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孩子們平日裏就在幼兒園裏學習各種戰爭技能,可以這麽說,若常皇後想給太子編個私軍,這五千人拉出來,有勇有謀,就算是女子也不輸於普通士兵,哪怕碰到二萬人的部隊,也可以匹敵。
然而,太祖彼時已經繼了皇位,統一了天下,也就是說,天下該太平了。
常皇後受封了皇後,長子也已經被冊封太子了。天下祈望和平,常皇後又何必非要將幼兒園中的孩子送到太子身邊,惹太祖的眼呢。
這五千個從幼兒園中出去的孩子,那已經分散到部隊裏又或者已經嫁人的孩子都不論,還在幼兒園中的2000個孩子該怎麽安排呢?他們學的是打仗的本事、會的是殺人的技能,連小姑娘們都是拿起刀來可做菜可殺人,這樣的孩子,在戰時或者是人才,各軍都當搶著要,可是到了和平時代,別說出人頭地了,就算是生活都有問題。
別的不說,那些聰明而殘疾的男孩,就算飽讀詩書,戰時可以做謀士,承平時卻不能科舉,還有那些機靈而勇猛的女漢子們,給軍隊搞後勤全都是一把好手,甚至上戰場都不輸男人,可是和平年代,又有幾家願意娶這樣不懂持家,隻會殺人的媳婦呢。
天下一統時,常皇後就調整了對孤兒院的經營方案,公家經營孤兒院的方式值得認可和保留,可是孤兒們學的東西,就要改變了。男的識字、算術、女的繡花、煮飯。
那之後的孤兒院,就是普通的孤兒院了,養出來的都是正常的孩子,可是這一批按著最頂級的戰士培養,卻沒有經曆過真正的戰爭,在還沒有開始使用前就過期的2000個戰士孤兒,該怎麽辦呢。
常皇後向太祖提議,為人不能忘本。
當初太祖被征徭役,不堪忍受出逃後,曾被潛龍觀的道士收留,跟隨道士一起四處給人看病順便討口飯吃,隻不過太祖勇武有餘,對行軍打仗有天生的直覺,可是智力值略欠、文采更是一點沒有,看病捉鬼耍嘴皮子這種業務,他做的不太好,直到潛龍觀觀主浮雲真人勸他,說他天生不凡,潛龍觀難藏真龍,讓他離開這裏去外麵闖一番,太祖才離了道觀參加起義。
後來太祖果然統一了天下,這一切的起源,都是浮雲真人慧眼識真龍,其實太祖和這位真人師尊,也沒真正相處過幾天,但常皇後的意思,浮雲真人是有大智慧的人,又有未卜先知的本事,更是天子師尊,應該將他接到京城來,效仿前朝大楚尊白蓮之事,封其為國師,奉為天下教宗之首,這樣即顯得太祖尊師重道,不忘舊恩,也可以將天下教派掌握起來,以防白蓮死灰複燃。
太祖以為大善。
當即就頒旨,潛龍觀改名升龍觀,浮雲真人為國師,即日上京。
聖旨傳到時,浮雲老道人差點沒高興的爬到房頂上大喊。
隨著聖旨一起到的,還有常皇後給浮雲真人特製的九色離羅雲霞法衣、純金打造嵌了紅瑪瑙的太清魚尾冠,十方鞋等衣物、又賜了新製的沉香木柄的三鍾拂塵,織入了金絲銀線的太極八卦圖、壇布、步罡毯等常用物件,另有多年的古物,什麽雷擊木的法印、錦繡的令旗、瓷盒裝的朱砂、玉製的朝簡等等高檔法器,更別提八卦鏡、五帝錢、山海鎮、桃木劍、三清鈴、龍角吹一類,零零散散的法器數量高達百多件,全是從白蓮教主壇處得來,反正都是普通人用不上的東西,常皇後就叫人給收拾收拾,全送到升龍觀來了,直把浮雲老國師喜的差點心梗,相比起這些個道家的寶物來,那護送寶物而來的2000名年輕道士年倒顯得不值錢了。
隻因為潛龍觀其實就是個山中小觀,觀裏統共就7.8個道士,要不然當年也不會因為太祖業績不好又太能吃,而勸退他去爭天下,常皇後想著,既然太祖的師尊要當國師了,那這排場一定不能少,排場一大,弟子人數一定不能少,便作主先將孤兒園的孩子們充作數,一起給送來了。
