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攻陷了遼陽,俄軍飛艇部隊被楊潮殲滅之後,雙方始終沒有發生正麵衝突,一方麵是因為法國人在積極斡旋,另一方麵是旅順俄軍也知道不到好的辦法解決空中威脅,他們的地麵部隊推進的話,勢必會被飛艇不斷的轟炸。


    如果步步為營,一邊防備著轟炸,一邊向前推進,那樣速度根本跟不上,他們的物資也完全承受不住。


    因為當楊潮占領了奉天和遼陽後,等於切斷了旅順的物資補給,當然,即便楊潮不切斷旅順的鐵路線,也不好說他們混亂的國內有能力通過西伯利亞鐵路來給他們進行補給。


    自身的物資壓力就打,在鐵路也被毀壞的情況下,還要派出軍隊緩慢的向前推進的話,旅順的康特拉琴科認為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他采取守勢才是最現實的決定。


    不過旅順既然都被切斷了鐵路線,旅順的補給從何處來呢?


    答案是煙台。


    這座口岸港口,俄國人的船就沒有停過,山東的糧食、雞蛋、肉食,一船一船的往旅順運輸,這個消息被報紙披露之後,群情激奮的山東學生好幾次要強闖俄國貨船,同時要求陣俘扣押俄國物資,禁止俄國商船在中國港口停靠。


    隻是山東官府沒有答應,任由俄國人的船隊不斷的進出,隻是廣大的華商和洋商以風險太大為由,將供給俄國人的物資價格太高了一倍,俄國人也隻能咬牙答應了這個價格,因為除了在中國買,他們還真的沒有其他地方可以得到最基本的糧食供應了。


    至於武器裝備軍火物資,這些就不用想了,對於掌握了兩大兵工廠的楊潮來說,哪怕他不在山東做官,俄國人也休想從山東拿走一顆子彈,至於列強會不會向俄國人提供軍火,英國、美國肯定不會,法國人此時也不會,德國人目前想要得到中國政府的貸款生意,也不想觸怒清政府,因此也沒有給俄國人供應武器的打算。


    因此俄國人其實也就隻能從煙台買一些高價糧食維持生機而已。


    所以楊潮根本就沒有必要阻斷,同時還有另外的目的,說起來很惡心,就跟慈禧太後當年一邊允許義和團攻打洋人使館,一邊派人去給洋人送食物的做法一樣,都是不想把敵人給逼急了。


    不一樣的是,慈禧玩這種小聰明,不過是給自己留一條後路,所以原本的曆史上,最後洋人還是答應她繼續執政;但是楊潮這麽做,是不想把旅順的俄軍逼急了出來拚命,或者沙俄政府發狠,讓哈爾濱的俄軍不惜一切代價打通鐵路的話,楊潮還真擋不住。


    維持目前的局麵,給俄國人施加一定的壓力,最後逼迫俄國人把東北讓出來,這才是楊潮的目的,至於真跟俄國人打一仗,目前來說,還不是什麽好時候。


    這段時間的僵持,給了吳佩孚充足的時間,吳佩孚積極的寵信組織了防線,而且終於得到了新的部隊,十萬青年軍!


    這些讀過書的學生們,雖然沒有經受過軍事訓練,但是一個個熱血澎湃,激情似火,戰鬥意誌十分高昂,可以說,如果讓他們此時去衝擊旅順的防線,他們肯定會跟日本人一樣,但是他們的韌性肯定本就比不上日軍了,等衝個一兩次之後,大概心理就會崩潰,然後哭著喊著回家找媽媽去了。


    但是在沒有進行真正的血腥戰鬥之前,他們對戰爭沒有直觀的認識,或許還會覺得戰爭很浪漫呢。


    此時在錦州修鐵路的那些士兵是徹底廢了,一個個重新回歸鐵路工人狀態,在技術人員的指揮下努力的工作,鐵路在他們腳下一步步延伸,再有兩個月時間,就能修到奉天,跟遼陽連接起來。


    因此原本訓練這批鐵路工人的德國軍官,也就沒了用處,此時經過楊潮協調,都到了吳佩孚這裏,得到了新的工作,訓練十萬青年軍。


    楊潮一邊不時視察軍隊,給這些青年人做鼓勵,希望他們積極訓練,提高軍事技能,這樣才能殺敵,另一邊在各大報紙上發文,很不要臉的喊出了‘十萬青年十萬軍,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口號,並且不停的把報紙送到軍中,讓這些熱血青年更是打了雞血一樣熱情高漲。


    本來就是學生,受過一定的教育,在積極努力之下,軍事技能提高的竟然還很快,很多人都懂得了如何布置陣地,組織機槍火力等等基本知識,也就是有了當底層軍官的潛力。


    尤其是,吳佩孚終於組建了一隻懂得數學,掌握了炮兵觀瞄技術的炮兵。


    兩千多門各種口徑的大炮,讓吳佩孚的火力達到了此時中國最強,即便是當初的日俄,也是一個水平,單純拚火力的話,楊潮這隻軍隊,現在怎麽看也是很強大的呢。


    當然,正規還做不到,起碼連軍裝都不統一。


    這一點楊潮已經在著手解決了,十萬套軍裝,楊潮親自設計,緊身的上衣、直筒褲,染成淡藍色,配上鮮亮的銅質紐扣和謠言的金色和銀色肩章,絕對符合人體力學原理,這是經過飛船的超級計算機模擬過的,又舒服又好看的軍裝,肯定能打動這些十來歲年紀,正是愛美的年輕人。


