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棋子,名為無常。
深紅色的血玉整塊切割而成的棋盤,加上白玉和黑玉做了那棋子,如同行走在血色的地獄中的黑白雙煞,故名無常。
一般皇宮裏的東西都要有好兆頭,好寓意,但是偏偏就有一套這樣的棋盤,名字不好,寓意更加不好,卻是皇帝喜愛的寶貝。
熙春將手中剛剛重新備好的茶盞放在了皇帝的手邊,然後便在棋盤的另一頭坐了下來。還不待皇帝發話,熙春便隨意地下了一子。
她的落子處卻不是正常的棋局的落子處,反而像是真的隨意放置的一顆。皇帝不禁挑了挑眉,但是也不言不語,就那麽和熙春下了起來。
越下皇帝陛下的眉頭越是深索,每每熙春看見皇帝下了一子便馬上下子,便是連想一想的時間都沒有,很快皇帝陛下便開口道:“你輸了。”
熙春一點兒也不意外,滿臉是笑的對著皇帝說道:“總算是輸了。”
皇帝陛下挑了挑眉頭,然後問道:“當初杜太傅的棋藝算是天下一絕,出謀劃策的本事也是天下屈指可數,怎麽到了你這輩,竟然連棋都不會下了?”
縱然皇帝陛下語氣中微有嘲諷之意,但是熙春卻並不將之放在心上,隻是和顏悅色地回答道:“熙春不過是不愛費這個腦力罷了。若是旁的書法繪畫琴藝之流,隨便練練也就罷了。獨獨棋這一道,甚是傷神了些。”
都說是棋逢對手,皇帝陛下遇到熙春這麽一個不會下棋的,興致也就沒有了。扔了棋子,對著熙春道:“你若是能與朕旗鼓相當地下上一局,朕便將這無常賞賜與你如何?”
熙春對於這些身外之物從來都是有便好,沒有也無甚不好的態度,此時皇帝陛下這循循善誘的語氣,反倒讓熙春在意些。想來也是皇帝寂寞了些,偌大的深宮,找個能和他下棋的人都沒有了。
雖然下棋也很費神,但是好歹比那些奏章之流的要好上半分,而且皇帝陛下棋藝又高,跟自己下棋自然不會太費神,這般想著熙春就點了點道:“先謝過父皇了。”
皇帝見她應得痛快,自然知道她也未曾將這棋盤放在心上,隻是為了陪自己罷了,不禁有些失笑,然後沉聲道:“若是你贏了,杜家,可以回京,這樣杜家子弟可以參加秋闈。”
熙春原本整理棋盤的手頓了頓,然後繼續清理著棋盤。收拾完了熙春才對著皇帝恭敬地行了一禮道:“謝過父皇。”
書香世家不怕被貶謫,也不怕被流放,但是最怕的就是不能科舉。縱然心中丘壑林立,萬卷書都藏於心中,可是沒有施為之處,也就失去了大半的色彩。
皇帝陛下看著熙春眉宇間突然展露出的鄭重,不免對熙春的性子又把握了兩分,然後便波瀾不驚地說道:“朕如今不過月餘的壽命了。”
這是天下基本上都知道的事情,或許在新年的某一日,皇帝陛下便會駕鶴西去了。熙春聽見皇帝談起自己的死亡卻沒有半分波動的語氣,心中不由一緊,然後輕聲道:“月餘自然學不會天下的棋招,不免要皇上您親自教熙春如何贏了你的辦法了。”
“有意思,竟然要朕自己手把手教出一個打敗朕的對手。”皇帝此時卻展顏大笑,那聲音卻似是能傳遍整個皇宮一般。熙春隻是陪著皇帝的淡笑。
待皇帝陛下盡興了,回過神來,看著熙春已經收拾好的棋盤,有些不高興地道:“不是說讓朕教你,怎麽又收了起來,這徒弟也太不盡心了些。”
雖然吃驚於徒弟這一稱呼,但是今日皇帝的真性情未免露出太多,完全違背了喜怒不形於色的道理,熙春反而有些習以為常。
還沒等熙春坐定,皇帝便似乎想起來什麽,對著宮外的大太監道:“福德,把朕的棋譜拿出來,給平王妃。”
