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紅一聽,也清楚盧紅兵的意思。她理由很明白。
“我當然知道了。可你是沒聽到他是怎麽說的!他大妹子一家老小!底下五個娃娃,上頭兩個老的,他妹子那個男人也不行,看著不像能做事的。你說說啊,他要對妹子好我有什麽意見!可那一大家子!要吃空我們家呀。”
衛紅一說起來,渾身都緊繃起來了,咬牙切齒的說:“你算算這筆賬!五個娃娃要讀書,女孩子也就算了,十七八歲也要嫁人。男娃娃呢。不得蓋房子娶媳婦拿彩禮呀。你姐夫這模樣,肯定是要麵麵照顧到,現在是無所謂,不過送點錢糧,可以後那就是個大窟窿,填不平的!”
她說完,憤憤不平。對著蘆紅兵大吐苦水:“你說這能讓我不著急麽!”
蘆紅兵也久久無法平靜,她搖了搖頭說:“你這麽說也沒錯......”
“要不讓姐夫給她男人找個工作,就在鎮上,當個工人,好好幹的話,一家人自己立起來,也就不用你們操心了。”
衛紅一聽,先是非常不滿意的想:“說來說去還是幫扶他們一家。”後來仔細想想,一個是長痛,一個是短痛。如果真讓鍾家一家自己立起來,那丈夫這邊就不必什麽事情都要幫忙了。
這是一個好主意!她越想越來勁,不得不承認,蘆紅兵這會還幫了她一個大忙。
衛紅心裏計劃妥帖了。又對之前說的話後悔起來。是她想岔了。在丈夫麵前說鍾家,自己也落不到好處。反而成了惡人。早知道有這樣的辦法,她一定不會大吵大鬧。鬧得夫妻之間也有隔閡了。
她回去的時候仔細思考了,然後又用那天鍾母提過來的豬血炒了菜吃。在胡庸城下班回來的時候,特地的說了一遍這事情。
這次,衛紅學聰明了。從頭到尾都說是為這一大家子好。
“我聽說小兩口都有初中學曆,隻要能弄到城裏來打工,名聲好聽,而且也夠他們生活了。”
見胡庸城沉思不語。衛紅又在旁邊添了一把火:“妹子在農場幹活,雖然說也能掙公分,可到底還是吃布袋糧,不穩定,當工人是鐵飯碗。不但能學到技術,將來學成了就有糊口的手藝。這是一輩子收益的事情。”
胡庸成聽完,似笑非笑的看了她一眼。在衛紅臉上露出詫異的時候,接過她的話說:“我也是這麽想的。”說罷,就從公文包裏掏出幾張招工表格。“我去五金廠那邊托人打聽過了。在鎮上工廠找個單位不難,就不知道他們二人能不能適應了。”
兩人在農村過了這麽久,年紀也不小了,唯一遺憾的是,他們兩個都快三十歲了。年齡比一般的學徒工人入門晚一些。東西學起來並不如年輕人。庸成有長遠的打算。可他摸不準鍾母能不能習慣城裏生活…
他略微想了想,把手放到衛紅手背上說:“你不要多想。她夫妻二人如果真有本事,便能自己站穩腳跟。如果不行,村裏謀個文書的職位也就行了。主要月箏身體不好幹不了活。要是讓她繼續留在奶牛場,恐怕身體吃不消。”
衛紅聽到這話,鼻子一酸。看到丈夫臉上慎重的表情。她這才恍然發覺,原來對鍾家,丈夫早就做好了打算。如果她早知道是這樣。何苦要大鬧一場?
