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對張作霖走私案的審判,但大律師不為張作霖辯護,甚至不為走私案本身辯護,反而一直盯著走私的正當性來抗辯。
最後陳述的時候,他說道:“沒錯,邊境地區存在著大量的走私行為。但是為什麽我們跟朝鮮邊境沒有這種走私行為?我們跟俄羅斯帝國的邊境,也沒有這種走私行為?唯獨在西北的邊境,在跟蘇俄接壤的地方,充滿了這種走私行為。為什麽?
因為合理。因為蘇俄禁止他們的百姓跟我們的百姓自由貿易,但是他們的百姓不貿易,就沒有飯吃,連種子都被他們的官府收走,他們難道沒有理由想方設法從鄰國得到糧食嗎?難道他們就活該活活餓死?
你們挨過餓沒有,我想你們可能有人還記得,辛亥年的時候,上海青幫到處打家劫舍,說是革命,那時候買不到吃的,你們也許餓過幾天。可是你們能理解那種不是餓幾天,而是直接餓死,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情形嗎。
我這裏還有許多照片,我都沒有拿出來給你們看,因為我怕大家晚上會做噩夢。古書上常講,‘天下大饑,易子而食’,我過去不信,因為虎毒不食子,但現在我信了,因為很多蘇俄的老百姓不是易子而食,而是直接吃了自己的子女。”
說道這裏,大律師都哽咽了,喘息了許久,才終於抬頭,用紅紅的眼睛瞪著眾人。
“大家說說,我們在這裏幹什麽,審判這些給餓死的人送去糧食的走私販?如果他們今天被判有罪,那麽我敢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罪。尊敬的陪審團,你們身份尊貴,你們就是法庭上的議會。你們嫉惡如仇,對罪惡毫不容情。但是我要說的是,如果今天我們判決了他們有罪,這不是司法的正義,這是死法製度的恥辱,是我們每個人的恥辱。蘇俄人民的鮮血。將浸透這樣的判決書。”
控方律師多次想打斷大律師,想出口反駁,但是卻突然沒了勇氣,他都被說服了。
最後年輕的控方律師隻做了十分單調且顯得無力的陳詞,他隻是要求法官和陪審團,務必立足於法律來進行判決,務必要考慮到法律的尊嚴。
麵對張家高價聘請的大律師,他沒有經驗,這不怪他。這就是自由世界的法律體係。有錢人才能買得到最多的公道。因為凡是有經驗的律師,沒人願意拿著非常一般的薪水,留在司法體係之中服務。他們更願意在律師事務所裏,拿著高薪,為最有錢的人服務。
在決議廳中,法官將陪審團召集在一起,跟他們詳細的解釋法律條文,對他們進行法律專業引導。告知他們法律對走私的明確相關規定。
可是最後陪審團還是依然一致裁定,這一次西北走私案無罪。他們有權決定有罪或無罪,但是定刑是法官的權力。
可他們宣布無罪了,法官也就沒辦法判刑了。
法官可以裁定陪審團的判定明顯有違法律,從而不接受陪審團的裁定,重新選擇陪審團,但這需要勇氣。很顯然這個法官缺乏這樣的勇氣,如果他是從革命時代走來的,是伍廷芳那樣的法官,或許會這麽做,可是他是和平時期成長起來的法官。他怕受到社會的責難,受到良心的譴責,所以他不敢。
最後判決,張作霖走私案不成立,不但他無罪,其他走私販也被當庭釋放。
這件事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爭論,這樣的判決,甚至可能造成一個可怕的結果,那就是西北邊境的走私合法了,任何人都可以去哪裏跟蘇俄人走私,隻要不被蘇俄抓住,他們就是無罪的。
同時對於中國的司法製度的嚴謹性產生了質疑,確定一個人是不是有罪的,到底是百姓的平叛,還是法律的條文?如果法律條文,跟人民的認知衝突,到底以哪一個為準?
