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墾利縣又往煙台、青島,接著到濟南和萊蕪等城市轉了一圈。


    情況都差不多,縣城往往都沒有怎麽發展起來,人口大多在十萬以下,比清朝時候增長的有限,完全不能跟幾個超級城市相比。


    這種超級聚集效應,是一個世界性問題,德國人解決的方法是支持各種小城市建設,為此政府下了許多力氣,目的是為了各地發展的公平問題,知道1世紀,德國的大城市也不多,摩天大樓林立的現代都市也就是柏林、法蘭克福、漢堡和慕尼黑等寥寥幾個城市,像大眾汽車城所在的狼堡其實也隻是一個小城市罷了。


    公平發展是德國人的理念,後世西德合並了東德之後,為了讓東德發展趕上西德,幾十年如一日的政府每年給東德支出五千億用來改善基礎設施,太高福利待遇。


    但這種發展方式,有好的一麵也有不好的一麵,好的是一麵是各地發展都比較平均,小城市的生活品質也比較高,不好的一麵是效率其實不高,而且很難發展起來那種超大城市才會出現的產業,比如各種文化產業就需要大城市中各種族群的思想碰撞,顯然小城市不可能出現這種條件。


    所以德國後世的文化產業發展,相對於其他國家其實很差勁,跟他們高度發達的工業根本不在一個位麵上,甚至連印度都不如。


    中國這幾年發展太快了,所以大城市超速發展,而小城市在競爭中落後了,楊潮也沒有時間,也沒有資本改善這種情況,甚至為了效率不得不默許甚至支持超大城市的發展。可是大城市總有一個極限,如果不改變目前這種現狀,單靠超大城市自我發展,已經很難實現以前那樣的增長動力了,必須大規模的啟動中小城市的發展,才能創造出足夠中國這麽大體量經濟體飛速發展的動力來。


    這也是為什麽楊潮來利津這些小縣城視察的原因。


    不過有一個縣城發展的倒是不錯。濰縣。


    但有一個特別的優勢,那就是膠濟鐵路和煙濟鐵路,這兩條山東大動脈在這交匯,讓濰縣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沒有認為幹涉的情況下,它自己就發展起來了,支柱產業除了圍繞交通運輸興起的機械維修外,還有榨棉工業、榨油工業等將初級加工業。


    總結濰縣經驗,楊潮讓張念記下。每個縣城都該找到一兩項有自己優勢的支柱產業,政府必須加大力度扶持,讓這些產業成為在整個省,甚至全國都有競爭力的優勢產業,這樣就足以支撐起一個中小型城市的發展了。


    同時交通也很重要,濰縣可以說就是運用了獨一無二的交通優勢,否則初級加工業憑什麽選擇在這裏而不是其他地方。但是山東的交通已經相當給力了,縣縣通火車啊。而且還是電力機車,在全國獨一份。


    但是公路卻很差勁。所以楊潮打算改善所有縣城的公路交通,其他地方沒有這個資本,山東卻沒有問題。要求各大府城跟縣城協商,分擔成本,哪怕是借款,也要將公路修起來。公路修起來了,才能跑汽車,這樣汽車工業就有條件發展了。


    汽車工業的重要性太大了,光是那三四成的鋼鐵消耗,就能讓重工業在打一劑強心針。


    當然比汽車工業拉動效應更大。覆蓋產業鏈更廣的產業也有,而且隻有一個,那就是房地產,後世的後進國家為什麽鍾情房地產,就在於房地產對經濟的拉動作用。


    所以楊潮不可能放過,不過這個問題很敏感,衣食住行國之四維啊,動一動那就是震動國本,造成社會不安定的因素,必須找到合適的發展方式,楊潮認為全世界最好,沒有之一的房地產發展方式是新加坡的房地產。


    也就是那種公屋模式。


    由政府修建大量的廉租房,隻租不賣,房屋建不要太大,三四十平米足夠單人和兩口之家居住就行,建的太好了,有能力買房的富裕階層也會貪便宜;而且千萬不能像****那樣建了經濟房還要出售,結果這種稀缺資源真正的窮人是買不到的,便宜了一大批有關係有路子的權力階層,這些人買了經濟房肯定不是住的,但是他們可以租,租給經濟條件一般的人。


    所以政府要搞經濟房,隻能搞廉租房,搞公屋,而不能出售。雖然政府經營的產業,一般效率都不會高,服務也不會好,可是勝在公平啊,中國這個國家,老百姓受得了窮,受得了苦,就是受不了不公。


