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請來休息,其實也就是商議對策的代名詞了,宮中人多嘴雜,清安宮距離清寧宮又近,在此等時刻,也不知道會不會有人別有心思,往清寧宮去通風報信,惹來太後的猜忌。不過徐循現在並顧不上這些,橫豎太後要猜忌,也早猜忌了,不會等到這一番商議再來。
她和郕王幾乎都是前後腳到的,徐循才換了一身衣服,郕王就在簾子外頭等著了。徐循吩咐了韓女史一聲,“準備熱水,一會開宮門以後立刻去南邊拿素服,你們也換上素服吧。”
這無疑是意味著發生了極壞的事,周圍人的臉色刷地就白了,不過都是宮中老人,知道事態緊急,也不多問什麽,趙嬤嬤親自打了簾子,把郕王接了進來。
“給預備些點心……”徐循猶自吩咐著,“這都一晚上沒吃了,明日還要上朝……”
“娘。”郕王現在哪有說這些的心情,他看來是罕見地亂了方寸,很是緊迫地招呼了一聲,就咬住下唇,不說話了。
周圍人都很是知機地退了出去,屋內頓時隻剩下母子二人,徐循招呼了一聲,“坐。”
又寬慰他道,“就是再大的事不也都熬過來了?你畢竟還是年輕了點,十幾年前,說到帝位更替的時候,風波可要比這更甚。”
當時的事情,如今都是為尊者諱,尋常不會拿出來談論,郕王所知也不過就是皮毛,不過徐循態度沉穩,也讓他稍微安定下來一些,沒那麽腳不著地的著急忙慌了——就在剛才,請立郕王的話出口了以後,徐循也是看得清楚明白,郕王一下就不知所措了,麵上那點冷靜,完全是平日的養氣功夫在那撐著呢。
畢竟年紀輕,又是藩王,從未經過事情。要不是從小有個身世波折,讓他養成了藏得住心事的性子,現在還不知要怎麽情緒外露。徐循心裏明白——郕王和先帝比,兩人的性格就是都走了極端,先帝剛愎,郕王就易於心軟,隻說兩人都不是親生,和養母的關係就處得是南轅北轍。先帝知道自己身世以後,不論心裏怎麽想,可卻從未再和太後親近過一分,郕王這裏,鬧了點別扭,到底也就把關係給緩和下來了,自己待郕王,可遠遠比不上太後待先帝那般掏心挖肺,如今卻是這麽個局麵,雖然還有許多其餘的因素,但也有性格的區別在。
“那現在到底該怎麽辦。”郕王雖然沉穩些了,卻還是沒個主意,“明日朝會,若有人再提此事——”
“你不能答應。”徐循斬釘截鐵地說,“你需要力主皇長子即位,但也不能太搶風頭……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郕王又迷惑了,“啊?那到底是該怎麽辦啊?”
