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巴西國內民族主義者終於發出了他們的聲音,南洋地區的土著馬來人、印尼各民族的聲音就太小了,英國和荷蘭殖民當局不會聽他們的態度,即便聽,那也隻是做做樣子,不過是在懷柔,是在欺騙,是在忽悠他們罷了。


    先說印尼各族,他們自己內部都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民族觀念呢,文化差異太大,一個民族跟另一個民族有時候就像不是一個世界的人一樣,巴達維亞已經出現了一大批在西方受過教育的印尼人,可是婆羅洲的熱帶雨林中,還生活著達雅族這樣的獵頭族,新幾內亞半島上更是處在食人族時代。


    馬來人也好不到哪裏去雖然表麵上是一個民族,可是很多方言之間溝通都成問題,差距比中國各地的方言還大,又受到周邊各個國家的影響,有的區域的馬來人比較像緬甸人,有的地方比較像暹羅人,有的地方則更像孟加拉人。


    而且始終沒有形成統一的政治權力機構,他們的曆史上,隻有140年才建立了一個統一整個馬來半島的滿刺加國,但卻在一百多年後的158年就被葡萄牙人滅亡了,現在的馬來半島上有9個世襲的蘇丹統治者整個馬來族群。


    後世的馬來國家最高元首就是通過一個最高會議,從這9個蘇丹中挑選出年齡和資曆最長者為馬來元首。但此時還沒有形成統一的馬來國家,蘇丹之間是處於競爭的關係,他們之間的矛盾甚至要大過********。互相不同的利益,甚至讓很多人都不認同跟其他蘇丹治下的子民是一個民族。


    無論何種因素,無法凝聚起來的印尼和馬來人都無法阻擋中國人在這一地區的滲透,他們也沒有太大的排擠意願。作為擺脫遊獵文化時間不遠的一個年輕民族,馬來人對土地的觀念也不夠強烈,統治者蘇丹也沒有領土觀念,新加坡甚至就是被一個蘇丹賣給英國人的。


    能賣給英國人,為什麽不能賣給中國人?英國人作為一個後進民族,來馬來的曆史遠沒有中國人久遠。從唐代起就在這一代活躍的中國人,移民曆史也起自唐代,但大規模移民,則是明清時期,尤其是明亡時期,大量逃離中國的百姓遷居到了這一代,在馬來半島沿海地區,擁有許多在這裏定居了500多年的華人家族。


    幾百年的雜居曆史,馬來人早就習慣了跟中國人做鄰居。隻是清末以來,中國人移居南洋的速度大大提高了,中國資本大量收購馬來半島上的土地,盡管都是經濟往來,但是中國資本家買大小不計,即跟英國資本一樣從馬來酋長、蘇丹手中收購大片的地產和山林、荒地,也從馬來小土地所有者手中收購小片的土地,這種經營的侵略性太大。加上英國畢竟是馬來統治者,因此大量破產的馬來下層人民隻敢仇恨華人。而不敢把憤怒投向英國人。


    因此這幾年,中國人越是移居馬來地區,馬來地區的經濟越繁榮,社會問題就越嚴重,其實就是很簡單的社會高速發展期出現的矛盾激增問題,停過這一關就好。挺不過這一關,就開始陷於混亂的泥潭,如同南美一樣,阿根廷在這個時代可是世界第四大富國,後世那個鳥樣。就是在這個循環中不斷掙紮的結果。


    但現在不一樣了,馬來人自己沒辦法挺過這一關,中國會讓他們挺過去的。


    人數眾多的中國人在馬來經營地產,中等層次的開始開鋪子、做貿易,高層則開工廠,辦銀行,從上到下,一整條華人經濟鏈條已經形成,別說馬來人了,就是英國人都開始激烈競爭起來。


    但在強權背景下,誰也不敢排除中國人,有一些極端思想在底層貧民之間散播,有組織的針對華人和英國統治者的暴力行為隻展開,一方麵要求du立,一方麵要求排華,但卻同時遇到了英國殖民當局和華人的共同鎮壓。


    華人大資本家在英國殖民政府的默許下,組建了大量的私人武裝,平時巡護自己的工廠和農場,一旦遇到緊急事態,配合殖民地警察鎮壓馬來人運動。


    不是發生的馬來人運動,無法撼動馬來經濟享受繁榮,優良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最關鍵是中國給與南洋地區免稅政策的刺激下,讓這裏的橡膠產業十分興旺,在中國資本和技術的幫助下,與橡膠有關的工業發展起來,輪胎業、雨衣、膠鞋工業成了規模,煙草業也非常興盛,以南洋兄弟公司為首的南洋煙草占據了中國市場的半壁江山,熱帶水果產業和罐頭加工業也進入了中國人的食譜,新加坡成為了集航運、工業、金融和貿易為一體的當之無愧的南洋經濟中心。


