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人未到名已到
事情比楊潮想象的要順利的多,因為很快漢斯又找到了楊潮,並且將總督被打碎到讓人不忍直視的一尊梅瓶殘片交給了楊潮,同時交給了楊潮一封信,讓楊潮帶著去求見袁世凱。
因此楊潮不用一步一步先通過葉什克,然後讓袁世凱記住自己,楊潮可以直接去跟袁世凱見麵了,雖然打著德國人的旗號,有些狐假虎威的味道,但是楊潮卻毫不在意。
看到本來將近半米高的白底黑花大梅瓶,竟然找不到一塊比巴掌還大的殘片,楊潮就不由驚歎總督夫人的貓貓,簡直擁有滿級熊孩子級別的破壞力。
碎成這個吊樣,估計最好的鋦瓷工匠也要頭大了,不過鋦瓷工匠修複不了,不代表楊潮修複不了,星際時代的飛船司令,要辦這事還不是手到擒來。
隻是這樣一來就用不到袁世凱了,起碼用不到袁世凱來幫忙,但楊潮還是決定要去見一見袁世凱,而且不能隨便就去見。
第二天,楊潮就出發了,身邊還跟著兩個德國兵,其中一個正是威廉。
讓兩個德國兵跟著,這是楊潮的要求,理由是路上不安全,漢斯沒有多想,立刻就通過總督指派了兩個德國兵跟著,其實如果不是私事,也不會僅僅派兩個兵。
但是兩個就夠了,因為楊潮不過是為了裝個逼而已,在袁世凱麵前裝個逼,有德國兵保護的中國人,想必這樣的出場方式,足夠袁世凱記住自己了。
至於記住之後又該如何做,楊潮自己都沒有想到呢。
總督看起來真的對這隻花瓶很重視,或者總督非常想在他將要宴請的貴客麵前顯擺一番,竟然派出了他的馬車送楊潮去濟南,隻是總督並沒有見楊潮一麵,依然顯示出了德國人的傲慢。
青島距離濟南五六百裏,膠濟鐵路還沒有修通前,這一路至少得十來天時間,路上要經過登州、萊州、青州三府,膠州、高密、濰縣、昌樂、淄博、章丘等縣。
楊潮一都不著急,跟兩個士兵坐在車上,前麵是總督的德國車夫趕車一州一縣的過,而且沒到一個州縣,楊潮都要拜會當地官府。
而這些官府一見到洋人就頭大,越是接近青島的就越是如此,縣令恨不能永遠不聽到洋人的消息,因為每一次聽到洋人的消息,往往就意味著出事了,就是外交事件,弄不好就要丟官,甚至殺頭都不是不可能。
最緊張的就是高密縣令,而且靠近膠州灣,而且是膠濟鐵路的必經之地,最重要的是,去年就爆發了因修鐵路引起的高密百姓抗爭事件,德國人大開殺戒,而前任知縣也因此免官,現任知縣顯然不想步前車之鑒。
雖然極不情願跟洋人打交道,他還是很謹慎的親自走出衙門來迎接打著青島總督旗號的楊潮等人,但是當看到從馬車中走下的是一個中國人模樣的青年的時候,知縣錢丁也是不由愣了一下。
帶著卷毛假發的老車夫,兩個背著毛瑟步槍的士兵護衛,而中間竟然是一個穿著西裝,留著短發的中國人,這種情況就是夢裏錢知縣也不曾想到,當即有些發蒙,直到楊潮向他抱拳並微微躬身行禮後,他才反應過來,連忙躬身回禮。
“敢問先生如何稱呼?可是我大清子民?”
知縣有摸不清楊潮的底細,語氣中頗有些怯意的詢問道。
楊潮雖然是借助德國人的背景狐假虎威,但是越是這樣,他就越不想仗勢欺人,就越發的謙卑,十分客氣的行禮回答。
“回稟大人,人乃青島總督府通譯。特奉總督葉什克之名,前往濟南求見袁大人。路過貴寶地,天色已晚,欲投宿一晚,卻人生地不熟,故求見大人,不知可否幫忙安排一個客棧?”
楊潮一口氣完,他當然不止是這一個目的,既然打了德國人的旗號,狐假虎威的事情都做出來了,那就一次做絕,把該有的效果都收到,那盡可能多的讓這些當官的知道自己,認識袁世凱也讓袁世凱認識自己當然重要,摟草打兔子,讓更多當官的知道自己,也沒有壞處。
所以他專門為這件事,來求見知縣,而幾個德國人語言不通,道路不熟,更是任由楊潮安排。
“僅此而已?此事易耳!”