“按常理,此時應該是皇長子即位,你監國。”徐循也知道,郕王沒有接觸政事的經驗,許多官場上的潛規則他並不清楚。“不過眼下兵臨城下,太後是一介女流不通軍事,頂事的老將和軍隊全都折損在懷來了。情況很是不妙,朝廷需要一個上來就能做事的皇帝,而且……接下來的幾年——起碼是五年內,最好也不要有太大的動蕩。如果還是皇長子即位,你來監國的話,其實實權兵權一樣都還是要交到你手上的,太後卒中過,在這種時候怎能讓人放心……叔王理政,真能和周公一般還政成王的又有多少?更別說先帝有極大的可能是沒有死——”
郕王麵上頓時掠過一絲陰影,“那我豈不是更不能即位了,不然,若哥哥回來……”
“他回來又怎麽樣?回來了他還能再做皇帝嗎?”徐循陰惻惻地道,“若他逃入懷來,那也罷了,懷來到現在都沒急報,可見若不是混亂中被砍死,便是被俘……不論如何,對國朝來說,他已經死了。讓你力主皇長子即位,不過是給你做點名聲,你還以為真是要你把皇長子推上去,自己監國理政麽——那是害了你啊,孩子。”
郕王低頭沉思片刻,方才是點了點頭,低聲道,“我……我明白娘的意思了。”
如今郕王才是二十多歲,若是皇長子即位,十多年後他還是年富力強,又兼多年接觸朝政,即使這些年來朝中一帆風順毫無波折,交權以後郕王也肯定會受到極為嚴密的監視,下半輩子都要小心度日。少有行差踏錯,便是身敗名裂的結局——這還是最理想的結果,若是這十幾年內有個什麽風雨,譬如皇長子不幸發天花死了之類的,郕王的名聲肯定也得跟著全完了——要是皇次子也不巧去世的話,他是即位還是不即位?隻要即位,害死兩個侄子的名聲肯定是鐵板釘釘就蓋了下來,根本就沒有商量餘地的。
這根本是苦得不得了的差事,當然,為國家大義,可能會有賢王願意獻身,即使將來一無所有也是在所不惜……不過徐循是不會讓自己的養子被這種所謂大義坑死的,隻要郕王是她的兒子,她就不會接受皇長子登基、郕王監國的結果。
不過正因為有了登基接位的打算,才要做做表麵功夫,徐循再三叮囑郕王,“問到你就說有皇長子,而且說哥哥也有可能活著。不等朝臣說出,哥哥即使活著也不能再登基,隻能為太上皇這句話,絕不能答應下來。”
既然已經明白了徐循的意思,對她的吩咐,郕王理解得就很透徹了,他道,“可——可——太後娘娘那裏——”
徐循正要說話時,屋外忽然傳來了輕輕的拍掌聲,她眉頭一皺,“進來吧。”
韓女史便疾步進來,低聲道,“娘娘,剛才有人送來消息,說是清寧宮那裏派人去印綬監了!”
此時天色微熹,宮門已經開了,去往南內取郕王素服的人應該也已經出發,徐循一抬眉毛,“連這都打聽出來了?”
“畢竟是心向郕王啊……”韓女史也是輕輕地說。
從清寧宮有人出去二十四衙門,這很好打聽,隻要看到往那邊方向過去,多少也猜得出來。但具體到去印綬監,這個除非清寧宮有人暗通消息,否則也是如何能打聽出來?隻要這一句話,太後的心思其實也就很明白了,郕王這裏早些知道,就可以早些做點準備。看來,宮中內侍能人不少,這才事發多久,弄清了局麵不說,而且是已經判斷出了宮中大勢,向的是哪一方了……
“她想得太簡單了。”徐循搖了搖頭,“此事不足慮,先放在一邊。”
等韓女史退出去了,她方才繼續叮囑郕王,“一會上朝,我是不能跟去的,朝會上有問你就保持這個立場,這樣即使情況有什麽逆轉變化,你也能占盡主動……我猜此事朝會內必定不能得到結果,不過,兩三日內肯定會有人妥協。現在兵臨城下,朝中無人可以強壓下幼帝即位的危局,立襄王更是癡人說夢一般,到最後肯定是要來立你……等到群臣意見一致時,你也不要就鬆口了,一定要問清楚一件事,你哥哥的兩個兒子該怎麽辦!”
郕王嚇了一跳,“娘的意思是——”
“不是讓你和臣子們商量什麽斬草除根的事情。”徐循見他臉色煞白,也是又好氣又好笑,“你也是有兒子的人,壯兒,皇位傳承到你頭上,就已經是換了世係了,不在沒即位之前弄清名分歸屬,把你那兩個侄兒的王爵給定下來,難道還讓他們以皇長子、皇次子的名義定居在宮中嗎?”
