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昨日初見,謝氏眉頭微皺:“老爺,昨夜見了達兒,我是一宿都沒睡安生。一轉眼六年沒見,這孩子昨夜也沒往我們近前來,我就怕他都不認得我們這狠心的爹娘了。一想起我們在青縣這幾年,達兒都孤苦伶仃地在京城,我這心裏就不是滋味。”
謝氏所說的“達兒”,便是指崔行初的嫡親哥哥崔行達了。
崔瞻拍拍謝氏:“又胡說,達兒可是父親母親親自留在身邊照應教養的,怎麽會是孤苦伶仃呢?青縣民貧地瘠,與京城名師大儒天差地別,我們也是怕耽誤達兒學業。況且,昨夜我見他身骨壯碩,一看就是沒受委屈”。
崔行初一邊聽一邊從昨晚記憶中搜索出哥哥崔行達的模樣,與其說自己這位嫡親大哥是“身骨壯碩”,不如說是圓胖圓胖,肉肉的臉頰疊出雙下巴,圓鼓鼓的肚子撐著長袍劃出半圓的弧線,腰身處、衣袖處的布料顯出層層贅肉的輪廓,隻有一雙圓而飽滿的眼睛,還能看出是和自己一樣的眼形。
謝氏起身:“父親母親的照料,自然是好的。隻是達兒沒有我們這當爹娘的守著,我終究是不放心。哎,以前就算了,今後,我定是要好好照應他的。”
崔瞻牽起崔行初的手,邊走邊道:“好好好,且去給父母請安,以後有的是時日。”
三人閑話著,往崔老太爺、崔老夫人起居的恒安院走去。
一路上,碰到的仆人遠遠衝父母行禮,口中喊著“四老爺、四夫人”,父親還跟一兩個看著就是家中老仆的管家寒暄幾句,看來父親雖多在外地任上,這人緣還不錯。
到了恒安院就熱鬧了,精神矍鑠、一把胡子的祖父崔相行是真正的一家之主,祖母李老太太臉盤白淨,正滋溜喝著養生茶,還有另外三房的叔伯嬸娘,一大堆堂兄弟姐妹們,可說是人丁興旺。
在這年代,請安可不是虛頭巴腦的麵子活。大人們問了安之後,還要碰頭互通信息,拿出來大事小情商量主意。
祖父、父親和伯父們低聲說著京裏的近況,女眷們也不清閑,執掌中饋的大伯娘抓緊時間跟婆婆匯報人情節禮的準備情況,二伯娘、三伯娘也在積極發言,就連她剛回府的母親,也是一副側耳聆聽的模樣,不時點頭附和刷著存在感。
崔行初暗暗慶幸自己還是小孩子,磕完頭、行完禮,就得了大人們的話,跟著一幫堂兄弟姐妹們往後花園子玩去。
崔家第三代子孫人丁興旺。根據母親一路上堅持不懈的科普,崔行初大概梳理如下:
大伯父家有兩子兩女,其中大伯娘生了三個,分別是嫡長子崔行琰,已成親當差;長女崔行媛,去年嫁到山東;二兒子崔行琮,年方十三歲。還有侍妾常姨娘生的小女兒崔行如,今年六歲。
二伯父家有一女三子,其中二伯娘先是生了嫡長女崔行蓉,年方十四;寵妾尤氏生庶長子崔行樺,年方十一歲;二伯娘受刺激之下奮勇爭先,連續生了嫡子崔行棟、崔行植,分別是九歲、七歲。
三伯父家倒是和自己家相似,一子一女,是三伯娘生的龍鳳胎,今年十歲,叫崔行光、崔行月。
再加上四房的孩子崔行達十四歲,崔行初十一歲,算起來,崔家四房女眷不辭勞苦,幾乎年年都有添丁。
花園子並不太大,一群孩子就“玩哪個遊戲”七嘴八舌爭執不定,最後是年齡最大的二房長女崔行蓉一錘定音,小姑娘身著紅裙、束著獨髻,一副“大姐頭”的氣勢:“別磨蹭了,就玩上幾盤丟沙包吧,我還有半個扇麵沒繡呢,玩一會兒就得回去。”
想來是她平時頗有威望,其餘幾個孩子都沒再爭執,吆喝著“手心手背”準備分組。
剛把所有人分成“兩人一組”,就聽到一個小男孩兒氣鼓鼓地叫道:“我不要和行達哥一夥,我不要!”