她發覺自己憤憤不平的事情都隻是她無端的揣測,眼見事情並沒有她想象的嚴重。衛紅終於有些後悔了。
眼看妻子眉間皺紋漸漸舒展,胡庸成知道她想通了其中的關節。這才開口說:“招工事不宜遲。下月你帶月箏去工廠麵試。”
-------------------------------
這次去鎮上的時候,幾個小姑娘度過了最初的激動,興奮,到現在隱隱高興的模樣。已經能夠體麵的坐在麻木(三輪摩托)上,不像個鄉下來的村姑了。
鎮上熱鬧,城裏還開通了公交車。望著天上常常的電纜,慢吞吞的噴著黑煙的公交車喇叭格外的響亮。最神氣的還是女售票員。挎著軍綠色的包,怠慢的對著來往的乘客甩臉色,噴著瓜子挨個收錢。
鍾母說:“我看到這人,就好像以前舊社會賭場裏打手似的。好大的派頭。”
胡庸城工作繁忙,縣委常常有要事,他中午就留在辦公樓不回家。幹部樓底下也開了食堂。院子旁邊還住著不少高幹弟子。父母都是政府人員。所以住得很近。他特地叮囑讓鍾母帶著幾個外甥去坐新開的公交車。還說道:
“以後鎮上會有更多的汽車。人民的生活也會越來越便捷。”
說這話的時候,他嘴裏含著笑。很高興。
過來接人的是衛紅,她臉上帶笑,上來摟著鍾母說:“你們總算來啦,供銷社今天進了新貨,很多東西都要買,一會兒就人多排不上隊了。”
她過了心裏那一關。並且希望自己能把兩人吵架的事情彌補回來,因此格外殷切。
鍾母問:“幾個孩子買鞋子穿,也不一地非要穿皮鞋。我看鄉下地方,穿解放鞋活動就很好,孩子皮得很,上山下山到處跑。”
衛紅說:“你這話不對,孩子大了,也要打扮的體麵些了。你和敬賢兩個馬上就要轉正,身份不一樣了。”自從鍾母鍾父到五金廠上班,已經有四個多月了。廠子裏當然是以前老朋友打過招呼了。轉正是個關卡。到處都在托關係。
尤其是小鎮小縣城,就更加是講關係往來。
“轉正以後慢慢就能把戶口遷過來了。你和敬賢兩人每個月有六十斤口糧,可不少了。”她這話意有所指。
幾人並排的走到供銷社裏。供銷社的東西一應俱全,暖水瓶,羊毛毯,無論什麽時候都擺在最上麵的櫃台(因為買的人少)。衛紅是常客,女售貨員都認得她。熱氣的問道:“買什麽呀。”
這句話直白,算是難得的服務態度了。
衛紅很和氣的指著幾個小的說:“拿五雙皮鞋過來。兒童的款式。”店裏隻有成人的男女款式,兒童則統一款式。
那個女售貨員瞟了一眼,轉頭對裏麵人說道:“三十四碼,三十五碼.....”說完,就從裏麵的櫃台拿出了用牛皮盒子包的皮鞋出來了。
這時候兩個青年男女模樣的人走進來,看到皮鞋。女青年就扯了扯對象的袖子,低聲說:“那皮鞋是新進的貨嗎?挺好看的。”
男的扭過頭來,一看價格說:“十二塊錢一雙,乖乖。真是闊佬。”
“我當然知道了。可你是沒聽到他是怎麽說的!他大妹子一家老小!底下五個娃娃,上頭兩個老的,他妹子那個男人也不行,看著不像能做事的。你說說啊,他要對妹子好我有什麽意見!可那一大家子!要吃空我們家呀。”
衛紅一說起來,渾身都緊繃起來了,咬牙切齒的說:“你算算這筆賬!五個娃娃要讀書,女孩子也就算了,十七八歲也要嫁人。男娃娃呢。不得蓋房子娶媳婦拿彩禮呀。你姐夫這模樣,肯定是要麵麵照顧到,現在是無所謂,不過送點錢糧,可以後那就是個大窟窿,填不平的!”
她說完,憤憤不平。對著蘆紅兵大吐苦水:“你說這能讓我不著急麽!”
蘆紅兵也久久無法平靜,她搖了搖頭說:“你這麽說也沒錯......”
“要不讓姐夫給她男人找個工作,就在鎮上,當個工人,好好幹的話,一家人自己立起來,也就不用你們操心了。”
衛紅一聽,先是非常不滿意的想:“說來說去還是幫扶他們一家。”後來仔細想想,一個是長痛,一個是短痛。如果真讓鍾家一家自己立起來,那丈夫這邊就不必什麽事情都要幫忙了。
這是一個好主意!她越想越來勁,不得不承認,蘆紅兵這會還幫了她一個大忙。
衛紅心裏計劃妥帖了。又對之前說的話後悔起來。是她想岔了。在丈夫麵前說鍾家,自己也落不到好處。反而成了惡人。早知道有這樣的辦法,她一定不會大吵大鬧。鬧得夫妻之間也有隔閡了。
她回去的時候仔細思考了,然後又用那天鍾母提過來的豬血炒了菜吃。在胡庸城下班回來的時候,特地的說了一遍這事情。
這次,衛紅學聰明了。從頭到尾都說是為這一大家子好。
“我聽說小兩口都有初中學曆,隻要能弄到城裏來打工,名聲好聽,而且也夠他們生活了。”
見胡庸城沉思不語。衛紅又在旁邊添了一把火:“妹子在農場幹活,雖然說也能掙公分,可到底還是吃布袋糧,不穩定,當工人是鐵飯碗。不但能學到技術,將來學成了就有糊口的手藝。這是一輩子收益的事情。”
胡庸成聽完,似笑非笑的看了她一眼。在衛紅臉上露出詫異的時候,接過她的話說:“我也是這麽想的。”說罷,就從公文包裏掏出幾張招工表格。“我去五金廠那邊托人打聽過了。在鎮上工廠找個單位不難,就不知道他們二人能不能適應了。”
兩人在農村過了這麽久,年紀也不小了,唯一遺憾的是,他們兩個都快三十歲了。年齡比一般的學徒工人入門晚一些。東西學起來並不如年輕人。庸成有長遠的打算。可他摸不準鍾母能不能習慣城裏生活…
他略微想了想,把手放到衛紅手背上說:“你不要多想。她夫妻二人如果真有本事,便能自己站穩腳跟。如果不行,村裏謀個文書的職位也就行了。主要月箏身體不好幹不了活。要是讓她繼續留在奶牛場,恐怕身體吃不消。”
衛紅聽到這話,鼻子一酸。看到丈夫臉上慎重的表情。她這才恍然發覺,原來對鍾家,丈夫早就做好了打算。如果她早知道是這樣。何苦要大鬧一場?
