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氏也不是個喜歡拖拉的,決定了要出門,第二天早上在福壽居裏用了早膳之後,與老太太稟了一聲就領著陸尋一起出了府。


    因是早就吩咐下去的,車駕等是早就備好了,兩人各帶了兩個丫鬟,衛氏和陸尋乘了一輛,四個丫鬟坐了後麵一輛,就這樣出了門。


    坐在馬車上,聽著外麵傳來的熱鬧的聲音,衛氏滿是笑意。


    “都說閨女是母親的貼身小棉襖,這話可一點也沒說錯,瑋哥兒和恒哥兒哪裏能陪著母親一起出來閑逛?”衛氏道。


    陸尋忍不住笑。


    就算她從前再怎麽驕縱,在母親的眼裏,她也始終都是最好的。


    縱使陸尋是兩世為人,但麵前的可是她的親娘,是以她撒起嬌來沒有半點的心理障礙,直接就摟了衛氏的胳膊來回搖晃著,“對嘛,女兒就是母親的貼身小棉襖,以後啊,女兒可就賴在母親身邊不走了……”


    衛氏失笑。


    她伸出食指在陸尋的額頭上輕輕點了點,“你這丫頭,盡會胡說,姑娘家長大了哪有不嫁人的,母親可不敢一直將你留在身邊。”


    這般說著,衛氏又有些心酸了。


    世人都想養兒子,除了兒子可以傳宗接代之外,也有養女兒不過十幾年,就要經受這骨肉分離之苦的原因在其中。


    就比如陸尋。


    縱是將來同樣嫁在京城,但這出了嫁的媳婦,又哪裏能隨心所欲的出門?


    將來等陸尋出嫁了,再想見著女兒,隻怕就難了。


    雖然陸尋現在才將將要滿十二,但滿打滿算的,又還能留她幾年?


    隻這樣一想,衛氏眼眶便有些發紅,拉了陸尋的手輕輕拍了幾下:“尋尋,母親一想到將來不能天天見著你,這心裏就難受的慌……”


    陸尋聽了既吃驚,又有些無奈。


    “母親,”她安慰道,“您這又是想到哪裏去了,女兒今年才十二歲呢,離著出嫁還早得很,您可不興早早的就為了這件事難受啊!”


    被陸尋這樣一安慰,衛氏也發覺自己好像傷心得太早了。


    她抽了絲帕在眼角輕輕印了印,這才笑道:“說的也是,還有好幾年呢!”


    然後話鋒一轉,“說起來,當初你出生的時候,你父親知道得了個姐兒,便親手釀了些酒埋在地裏,說是江南一帶自來就有這樣的習俗,得了女兒總要親手釀了黃酒埋在院子裏的桂花樹下,等到將來女兒出嫁時再將酒挖出來,這酒便叫為女兒紅,就為了這,你父親還特意在咱們院子裏種了幾棵桂花樹呢……”


    陸尋聞言有些驚奇。


    前世她可沒聽衛氏說起過這些,她出嫁的時候衛氏和陸栩也沒有將親手釀的女兒紅挖出來。


    不過……


    想到前世自己出家時,陸家的景況,陸尋又有些了然了。


    那時候的陸家,正是自顧不暇的時候,又哪裏還能想起這些枝節來?


    還好,她重生了,有了重來一次的機會,也有了可以製止那些事情發生的機會。


    這樣一想,陸尋心裏便更加堅定起來。


    好一會兒,她才又抱著衛氏的手臂搖了搖:“母親,您都說了還有好幾年呢,可不興現在就將這些事掛在嘴邊,難不成母親這就開始嫌棄女兒煩著您了?”


    衛氏被陸尋逗樂了,“你這丫頭,慣會胡說。”


    倒也真的再不去想陸尋出嫁的事了。


    接下來的這一路上,在陸尋的故意逗趣之下,衛氏麵上的笑容便沒少過,直到馬車在安墨齋外停了下來,母女倆這才重新理了理衣裳下了馬車。


    安墨齋做的就是讀書人的生意,鋪子裏布置得自然是極為雅致的,便是各種物品的擺放,也都是極有講究的,小到一管再普通不過的筆,大到價值千金的古硯,看著倒都似與這鋪子融為了一體一般。


    也難怪安墨齋自打在京城落了腳,就成為了讀書人眼裏最為雅致的所在,縱是做著生意,也叫人下意識的將這裏與那些沾了銅臭的商人之所區分開來。


    衛氏和陸尋眼裏都有些驚歎。


    雖然到安墨齋來的客人多是男子,但鋪子裏的夥計明顯也是個機靈的,見著衛氏和陸尋領了幾個丫鬟進來,麵上半點驚訝都沒有,小跑著來到兩人跟前幾步遠的地方,麵上掛著極為討喜的笑容。


    “小的見過這位夫人,小姐,不知兩位想要看些什麽?”小夥計殷勤地道。


    衛氏點了點頭:“不用招呼我們,我們隨意看看。”


    陸栩本也是個才學出眾的,衛氏與陸栩成親這麽多年,耳濡目染之下眼光自然也是極好的,如今隻不過是挑些合適的文房四寶,這自是難不住衛氏。


    聽衛氏這樣說,那夥計便也點了點頭,然後真的依言退到了一邊。


    陸尋這倒是第一次來安墨齋,一邊跟在衛氏身後,一邊四處打量著,很是好奇的模樣。


    衛氏見狀,便笑了笑:“尋尋,你也可以四處逛逛,看看有沒有什麽感興趣的東西,不拘是書或者別的東西……”


    陸尋點頭。


    然後倒也真的在安墨齋裏四處看起來。


    對於那些聖賢書,陸尋其實沒有多少興趣。


    身為陸家人,便是姑娘家,也同樣都是請了女先生在府裏精心教導過的,而且學的還不是什麽《女誡》、《女則》之類的,琴棋書畫四書五經其實都有所涉獵,不過,比起看那滿篇的之乎者也,陸尋更樂意看記載了大安朝各處風土人情的遊記。


    別說遊記了,便是那些難登大雅之堂的話本子,也比什麽四書五經要來得有趣吧?


    雖然這樣的想法若是叫那些文人學子知道了,一定會痛斥陸尋幾聲,但陸尋本就是這樣想的嘛。


    安墨齋這樣一個風雅之所,自然是不會有話本子的,不過遊記倒是有好些,而且有好幾本都是陸尋沒有看過的,因而她在逛了一圈之後倒也真的有了些興趣。


    拿了一本細數江南各地民俗的遊記,陸尋看得正入迷,卻被身邊驟然傳來的響動給驚醒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容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莞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莞邇並收藏容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