這些問題發人深思,也被問到了楊潮麵前。
楊潮此時在營口,也在判決一場官司,不是法律官司,而是行政問題。
原因是營口墜龍問題,去年這裏離奇的出現了一條龍,先是活著,後來死了,活著的時候當地百姓見過,死後才被媒體注意到,結果引起了爭執,奉天很想把腐爛後的龍骨拉回沈陽建立一個博物館展覽,但是營口不同意,他們要自建博物館,奉天認為他們是省城,將龍帶到奉天展覽,更能吸引人們觀看,營口還想用這條龍來給他們增加人氣呢。
所以爭執不下,楊潮就決定親自來調和。
但是他們爭執不是一天兩天了,楊潮為什麽偏偏這時候來調和,為什麽在張作霖走私案審判的時候來調和,當然不是巧合,而是有意為之。
營口墜龍本就是一件熱議的事情,吸引了廣泛的社會注意力,此前被張作霖的大案分走了一些眼球,楊潮此時到這裏來,又增加了墜龍事件的影響力,從而能將百姓的注意力從上海審判上轉移一些。
可是言論自由之下,媒體各有自己的愛好,百姓也有自己的關注點,更多的則是兩者都很關注,因此張作霖的大案不可能徹底被冷落,依然是熱點問題。
所以當判決出來之後,立刻就有記著問楊潮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楊潮心裏很清楚是怎麽回事,他沒有去碰司法,沒有用非法的手段去幹預或者影響法官、和律師的行為,而且很可能他也影響不了,王寵惠那些人用了二十年時間,才打造起來相對du立的司法體係,楊潮是根本插不上手的,用自己的臉去蹭,很有可能被打臉。
所以他沒有自討沒趣,隻是派出自己的律師團隊,秘密對一些人進行了法律引導而已,告訴他們什麽話可以說,什麽話不可以說,但最終還是要他們配合,或者說要他們為張作霖分擔一些罪責,如果他們做不到,張作霖還是很難救,所以楊潮才問張作霖,楊宇霆可靠不可靠,如果楊宇霆都可靠了,那些老家夥自然也是比較可靠的。
最終還是那個叫做張揚的大律師比較厲害,成功用感情打動了陪審團,將陪審團架在道德的天平上下不來,用道德綁架了司法。
楊潮評價也比較客觀,他對記著道:“這不過是道德,戰勝了法律而已。”(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最後陳述的時候,他說道:“沒錯,邊境地區存在著大量的走私行為。但是為什麽我們跟朝鮮邊境沒有這種走私行為?我們跟俄羅斯帝國的邊境,也沒有這種走私行為?唯獨在西北的邊境,在跟蘇俄接壤的地方,充滿了這種走私行為。為什麽?
因為合理。因為蘇俄禁止他們的百姓跟我們的百姓自由貿易,但是他們的百姓不貿易,就沒有飯吃,連種子都被他們的官府收走,他們難道沒有理由想方設法從鄰國得到糧食嗎?難道他們就活該活活餓死?
你們挨過餓沒有,我想你們可能有人還記得,辛亥年的時候,上海青幫到處打家劫舍,說是革命,那時候買不到吃的,你們也許餓過幾天。可是你們能理解那種不是餓幾天,而是直接餓死,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情形嗎。
我這裏還有許多照片,我都沒有拿出來給你們看,因為我怕大家晚上會做噩夢。古書上常講,‘天下大饑,易子而食’,我過去不信,因為虎毒不食子,但現在我信了,因為很多蘇俄的老百姓不是易子而食,而是直接吃了自己的子女。”
說道這裏,大律師都哽咽了,喘息了許久,才終於抬頭,用紅紅的眼睛瞪著眾人。
“大家說說,我們在這裏幹什麽,審判這些給餓死的人送去糧食的走私販?如果他們今天被判有罪,那麽我敢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罪。尊敬的陪審團,你們身份尊貴,你們就是法庭上的議會。你們嫉惡如仇,對罪惡毫不容情。但是我要說的是,如果今天我們判決了他們有罪,這不是司法的正義,這是死法製度的恥辱,是我們每個人的恥辱。蘇俄人民的鮮血。將浸透這樣的判決書。”