郕王畢竟是還年輕了點,今天慌裏慌張的,表現是大失水準,等徐循說明白了,這才恍然大悟,連連應是,“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母子倆一番麵授機宜,天色已經放亮,徐循見時辰差不多了,便喚人來給郕王上了點心,又端了熱水來讓他梳洗一番,換了素服,讓他去清寧宮迎太後一道上朝。雖然按慣例,兩宮從不參與朝會,但此時事出非常,這個慣例顯然是不再管用了。
至於她自己,這時卻不會做出跟著上朝的事情,身份不對,上朝也無法說話,還容易招人口舌,徐循自然不會如此愚蠢,隻是安心在清安宮中等待消息。
今日的朝會時常,幾乎完全無法預估,朝會後還有可能去文華殿繼續立儲的爭辯,徐循此時也不知太後到底心態如何,不過她不願立郕王的心思還是比較明顯的,就不知道在朝會上會不會有什麽出人意料的變化,最後到底是誰能得勢了。這樣的事情,沒有人可以明確地預料到結果,徐循也隻能說是以太後的為人和如今的局勢來說,最後太後讓步同意立郕王的可能相對最大。
不知不覺間,半日功夫一晃即過,韓女史進來報信,“方才在殿上,吏部尚書王大人請立郕王,兵部右侍郎於大人等也都附議,不過亦有許多人反對,郕王也是堅辭,娘娘現在移駕文華殿去了。”
過不得多久,又有人來道,“太後娘娘召娘娘去文華殿議事。”
徐循也不矯情,收拾收拾就過了文華殿,不過引路內侍,並未把她帶到議事用的大間,而是先帶到了文華殿正殿偏房,太後正坐在那裏用點心,隻是吃得也是心不在焉,見到她來了,便丟下調羹,說道,“坐吧——別行禮了。”
徐循行了半禮,太後讓她到自己對麵坐了,方才低聲道,“聽說了沒有?六部大臣都說要立壯兒。”
六部大臣,在朝廷中的地位是舉足輕重,有六相之說。其地位不是別的高官可以比較的,尤其是先皇當政期間,內閣弱勢,六部就更為強盛了。其意見對於太後的影響,當然也是最大。
徐循見太後模樣,似乎是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昨日見郕王的事情,她抬起眉毛,“那娘娘意下如何?”
太後的眉頭就是緊緊地皺了起來,“問題是,壯兒他娘……瘋了啊!”
事發突然,誰也不能考慮周全,太後不願立郕王,所顧慮的卻是在此處,徐循頓時恍然大悟。“這……也有道理。”
“隻是立幼帝,看來是不成了。”太後眉頭緊鎖。“立襄王又不成,太遠,等他來,黃花菜都涼了……”
她又歎了口氣,“再說,他隻怕也不敢來吧,現在北方的局勢都糜爛成這樣了,他哪有膽子北上。”
當日,襄王連爭都不敢爭,便要回長沙去,已經是說明了他的性格,如今他已經是皇帝的叔父了,更是沒可能回來即位。太後自己放棄了這個想法,徐循也感寬慰,她道,“那以娘娘之意,此事該怎麽辦呢?”
“不立壯兒,無法可想了,但壯兒的血脈,又不適合當皇帝。”太後商量般問徐循,“不如以壯兒為帝,以大哥兒為太子,你看如何?”
一麵說,她一麵瞥了徐循一眼,徐循見她表情,電光火石間,已經全明白過來了——太後怎麽是不知道?隻怕是早知道了她接郕王去清安宮的事,她這是在和她討價還價呢……
她的腦子頓時就急速地轉動了起來:太後這麽做,是什麽意思?難道心中實際已經在猜忌自己,猜忌郕王了?
“這不是我能做主的事。”徐循一邊想,一邊毫不考慮地搖了搖頭。“娘娘應該去問大臣以及郕王——娘娘問過了沒有?”
“還沒有。”太後不見異色,順著徐循的話說了下來,“我是想先和你商量商量。”
她這些年來,城府越深,徐循也看不出太後真正的想法,不過她已經和郕王通氣,現在也隻能是相信他的表現了。她道,“我畢竟不是壯兒生母,也不可能代他什麽,更不知道這麽做是否合乎禮法,娘娘還是和大臣們商量吧。”
說著,便起身欲要告退,卻被太後止住,“罷了,此時又何必如此做作?你和我一道過去吧。”
她的話裏有微微的諷刺,徐循隻當沒聽到,也不再矯情,便默不作聲地退到一邊,給太後讓道。
太後站起身來,才是踏出一步,忽然身形一個趔趄,頓時就往前歪倒了下去。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早!
