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想要活著,不想他難過
當柳雲初將大理寺鳳時錦的話帶給蘇徵勤時,蘇徵勤眼神一亮,然後歎道:“我竟忘了這麽重要的地方,民意能將國師高高捧起,也能將國師重重摔下,關鍵時候更能救他們的性命!這一直以來,主導著事態發生的不正是民意嗎!”轉而他又問柳雲初:“她在牢裏的情況如何?”
柳雲初麵上晦暗,似不忍提起,嘴上還是道:“你說得不錯,落在鳳時昭那賤女人的手上,再好也好不到哪兒去……更何況,她一點都不好。”
蘇徵勤盡量不去想天牢裏的那副場景,道:“為今之計隻有盡快召集民意,才能救她於水火。”他看向柳雲初:“民意呼聲若是在京城,則很快被鎮壓,國師有大恩於淮南百姓,想必在那裏呼聲很高。需得有人往淮南走一趟,越快越好。”這個人當然不可能是他自己,他隻能留在京城,哪裏也不能去。
柳雲初便自告奮勇道:“我去吧。”
蘇徵勤看了看他,道:“此行一去路途遙遠,且必須日夜兼程,你可受得住?”
柳雲初正待要點頭,這時冷不防院子門口傳來一道聲音:“我和他一起去。”兩人俱是一愣,轉頭循聲看去,卻見蘇顧言正大步朝他們走來,眉染風霜,冷漠淡然。他也是先去了安國侯府找柳雲初,發現柳雲初並沒有在侯府,便順著蹤跡找來了二皇子府。
有一點鳳時寧說對了,要想幫鳳時錦,單憑他一人之力根本無法做到,他需要結合幫手一起努力才行。蘇顧言道:“柳世子對淮南不熟悉,二皇兄又不得不留守京城,我好歹是個皇子,和他一起去有個照應的同時,也能有足夠的號召力。”
蘇徵勤眯了眯眼,讓蘇顧言去,他不得不有所顧慮。畢竟這件事倘若做成了,則是招攬人心的一大好手段。蘇徵勤道:“四弟去沒問題嗎?”
蘇顧言看了看他,麵無表情道:“如若二皇兄不放心的話,可將貼身信物交由我,我帶去給淮南郡守,他便知道此事乃二皇兄授意。除了救她,別的我不感興趣。”
淮南郡守早在蘇徵勤南下賑災的時候便換做了自己人,是個信得過的。他聽聞蘇顧言如是說,嘴角含著淡淡笑意,點頭道:“如此甚好。時錦姑娘若知道有你這般盡心幫她,她也一定會心存感激的。接下來你便是要想個法子順利離京而又不惹人懷疑。”
蘇顧言道:“還請柳世子回去打點一下,向侯爺報之去向,以免侯爺著急露了馬腳,下午我便進宮麵聖,如不出意外的話,晚上我們便可悄然離京。”
柳雲初點頭,和蘇顧言先後離開了二皇子的府邸。
蘇顧言說到做到,果真下午便一人進宮去麵聖了,並且提前知會了賢妃一聲。蘇顧言見得皇帝後,坦坦蕩蕩、正直大方地為國師師徒求情,細數其功勞苦勞,並揚言淮南水患乃太子監督不力,暉州本是地震頻發區,發生地震更是再平常不過,結果惹得皇帝龍顏大怒。賢妃聽說了,連忙匆匆趕去禦書房相勸,生怕皇帝一怒之下再將蘇顧言派至偏遠之地,在旁又是抹淚又是求情。
皇帝知曉蘇顧言的脾氣,又直又強,始終學不會世故,腦筋也不會轉彎。這就是他一直不喜歡蘇顧言的原因之一。
索性,在賢妃的苦苦哀求之下,皇帝也沒多為難蘇顧言,隻罰他回去閉門思過一個月。一個月裏,不經傳召,不得踏出家門半步。
從禦書房出來時,蘇顧言望著天高雲淡,輕輕籲了一口氣。賢妃在旁無不擔憂道:“顧言,你曉得你父皇的脾氣,你為何還要忤逆他,若是他發起怒來又讓你離開京城,母妃真的不知道該怎麽辦了,母妃不盼望你這一生有多大成就,隻求你平平安安便已知足……”
蘇顧言淡淡道:“勞母妃憂心了,也多謝母妃及時出現替兒臣解圍。”
夜晚的時候,蘇徵勤將城門守衛打點,蘇顧言和柳雲初輕裝出發,連夜離京。
後來鳳時昭果真沒再對鳳時錦用刑,準確地來說,她好久都沒再出現在鳳時錦的麵前。鳳時錦也不知道究竟過了多久,小窗外的天黑了又亮,亮了又黑,她都懶得去數。
她很安靜地待在方寸之地的牢房裏,不吵不鬧,仿佛認命了一般。獄卒送來的殘羹冷炙,她都一口不剩地吃幹淨,也不再嬌貴地問獄卒要那麽一碗熱湯。漸漸的獄卒便覺得,再有脾氣的人進了這個地方,被折磨得生不如死,精神也會崩潰,更何況還是一個女人呢。太子妃給了她這般顏色,她終於知道了乖順和服帖。不然再傲下去的,吃的苦頭可就不止這一些了。
這樣一來,獄卒便覺得被馴服的鳳時錦有些好欺負。到了飯點,給她送的殘羹冷炙不說,有時候還是餿的,甚至將自己吃剩的剩飯和著啃剩下的骨頭裝一個碗,端給她吃。
起初鳳時錦頓了頓,並沒有第一時間伸手去接,獄卒便惱道:“吃啊!你不吃是不是?不吃有你好看!”