    當然建廉租房的同時,也不能限製商品房,甚至要鼓勵有錢人購買商品房,甚至買別墅都不是不可以。推動房地產的另一個好處是,土地價值很快就會升值,最後變成政府最好的財源。


    另一個好處是,讓中產階級都變成房奴後,社會就安定了。沒人願意將自己的資產公有化,哪怕他們家的房子比不過鄰居的豪宅,但狗窩也是家,隻要有了家,也就安穩了。隻有流民才是最不安定的因素。


    走訪了山東幾個城市後,楊潮就已經有了比較具體的想法,那就是用房子和車子拉動經濟。


    但隻是山東一省還不足以拉動全國經濟。於是他又去了一趟上海市。


    上海市可不止一個城市,而是一個城市群,華亭、上海、青浦、婁、奉賢、福泉、金山、嘉定、寶山總共十個縣當初可是一口氣都劃歸上海了,其實就是將整個鬆江府都劃歸了上海組成自由市。


    到了上海楊潮的感受就跟山東不一樣了,其中除了黃浦江所在的上海縣最為發達之外,其他縣城發展都相當不錯,基本上都是十萬以上的工商業城市,跟上海一起形成了一個城市群,目前城市總人口竟然都達到了千萬級,單論城市化上海這地方冠絕全國,比山東更強。


    山東那是一種帶有計劃性的催生出來的工業地區,基本上是楊潮一手拉起來的,算是家養的,而上海基本上是靠自己的力量自發發展的,算是野生的。


    但上海跟山東之所以不一樣,倒不是因為他們是野生的,而是經濟文化各種因素所致。


    上海在成為自由市之前,各地的發展就有一定的基礎,長久接觸外來文化,讓上海地區的人思想比較開放,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最重要的是,上海縣早就有了強勢的商業實力,外灘是毫無爭議的東方金融中心,銀行業、典當業、商貿業,在這裏占據絕對的優勢,反倒是打壓了上海縣發展工業的潛力。


    所以當上海自由市成立後,開始鼓勵工業投資,其他縣城紛紛投入到了工業發展之中,而他們幾乎是同時發展,地理位置造成他們之間沒有特別明顯的優劣之分,都是靠著上海這個物資集散地,搞進出口加工生產,其中以紡織業、絲織業還有機械、金屬加工等為支柱,支撐起了這個城市群。


    同時上海的富裕程度也比山東地區要高了很多,誠然山東的重工業很強勢,利潤豐厚,也發了戰爭財,可是財富大都集中在少數資本家手裏,而上海這裏沒有高度聚集的資本密集型的產業,反倒是更平均一些。


    眾多的商業貿易,也製造出了大量的中產階級。


    所以上海的房子比山東的平均要高,要華麗,要多姿多彩,因為這裏的中產階級的追求跟山東資本家可不一樣,山東的城市中大多是低矮實用的建築,而上海這裏低矮胖瘦都能找到。


    所以上海的車子也比山東的多,山東的資本家當然買得起車,甚至買得起豪車,邁巴赫的手工豪車在山東並不鮮見,可是上海街頭跑著一輛輛粗鄙的福特,鬧市上喇叭聲不斷的場景,在山東就很難見到。


    “這才是真正的大都市啊!”


    楊潮承認上海發展的很好。


    “大人謬讚了。卑職可不敢居功。”


    謝冠輝自謙道,臉上卻不免得意。


    楊潮打擊他道:“這是上海的區位優勢好,誰來這裏都能發展起來。”


    “大人說的是。”


    謝冠輝鬱悶道。


    兩人是老朋友了,跟謝冠輝開開玩笑也就罷了,說正事才是要緊。


    於是立刻跟謝冠輝溝通了一番,建議他在上海發展發展房地產業,拉動一下經濟。


    至於資本問題,上海是金融中心難道還能缺錢,至於市場問題更不用提了,楊潮打算推廣按揭貸款,鼓勵中產階級借貸消費,美國0年代的大繁榮可不就是這樣刺激起來的嗎。


    跟謝冠輝聊了聊目前的形式,他是一個識大體的人,當即表示上海責無旁貸,一定起到中國經濟的帶頭作用,說這話他說的很有底氣。


    很快又在上海周邊轉了轉,無錫、蘇州等地都發展的很好,超過二十萬的中等城市,蘇州更是快到四十萬人了,以楊潮對這座城市的信心,十年內沒準就能邁進百萬人口。


    悄無聲息間,江南最好的地方,已經出現了一大批自發發展起來的現代城市了,這給楊潮的經濟刺激計劃,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底子。(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崛起1900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狂人阿Q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狂人阿Q並收藏大國崛起1900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