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票。
————————————
弗拉基米爾同誌時代,尤其是新經濟政策時期,蘇俄並不算封閉,因為弗拉基米爾是真正有信仰的好同誌,他渴望讓全世界都聽到蘇俄的聲音,知道蘇俄正在創造的偉大事業。
所以許多記者都能自由出入莫斯科,但是史達林上台了,這是一個比弗拉基米爾更加清醒的現實主義政客,一切都從實用出發,一開始他也沒有禁止西方記者報道,但是當蘇俄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正站在榮譽的最巔峰,籌集資金準備第二個五年計劃之時,烏克蘭******爆發了。
史達林可不想讓西方人隨便報道這種事情,於是他找了一個借口就將所有西方記者趕出了莫斯科,能夠自由采訪的記者都是得到蘇俄特批的。
其中有三個英國記者赫赫有名,其中之一叫做杜蘭蒂,他是英國人,但卻是受雇於美國紐約時報的。另外兩個英國記者則是曼徹斯特衛報的記者,一個叫做繆格裏奇,一個叫做瓊斯。
《曼徹斯特衛報》是比較偏左的報紙,繆格裏奇本人也是一個左翼分子,在工黨執政時期,他這種左翼分子是十分受蘇俄歡迎的英國記者。
同為英國人,杜蘭蒂、繆格裏奇和瓊斯三人的私人關係是不錯的,在莫斯科精彩聚在一起聚會。
杜蘭蒂本人是一個八麵玲瓏的家夥,他沒有明顯的價值取向,一定非說有的話,那就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主義,此人為了功成名就,將自己的記者前途賭在了神秘的蘇俄。他十分有計劃的花費一年時間,不斷的對蘇俄歌功頌德,發表各種幾乎是蘇俄官方意識的新聞,他的報道不但在西方國家贏得許多左翼讀者的歡迎,更是讓蘇俄政府欣喜若狂,將他的霸道轉載回國。作為迷惑本國人的利器,‘看看,西方記者都是這麽歌頌蘇俄的,你們還有什麽理由感覺不幸福?’,於是杜蘭蒂在蘇俄的名氣越來越大,這時候他本人才選擇來到莫斯科。
他很快就在莫斯科打開了場麵,跟很多蘇俄高官交了朋友,甚至得到了偉大領袖的親自接待,得到采訪偉大領袖的光榮。親自得打了偉大領袖的指導,成了蘇俄人民的“老朋友”。
由於杜蘭蒂的報道,繆格裏奇和瓊斯一開始還以為這是一個左翼記者,對他很有好感,認為他將人類世界最偉大,最具有先進性的國家的真相,報道給了全世界,並未他能得到偉大領袖的賞識而羨慕不已。
可是饑荒一開始。一切都變了,在莫斯科的記者們。聽到了各種小道消息,聽說了烏克蘭發生嚴重饑荒的事實。
一開始繆格裏奇對這種言論嗤之以鼻,偉大的蘇俄怎麽可能發生饑荒,又沒有西方帝國主義的幹涉,又沒有發生戰爭,烏克蘭那種地方怎麽可能發生饑荒。以一個正常人的正常思維想一想,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嗎。
但是這種言論在私下流傳的很廣,尤其是記者圈子中討論的很熱烈,繆格裏奇決定打破這種謊言,他向蘇俄政府申請去烏克蘭采訪。但是他被拒絕了,杜蘭蒂卻被允許了。
繆格裏奇有身為記者的好奇心,於是他未經許可,私自偷偷去了烏克蘭。
繆格裏奇看到的情況讓他大為震驚,由於百分之八十的農戶都沒有加入集體農莊,結果家裏的所有餘糧、種子都被蘇維埃給搶走,許多家庭餓得走不動路,躺在床上等待死亡,有人為了活下去悄悄宰殺自己的孩子,甚至還好心的將兒子的骨肉假稱牛肉去給快餓死的鄰居吃,蘇俄政府唯一做的事情是雇傭一些饑民來填埋死人,以免死人的屍體被人吃掉,可是這些同樣是饑民的人,為了獲得埋一個人00克麵包的酬勞,不惜將還沒有餓死的鄰居直接扔進土坑之中,很多人祈求他們不要埋了自己,告訴他們自己還能活下去。