她和郕王幾乎都是前後腳到的,徐循才換了一身衣服,郕王就在簾子外頭等著了。徐循吩咐了韓女史一聲,“準備熱水,一會開宮門以後立刻去南邊拿素服,你們也換上素服吧。”
這無疑是意味著發生了極壞的事,周圍人的臉色刷地就白了,不過都是宮中老人,知道事態緊急,也不多問什麽,趙嬤嬤親自打了簾子,把郕王接了進來。
“給預備些點心……”徐循猶自吩咐著,“這都一晚上沒吃了,明日還要上朝……”
“娘。”郕王現在哪有說這些的心情,他看來是罕見地亂了方寸,很是緊迫地招呼了一聲,就咬住下唇,不說話了。
周圍人都很是知機地退了出去,屋內頓時隻剩下母子二人,徐循招呼了一聲,“坐。”
又寬慰他道,“就是再大的事不也都熬過來了?你畢竟還是年輕了點,十幾年前,說到帝位更替的時候,風波可要比這更甚。”
當時的事情,如今都是為尊者諱,尋常不會拿出來談論,郕王所知也不過就是皮毛,不過徐循態度沉穩,也讓他稍微安定下來一些,沒那麽腳不著地的著急忙慌了——就在剛才,請立郕王的話出口了以後,徐循也是看得清楚明白,郕王一下就不知所措了,麵上那點冷靜,完全是平日的養氣功夫在那撐著呢。
畢竟年紀輕,又是藩王,從未經過事情。要不是從小有個身世波折,讓他養成了藏得住心事的性子,現在還不知要怎麽情緒外露。徐循心裏明白——郕王和先帝比,兩人的性格就是都走了極端,先帝剛愎,郕王就易於心軟,隻說兩人都不是親生,和養母的關係就處得是南轅北轍。先帝知道自己身世以後,不論心裏怎麽想,可卻從未再和太後親近過一分,郕王這裏,鬧了點別扭,到底也就把關係給緩和下來了,自己待郕王,可遠遠比不上太後待先帝那般掏心挖肺,如今卻是這麽個局麵,雖然還有許多其餘的因素,但也有性格的區別在。
“那現在到底該怎麽辦。”郕王雖然沉穩些了,卻還是沒個主意,“明日朝會,若有人再提此事——”
“你不能答應。”徐循斬釘截鐵地說,“你需要力主皇長子即位,但也不能太搶風頭……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郕王又迷惑了,“啊?那到底是該怎麽辦啊?”
“按常理,此時應該是皇長子即位,你監國。”徐循也知道,郕王沒有接觸政事的經驗,許多官場上的潛規則他並不清楚。“不過眼下兵臨城下,太後是一介女流不通軍事,頂事的老將和軍隊全都折損在懷來了。情況很是不妙,朝廷需要一個上來就能做事的皇帝,而且……接下來的幾年——起碼是五年內,最好也不要有太大的動蕩。如果還是皇長子即位,你來監國的話,其實實權兵權一樣都還是要交到你手上的,太後卒中過,在這種時候怎能讓人放心……叔王理政,真能和周公一般還政成王的又有多少?更別說先帝有極大的可能是沒有死——”
郕王麵上頓時掠過一絲陰影,“那我豈不是更不能即位了,不然,若哥哥回來……”
“他回來又怎麽樣?回來了他還能再做皇帝嗎?”徐循陰惻惻地道,“若他逃入懷來,那也罷了,懷來到現在都沒急報,可見若不是混亂中被砍死,便是被俘……不論如何,對國朝來說,他已經死了。讓你力主皇長子即位,不過是給你做點名聲,你還以為真是要你把皇長子推上去,自己監國理政麽——那是害了你啊,孩子。”