福德打量了熙春一眼,然後很快便在皇帝的書桌旁找到了那本棋譜。然後遞到了熙春的麵前。熙春雙手接了過來,看著書卷邊緣輕微卷起的毛邊,也知道這大概是皇帝陛下經常翻閱的一本棋譜。
但是這本棋譜沒有名字。封麵的書頁之上,名字那兒還是空白。
皇帝原本專心擺弄這棋子,看了這本棋譜一眼,然後對著熙春道:“這是朕親手所製,朕所用棋招幾乎都寫在了這本棋譜之中。雖然棋局看似千變萬化,但是隻要找到最關鍵的那一顆棋子,那麽什麽事情都會順著迎刃而解。”
這是一個的棋路,也是一個人對於世間很多事情的看法。熙春很是認真地聽著,皇帝看到那本棋譜上並無名字,這才想起來似的,將棋譜拿過,然後拿起旁邊的朱筆,十分潦草地寫上了“無常”二字。
寫完隨手將棋譜放在一邊,然後招了熙春坐在對麵,對著熙春細細地講解起了棋的入門。熙春對於下棋這件事情,打小兒就是一問三不知,甚至是故意回避任何學棋的場合。這時候卻靜下心來細細聽著皇帝的講解。
皇帝的講解讓熙春覺得,大約帝師這個名號不應該給自己的祖父,而應該給皇帝陛下才是。思路連貫,輕重分明,很快就讓人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而且大約是知道熙春是個不能隻記不用的人,故而,然後一邊教熙春下,一邊讓熙春想,待熙春下子了,再一點點分析。
這樣懂得因材施教的人,原本應該是能好好教導自己的兒子的。但是,他卻寧願把兒子給一個素未謀麵隻是聽聞過幾句名聲的人。
到底還是因為帝皇家。
待到福德進來小心翼翼地說到了晚膳時分的時候,對弈的二人才發覺時間過得如此之快,皇帝原本還有些話為說盡,誰知熙春卻很是果斷地道:“民以食為天,父皇還是先用膳罷。我也得回去消化一番,不然記個囫圇,忘個幹淨可不好。”
這般皇帝才去用了晚膳,而熙春也就此告辭了。
除了承明宮,熙春不禁遠遠回望了一眼承明宮翹起來的屋簷。皇帝看似異常的表現背後,卻是一個將死之人的寂寥之意,還有對生命無常的淡泊之心。
深紅色的血玉整塊切割而成的棋盤,加上白玉和黑玉做了那棋子,如同行走在血色的地獄中的黑白雙煞,故名無常。
一般皇宮裏的東西都要有好兆頭,好寓意,但是偏偏就有一套這樣的棋盤,名字不好,寓意更加不好,卻是皇帝喜愛的寶貝。
熙春將手中剛剛重新備好的茶盞放在了皇帝的手邊,然後便在棋盤的另一頭坐了下來。還不待皇帝發話,熙春便隨意地下了一子。
她的落子處卻不是正常的棋局的落子處,反而像是真的隨意放置的一顆。皇帝不禁挑了挑眉,但是也不言不語,就那麽和熙春下了起來。
越下皇帝陛下的眉頭越是深索,每每熙春看見皇帝下了一子便馬上下子,便是連想一想的時間都沒有,很快皇帝陛下便開口道:“你輸了。”
熙春一點兒也不意外,滿臉是笑的對著皇帝說道:“總算是輸了。”
皇帝陛下挑了挑眉頭,然後問道:“當初杜太傅的棋藝算是天下一絕,出謀劃策的本事也是天下屈指可數,怎麽到了你這輩,竟然連棋都不會下了?”
縱然皇帝陛下語氣中微有嘲諷之意,但是熙春卻並不將之放在心上,隻是和顏悅色地回答道:“熙春不過是不愛費這個腦力罷了。若是旁的書法繪畫琴藝之流,隨便練練也就罷了。獨獨棋這一道,甚是傷神了些。”
都說是棋逢對手,皇帝陛下遇到熙春這麽一個不會下棋的,興致也就沒有了。扔了棋子,對著熙春道:“你若是能與朕旗鼓相當地下上一局,朕便將這無常賞賜與你如何?”