繆格裏奇多次看到別人用看食物的眼光看自己,一開始他還以為這些人可能想從自己身上得到食物,後來他才明白,不是這些人想從他身上得到什麽,而是這些人直接就把他當成了食物。
繆格裏奇擅自行動很快就被蘇俄政府發現,由於他的外國人身份,他被送到了莫斯科,被嚴密的監視起來。
瓊斯跟杜蘭蒂和繆格裏奇不同,他的地位更高一些,是一個專門處理國際事務的記者,經常出入各國,顯然是一個金牌記者,是端納那種高級記者,他是聽到蘇俄饑荒的事情來到蘇俄的。
他倒是沒有繆格裏奇那樣敬業,沒有冒險前往烏克蘭災區,而是停留在莫斯科收集各種信息,瓊斯之所以是金牌記者,那是因為他比別的記者能力更強,他沒有去現場,隻從一條條信息中就梳理出了事情的脈絡,總結出了饑荒發生的原因,推斷出了饑荒的範圍。
瓊斯的地位讓他更容易發表報道,而且很容易得到國際轉載,前年他就在《西方郵報》上發表了題目為“俄國農民的逆來順受是英國人不能容忍的”和“俄國工人的幻滅——由食物短缺導致的對五年計劃的反抗”,不但報道了蘇俄的饑荒,而且報道出了農民反抗蘇俄起義的事情,但他並不知道嚴重性,他不知道的是,在整個五年計劃期間,蘇俄農民總共發動了幾千次農民起義,但卻都被血腥的鎮壓。
去年瓊斯又發表“還有湯喝嗎?——俄國在饑餓中麵臨嚴冬”,今年瓊斯又一次來到蘇俄,並成功取得了前往烏克蘭采訪的批準,回到莫斯科之後,巧遇了繆格裏奇,作為同鄉、同行,兩人決定喝一杯。
瓊斯遺憾的告訴繆格裏奇:“可能有數百萬人正在餓死。”
繆格裏奇皺起眉頭,作為左翼分子,他是真心喜歡蘇俄的。蘇俄政策導致的災荒他能接受,但是不能接受的是蘇俄掩蓋真相的做法,他自己也看過了,確實有人在餓死,可是蘇俄不但否認饑荒存在,而且大肆宣傳烏克蘭的豐收。駁斥西方人的陰謀宣傳。
“我看到許多村子周圍,都有軍隊在把守,不允許任何農民出入,就讓他們白白餓死在村裏?”
繆格裏奇對自己看到的現象十分難過,也十分不理解,如果真的饑荒了,那麽讓這些人去其他地方找條活路,或者讓他們進城找工作不好嗎?
“嗨,繆格裏奇、瓊斯!”
外國人經常聚會的酒吧中一個人走了進來。看到了正在聊天的繆格裏奇和瓊斯,老遠的打起了招呼。
“杜蘭蒂!你也回來了?”
來人正是一頭金發,麵容十分俊俏的杜蘭蒂。
看到杜蘭蒂瓊斯低下頭悄然喝了一口酒,露出一副不屑的神情。
杜蘭蒂似乎見怪不怪了,瓊斯是大記者,向來看不起他而已,但他現在也已經是大記者了,而且他要比瓊斯更有名。因為他手裏抓著一份報紙。
“悄悄,我的寫的報道發表了。”
在報道中。杜蘭蒂承認了饑荒,他承認是糧食調的太多了,因為東方發生的戰爭,導致了烏克蘭糧食的短缺,因為烏克蘭糧食被征用去打仗了。但總的來說,雖然有饑荒。有個別餓死人的現象,有政府政策的失誤,也有農民的消極抵抗,但農村青年是站在政府一邊的,克裏姆林宮正在贏得集體化的勝利。
繆格裏奇看完了這份報紙。這是一份俄文報紙,顯然是蘇俄的報紙,但是轉載的是杜蘭蒂發表在紐約時報上的文章。
看到這份文章,又看到了報紙其他報道,尤其是那篇刊登著《烏克蘭農民幸福的進行大豐收》郵票式樣的文章,突然讓繆格裏奇感到了壓抑,透不過氣的壓抑。
雖然到此時他依然感覺到蘇俄是一個偉大的試驗,蘇俄是一個偉大的國家,但他卻感覺到這種磚製的可怕,他覺得作為記者,他應該將真相公布出來,哪怕他服務的報紙是一個左翼報紙也不在乎。
“你是我見過的最無恥的謊言家!”