知縣一聽不是什麽外交事件,隻是這麽件事,不由送了一口氣,當即安排下去,當然不是客棧,而是官府的驛站,而且囑咐要好好打掃一番,不可怠慢了貴客。
同時這個錢丁對楊潮的身份產生了極其濃重的好奇,一個中國人,一個通譯,可是卻在替總督辦事,而且是直接求見袁世凱那樣的大員,德國總督、袁世凱,這都是他得罪不起的人物,而夾在這兩人中間的楊潮是什麽來頭?
縣令親自操辦下安排好了驛站後不,而且很快就派人來請楊潮去府衙一聚。
不出楊潮所料,知縣已經擺出了宴席,單單隻請了楊潮一人。
酒足飯飽,言談甚歡,但是楊潮始終模棱兩可不肯透露自己找袁世凱的意圖,隻是一件總督的私事。
德國人認為的無關緊要的私事,在縣令耳中卻更不簡單,因為在中國人的認識中,公事反倒是無所謂,而私事一般都是會派心腹去辦的,因此雖然沒有摸清楊潮的底細,卻懷疑楊朝是青島總督的親信,隻是楊潮的中國人身份,讓他們一時間難以接受。
宴席結束之後,知縣立刻寫了一封信,派人快馬傳去濟南交給袁世凱,對他來,這也是巴結袁世凱的一個機會,提前把事情報告給袁世凱,如果能幫上什麽忙,沒準能得到這個無論是在李鴻章的淮軍集團,還是慈禧太後眼裏都信任的官場紅人的認可,那日後自己也就飛黃騰達指日可待了。
楊潮自己還沒到濟南,他一行的消息,就傳到了濟南,傳到了袁世凱耳中。
這種情況,楊潮早就料到了,他深知此時中國官員對洋人的情緒,既排斥,又恐懼,其實一切都是不同文化之間的不了解所致。
中國人覺得洋人蠻橫,因此既害怕又抵觸,萬不得已接觸的時候,也會打起十二分的心來;洋人則覺得中國人難打交道,不好溝通,明明一件簡單的事情,一旦牽扯到了中國官府,就會變得十分的複雜,一件事地方政府弄不好就會捅到中央去,讓朝廷定奪。
所以到最後洋人大量的委托中國人做事,形成了一個買辦階層,而中國官員也更樂意跟這些買辦溝通。
楊潮認定,自己打著德國總督的旗號,肯定會得到沿途官府的重視,並且會立刻上報。
第二天楊潮繼續上路,不過這次可不止他們幾個人了,高密知縣還派了幾個官府兵丁,打著保護他們的旗號,因為高密發生過反對德國人的武裝衝突,因此他可不敢讓楊潮幾人孤身上路。
之後的濰縣、昌樂等大都如此,到了青州府,知府甚至派出了一隊馬隊保護。
當楊潮看到濟南城的時候,他的身邊已經有了一百多個護衛了,而且三十個都是騎馬的騎兵。
而袁世凱已經早早的派人在濟南城外等候了,看來袁世凱早就嚴密的盯著楊潮的一舉一動了。
楊潮看到這種情況,知道自己要的東西得到了,袁世凱肯定重視起了自己,當然他這種架勢想不重視都不行啊。
事情比楊潮想象的要順利的多,因為很快漢斯又找到了楊潮,並且將總督被打碎到讓人不忍直視的一尊梅瓶殘片交給了楊潮,同時交給了楊潮一封信,讓楊潮帶著去求見袁世凱。
因此楊潮不用一步一步先通過葉什克,然後讓袁世凱記住自己,楊潮可以直接去跟袁世凱見麵了,雖然打著德國人的旗號,有些狐假虎威的味道,但是楊潮卻毫不在意。
看到本來將近半米高的白底黑花大梅瓶,竟然找不到一塊比巴掌還大的殘片,楊潮就不由驚歎總督夫人的貓貓,簡直擁有滿級熊孩子級別的破壞力。
碎成這個吊樣,估計最好的鋦瓷工匠也要頭大了,不過鋦瓷工匠修複不了,不代表楊潮修複不了,星際時代的飛船司令,要辦這事還不是手到擒來。
隻是這樣一來就用不到袁世凱了,起碼用不到袁世凱來幫忙,但楊潮還是決定要去見一見袁世凱,而且不能隨便就去見。
第二天,楊潮就出發了,身邊還跟著兩個德國兵,其中一個正是威廉。
讓兩個德國兵跟著,這是楊潮的要求,理由是路上不安全,漢斯沒有多想,立刻就通過總督指派了兩個德國兵跟著,其實如果不是私事,也不會僅僅派兩個兵。
