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讓人失望,楊潮沒有選擇跟羅斯福和丘吉爾一起會麵,否則曆史性的三巨頭,恐怕就提前照麵了。
他先跟丘胖子會麵。
對於丘胖子詢問楊潮對戰爭的看法以及中國應該采取的措施,楊潮直言不諱:
“我個人以為,中國是應該負擔起應該負的國際義務的。納粹和法西斯的侵略行徑,是對國際和平的嚴重挑釁,已經影響到了我國的利益。我們跟歐洲的貿易,以及楊子石油公司的石油進口,雖然跟我個人也有利益衝突,但這是關乎國家石油安全的。國際社會已經在法西斯的問題上吃夠了教訓,一味的縱容納粹才導致了今天的惡果。”
說的就是英法兩國,如果不是他們一次又一次的妥協退讓,尤其是英國,在法國人想動手的時候,始終不給法國人保證,讓高盧雞仔沒有膽量動手,絕對不會造成現在這種情況,一個戰敗,一個苟延殘喘。
可是丘胖子麵不改色心不跳,徑直承認了是上屆政府的錯誤,他本人始終是堅決反納粹的。
“所以我認為,我國有責任采取任何措施,製止納粹的暴行,讓歐洲恢複和平,從而捍衛世界的和平。”
楊潮唱著高調。
丘胖子沒那麽傻,他又詢問楊潮對戰後國際秩序的看法。
這顯然是在探聽楊潮想要得到什麽,說白了就是戰後怎麽瓜分世界利益問題,丘胖子不在乎中國吃下法國那些殖民地,比如越南,但是大英帝國的領土那是一分都不能動的。
楊潮卻道:“我希望能建立一個國與國平等的世界,大國都不應該謀求領土擴張,不應該謀求殖民地。應該讓那些被殖民統治的國家恢複du立的地位。”
丘胖子頗為意外,他沒想到楊潮不但不要殖民地,反而還唱著這種高調,什麽時候中國人跟美國人學會這套虛偽的東西了。
丘胖子則表示,曆史問題先不追究,不過大英帝國可以保證,不會在這次戰爭中,謀求自身殖民地的擴張,而是一切以全人類的福祉為第一要務。
丘胖子顯然也很會唱高調。
送走丘胖子兩天後,是美國總統羅斯福來拜訪。
羅斯福比丘胖子務實多了,他關心的問題也多多了,從歐洲戰爭說起,最後說道中美之間的合作與互動問題,他認為必須先解決太平洋地區的一些糾紛。
羅斯福對東亞國家琉球為墨西哥建造軍艦十分抵觸,希望中國能通過自己的影響力,製止琉球王國這種破壞太平洋地區實力均衡的做法。
楊潮則表示這是琉球和墨西哥之間的內政,中國是絕對不方便插手的。
羅斯福又希望就墨西哥石油問題能夠跟楊子石油公司達成一致,羅斯福表示,美國完全有能力供應中國石油,希望中國能夠將向墨西哥采購的石油數量,保持在目前的水平,不要在繼續提高,以免太多的資金流入,讓墨西哥人民太過依賴這種資源收入而變得懶惰。
楊潮差點目瞪口呆了,這貨說這種話的時候,簡直就是一個天才演員,他不但不臉紅,而且一副誠懇的態度,就好像一個虔誠的信徒在向上帝祈禱,讓你打死都不敢相信,他完全是在扯皮。
就好像原本的曆史上,羅斯福表示用白銀法案摧毀中國的銀本位貨幣體係,是促進中國人進步,是讓中國人學會自強,不要老是依靠歐洲和日本等國。
把無恥發揮到這種程度,也算是登峰造極了,楊潮認定他是做不到的。
這貨不但欺騙別人,連自己的人民都欺騙,競選的時候,信誓旦旦的表示絕不會讓美國卷入戰爭,絕不會送一個美國小夥子去歐洲送死,但是剛剛競選成功,立刻就在國會推動了一項國防法案,打著防備別國入侵的幌子,瘋狂的擴軍備戰,如果說擔心納粹進攻,那建設海軍就行了,卻招募了數以百萬的陸軍。
造成的結果就是,當二戰爆發之後,美國立刻就能成建製的出動軍隊,而不是像一戰時候那樣,士兵都是到了法國才開始訓練。這時候美國人才知道,原來他們的總統早就完成了戰爭準備了。
明明是擔心墨西哥得到太多的石油財富從而生出挑戰美國的野心,偏偏要說擔心墨西哥人民沒有了工作的動力,所以要讓他們少賣點石油,美國願意多賣點,因為美國人民不怕工作沒動力。