繆格裏奇瞪著杜蘭蒂說道。
杜蘭蒂脾氣很好,也不生氣:“親愛的繆格裏奇,我什麽時候欺騙過您了?”
繆格裏奇哼道:“那你告訴我,哪裏真的沒有人在餓死嗎?”
杜蘭蒂好笑道:“當然有人餓死了,你我都知道啊,你為什麽這麽問。”
繆格裏奇道:“那有多少人在餓死?一百萬,還是兩百萬?”
杜蘭蒂笑道:“最少兩百萬人。”
繆格裏奇皺眉道:“那你為什麽不揭露,你為什麽不報道?”
杜蘭蒂歎道:“我為什麽要揭露,為什麽要報道,死的可都是俄國佬。”
杜蘭蒂對俄國人的生死毫不關心,何止他毫不關心,他是一個英國記者,也是一個美國記者,但他還有政治任務,為英國提供情報服務,他早就將真實的信息交給了英國駐蘇大使館,可是英國政府也沒有絲毫的表示,裝作此事根本就沒有發生過,為什麽?
俄國如果能就此崩潰和毀滅,英國政府當麵會表達遺憾,背地裏能笑暈過去。
所以官方層麵,幾乎所有大國都知道蘇俄正在餓死人,都知道蘇俄的製度有多麽惡毒,但卻沒有一個政府站出來譴責,沒有一個政府表達過公正,都悄無聲息,甚至討好史達林,目的僅僅是為了出口他們的機器設備給蘇俄,而不管蘇俄購買這些機器設備的錢是不是通過搶走本國農民維持生命的口糧變賣得來的,是不是帶血的。
“我要揭露這一切,我要讓謊言破產。”
繆格裏奇恨恨的說道。
杜蘭蒂冷笑道:“有用嗎?”
瓊斯歎息道:“沒用的。”
果然當繆格裏奇回到英國,將自己的報道匿名發表在曼徹斯特衛報上,他不敢用他的名字,因為他向來都是支持蘇俄的,至今依然支持,隻是他認為蘇俄犯了錯誤,他在報道這種錯誤而已。
繆格裏奇沒有用自己的真名,因此沒人知道是他寫的報道,但報社的編輯們知道,可是這些編輯卻對繆格裏奇充滿了不滿,他們認為繆格裏奇的報道是誇張不實,是嘩眾取寵,凡是沒有看到蘇俄饑荒的,就不會相信。
繆格裏奇不但沒有讓真相被人相信,反而因為得罪了其他編輯,生計都出現了問題。
終其一生,繆格裏奇始終默默無聞,而杜蘭蒂因為獲得普利策獎,還有跟蘇俄良好的關係,風光了一生。
直到他們死後許多年,美國普利策獎開始考慮是不是要取消杜蘭蒂的獎項,而du立後的烏克蘭政府給繆格裏奇和瓊斯建立了紀念碑,感激他們將烏克蘭的真相報道給了全世界。
但這一切都沒有任何意義,此時此刻,根本就沒有多少人願意相信繆格裏奇和瓊斯的真相,他們更願意相信杜蘭蒂這種人編織出來的故事。
人們永遠是盲目的,因為他們永遠隻願意相信他們喜歡的真相。
當所有人都遮住自己的眼睛的時候,天就黑了。(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
弗拉基米爾同誌時代,尤其是新經濟政策時期,蘇俄並不算封閉,因為弗拉基米爾是真正有信仰的好同誌,他渴望讓全世界都聽到蘇俄的聲音,知道蘇俄正在創造的偉大事業。
所以許多記者都能自由出入莫斯科,但是史達林上台了,這是一個比弗拉基米爾更加清醒的現實主義政客,一切都從實用出發,一開始他也沒有禁止西方記者報道,但是當蘇俄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正站在榮譽的最巔峰,籌集資金準備第二個五年計劃之時,烏克蘭******爆發了。