    新加坡的人口飛速增加,已經得到00萬左右,其中華人占到了180萬人,將這裏打造成了純粹的華人社會,整個馬來半島的華人則達到了500萬人,比400萬的馬來人還多,成了馬來半島的主體民族。


    荷蘭殖民地印尼地區的華人暫時還無法成為優勢民族,因為印尼人實在太多了,接近了6000萬人,不過跟馬來地區不同的是,印尼人主要集中在爪哇島和馬都拉島上,三大民族,爪哇人、馬都拉人和巽他人中,爪哇和巽他人基本上都在爪哇島上,馬都拉人分布在馬都拉島上,這三族占據了印尼人中的將近4000萬。


    但華人在爪哇島上主要集中在巴達維亞等城市中,哪裏已經太擠了,由於有印尼群島少有的肥沃的火山灰土壤,所以有史以來就是印尼地區的人口中心,始終占據一半以上的人口數量,後世這裏的人口竟然突破了1億,但麵積相對來說卻是屬於比較小的地方,因此島上可開發的土地和資源已經很難找到,因此無法吸引到更多華人前來經營。


    另一方麵,則是因為華人前往南洋地區,現在大多都是通過新加坡在轉道其他地區,因此圍繞著新加坡這個中心,越近的地區,華人移民則越多。還有曆史的原因,早在00年前的乾隆年間,華人就在婆羅島(加裏曼丹島)這個世界上有數的大島上形成了聚居區,蘭芳公司更是被後世學者稱為華人海外第一個國家。


    說國家有些誇張,有些爭議,但說華人在婆羅洲早就建立了華人社區則沒有任何爭議,華人們沿著前輩的足跡繼續移民這個地區討生活,早在中國跟荷蘭人達成合作協議之前,華人在婆羅洲已經是跟有獵頭傳統的達雅人、馬來人並列的三大民族之一了,歐戰之後跟荷蘭人的合作協議,讓華人進入這裏的障礙一掃而空,社會地位空前提高,有上海金融集團的支持,經濟實力也超越以往,隨著橡膠、煙草和熱帶水果在中國市場上免稅銷售,大量中國人湧入這裏建立農業種植園,開拓出了大片的熱帶種植園。


    在這裏達雅人活動區域往往深入雨林,對他們來說土地沒有價值,不在乎華人的開發,馬來人主要集中在婆羅洲北部,生活在以文萊蘇丹國和沙撈越等地,華人則從沿海、沿河,開始逐步擴展種植園,城市裏則經營工商業。


    開拓最大的困難是雨林中貧瘠的土地,有些人以為熱帶地區土地肥沃,甚至某些文學作品也如此描繪,這是一個最大的誤區,其實往往熱帶地區的土地反而貧瘠,因為雨水太多的關係,造成一種淋融效應,土壤中的礦物質往往隨著雨水流逝,所以這就是為什麽爪哇那麽一個島上人口高度集中,印尼地區其他島嶼上則覆蓋在茂密的原始雨林。


    但這不是問題,在現代科技的幫助下,土壤改良並不算難,隻要有足夠的勞動力和正確的方法,沙漠都能變成良田,中國人清走沿河地區的植物,將土地圈成獨立的區域,四周堆砌土壟,造成一個獨立區域,然後在其中堆積糞便土肥和化肥,中部太平洋瑙魯等島嶼上的鳥糞就是最好的肥料,在土地上堆積兩三年就能夠種植農作物了,更好的則是泥炭這樣的腐殖質,從湄公河一帶開采的泥炭堆積在雨林荒地中,第二年就能夠種植了。


    蘇門答臘島上的情形也差不多,大量的農業資本進入這裏,有錢的出錢,有人的出人,以宗族、鄉親和朋友為紐帶的中國社會急速滲透進蘇門答臘地區;但跟婆羅洲不一樣的是,中國商業資本在居港的發展很猛,在這裏形成了華人控製的造船、航運產業,將蘇門答臘島上的產出大量運到中國去。


    巨港的發展雖然趕不上新加坡,無法跟新加坡爭奪南洋經濟中心的地位,卻成為婆羅洲和蘇門答臘海域的一個航運中心,在南洋地區的物資轉運市場上,並不輸給新加坡,甚至隨著新加坡的繁榮,低價和服務費用的提高,這裏隱隱有取而代之的跡象。


    工商業和農業的全麵滲透,是巨額資本的注入,資本的流動帶動了人口的流動,在馬來半島上華人人口達到了500萬,在婆羅洲則達到了00多萬人,蘇門答臘也有150萬人左右,其中一半都是最近十年內移民過去的,數量達到了驚人的400多萬。


    中國哪裏有這麽多的人口願意移民呢?(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崛起1900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狂人阿Q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狂人阿Q並收藏大國崛起1900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