郕王低頭沉思片刻,方才是點了點頭,低聲道,“我……我明白娘的意思了。”
如今郕王才是二十多歲,若是皇長子即位,十多年後他還是年富力強,又兼多年接觸朝政,即使這些年來朝中一帆風順毫無波折,交權以後郕王也肯定會受到極為嚴密的監視,下半輩子都要小心度日。少有行差踏錯,便是身敗名裂的結局——這還是最理想的結果,若是這十幾年內有個什麽風雨,譬如皇長子不幸發天花死了之類的,郕王的名聲肯定也得跟著全完了——要是皇次子也不巧去世的話,他是即位還是不即位?隻要即位,害死兩個侄子的名聲肯定是鐵板釘釘就蓋了下來,根本就沒有商量餘地的。
這根本是苦得不得了的差事,當然,為國家大義,可能會有賢王願意獻身,即使將來一無所有也是在所不惜……不過徐循是不會讓自己的養子被這種所謂大義坑死的,隻要郕王是她的兒子,她就不會接受皇長子登基、郕王監國的結果。
不過正因為有了登基接位的打算,才要做做表麵功夫,徐循再三叮囑郕王,“問到你就說有皇長子,而且說哥哥也有可能活著。不等朝臣說出,哥哥即使活著也不能再登基,隻能為太上皇這句話,絕不能答應下來。”
既然已經明白了徐循的意思,對她的吩咐,郕王理解得就很透徹了,他道,“可——可——太後娘娘那裏——”
徐循正要說話時,屋外忽然傳來了輕輕的拍掌聲,她眉頭一皺,“進來吧。”
韓女史便疾步進來,低聲道,“娘娘,剛才有人送來消息,說是清寧宮那裏派人去印綬監了!”
此時天色微熹,宮門已經開了,去往南內取郕王素服的人應該也已經出發,徐循一抬眉毛,“連這都打聽出來了?”
“畢竟是心向郕王啊……”韓女史也是輕輕地說。
從清寧宮有人出去二十四衙門,這很好打聽,隻要看到往那邊方向過去,多少也猜得出來。但具體到去印綬監,這個除非清寧宮有人暗通消息,否則也是如何能打聽出來?隻要這一句話,太後的心思其實也就很明白了,郕王這裏早些知道,就可以早些做點準備。看來,宮中內侍能人不少,這才事發多久,弄清了局麵不說,而且是已經判斷出了宮中大勢,向的是哪一方了……
“她想得太簡單了。”徐循搖了搖頭,“此事不足慮,先放在一邊。”
等韓女史退出去了,她方才繼續叮囑郕王,“一會上朝,我是不能跟去的,朝會上有問你就保持這個立場,這樣即使情況有什麽逆轉變化,你也能占盡主動……我猜此事朝會內必定不能得到結果,不過,兩三日內肯定會有人妥協。現在兵臨城下,朝中無人可以強壓下幼帝即位的危局,立襄王更是癡人說夢一般,到最後肯定是要來立你……等到群臣意見一致時,你也不要就鬆口了,一定要問清楚一件事,你哥哥的兩個兒子該怎麽辦!”
郕王嚇了一跳,“娘的意思是——”
“不是讓你和臣子們商量什麽斬草除根的事情。”徐循見他臉色煞白,也是又好氣又好笑,“你也是有兒子的人,壯兒,皇位傳承到你頭上,就已經是換了世係了,不在沒即位之前弄清名分歸屬,把你那兩個侄兒的王爵給定下來,難道還讓他們以皇長子、皇次子的名義定居在宮中嗎?”