崔行初一看,這是三伯家龍鳳胎的老大,崔行光。
“大姐頭”崔行蓉一叉腰:“剛才按手心手背分的,你就得和行達一起。”
崔行光拉長了聲音:“我不要,行達哥太笨了,老是躲不掉沙包,我不要輸!”
崔行達的臉頰轟得一下漲的通紅,瞧瞧旁邊的崔行初,兩隻胖手在圓鼓鼓的身側羞赧地晃了晃。
崔行蓉把眼睛瞄向其他人,幾個孩子都鬼著呢,見她望過來,生怕她把崔行達配給自己,連忙往後躲:“配誰就是誰,我們也不換的。”
崔行初本來就是“老黃瓜刷綠漆”的“偽兒童”,玩遊戲也隻為消遣和鍛煉,見此情景,很有覺悟地扯扯大姐頭的裙子:“蓉姐姐,我跟行達哥一組,我也跑不快。”
崔行蓉看看她的個頭,點點頭:“那好,那就你們一組。”
“丟沙包”這個遊戲,所迥異者無非是沙包的款式花樣,遊戲規則無論古今大抵相同。
兩人站在兩端,負責投擲沙包;其餘諸人站在中間,來回奔跑“躲沙包”,被沙包投到身上就算淘汰,一局結束“投擲組”和“躲沙包組”就互相交換身份。
他們這種有好幾組、每組兩人的,規則上又多了一點變化:
躲沙包的人,接到一次沙包就可以“救回”被淘汰的同組隊友;要是某個組的兩個人都倒黴地被淘汰了,這組就得下場,替換原來的“投擲組”負責投擲。
投了幾圈沙包下來,崔行初原本輕輕鬆鬆玩遊戲的想法完全消失,隻剩下氣喘籲籲地吐槽:這波遊戲簡直坑爹了。
因為所有的投擲組為了迅速取得勝利,都會選擇整群人裏麵最容易被淘汰的一個組,集中“進攻”。
而崔行初這組,崔行達巍峨的身軀活似一座小山,動作起來又慢,沙包一丟一個準,簡直不要太受“投擲組”的歡迎。幾輪遊戲中,崔行初和崔行達迅速成了眾堂兄弟姐妹爭先進攻的“遊戲黑洞”。
謝氏所說的“達兒”,便是指崔行初的嫡親哥哥崔行達了。
崔瞻拍拍謝氏:“又胡說,達兒可是父親母親親自留在身邊照應教養的,怎麽會是孤苦伶仃呢?青縣民貧地瘠,與京城名師大儒天差地別,我們也是怕耽誤達兒學業。況且,昨夜我見他身骨壯碩,一看就是沒受委屈”。
崔行初一邊聽一邊從昨晚記憶中搜索出哥哥崔行達的模樣,與其說自己這位嫡親大哥是“身骨壯碩”,不如說是圓胖圓胖,肉肉的臉頰疊出雙下巴,圓鼓鼓的肚子撐著長袍劃出半圓的弧線,腰身處、衣袖處的布料顯出層層贅肉的輪廓,隻有一雙圓而飽滿的眼睛,還能看出是和自己一樣的眼形。
謝氏起身:“父親母親的照料,自然是好的。隻是達兒沒有我們這當爹娘的守著,我終究是不放心。哎,以前就算了,今後,我定是要好好照應他的。”
崔瞻牽起崔行初的手,邊走邊道:“好好好,且去給父母請安,以後有的是時日。”
三人閑話著,往崔老太爺、崔老夫人起居的恒安院走去。
一路上,碰到的仆人遠遠衝父母行禮,口中喊著“四老爺、四夫人”,父親還跟一兩個看著就是家中老仆的管家寒暄幾句,看來父親雖多在外地任上,這人緣還不錯。
到了恒安院就熱鬧了,精神矍鑠、一把胡子的祖父崔相行是真正的一家之主,祖母李老太太臉盤白淨,正滋溜喝著養生茶,還有另外三房的叔伯嬸娘,一大堆堂兄弟姐妹們,可說是人丁興旺。
在這年代,請安可不是虛頭巴腦的麵子活。大人們問了安之後,還要碰頭互通信息,拿出來大事小情商量主意。