控方律師多次想打斷大律師,想出口反駁,但是卻突然沒了勇氣,他都被說服了。
最後年輕的控方律師隻做了十分單調且顯得無力的陳詞,他隻是要求法官和陪審團,務必立足於法律來進行判決,務必要考慮到法律的尊嚴。
麵對張家高價聘請的大律師,他沒有經驗,這不怪他。這就是自由世界的法律體係。有錢人才能買得到最多的公道。因為凡是有經驗的律師,沒人願意拿著非常一般的薪水,留在司法體係之中服務。他們更願意在律師事務所裏,拿著高薪,為最有錢的人服務。
在決議廳中,法官將陪審團召集在一起,跟他們詳細的解釋法律條文,對他們進行法律專業引導。告知他們法律對走私的明確相關規定。
可是最後陪審團還是依然一致裁定,這一次西北走私案無罪。他們有權決定有罪或無罪,但是定刑是法官的權力。
可他們宣布無罪了,法官也就沒辦法判刑了。
法官可以裁定陪審團的判定明顯有違法律,從而不接受陪審團的裁定,重新選擇陪審團,但這需要勇氣。很顯然這個法官缺乏這樣的勇氣,如果他是從革命時代走來的,是伍廷芳那樣的法官,或許會這麽做,可是他是和平時期成長起來的法官。他怕受到社會的責難,受到良心的譴責,所以他不敢。
最後判決,張作霖走私案不成立,不但他無罪,其他走私販也被當庭釋放。
這件事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爭論,這樣的判決,甚至可能造成一個可怕的結果,那就是西北邊境的走私合法了,任何人都可以去哪裏跟蘇俄人走私,隻要不被蘇俄抓住,他們就是無罪的。
同時對於中國的司法製度的嚴謹性產生了質疑,確定一個人是不是有罪的,到底是百姓的平叛,還是法律的條文?如果法律條文,跟人民的認知衝突,到底以哪一個為準?
這些問題發人深思,也被問到了楊潮麵前。
楊潮此時在營口,也在判決一場官司,不是法律官司,而是行政問題。
原因是營口墜龍問題,去年這裏離奇的出現了一條龍,先是活著,後來死了,活著的時候當地百姓見過,死後才被媒體注意到,結果引起了爭執,奉天很想把腐爛後的龍骨拉回沈陽建立一個博物館展覽,但是營口不同意,他們要自建博物館,奉天認為他們是省城,將龍帶到奉天展覽,更能吸引人們觀看,營口還想用這條龍來給他們增加人氣呢。
所以爭執不下,楊潮就決定親自來調和。
但是他們爭執不是一天兩天了,楊潮為什麽偏偏這時候來調和,為什麽在張作霖走私案審判的時候來調和,當然不是巧合,而是有意為之。
營口墜龍本就是一件熱議的事情,吸引了廣泛的社會注意力,此前被張作霖的大案分走了一些眼球,楊潮此時到這裏來,又增加了墜龍事件的影響力,從而能將百姓的注意力從上海審判上轉移一些。
可是言論自由之下,媒體各有自己的愛好,百姓也有自己的關注點,更多的則是兩者都很關注,因此張作霖的大案不可能徹底被冷落,依然是熱點問題。
所以當判決出來之後,立刻就有記著問楊潮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楊潮心裏很清楚是怎麽回事,他沒有去碰司法,沒有用非法的手段去幹預或者影響法官、和律師的行為,而且很可能他也影響不了,王寵惠那些人用了二十年時間,才打造起來相對du立的司法體係,楊潮是根本插不上手的,用自己的臉去蹭,很有可能被打臉。
所以他沒有自討沒趣,隻是派出自己的律師團隊,秘密對一些人進行了法律引導而已,告訴他們什麽話可以說,什麽話不可以說,但最終還是要他們配合,或者說要他們為張作霖分擔一些罪責,如果他們做不到,張作霖還是很難救,所以楊潮才問張作霖,楊宇霆可靠不可靠,如果楊宇霆都可靠了,那些老家夥自然也是比較可靠的。
最終還是那個叫做張揚的大律師比較厲害,成功用感情打動了陪審團,將陪審團架在道德的天平上下不來,用道德綁架了司法。
楊潮評價也比較客觀,他對記著道:“這不過是道德,戰勝了法律而已。”(未完待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