    這批軍裝,載灃也掏錢了,為了收複東北,獲得一個中興之主的名聲,就是讓他把關稅餘款全部花光都在所不惜。


    英美德則在等待著中國人把國庫消耗光之後找他們借款。


    法國人在中俄之間積極的奔走。


    俄國人則在龐大的國土上,忙著樹立一座座絞刑架,讓斯托雷平的領帶在國土上飄揚。


    斯托雷平製造的恐怖氣息雖然濃重,但始終鎮壓不下去各種勢力的反抗,農村的搗毀地主莊園、酒莊和糖廠的運動一直持續,城市裏已經到處出現了工人ba工,並且越來越多工人直接拿起了武器。


    革命一觸即發。


    這時候俄國人終於做出了一些讓步。


    他們表示,可以放棄在奉天、遼陽駐兵,但是必須在哈爾濱和旅順駐兵,這是底線。


    楊潮發出最後通牒:“旅順最多駐兵一萬,哈爾濱必須撤兵,為此我方願意接受俄國人提出的東北礦產給與俄國人優先開發權的要求。如果俄國人不答應,我軍即將向旅順發動攻擊。”


    楊潮的態度很明確,你就是可以放棄大部分經濟權力,來換取基本主權。


    俄國人則隻想放棄遼陽和奉天,這兩座他們已經失去的城市,貪婪之相一貫不變。


    法國人對楊潮這個讓步還是很滿意的,以俄國人的經濟實力,大概也沒有在東北開礦的能力,他們那廣袤而龐大的國土還沒有開發呢,侵占東北也不過是給後世子孫留的遺產。


    俄國人就連在中國修鐵路,都還要雇傭法國工程師,采購法國鋼材和設備呢,哪裏有能力在東北開發,不過如果俄國人占了這裏的礦產,對法國倒是很有利啊,他們完全可以從俄國人手裏拿到開發權,俄果人占了東北,就等於法國人占了。


    因此法國人更積極的斡旋俄國接受楊潮的最後通牒,各種方式都用盡了。


    到了六月,從奉天到遼陽的火車嗚嗚鳴響,關外鐵路終於通到了奉天。


    當然從錦州到奉天這段鐵路,自然也得交給煙濟鐵路公司來運營。


    火車上拉著充足的物資補給,還有楊潮邀請的各路記者,以及列強武官。


    吳佩孚則籌劃了一場規模浩大的軍事演習,看著一個個穿著新式軍裝,武裝精良,士氣高漲的士兵,在炮火掩護下占領一個個模擬敵人陣地的山頭,鎂光燈哢哢閃亮,各種美譽接踵而來。


    中國報紙是發自內心的熱愛本國的軍事力量,西方媒體則是別有用心,巴不得鼓勵中國,讓中國人鼓起勇氣衝向旅順的鋼筋混凝土要塞呢。


    在國內外各種壓力之下,俄國人終於提出了最後一個要求後,讓步了。


    他們答應撤出除旅順之外的俄軍,但是旅順駐軍的數量不是一萬,而是五萬人。


    他們提出的要求是,俄軍有權力不經清政府允許,在任何情況下通過東清鐵路。


    俄國人的目的很明顯,保住旅順是他們的底線,隻要沙皇對黃俄羅斯計劃不死心,那麽他們就不能放棄旅順這個不凍港,這可是他們全國唯一一座不凍港啊,是俄羅斯麵向海洋數百年的成果,哪裏能這麽容易放棄。


    楊潮經過仔仔細細的考慮之後,答應了。


    雙方動作很快,立刻簽訂《東北問題諒解備忘錄》,對雙方各自在東北的行為進行了總結和諒解,並且重新劃分了俄國人的權力,俄國人獲得了大量的經濟特權,包括三十公裏內的采礦權,和三十公裏外的優先權,可以說壟斷了東北開礦的權力。


    至於旅順駐軍問題,那雖然對清政府不利,但是楊潮倒覺得,留著旅順在俄國人手裏,其實不是一件壞事,如果中國一下子膨脹的太厲害,英國這個世界霸主會如何看待中國,如果變得支持日本製衡中國,而不是繼續支持中國對抗俄國,那就得不償失了。


    留著旅順始終會像一顆釘子一樣,紮在英國人和日本人的心頭,隻要俄軍不撤出旅順,他們在東方就必須一直跟英日對抗,而中國夾在列強之間,才能遊刃有餘。


    沒有人知道,楊潮不經意間,竟然幹擾到曆史的巨大走向,本來日俄戰爭後應該和解的英俄兩國失去了一次和解的機會。


    對俄國來說,因為英國人三年中兩次支持日本和中國對俄國作戰,讓俄國難以接受跟英國和解,同時對英國來說,俄國始終占據旅順,中國渤海灣保持軍事存在,他們也不可能跟俄國人和解。


    所以歐洲大戰的協約國集團,竟然沒有就此形成,楊潮都有點摸不清歐戰的走勢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崛起1900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狂人阿Q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狂人阿Q並收藏大國崛起1900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