鳳時錦便伸出潰爛的雙手去捧起飯碗,獄卒見狀,還不忘給她手上踢了兩腳。她手上端不穩,一碗別人吃剩的飯就全灑在了地上。獄卒還道:“你要不把地上舔幹淨,看我怎麽收拾你!”
鳳時錦沒吭聲,用顫抖的手去地上抓起米粒,隻往嘴裏送。她不知道為什麽要這麽做,她也不知道活著的尊嚴,那時她腦海裏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要活著,親眼看著君千紀也好好地活在她麵前。
他們之間,誰要是先走一步,剩下的那個一定會很難過吧。
她不想失去君千紀,更不想他難過。
她身上的傷口,隻看過一次大夫,還是柳雲初來的那一次,要是他不來,恐怕連大夫都沒得看,恐怕她早已經熬不下去了。身上包紮的傷口也隻上過一次藥,後來都沒再換過,也不知那些傷口是慢慢愈合了還是慢慢惡化了。期間她發過兩次燒,燒得渾渾噩噩,興許是命不該絕,到最後她都挺過來了。
當柳雲初將大理寺鳳時錦的話帶給蘇徵勤時,蘇徵勤眼神一亮,然後歎道:“我竟忘了這麽重要的地方,民意能將國師高高捧起,也能將國師重重摔下,關鍵時候更能救他們的性命!這一直以來,主導著事態發生的不正是民意嗎!”轉而他又問柳雲初:“她在牢裏的情況如何?”
柳雲初麵上晦暗,似不忍提起,嘴上還是道:“你說得不錯,落在鳳時昭那賤女人的手上,再好也好不到哪兒去……更何況,她一點都不好。”
蘇徵勤盡量不去想天牢裏的那副場景,道:“為今之計隻有盡快召集民意,才能救她於水火。”他看向柳雲初:“民意呼聲若是在京城,則很快被鎮壓,國師有大恩於淮南百姓,想必在那裏呼聲很高。需得有人往淮南走一趟,越快越好。”這個人當然不可能是他自己,他隻能留在京城,哪裏也不能去。
柳雲初便自告奮勇道:“我去吧。”
蘇徵勤看了看他,道:“此行一去路途遙遠,且必須日夜兼程,你可受得住?”
柳雲初正待要點頭,這時冷不防院子門口傳來一道聲音:“我和他一起去。”兩人俱是一愣,轉頭循聲看去,卻見蘇顧言正大步朝他們走來,眉染風霜,冷漠淡然。他也是先去了安國侯府找柳雲初,發現柳雲初並沒有在侯府,便順著蹤跡找來了二皇子府。
有一點鳳時寧說對了,要想幫鳳時錦,單憑他一人之力根本無法做到,他需要結合幫手一起努力才行。蘇顧言道:“柳世子對淮南不熟悉,二皇兄又不得不留守京城,我好歹是個皇子,和他一起去有個照應的同時,也能有足夠的號召力。”
蘇徵勤眯了眯眼,讓蘇顧言去,他不得不有所顧慮。畢竟這件事倘若做成了,則是招攬人心的一大好手段。蘇徵勤道:“四弟去沒問題嗎?”