史達林可不想讓西方人隨便報道這種事情,於是他找了一個借口就將所有西方記者趕出了莫斯科,能夠自由采訪的記者都是得到蘇俄特批的。
其中有三個英國記者赫赫有名,其中之一叫做杜蘭蒂,他是英國人,但卻是受雇於美國紐約時報的。另外兩個英國記者則是曼徹斯特衛報的記者,一個叫做繆格裏奇,一個叫做瓊斯。
《曼徹斯特衛報》是比較偏左的報紙,繆格裏奇本人也是一個左翼分子,在工黨執政時期,他這種左翼分子是十分受蘇俄歡迎的英國記者。
同為英國人,杜蘭蒂、繆格裏奇和瓊斯三人的私人關係是不錯的,在莫斯科精彩聚在一起聚會。
杜蘭蒂本人是一個八麵玲瓏的家夥,他沒有明顯的價值取向,一定非說有的話,那就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主義,此人為了功成名就,將自己的記者前途賭在了神秘的蘇俄。他十分有計劃的花費一年時間,不斷的對蘇俄歌功頌德,發表各種幾乎是蘇俄官方意識的新聞,他的報道不但在西方國家贏得許多左翼讀者的歡迎,更是讓蘇俄政府欣喜若狂,將他的霸道轉載回國。作為迷惑本國人的利器,‘看看,西方記者都是這麽歌頌蘇俄的,你們還有什麽理由感覺不幸福?’,於是杜蘭蒂在蘇俄的名氣越來越大,這時候他本人才選擇來到莫斯科。
他很快就在莫斯科打開了場麵,跟很多蘇俄高官交了朋友,甚至得到了偉大領袖的親自接待,得到采訪偉大領袖的光榮。親自得打了偉大領袖的指導,成了蘇俄人民的“老朋友”。
由於杜蘭蒂的報道,繆格裏奇和瓊斯一開始還以為這是一個左翼記者,對他很有好感,認為他將人類世界最偉大,最具有先進性的國家的真相,報道給了全世界,並未他能得到偉大領袖的賞識而羨慕不已。
可是饑荒一開始。一切都變了,在莫斯科的記者們。聽到了各種小道消息,聽說了烏克蘭發生嚴重饑荒的事實。
一開始繆格裏奇對這種言論嗤之以鼻,偉大的蘇俄怎麽可能發生饑荒,又沒有西方帝國主義的幹涉,又沒有發生戰爭,烏克蘭那種地方怎麽可能發生饑荒。以一個正常人的正常思維想一想,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嗎。
但是這種言論在私下流傳的很廣,尤其是記者圈子中討論的很熱烈,繆格裏奇決定打破這種謊言,他向蘇俄政府申請去烏克蘭采訪。但是他被拒絕了,杜蘭蒂卻被允許了。
繆格裏奇有身為記者的好奇心,於是他未經許可,私自偷偷去了烏克蘭。
繆格裏奇看到的情況讓他大為震驚,由於百分之八十的農戶都沒有加入集體農莊,結果家裏的所有餘糧、種子都被蘇維埃給搶走,許多家庭餓得走不動路,躺在床上等待死亡,有人為了活下去悄悄宰殺自己的孩子,甚至還好心的將兒子的骨肉假稱牛肉去給快餓死的鄰居吃,蘇俄政府唯一做的事情是雇傭一些饑民來填埋死人,以免死人的屍體被人吃掉,可是這些同樣是饑民的人,為了獲得埋一個人00克麵包的酬勞,不惜將還沒有餓死的鄰居直接扔進土坑之中,很多人祈求他們不要埋了自己,告訴他們自己還能活下去。
繆格裏奇多次看到別人用看食物的眼光看自己,一開始他還以為這些人可能想從自己身上得到食物,後來他才明白,不是這些人想從他身上得到什麽,而是這些人直接就把他當成了食物。