祖父、父親和伯父們低聲說著京裏的近況,女眷們也不清閑,執掌中饋的大伯娘抓緊時間跟婆婆匯報人情節禮的準備情況,二伯娘、三伯娘也在積極發言,就連她剛回府的母親,也是一副側耳聆聽的模樣,不時點頭附和刷著存在感。
崔行初暗暗慶幸自己還是小孩子,磕完頭、行完禮,就得了大人們的話,跟著一幫堂兄弟姐妹們往後花園子玩去。
崔家第三代子孫人丁興旺。根據母親一路上堅持不懈的科普,崔行初大概梳理如下:
大伯父家有兩子兩女,其中大伯娘生了三個,分別是嫡長子崔行琰,已成親當差;長女崔行媛,去年嫁到山東;二兒子崔行琮,年方十三歲。還有侍妾常姨娘生的小女兒崔行如,今年六歲。
二伯父家有一女三子,其中二伯娘先是生了嫡長女崔行蓉,年方十四;寵妾尤氏生庶長子崔行樺,年方十一歲;二伯娘受刺激之下奮勇爭先,連續生了嫡子崔行棟、崔行植,分別是九歲、七歲。
三伯父家倒是和自己家相似,一子一女,是三伯娘生的龍鳳胎,今年十歲,叫崔行光、崔行月。
再加上四房的孩子崔行達十四歲,崔行初十一歲,算起來,崔家四房女眷不辭勞苦,幾乎年年都有添丁。
花園子並不太大,一群孩子就“玩哪個遊戲”七嘴八舌爭執不定,最後是年齡最大的二房長女崔行蓉一錘定音,小姑娘身著紅裙、束著獨髻,一副“大姐頭”的氣勢:“別磨蹭了,就玩上幾盤丟沙包吧,我還有半個扇麵沒繡呢,玩一會兒就得回去。”
想來是她平時頗有威望,其餘幾個孩子都沒再爭執,吆喝著“手心手背”準備分組。
剛把所有人分成“兩人一組”,就聽到一個小男孩兒氣鼓鼓地叫道:“我不要和行達哥一夥,我不要!”
崔行初一看,這是三伯家龍鳳胎的老大,崔行光。
“大姐頭”崔行蓉一叉腰:“剛才按手心手背分的,你就得和行達一起。”
崔行光拉長了聲音:“我不要,行達哥太笨了,老是躲不掉沙包,我不要輸!”
崔行達的臉頰轟得一下漲的通紅,瞧瞧旁邊的崔行初,兩隻胖手在圓鼓鼓的身側羞赧地晃了晃。
崔行蓉把眼睛瞄向其他人,幾個孩子都鬼著呢,見她望過來,生怕她把崔行達配給自己,連忙往後躲:“配誰就是誰,我們也不換的。”
崔行初本來就是“老黃瓜刷綠漆”的“偽兒童”,玩遊戲也隻為消遣和鍛煉,見此情景,很有覺悟地扯扯大姐頭的裙子:“蓉姐姐,我跟行達哥一組,我也跑不快。”
崔行蓉看看她的個頭,點點頭:“那好,那就你們一組。”
“丟沙包”這個遊戲,所迥異者無非是沙包的款式花樣,遊戲規則無論古今大抵相同。
兩人站在兩端,負責投擲沙包;其餘諸人站在中間,來回奔跑“躲沙包”,被沙包投到身上就算淘汰,一局結束“投擲組”和“躲沙包組”就互相交換身份。
他們這種有好幾組、每組兩人的,規則上又多了一點變化:
躲沙包的人,接到一次沙包就可以“救回”被淘汰的同組隊友;要是某個組的兩個人都倒黴地被淘汰了,這組就得下場,替換原來的“投擲組”負責投擲。
投了幾圈沙包下來,崔行初原本輕輕鬆鬆玩遊戲的想法完全消失,隻剩下氣喘籲籲地吐槽:這波遊戲簡直坑爹了。
因為所有的投擲組為了迅速取得勝利,都會選擇整群人裏麵最容易被淘汰的一個組,集中“進攻”。
而崔行初這組,崔行達巍峨的身軀活似一座小山,動作起來又慢,沙包一丟一個準,簡直不要太受“投擲組”的歡迎。幾輪遊戲中,崔行初和崔行達迅速成了眾堂兄弟姐妹爭先進攻的“遊戲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