楊潮在這個問題上沒有明確表態,隻是表示,中國很久將放開石油市場,因為已經有其他公司組建了油輪,也涉足進了石油貿易行業,楊子石油公司不得不跟這些公司競爭,因此中國石油必須走市場了。
告訴羅斯福,上海將建立一個石油交易所,開始進行石油現貨和期貨的交易,洛克菲勒想要賣石油的話,以後就不必經過楊子石油公司了,直接到中國市場上甩賣,楊子石油公司將作為一個專業的運輸公司,很樂意為美國石油企業提供運輸服務。
沒有任何實質性內容,都是互相試探口風而已。
“真是一頭善於偽裝的狐狸啊,他不該叫羅斯福,而應該叫福克斯。”
這是楊潮對羅斯福的評價。
羅斯福的********是國際主義的,他從來不掩飾自己希望美國承擔國際責任(介入國際事務)的言論,但是當他發現這種言論可能會給他帶來麻煩,他立刻就轉變成最為孤立的孤立主義者。
從他第一個任期開始,他就在這兩種觀點之間徘徊,競選的時候向選民承諾不會把美國拖進歐洲事務的泥潭,但是一旦當上了總統,就立刻開始發表各種鼓動言論,尤其是第二個任期的時候,遇到了相當大的麻煩,他不斷的表達他中立的態度來拉攏美國選民的支持,不介入西班牙內戰就是他的作為,並且號召歐洲的min主黨外交官回國為他助陣,向選民證明他是多麽不願意介入歐洲事務。
可最後當上總統之後,又開始宣揚他那一套幹涉主義,宣稱美國保持中立,總是對弱勢一方不利,這是十分不合理的。
德國發動戰爭之時,又麵臨換屆,這一次羅斯福又在競選之前,發布了中立宣言,但他不忘說服國會,廢除禁運條款,最終說服了國會通過限購自運的的中立法修正案,算是小小的向前了一步。
顯然這貨打著國際主義的幌子,展現自己的道德感,也許他真的有道德感,但是他的道德感始終是給英國人的,是給法國人的,而不是給其他人的,不是給中國人的,甚至不是給西班牙人得,西班牙內戰,他就能堅持中立法,英國人陷入戰爭,他死活要說服解除禁運。
今年羅斯福代表民zhu黨再次成功當選總統,為了拉攏共和黨人的支持,他任命了共和黨的亨利****生為陸軍部長,弗蘭克諾克斯為海軍部長,結果羅斯福成功的說服了共和黨人占優勢的過會同意他的增加國防撥款,擴充美國軍備的議案。借口是保護美國不受侵略,可是要保證美國不受侵略,擴張海軍就行了,為什麽要擴張陸軍呢?
顯然在無法說動國會加入戰爭之前,羅斯福打算先做好戰爭準備,一旦美國介入戰爭,能夠立刻動員軍隊參戰。
但他同時還向選民承諾,美國絕對會保持中立,絕對不會介入戰爭。
羅斯福為什麽會這麽矛盾,一切都源於美國的孤立主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的孤立主義力量正是最強大的時候。
幾乎各個階層,都有這種情緒。
孤立主義起源於美國du立時期,華盛頓總統卸任時候,在告別演說中高階過美國人:不能把美國的命運,跟歐洲任何一部分的命運糾纏在一起,以致使我們的和平與繁榮卷入歐洲的野心、爭奪、利益、情緒和反複無常的落網中去。
則是美國孤立主義的起源,門羅總統時代,發表的門羅宣言,又將這種主義向前推進了一步,門羅表示美國不介入歐洲事務,歐洲也不應該介入美洲事務。
此事的孤立主義已經帶有一種獨霸美洲的味道了。
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巨大傷亡,讓美國的孤立主義達到了巔峰,以致連羅斯福這樣擁有羅斯福新政這樣政績的總統,如果不標明自己支持孤立主義,都有可能競選失敗。
威爾遜在歐洲推行十四條,成功促成了國際聯盟的成立,回到國內卻被國會斃掉,美國自己反而不能參加這個同盟,因為孤立主義不願意讓美國跟歐洲的任何一部分糾纏在一起。