蘇顧言看了看他,麵無表情道:“如若二皇兄不放心的話,可將貼身信物交由我,我帶去給淮南郡守,他便知道此事乃二皇兄授意。除了救她,別的我不感興趣。”
淮南郡守早在蘇徵勤南下賑災的時候便換做了自己人,是個信得過的。他聽聞蘇顧言如是說,嘴角含著淡淡笑意,點頭道:“如此甚好。時錦姑娘若知道有你這般盡心幫她,她也一定會心存感激的。接下來你便是要想個法子順利離京而又不惹人懷疑。”
蘇顧言道:“還請柳世子回去打點一下,向侯爺報之去向,以免侯爺著急露了馬腳,下午我便進宮麵聖,如不出意外的話,晚上我們便可悄然離京。”
柳雲初點頭,和蘇顧言先後離開了二皇子的府邸。
蘇顧言說到做到,果真下午便一人進宮去麵聖了,並且提前知會了賢妃一聲。蘇顧言見得皇帝後,坦坦蕩蕩、正直大方地為國師師徒求情,細數其功勞苦勞,並揚言淮南水患乃太子監督不力,暉州本是地震頻發區,發生地震更是再平常不過,結果惹得皇帝龍顏大怒。賢妃聽說了,連忙匆匆趕去禦書房相勸,生怕皇帝一怒之下再將蘇顧言派至偏遠之地,在旁又是抹淚又是求情。
皇帝知曉蘇顧言的脾氣,又直又強,始終學不會世故,腦筋也不會轉彎。這就是他一直不喜歡蘇顧言的原因之一。
索性,在賢妃的苦苦哀求之下,皇帝也沒多為難蘇顧言,隻罰他回去閉門思過一個月。一個月裏,不經傳召,不得踏出家門半步。
從禦書房出來時,蘇顧言望著天高雲淡,輕輕籲了一口氣。賢妃在旁無不擔憂道:“顧言,你曉得你父皇的脾氣,你為何還要忤逆他,若是他發起怒來又讓你離開京城,母妃真的不知道該怎麽辦了,母妃不盼望你這一生有多大成就,隻求你平平安安便已知足……”
蘇顧言淡淡道:“勞母妃憂心了,也多謝母妃及時出現替兒臣解圍。”
夜晚的時候,蘇徵勤將城門守衛打點,蘇顧言和柳雲初輕裝出發,連夜離京。
後來鳳時昭果真沒再對鳳時錦用刑,準確地來說,她好久都沒再出現在鳳時錦的麵前。鳳時錦也不知道究竟過了多久,小窗外的天黑了又亮,亮了又黑,她都懶得去數。
她很安靜地待在方寸之地的牢房裏,不吵不鬧,仿佛認命了一般。獄卒送來的殘羹冷炙,她都一口不剩地吃幹淨,也不再嬌貴地問獄卒要那麽一碗熱湯。漸漸的獄卒便覺得,再有脾氣的人進了這個地方,被折磨得生不如死,精神也會崩潰,更何況還是一個女人呢。太子妃給了她這般顏色,她終於知道了乖順和服帖。不然再傲下去的,吃的苦頭可就不止這一些了。
這樣一來,獄卒便覺得被馴服的鳳時錦有些好欺負。到了飯點,給她送的殘羹冷炙不說,有時候還是餿的,甚至將自己吃剩的剩飯和著啃剩下的骨頭裝一個碗,端給她吃。
起初鳳時錦頓了頓,並沒有第一時間伸手去接,獄卒便惱道:“吃啊!你不吃是不是?不吃有你好看!”
鳳時錦便伸出潰爛的雙手去捧起飯碗,獄卒見狀,還不忘給她手上踢了兩腳。她手上端不穩,一碗別人吃剩的飯就全灑在了地上。獄卒還道:“你要不把地上舔幹淨,看我怎麽收拾你!”
鳳時錦沒吭聲,用顫抖的手去地上抓起米粒,隻往嘴裏送。她不知道為什麽要這麽做,她也不知道活著的尊嚴,那時她腦海裏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要活著,親眼看著君千紀也好好地活在她麵前。
他們之間,誰要是先走一步,剩下的那個一定會很難過吧。
她不想失去君千紀,更不想他難過。
她身上的傷口,隻看過一次大夫,還是柳雲初來的那一次,要是他不來,恐怕連大夫都沒得看,恐怕她早已經熬不下去了。身上包紮的傷口也隻上過一次藥,後來都沒再換過,也不知那些傷口是慢慢愈合了還是慢慢惡化了。期間她發過兩次燒,燒得渾渾噩噩,興許是命不該絕,到最後她都挺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