繆格裏奇擅自行動很快就被蘇俄政府發現,由於他的外國人身份,他被送到了莫斯科,被嚴密的監視起來。
瓊斯跟杜蘭蒂和繆格裏奇不同,他的地位更高一些,是一個專門處理國際事務的記者,經常出入各國,顯然是一個金牌記者,是端納那種高級記者,他是聽到蘇俄饑荒的事情來到蘇俄的。
他倒是沒有繆格裏奇那樣敬業,沒有冒險前往烏克蘭災區,而是停留在莫斯科收集各種信息,瓊斯之所以是金牌記者,那是因為他比別的記者能力更強,他沒有去現場,隻從一條條信息中就梳理出了事情的脈絡,總結出了饑荒發生的原因,推斷出了饑荒的範圍。
瓊斯的地位讓他更容易發表報道,而且很容易得到國際轉載,前年他就在《西方郵報》上發表了題目為“俄國農民的逆來順受是英國人不能容忍的”和“俄國工人的幻滅——由食物短缺導致的對五年計劃的反抗”,不但報道了蘇俄的饑荒,而且報道出了農民反抗蘇俄起義的事情,但他並不知道嚴重性,他不知道的是,在整個五年計劃期間,蘇俄農民總共發動了幾千次農民起義,但卻都被血腥的鎮壓。
去年瓊斯又發表“還有湯喝嗎?——俄國在饑餓中麵臨嚴冬”,今年瓊斯又一次來到蘇俄,並成功取得了前往烏克蘭采訪的批準,回到莫斯科之後,巧遇了繆格裏奇,作為同鄉、同行,兩人決定喝一杯。
瓊斯遺憾的告訴繆格裏奇:“可能有數百萬人正在餓死。”
繆格裏奇皺起眉頭,作為左翼分子,他是真心喜歡蘇俄的。蘇俄政策導致的災荒他能接受,但是不能接受的是蘇俄掩蓋真相的做法,他自己也看過了,確實有人在餓死,可是蘇俄不但否認饑荒存在,而且大肆宣傳烏克蘭的豐收。駁斥西方人的陰謀宣傳。
“我看到許多村子周圍,都有軍隊在把守,不允許任何農民出入,就讓他們白白餓死在村裏?”
繆格裏奇對自己看到的現象十分難過,也十分不理解,如果真的饑荒了,那麽讓這些人去其他地方找條活路,或者讓他們進城找工作不好嗎?
“嗨,繆格裏奇、瓊斯!”
外國人經常聚會的酒吧中一個人走了進來。看到了正在聊天的繆格裏奇和瓊斯,老遠的打起了招呼。
“杜蘭蒂!你也回來了?”
來人正是一頭金發,麵容十分俊俏的杜蘭蒂。
看到杜蘭蒂瓊斯低下頭悄然喝了一口酒,露出一副不屑的神情。
杜蘭蒂似乎見怪不怪了,瓊斯是大記者,向來看不起他而已,但他現在也已經是大記者了,而且他要比瓊斯更有名。因為他手裏抓著一份報紙。
“悄悄,我的寫的報道發表了。”
在報道中。杜蘭蒂承認了饑荒,他承認是糧食調的太多了,因為東方發生的戰爭,導致了烏克蘭糧食的短缺,因為烏克蘭糧食被征用去打仗了。但總的來說,雖然有饑荒。有個別餓死人的現象,有政府政策的失誤,也有農民的消極抵抗,但農村青年是站在政府一邊的,克裏姆林宮正在贏得集體化的勝利。
繆格裏奇看完了這份報紙。這是一份俄文報紙,顯然是蘇俄的報紙,但是轉載的是杜蘭蒂發表在紐約時報上的文章。
看到這份文章,又看到了報紙其他報道,尤其是那篇刊登著《烏克蘭農民幸福的進行大豐收》郵票式樣的文章,突然讓繆格裏奇感到了壓抑,透不過氣的壓抑。
雖然到此時他依然感覺到蘇俄是一個偉大的試驗,蘇俄是一個偉大的國家,但他卻感覺到這種磚製的可怕,他覺得作為記者,他應該將真相公布出來,哪怕他服務的報紙是一個左翼報紙也不在乎。
“你是我見過的最無恥的謊言家!”