孤立主義分布在各個階層,尤其是知識精英階層最為重要,而這個階層雖然未必能掌握多大經濟和政治實力,但是在輿論界卻偏偏有巨大的能量,就相當於中國那些文人,靠著他們的名氣,總有一大幫擁躉。
比如戰後美國曆史學家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史料重新發掘研究後,認定一戰是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卑鄙爭奪戰,並與美國的軍火製造和貿易商息息相關。新聞界人士聲稱,美國人民是被發戰爭財的人和協約國宣傳兩種勢力氣進了一場毫無價值的戰鬥事業中去的。輿論界的一些領袖甚至公開為他們把美國帶進戰爭感到內疚,並決心永遠不再濫用美國人民對他們的信任。曆史學家還論證說,一戰和南北戰爭一樣,是個悲劇性的大錯。
還有一部分人認為,政治就是妥協的藝術,如果要避免戰爭,就應當遷就希特勒,他要求生存空間似乎並非無理,他想把所有德國人聯合在一麵旗幟之下,在一些人看來,也算是實行民族自決原則。
在這種思潮的影響下,美國人普遍地對第一次世界大戰深感失望。以牧師、婦女和大學生為主力軍的和平主義運動在0年代達到了巔峰。連各級教科書都開始極力貶低尚武的英雄人物,軍事史幾乎被取消,兒童們被勸告不要去作打仗的遊戲。
每年的五一勞動節都有數十萬大中學生為和平而ba課、you行。不少知名的宗教界領袖加入了反省自己一戰“罪行“的行列,他們紛紛在公眾麵前痛切地懺悔自己曾在某種意義上對一戰的支持,並毫無保留地答應永不重犯那種錯誤。
代表中西部和西部的農場主的政治勢力和新興工業資本家的政治勢力,也聯合在一起反對那些與歐洲關係密切的東部大財團和英國的國際金融財團,加上摩根、洛克菲勒等大財團在經濟危機中的名聲確實很不好,因此孤立主義一時間壓過了那些軍事工業巨頭,石油、鋼鐵工業巨頭們支持的幹涉主義。
此外,共和黨的報紙、神父、三k黨、德裔美國人聯盟以及少數民族中的法西斯組織,都是堅決的孤立主義分子。
美國知識階層,**********和宗教以及德國後裔,都反戰的情況,讓美國的孤立主義支持率達到了70%,這讓羅斯福幾乎看不到能把美國帶入戰爭的機會,如果美國不介入戰爭,別說繼續維持在歐洲的影響力,如果英國一旦淪陷,美國甚至有可能直麵德國鐵蹄。
可孤立主義勢力太強大了,而且有政治勢力參與其中,通過輿論宣傳,利用民眾反財團的樸素心理,對羅斯福形成了巨大的威脅。
他們為了打擊羅斯福,大肆使用政治鬥爭手段。
羅斯福剛當上第一屆總統的時候,參議院中的反對勢力就成立了以北達科他州孤立派共和黨人傑拉爾德·奈為首的調查軍火工業的特別委員會。調查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軍火製造商和銀行家,並且得出結論,美國之所以參加歐洲戰爭既非保衛本國的利益,又非捍衛民zhu製度以拯救世界,而是那些軍火利益集團和金融家們施展陰謀詭計而招致的結果。
該委員會發掘了許許多多聳人聽聞的證據材料,支持、佐證他們的結論,他們通過《芝加哥論壇報》、赫斯特報係以及一些曆史學家和作家的宣傳,使很大一部分公眾相信是華爾街為牟取暴利而需要戰爭,認為美國上次被慫恿著卷入戰爭,為的隻是讓死亡商人發財,若再幹預任何未來的歐洲戰爭就等於犯罪。
如此嚴峻的政治阻力,讓羅斯福推動美國介入戰爭如同打仗一般艱險,跟楊潮會麵後,羅斯福依然沒有好辦法,而且他感覺到更加著急了,因為他發現,楊潮有濃厚的介入歐洲事務的興趣,如果美國不參戰,中國參戰並且打敗納粹,成為歐洲的拯救者的話,那麽美國恐怕要永遠失去歐洲了。
“真是一個喜歡喊著漂亮口號,玩弄政治的賭徒!”
