文呢,沒得讓人拿了把柄。」
秦王妃聽她沒有阻止,雙眼亮了亮。「兒媳自當小心行事便是。」
安淑妃揚唇點頭。
等秦王妃出了殿門,青霞走上來:「俞妃隻是跟咱們不相幹,王妃去打探,不會出婁子嗎?」
「她想去就讓她去吧。」安淑妃長長吐氣,「本宮也納悶著呢,俞妃這事肯定有貓膩。」
「那要是萬一出事……」
「不過是盯個梢,能出什麽大事?」安淑妃睨著她,「就是萬一出了事兒,不是有她兜著嗎?一天到晚想著讓我把他們弄進京城來住,連自己的孩子也顧不上照顧。一個兒媳婦而已,沒了她還可以再娶!」
青霞抬頭看了她一眼,隨後低頭道:「到底是郡主和皇孫的生母,哪裏有不疼惜自己孩子的?想來娘娘這話也不是真心話。王妃若是栽了,也會連累王爺。為了防備王妃失手,不如奴婢打發人從旁悄悄看著,以防萬一。」
安淑妃神色稍緩,深呼吸一口氣道:「去吧。」
……
漢王從俞妃那裏碰壁回宮,心情鬱悶至極,同時對俞妃不肯見他的原因,更加疑惑了,也隱隱有了一種不祥之感。
想到早前俞妃半遮半露說出的那些奇怪的話,難道她身上當真有什麽秘密?
「王爺,皇上傳您入宮覲見。」
正在糾結之時,身邊太監就目帶憂慮的引來了仁壽宮的傳話太監。
漢王正好有尋皇帝詢問之意,聞言立刻整了整衣冠,就往仁壽宮走去。
皇帝已經盤腿坐在炕上等待,他手上持著書卷,臉上既沒有因為他先前吵鬧生事而起的怒意,也看不出來不計較他犯錯的緩和之色。
「父皇。」
漢王躬身。
「坐吧。」皇帝眼神指了指炕下的凳子。等他謝恩坐下來,皇帝問道:「你剛才在吵什麽?」
「回父皇的話,兒臣聽聞母妃染恙,想要入內請安,但幾次前去都被擋了回來。兒臣心憂,以至於失了儀態,請父皇恕罪。」
「你在京還得有好一陣子,這麽急著見她作甚?」
漢王語塞,硬著頭皮回道:「母親染病,兒子不能侍奉病榻之前,是為不孝。兒臣不願做個不孝之人。」
皇帝把書放下來。漢王望著書卷封麵,認得那正是一本《孝經》。
「聽永安侯說,宗人府那邊時常接到你母妃囑咐發去給你的信件,你們在信件裏都會說些什麽?」
漢王微頓:「無非是一些日常。偶爾也會問候問候父皇龍體。兒臣則說一些在封地的軼聞。」
「你認不認識楊淳?」
漢王更是怔然,尋思片刻道:「兒臣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
「那你母親可有跟你說過太子?」
漢王搖了搖頭:「從來沒有。」
說完之後他抬頭,隻見皇帝目光仍然落定在他臉上,他若在膝蓋上的兩隻手不由自主的蜷了蜷:「不知這個楊淳,是什麽人?父皇為何會突然提到他?」
皇帝看他半晌,說道:「這個楊淳,是你母親進宮之前曾經心儀過的人。你母親這次生的『病』,是因二十多年前,為了庇護楊淳而生的。」
「什麽……」
漢王不可置信地抬起了頭。
……
「漢王已經去仁壽宮了。」
花拾把這個消息傳給宋湘,宋湘就守定在屋裏哪裏也沒去了。如果漢王當真對俞妃的事情全然無知,那皇帝會如何處置他,這直接關係到俞妃會不會聽話了。這個時候自然是不宜再生事端的,就是不知道皇帝能不能控製好自己。
「世子在哪兒?請他去仁壽宮那邊走走。」
她打發景旺出去。
什麽樣的結果對漢王來說才是最好的,宋湘不知道,她也沒有當過皇帝。但是皇帝眼下對陸瞻抱有極大的愧疚之心,有陸瞻在場勸著,他最起碼能夠保持冷靜。
陸瞻在蕭祺這邊用飯,收到景旺傳話就立刻起了身。
蕭祺看著他離去,轉頭見晉王也在望著陸瞻背影,便說道:「世子看起來像是有急事。」
晉王微微笑了一下,端起杯子:「也是成了親的人了,總得學學怎麽處事。」
蕭祺也笑道:「像當年我與王爺在這樣的年紀,可是並不如世子這般強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