就這樣,2000童男童女換上了道服,打扮一新,敲鑼打鼓的護送新出爐的國師,一路從升龍觀原址遷到了京城。那排場啊,就比之前太祖登基差那麽一點點。浮雲真人滿意極了,來了見到太祖,先是好一陣雲裏霧裏的道家術語,主要意思就是:我當年早知道你小子是真龍天子,所以才不敢留你啊,你看你果然當皇上了吧,這當然不是我的功勞,而是老天的旨意,不過我是你跟老天溝通的重要橋梁,你可要好好管我飯。
之後更大度表示,國家新立,一切從簡,你也別花錢給我建立什麽新道觀了,白蓮教以前那主壇挺好,直接送我就行了。
升龍觀以前做潛龍觀時,窮山溝溝裏一個小房就搞定,現在遷了新址,還是國教,怎麽也得建新觀啊,可是國家剛立,窮的喝風,你說建吧,沒錢,你說不建吧,丟麵子,浮雲真人一說,太祖高興壞了,這才是親師傅啊,多為他著想,省老錢了。當即就同意了。
浮雲真人也高興啊,他又不傻,上京的時候,常皇後派來的小弟子裏,有好幾個都漏了口風,他們就是充數的,等著回去了,借口新觀沒蓋好,還要走的。浮雲真人一聽那哪行啊,雖然這二千弟子不值那些寶器法器值錢,可是給了他就不能再叫他還回雲啊,要不然他國師的排場怎麽辦?
浮雲真人就叫了這些人進來打聽著,原來大晉朝現在財政吃緊,預定撥給他的經費,隻能建個容納200人的小觀,說好了等到時候有錢了再建大的。浮雲真人舍不得這二千弟子的服侍,最重要是人多還能撐場麵,弟子們也舍不得他這真仙,可沒地方住啊。
倒是早聽說白蓮教的主壇,金磚鋪地、白玉為柱、裏麵恨不能點一盞燈都是古玩,別說二千人,住個萬把人都不成問題,那不是怕浮雲真人嫌棄是別人用過的麽。
浮雲真人當場就吐口水了。
特麽的這皇後也是敗家娘們,有這麽金玉華貴的大房子,不給他住,非要再給他建個小磚瓦房,新房子有什麽好?缺少年代久遠的莊重感,人少了排場都鋪不開,金銀古董都是越多人用過的越好,不行,他非住白蓮教主壇不可。
然而,太祖彼時已經繼了皇位,統一了天下,也就是說,天下該太平了。
常皇後受封了皇後,長子也已經被冊封太子了。天下祈望和平,常皇後又何必非要將幼兒園中的孩子送到太子身邊,惹太祖的眼呢。
這五千個從幼兒園中出去的孩子,那已經分散到部隊裏又或者已經嫁人的孩子都不論,還在幼兒園中的2000個孩子該怎麽安排呢?他們學的是打仗的本事、會的是殺人的技能,連小姑娘們都是拿起刀來可做菜可殺人,這樣的孩子,在戰時或者是人才,各軍都當搶著要,可是到了和平時代,別說出人頭地了,就算是生活都有問題。
別的不說,那些聰明而殘疾的男孩,就算飽讀詩書,戰時可以做謀士,承平時卻不能科舉,還有那些機靈而勇猛的女漢子們,給軍隊搞後勤全都是一把好手,甚至上戰場都不輸男人,可是和平年代,又有幾家願意娶這樣不懂持家,隻會殺人的媳婦呢。
天下一統時,常皇後就調整了對孤兒院的經營方案,公家經營孤兒院的方式值得認可和保留,可是孤兒們學的東西,就要改變了。男的識字、算術、女的繡花、煮飯。
那之後的孤兒院,就是普通的孤兒院了,養出來的都是正常的孩子,可是這一批按著最頂級的戰士培養,卻沒有經曆過真正的戰爭,在還沒有開始使用前就過期的2000個戰士孤兒,該怎麽辦呢。
常皇後向太祖提議,為人不能忘本。
當初太祖被征徭役,不堪忍受出逃後,曾被潛龍觀的道士收留,跟隨道士一起四處給人看病順便討口飯吃,隻不過太祖勇武有餘,對行軍打仗有天生的直覺,可是智力值略欠、文采更是一點沒有,看病捉鬼耍嘴皮子這種業務,他做的不太好,直到潛龍觀觀主浮雲真人勸他,說他天生不凡,潛龍觀難藏真龍,讓他離開這裏去外麵闖一番,太祖才離了道觀參加起義。