走出楊子茶園後,羅斯福也對楊潮進行了總結。請輸入正文(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他先跟丘胖子會麵。
對於丘胖子詢問楊潮對戰爭的看法以及中國應該采取的措施,楊潮直言不諱:
“我個人以為,中國是應該負擔起應該負的國際義務的。納粹和法西斯的侵略行徑,是對國際和平的嚴重挑釁,已經影響到了我國的利益。我們跟歐洲的貿易,以及楊子石油公司的石油進口,雖然跟我個人也有利益衝突,但這是關乎國家石油安全的。國際社會已經在法西斯的問題上吃夠了教訓,一味的縱容納粹才導致了今天的惡果。”
說的就是英法兩國,如果不是他們一次又一次的妥協退讓,尤其是英國,在法國人想動手的時候,始終不給法國人保證,讓高盧雞仔沒有膽量動手,絕對不會造成現在這種情況,一個戰敗,一個苟延殘喘。
可是丘胖子麵不改色心不跳,徑直承認了是上屆政府的錯誤,他本人始終是堅決反納粹的。
“所以我認為,我國有責任采取任何措施,製止納粹的暴行,讓歐洲恢複和平,從而捍衛世界的和平。”
楊潮唱著高調。
丘胖子沒那麽傻,他又詢問楊潮對戰後國際秩序的看法。
這顯然是在探聽楊潮想要得到什麽,說白了就是戰後怎麽瓜分世界利益問題,丘胖子不在乎中國吃下法國那些殖民地,比如越南,但是大英帝國的領土那是一分都不能動的。
楊潮卻道:“我希望能建立一個國與國平等的世界,大國都不應該謀求領土擴張,不應該謀求殖民地。應該讓那些被殖民統治的國家恢複du立的地位。”
丘胖子頗為意外,他沒想到楊潮不但不要殖民地,反而還唱著這種高調,什麽時候中國人跟美國人學會這套虛偽的東西了。
丘胖子則表示,曆史問題先不追究,不過大英帝國可以保證,不會在這次戰爭中,謀求自身殖民地的擴張,而是一切以全人類的福祉為第一要務。
丘胖子顯然也很會唱高調。
送走丘胖子兩天後,是美國總統羅斯福來拜訪。
羅斯福比丘胖子務實多了,他關心的問題也多多了,從歐洲戰爭說起,最後說道中美之間的合作與互動問題,他認為必須先解決太平洋地區的一些糾紛。
羅斯福對東亞國家琉球為墨西哥建造軍艦十分抵觸,希望中國能通過自己的影響力,製止琉球王國這種破壞太平洋地區實力均衡的做法。
楊潮則表示這是琉球和墨西哥之間的內政,中國是絕對不方便插手的。
羅斯福又希望就墨西哥石油問題能夠跟楊子石油公司達成一致,羅斯福表示,美國完全有能力供應中國石油,希望中國能夠將向墨西哥采購的石油數量,保持在目前的水平,不要在繼續提高,以免太多的資金流入,讓墨西哥人民太過依賴這種資源收入而變得懶惰。
楊潮差點目瞪口呆了,這貨說這種話的時候,簡直就是一個天才演員,他不但不臉紅,而且一副誠懇的態度,就好像一個虔誠的信徒在向上帝祈禱,讓你打死都不敢相信,他完全是在扯皮。
就好像原本的曆史上,羅斯福表示用白銀法案摧毀中國的銀本位貨幣體係,是促進中國人進步,是讓中國人學會自強,不要老是依靠歐洲和日本等國。
把無恥發揮到這種程度,也算是登峰造極了,楊潮認定他是做不到的。
這貨不但欺騙別人,連自己的人民都欺騙,競選的時候,信誓旦旦的表示絕不會讓美國卷入戰爭,絕不會送一個美國小夥子去歐洲送死,但是剛剛競選成功,立刻就在國會推動了一項國防法案,打著防備別國入侵的幌子,瘋狂的擴軍備戰,如果說擔心納粹進攻,那建設海軍就行了,卻招募了數以百萬的陸軍。
造成的結果就是,當二戰爆發之後,美國立刻就能成建製的出動軍隊,而不是像一戰時候那樣,士兵都是到了法國才開始訓練。這時候美國人才知道,原來他們的總統早就完成了戰爭準備了。
明明是擔心墨西哥得到太多的石油財富從而生出挑戰美國的野心,偏偏要說擔心墨西哥人民沒有了工作的動力,所以要讓他們少賣點石油,美國願意多賣點,因為美國人民不怕工作沒動力。