郕王畢竟是還年輕了點,今天慌裏慌張的,表現是大失水準,等徐循說明白了,這才恍然大悟,連連應是,“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母子倆一番麵授機宜,天色已經放亮,徐循見時辰差不多了,便喚人來給郕王上了點心,又端了熱水來讓他梳洗一番,換了素服,讓他去清寧宮迎太後一道上朝。雖然按慣例,兩宮從不參與朝會,但此時事出非常,這個慣例顯然是不再管用了。
至於她自己,這時卻不會做出跟著上朝的事情,身份不對,上朝也無法說話,還容易招人口舌,徐循自然不會如此愚蠢,隻是安心在清安宮中等待消息。
今日的朝會時常,幾乎完全無法預估,朝會後還有可能去文華殿繼續立儲的爭辯,徐循此時也不知太後到底心態如何,不過她不願立郕王的心思還是比較明顯的,就不知道在朝會上會不會有什麽出人意料的變化,最後到底是誰能得勢了。這樣的事情,沒有人可以明確地預料到結果,徐循也隻能說是以太後的為人和如今的局勢來說,最後太後讓步同意立郕王的可能相對最大。
不知不覺間,半日功夫一晃即過,韓女史進來報信,“方才在殿上,吏部尚書王大人請立郕王,兵部右侍郎於大人等也都附議,不過亦有許多人反對,郕王也是堅辭,娘娘現在移駕文華殿去了。”
過不得多久,又有人來道,“太後娘娘召娘娘去文華殿議事。”
徐循也不矯情,收拾收拾就過了文華殿,不過引路內侍,並未把她帶到議事用的大間,而是先帶到了文華殿正殿偏房,太後正坐在那裏用點心,隻是吃得也是心不在焉,見到她來了,便丟下調羹,說道,“坐吧——別行禮了。”
徐循行了半禮,太後讓她到自己對麵坐了,方才低聲道,“聽說了沒有?六部大臣都說要立壯兒。”
六部大臣,在朝廷中的地位是舉足輕重,有六相之說。其地位不是別的高官可以比較的,尤其是先皇當政期間,內閣弱勢,六部就更為強盛了。其意見對於太後的影響,當然也是最大。
徐循見太後模樣,似乎是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昨日見郕王的事情,她抬起眉毛,“那娘娘意下如何?”
太後的眉頭就是緊緊地皺了起來,“問題是,壯兒他娘……瘋了啊!”
事發突然,誰也不能考慮周全,太後不願立郕王,所顧慮的卻是在此處,徐循頓時恍然大悟。“這……也有道理。”
“隻是立幼帝,看來是不成了。”太後眉頭緊鎖。“立襄王又不成,太遠,等他來,黃花菜都涼了……”
她又歎了口氣,“再說,他隻怕也不敢來吧,現在北方的局勢都糜爛成這樣了,他哪有膽子北上。”
當日,襄王連爭都不敢爭,便要回長沙去,已經是說明了他的性格,如今他已經是皇帝的叔父了,更是沒可能回來即位。太後自己放棄了這個想法,徐循也感寬慰,她道,“那以娘娘之意,此事該怎麽辦呢?”
“不立壯兒,無法可想了,但壯兒的血脈,又不適合當皇帝。”太後商量般問徐循,“不如以壯兒為帝,以大哥兒為太子,你看如何?”
一麵說,她一麵瞥了徐循一眼,徐循見她表情,電光火石間,已經全明白過來了——太後怎麽是不知道?隻怕是早知道了她接郕王去清安宮的事,她這是在和她討價還價呢……
她的腦子頓時就急速地轉動了起來:太後這麽做,是什麽意思?難道心中實際已經在猜忌自己,猜忌郕王了?
“這不是我能做主的事。”徐循一邊想,一邊毫不考慮地搖了搖頭。“娘娘應該去問大臣以及郕王——娘娘問過了沒有?”
“還沒有。”太後不見異色,順著徐循的話說了下來,“我是想先和你商量商量。”
她這些年來,城府越深,徐循也看不出太後真正的想法,不過她已經和郕王通氣,現在也隻能是相信他的表現了。她道,“我畢竟不是壯兒生母,也不可能代他什麽,更不知道這麽做是否合乎禮法,娘娘還是和大臣們商量吧。”
說著,便起身欲要告退,卻被太後止住,“罷了,此時又何必如此做作?你和我一道過去吧。”
她的話裏有微微的諷刺,徐循隻當沒聽到,也不再矯情,便默不作聲地退到一邊,給太後讓道。
太後站起身來,才是踏出一步,忽然身形一個趔趄,頓時就往前歪倒了下去。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