繆格裏奇瞪著杜蘭蒂說道。
杜蘭蒂脾氣很好,也不生氣:“親愛的繆格裏奇,我什麽時候欺騙過您了?”
繆格裏奇哼道:“那你告訴我,哪裏真的沒有人在餓死嗎?”
杜蘭蒂好笑道:“當然有人餓死了,你我都知道啊,你為什麽這麽問。”
繆格裏奇道:“那有多少人在餓死?一百萬,還是兩百萬?”
杜蘭蒂笑道:“最少兩百萬人。”
繆格裏奇皺眉道:“那你為什麽不揭露,你為什麽不報道?”
杜蘭蒂歎道:“我為什麽要揭露,為什麽要報道,死的可都是俄國佬。”
杜蘭蒂對俄國人的生死毫不關心,何止他毫不關心,他是一個英國記者,也是一個美國記者,但他還有政治任務,為英國提供情報服務,他早就將真實的信息交給了英國駐蘇大使館,可是英國政府也沒有絲毫的表示,裝作此事根本就沒有發生過,為什麽?
俄國如果能就此崩潰和毀滅,英國政府當麵會表達遺憾,背地裏能笑暈過去。
所以官方層麵,幾乎所有大國都知道蘇俄正在餓死人,都知道蘇俄的製度有多麽惡毒,但卻沒有一個政府站出來譴責,沒有一個政府表達過公正,都悄無聲息,甚至討好史達林,目的僅僅是為了出口他們的機器設備給蘇俄,而不管蘇俄購買這些機器設備的錢是不是通過搶走本國農民維持生命的口糧變賣得來的,是不是帶血的。
“我要揭露這一切,我要讓謊言破產。”
繆格裏奇恨恨的說道。
杜蘭蒂冷笑道:“有用嗎?”
瓊斯歎息道:“沒用的。”
果然當繆格裏奇回到英國,將自己的報道匿名發表在曼徹斯特衛報上,他不敢用他的名字,因為他向來都是支持蘇俄的,至今依然支持,隻是他認為蘇俄犯了錯誤,他在報道這種錯誤而已。
繆格裏奇沒有用自己的真名,因此沒人知道是他寫的報道,但報社的編輯們知道,可是這些編輯卻對繆格裏奇充滿了不滿,他們認為繆格裏奇的報道是誇張不實,是嘩眾取寵,凡是沒有看到蘇俄饑荒的,就不會相信。
繆格裏奇不但沒有讓真相被人相信,反而因為得罪了其他編輯,生計都出現了問題。
終其一生,繆格裏奇始終默默無聞,而杜蘭蒂因為獲得普利策獎,還有跟蘇俄良好的關係,風光了一生。
直到他們死後許多年,美國普利策獎開始考慮是不是要取消杜蘭蒂的獎項,而du立後的烏克蘭政府給繆格裏奇和瓊斯建立了紀念碑,感激他們將烏克蘭的真相報道給了全世界。
但這一切都沒有任何意義,此時此刻,根本就沒有多少人願意相信繆格裏奇和瓊斯的真相,他們更願意相信杜蘭蒂這種人編織出來的故事。
人們永遠是盲目的,因為他們永遠隻願意相信他們喜歡的真相。
當所有人都遮住自己的眼睛的時候,天就黑了。(未完待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