楊潮在這個問題上沒有明確表態,隻是表示,中國很久將放開石油市場,因為已經有其他公司組建了油輪,也涉足進了石油貿易行業,楊子石油公司不得不跟這些公司競爭,因此中國石油必須走市場了。
告訴羅斯福,上海將建立一個石油交易所,開始進行石油現貨和期貨的交易,洛克菲勒想要賣石油的話,以後就不必經過楊子石油公司了,直接到中國市場上甩賣,楊子石油公司將作為一個專業的運輸公司,很樂意為美國石油企業提供運輸服務。
沒有任何實質性內容,都是互相試探口風而已。
“真是一頭善於偽裝的狐狸啊,他不該叫羅斯福,而應該叫福克斯。”
這是楊潮對羅斯福的評價。
羅斯福的********是國際主義的,他從來不掩飾自己希望美國承擔國際責任(介入國際事務)的言論,但是當他發現這種言論可能會給他帶來麻煩,他立刻就轉變成最為孤立的孤立主義者。
從他第一個任期開始,他就在這兩種觀點之間徘徊,競選的時候向選民承諾不會把美國拖進歐洲事務的泥潭,但是一旦當上了總統,就立刻開始發表各種鼓動言論,尤其是第二個任期的時候,遇到了相當大的麻煩,他不斷的表達他中立的態度來拉攏美國選民的支持,不介入西班牙內戰就是他的作為,並且號召歐洲的min主黨外交官回國為他助陣,向選民證明他是多麽不願意介入歐洲事務。
可最後當上總統之後,又開始宣揚他那一套幹涉主義,宣稱美國保持中立,總是對弱勢一方不利,這是十分不合理的。
德國發動戰爭之時,又麵臨換屆,這一次羅斯福又在競選之前,發布了中立宣言,但他不忘說服國會,廢除禁運條款,最終說服了國會通過限購自運的的中立法修正案,算是小小的向前了一步。
顯然這貨打著國際主義的幌子,展現自己的道德感,也許他真的有道德感,但是他的道德感始終是給英國人的,是給法國人的,而不是給其他人的,不是給中國人的,甚至不是給西班牙人得,西班牙內戰,他就能堅持中立法,英國人陷入戰爭,他死活要說服解除禁運。
今年羅斯福代表民zhu黨再次成功當選總統,為了拉攏共和黨人的支持,他任命了共和黨的亨利****生為陸軍部長,弗蘭克諾克斯為海軍部長,結果羅斯福成功的說服了共和黨人占優勢的過會同意他的增加國防撥款,擴充美國軍備的議案。借口是保護美國不受侵略,可是要保證美國不受侵略,擴張海軍就行了,為什麽要擴張陸軍呢?
顯然在無法說動國會加入戰爭之前,羅斯福打算先做好戰爭準備,一旦美國介入戰爭,能夠立刻動員軍隊參戰。
但他同時還向選民承諾,美國絕對會保持中立,絕對不會介入戰爭。
羅斯福為什麽會這麽矛盾,一切都源於美國的孤立主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的孤立主義力量正是最強大的時候。
幾乎各個階層,都有這種情緒。
孤立主義起源於美國du立時期,華盛頓總統卸任時候,在告別演說中高階過美國人:不能把美國的命運,跟歐洲任何一部分的命運糾纏在一起,以致使我們的和平與繁榮卷入歐洲的野心、爭奪、利益、情緒和反複無常的落網中去。
則是美國孤立主義的起源,門羅總統時代,發表的門羅宣言,又將這種主義向前推進了一步,門羅表示美國不介入歐洲事務,歐洲也不應該介入美洲事務。
此事的孤立主義已經帶有一種獨霸美洲的味道了。
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巨大傷亡,讓美國的孤立主義達到了巔峰,以致連羅斯福這樣擁有羅斯福新政這樣政績的總統,如果不標明自己支持孤立主義,都有可能競選失敗。
威爾遜在歐洲推行十四條,成功促成了國際聯盟的成立,回到國內卻被國會斃掉,美國自己反而不能參加這個同盟,因為孤立主義不願意讓美國跟歐洲的任何一部分糾纏在一起。
孤立主義分布在各個階層,尤其是知識精英階層最為重要,而這個階層雖然未必能掌握多大經濟和政治實力,但是在輿論界卻偏偏有巨大的能量,就相當於中國那些文人,靠著他們的名氣,總有一大幫擁躉。