後來太祖果然統一了天下,這一切的起源,都是浮雲真人慧眼識真龍,其實太祖和這位真人師尊,也沒真正相處過幾天,但常皇後的意思,浮雲真人是有大智慧的人,又有未卜先知的本事,更是天子師尊,應該將他接到京城來,效仿前朝大楚尊白蓮之事,封其為國師,奉為天下教宗之首,這樣即顯得太祖尊師重道,不忘舊恩,也可以將天下教派掌握起來,以防白蓮死灰複燃。
太祖以為大善。
當即就頒旨,潛龍觀改名升龍觀,浮雲真人為國師,即日上京。
聖旨傳到時,浮雲老道人差點沒高興的爬到房頂上大喊。
隨著聖旨一起到的,還有常皇後給浮雲真人特製的九色離羅雲霞法衣、純金打造嵌了紅瑪瑙的太清魚尾冠,十方鞋等衣物、又賜了新製的沉香木柄的三鍾拂塵,織入了金絲銀線的太極八卦圖、壇布、步罡毯等常用物件,另有多年的古物,什麽雷擊木的法印、錦繡的令旗、瓷盒裝的朱砂、玉製的朝簡等等高檔法器,更別提八卦鏡、五帝錢、山海鎮、桃木劍、三清鈴、龍角吹一類,零零散散的法器數量高達百多件,全是從白蓮教主壇處得來,反正都是普通人用不上的東西,常皇後就叫人給收拾收拾,全送到升龍觀來了,直把浮雲老國師喜的差點心梗,相比起這些個道家的寶物來,那護送寶物而來的2000名年輕道士年倒顯得不值錢了。
隻因為潛龍觀其實就是個山中小觀,觀裏統共就7.8個道士,要不然當年也不會因為太祖業績不好又太能吃,而勸退他去爭天下,常皇後想著,既然太祖的師尊要當國師了,那這排場一定不能少,排場一大,弟子人數一定不能少,便作主先將孤兒園的孩子們充作數,一起給送來了。
就這樣,2000童男童女換上了道服,打扮一新,敲鑼打鼓的護送新出爐的國師,一路從升龍觀原址遷到了京城。那排場啊,就比之前太祖登基差那麽一點點。浮雲真人滿意極了,來了見到太祖,先是好一陣雲裏霧裏的道家術語,主要意思就是:我當年早知道你小子是真龍天子,所以才不敢留你啊,你看你果然當皇上了吧,這當然不是我的功勞,而是老天的旨意,不過我是你跟老天溝通的重要橋梁,你可要好好管我飯。
之後更大度表示,國家新立,一切從簡,你也別花錢給我建立什麽新道觀了,白蓮教以前那主壇挺好,直接送我就行了。
升龍觀以前做潛龍觀時,窮山溝溝裏一個小房就搞定,現在遷了新址,還是國教,怎麽也得建新觀啊,可是國家剛立,窮的喝風,你說建吧,沒錢,你說不建吧,丟麵子,浮雲真人一說,太祖高興壞了,這才是親師傅啊,多為他著想,省老錢了。當即就同意了。
浮雲真人也高興啊,他又不傻,上京的時候,常皇後派來的小弟子裏,有好幾個都漏了口風,他們就是充數的,等著回去了,借口新觀沒蓋好,還要走的。浮雲真人一聽那哪行啊,雖然這二千弟子不值那些寶器法器值錢,可是給了他就不能再叫他還回雲啊,要不然他國師的排場怎麽辦?
浮雲真人就叫了這些人進來打聽著,原來大晉朝現在財政吃緊,預定撥給他的經費,隻能建個容納200人的小觀,說好了等到時候有錢了再建大的。浮雲真人舍不得這二千弟子的服侍,最重要是人多還能撐場麵,弟子們也舍不得他這真仙,可沒地方住啊。
倒是早聽說白蓮教的主壇,金磚鋪地、白玉為柱、裏麵恨不能點一盞燈都是古玩,別說二千人,住個萬把人都不成問題,那不是怕浮雲真人嫌棄是別人用過的麽。
浮雲真人當場就吐口水了。
特麽的這皇後也是敗家娘們,有這麽金玉華貴的大房子,不給他住,非要再給他建個小磚瓦房,新房子有什麽好?缺少年代久遠的莊重感,人少了排場都鋪不開,金銀古董都是越多人用過的越好,不行,他非住白蓮教主壇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