熙春對於這些身外之物從來都是有便好,沒有也無甚不好的態度,此時皇帝陛下這循循善誘的語氣,反倒讓熙春在意些。想來也是皇帝寂寞了些,偌大的深宮,找個能和他下棋的人都沒有了。
雖然下棋也很費神,但是好歹比那些奏章之流的要好上半分,而且皇帝陛下棋藝又高,跟自己下棋自然不會太費神,這般想著熙春就點了點道:“先謝過父皇了。”
皇帝見她應得痛快,自然知道她也未曾將這棋盤放在心上,隻是為了陪自己罷了,不禁有些失笑,然後沉聲道:“若是你贏了,杜家,可以回京,這樣杜家子弟可以參加秋闈。”
熙春原本整理棋盤的手頓了頓,然後繼續清理著棋盤。收拾完了熙春才對著皇帝恭敬地行了一禮道:“謝過父皇。”
書香世家不怕被貶謫,也不怕被流放,但是最怕的就是不能科舉。縱然心中丘壑林立,萬卷書都藏於心中,可是沒有施為之處,也就失去了大半的色彩。
皇帝陛下看著熙春眉宇間突然展露出的鄭重,不免對熙春的性子又把握了兩分,然後便波瀾不驚地說道:“朕如今不過月餘的壽命了。”
這是天下基本上都知道的事情,或許在新年的某一日,皇帝陛下便會駕鶴西去了。熙春聽見皇帝談起自己的死亡卻沒有半分波動的語氣,心中不由一緊,然後輕聲道:“月餘自然學不會天下的棋招,不免要皇上您親自教熙春如何贏了你的辦法了。”
“有意思,竟然要朕自己手把手教出一個打敗朕的對手。”皇帝此時卻展顏大笑,那聲音卻似是能傳遍整個皇宮一般。熙春隻是陪著皇帝的淡笑。
待皇帝陛下盡興了,回過神來,看著熙春已經收拾好的棋盤,有些不高興地道:“不是說讓朕教你,怎麽又收了起來,這徒弟也太不盡心了些。”
雖然吃驚於徒弟這一稱呼,但是今日皇帝的真性情未免露出太多,完全違背了喜怒不形於色的道理,熙春反而有些習以為常。
還沒等熙春坐定,皇帝便似乎想起來什麽,對著宮外的大太監道:“福德,把朕的棋譜拿出來,給平王妃。”
福德打量了熙春一眼,然後很快便在皇帝的書桌旁找到了那本棋譜。然後遞到了熙春的麵前。熙春雙手接了過來,看著書卷邊緣輕微卷起的毛邊,也知道這大概是皇帝陛下經常翻閱的一本棋譜。
但是這本棋譜沒有名字。封麵的書頁之上,名字那兒還是空白。
皇帝原本專心擺弄這棋子,看了這本棋譜一眼,然後對著熙春道:“這是朕親手所製,朕所用棋招幾乎都寫在了這本棋譜之中。雖然棋局看似千變萬化,但是隻要找到最關鍵的那一顆棋子,那麽什麽事情都會順著迎刃而解。”
這是一個的棋路,也是一個人對於世間很多事情的看法。熙春很是認真地聽著,皇帝看到那本棋譜上並無名字,這才想起來似的,將棋譜拿過,然後拿起旁邊的朱筆,十分潦草地寫上了“無常”二字。
寫完隨手將棋譜放在一邊,然後招了熙春坐在對麵,對著熙春細細地講解起了棋的入門。熙春對於下棋這件事情,打小兒就是一問三不知,甚至是故意回避任何學棋的場合。這時候卻靜下心來細細聽著皇帝的講解。
皇帝的講解讓熙春覺得,大約帝師這個名號不應該給自己的祖父,而應該給皇帝陛下才是。思路連貫,輕重分明,很快就讓人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而且大約是知道熙春是個不能隻記不用的人,故而,然後一邊教熙春下,一邊讓熙春想,待熙春下子了,再一點點分析。
這樣懂得因材施教的人,原本應該是能好好教導自己的兒子的。但是,他卻寧願把兒子給一個素未謀麵隻是聽聞過幾句名聲的人。
到底還是因為帝皇家。
待到福德進來小心翼翼地說到了晚膳時分的時候,對弈的二人才發覺時間過得如此之快,皇帝原本還有些話為說盡,誰知熙春卻很是果斷地道:“民以食為天,父皇還是先用膳罷。我也得回去消化一番,不然記個囫圇,忘個幹淨可不好。”
這般皇帝才去用了晚膳,而熙春也就此告辭了。
除了承明宮,熙春不禁遠遠回望了一眼承明宮翹起來的屋簷。皇帝看似異常的表現背後,卻是一個將死之人的寂寥之意,還有對生命無常的淡泊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