比如戰後美國曆史學家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史料重新發掘研究後,認定一戰是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卑鄙爭奪戰,並與美國的軍火製造和貿易商息息相關。新聞界人士聲稱,美國人民是被發戰爭財的人和協約國宣傳兩種勢力氣進了一場毫無價值的戰鬥事業中去的。輿論界的一些領袖甚至公開為他們把美國帶進戰爭感到內疚,並決心永遠不再濫用美國人民對他們的信任。曆史學家還論證說,一戰和南北戰爭一樣,是個悲劇性的大錯。
還有一部分人認為,政治就是妥協的藝術,如果要避免戰爭,就應當遷就希特勒,他要求生存空間似乎並非無理,他想把所有德國人聯合在一麵旗幟之下,在一些人看來,也算是實行民族自決原則。
在這種思潮的影響下,美國人普遍地對第一次世界大戰深感失望。以牧師、婦女和大學生為主力軍的和平主義運動在0年代達到了巔峰。連各級教科書都開始極力貶低尚武的英雄人物,軍事史幾乎被取消,兒童們被勸告不要去作打仗的遊戲。
每年的五一勞動節都有數十萬大中學生為和平而ba課、you行。不少知名的宗教界領袖加入了反省自己一戰“罪行“的行列,他們紛紛在公眾麵前痛切地懺悔自己曾在某種意義上對一戰的支持,並毫無保留地答應永不重犯那種錯誤。
代表中西部和西部的農場主的政治勢力和新興工業資本家的政治勢力,也聯合在一起反對那些與歐洲關係密切的東部大財團和英國的國際金融財團,加上摩根、洛克菲勒等大財團在經濟危機中的名聲確實很不好,因此孤立主義一時間壓過了那些軍事工業巨頭,石油、鋼鐵工業巨頭們支持的幹涉主義。
此外,共和黨的報紙、神父、三k黨、德裔美國人聯盟以及少數民族中的法西斯組織,都是堅決的孤立主義分子。
美國知識階層,**********和宗教以及德國後裔,都反戰的情況,讓美國的孤立主義支持率達到了70%,這讓羅斯福幾乎看不到能把美國帶入戰爭的機會,如果美國不介入戰爭,別說繼續維持在歐洲的影響力,如果英國一旦淪陷,美國甚至有可能直麵德國鐵蹄。
可孤立主義勢力太強大了,而且有政治勢力參與其中,通過輿論宣傳,利用民眾反財團的樸素心理,對羅斯福形成了巨大的威脅。
他們為了打擊羅斯福,大肆使用政治鬥爭手段。
羅斯福剛當上第一屆總統的時候,參議院中的反對勢力就成立了以北達科他州孤立派共和黨人傑拉爾德·奈為首的調查軍火工業的特別委員會。調查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軍火製造商和銀行家,並且得出結論,美國之所以參加歐洲戰爭既非保衛本國的利益,又非捍衛民zhu製度以拯救世界,而是那些軍火利益集團和金融家們施展陰謀詭計而招致的結果。
該委員會發掘了許許多多聳人聽聞的證據材料,支持、佐證他們的結論,他們通過《芝加哥論壇報》、赫斯特報係以及一些曆史學家和作家的宣傳,使很大一部分公眾相信是華爾街為牟取暴利而需要戰爭,認為美國上次被慫恿著卷入戰爭,為的隻是讓死亡商人發財,若再幹預任何未來的歐洲戰爭就等於犯罪。
如此嚴峻的政治阻力,讓羅斯福推動美國介入戰爭如同打仗一般艱險,跟楊潮會麵後,羅斯福依然沒有好辦法,而且他感覺到更加著急了,因為他發現,楊潮有濃厚的介入歐洲事務的興趣,如果美國不參戰,中國參戰並且打敗納粹,成為歐洲的拯救者的話,那麽美國恐怕要永遠失去歐洲了。
“真是一個喜歡喊著漂亮口號,玩弄政治的賭徒!”
走出楊子茶園後,羅斯福也對楊潮進行了總結。請輸入正文(未完待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