她發覺自己憤憤不平的事情都隻是她無端的揣測,眼見事情並沒有她想象的嚴重。衛紅終於有些後悔了。
眼看妻子眉間皺紋漸漸舒展,胡庸成知道她想通了其中的關節。這才開口說:“招工事不宜遲。下月你帶月箏去工廠麵試。”
-------------------------------
這次去鎮上的時候,幾個小姑娘度過了最初的激動,興奮,到現在隱隱高興的模樣。已經能夠體麵的坐在麻木(三輪摩托)上,不像個鄉下來的村姑了。
鎮上熱鬧,城裏還開通了公交車。望著天上常常的電纜,慢吞吞的噴著黑煙的公交車喇叭格外的響亮。最神氣的還是女售票員。挎著軍綠色的包,怠慢的對著來往的乘客甩臉色,噴著瓜子挨個收錢。
鍾母說:“我看到這人,就好像以前舊社會賭場裏打手似的。好大的派頭。”
胡庸城工作繁忙,縣委常常有要事,他中午就留在辦公樓不回家。幹部樓底下也開了食堂。院子旁邊還住著不少高幹弟子。父母都是政府人員。所以住得很近。他特地叮囑讓鍾母帶著幾個外甥去坐新開的公交車。還說道:
“以後鎮上會有更多的汽車。人民的生活也會越來越便捷。”
說這話的時候,他嘴裏含著笑。很高興。
過來接人的是衛紅,她臉上帶笑,上來摟著鍾母說:“你們總算來啦,供銷社今天進了新貨,很多東西都要買,一會兒就人多排不上隊了。”
她過了心裏那一關。並且希望自己能把兩人吵架的事情彌補回來,因此格外殷切。
鍾母問:“幾個孩子買鞋子穿,也不一地非要穿皮鞋。我看鄉下地方,穿解放鞋活動就很好,孩子皮得很,上山下山到處跑。”
衛紅說:“你這話不對,孩子大了,也要打扮的體麵些了。你和敬賢兩個馬上就要轉正,身份不一樣了。”自從鍾母鍾父到五金廠上班,已經有四個多月了。廠子裏當然是以前老朋友打過招呼了。轉正是個關卡。到處都在托關係。
尤其是小鎮小縣城,就更加是講關係往來。
“轉正以後慢慢就能把戶口遷過來了。你和敬賢兩人每個月有六十斤口糧,可不少了。”她這話意有所指。
幾人並排的走到供銷社裏。供銷社的東西一應俱全,暖水瓶,羊毛毯,無論什麽時候都擺在最上麵的櫃台(因為買的人少)。衛紅是常客,女售貨員都認得她。熱氣的問道:“買什麽呀。”
這句話直白,算是難得的服務態度了。
衛紅很和氣的指著幾個小的說:“拿五雙皮鞋過來。兒童的款式。”店裏隻有成人的男女款式,兒童則統一款式。
那個女售貨員瞟了一眼,轉頭對裏麵人說道:“三十四碼,三十五碼.....”說完,就從裏麵的櫃台拿出了用牛皮盒子包的皮鞋出來了。
這時候兩個青年男女模樣的人走進來,看到皮鞋。女青年就扯了扯對象的袖子,低聲說:“那皮鞋是新進的貨嗎?挺好看的。”
男的扭過頭來,一看價格說:“十二塊錢一雙,乖乖。真是闊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