但是兩個就夠了,因為楊潮不過是為了裝個逼而已,在袁世凱麵前裝個逼,有德國兵保護的中國人,想必這樣的出場方式,足夠袁世凱記住自己了。
至於記住之後又該如何做,楊潮自己都沒有想到呢。
總督看起來真的對這隻花瓶很重視,或者總督非常想在他將要宴請的貴客麵前顯擺一番,竟然派出了他的馬車送楊潮去濟南,隻是總督並沒有見楊潮一麵,依然顯示出了德國人的傲慢。
青島距離濟南五六百裏,膠濟鐵路還沒有修通前,這一路至少得十來天時間,路上要經過登州、萊州、青州三府,膠州、高密、濰縣、昌樂、淄博、章丘等縣。
楊潮一都不著急,跟兩個士兵坐在車上,前麵是總督的德國車夫趕車一州一縣的過,而且沒到一個州縣,楊潮都要拜會當地官府。
而這些官府一見到洋人就頭大,越是接近青島的就越是如此,縣令恨不能永遠不聽到洋人的消息,因為每一次聽到洋人的消息,往往就意味著出事了,就是外交事件,弄不好就要丟官,甚至殺頭都不是不可能。
最緊張的就是高密縣令,而且靠近膠州灣,而且是膠濟鐵路的必經之地,最重要的是,去年就爆發了因修鐵路引起的高密百姓抗爭事件,德國人大開殺戒,而前任知縣也因此免官,現任知縣顯然不想步前車之鑒。
雖然極不情願跟洋人打交道,他還是很謹慎的親自走出衙門來迎接打著青島總督旗號的楊潮等人,但是當看到從馬車中走下的是一個中國人模樣的青年的時候,知縣錢丁也是不由愣了一下。
帶著卷毛假發的老車夫,兩個背著毛瑟步槍的士兵護衛,而中間竟然是一個穿著西裝,留著短發的中國人,這種情況就是夢裏錢知縣也不曾想到,當即有些發蒙,直到楊潮向他抱拳並微微躬身行禮後,他才反應過來,連忙躬身回禮。
“敢問先生如何稱呼?可是我大清子民?”
知縣有摸不清楊潮的底細,語氣中頗有些怯意的詢問道。
楊潮雖然是借助德國人的背景狐假虎威,但是越是這樣,他就越不想仗勢欺人,就越發的謙卑,十分客氣的行禮回答。
“回稟大人,人乃青島總督府通譯。特奉總督葉什克之名,前往濟南求見袁大人。路過貴寶地,天色已晚,欲投宿一晚,卻人生地不熟,故求見大人,不知可否幫忙安排一個客棧?”
楊潮一口氣完,他當然不止是這一個目的,既然打了德國人的旗號,狐假虎威的事情都做出來了,那就一次做絕,把該有的效果都收到,那盡可能多的讓這些當官的知道自己,認識袁世凱也讓袁世凱認識自己當然重要,摟草打兔子,讓更多當官的知道自己,也沒有壞處。
所以他專門為這件事,來求見知縣,而幾個德國人語言不通,道路不熟,更是任由楊潮安排。
“僅此而已?此事易耳!”
知縣一聽不是什麽外交事件,隻是這麽件事,不由送了一口氣,當即安排下去,當然不是客棧,而是官府的驛站,而且囑咐要好好打掃一番,不可怠慢了貴客。
同時這個錢丁對楊潮的身份產生了極其濃重的好奇,一個中國人,一個通譯,可是卻在替總督辦事,而且是直接求見袁世凱那樣的大員,德國總督、袁世凱,這都是他得罪不起的人物,而夾在這兩人中間的楊潮是什麽來頭?
縣令親自操辦下安排好了驛站後不,而且很快就派人來請楊潮去府衙一聚。
不出楊潮所料,知縣已經擺出了宴席,單單隻請了楊潮一人。
酒足飯飽,言談甚歡,但是楊潮始終模棱兩可不肯透露自己找袁世凱的意圖,隻是一件總督的私事。
德國人認為的無關緊要的私事,在縣令耳中卻更不簡單,因為在中國人的認識中,公事反倒是無所謂,而私事一般都是會派心腹去辦的,因此雖然沒有摸清楊潮的底細,卻懷疑楊朝是青島總督的親信,隻是楊潮的中國人身份,讓他們一時間難以接受。
宴席結束之後,知縣立刻寫了一封信,派人快馬傳去濟南交給袁世凱,對他來,這也是巴結袁世凱的一個機會,提前把事情報告給袁世凱,如果能幫上什麽忙,沒準能得到這個無論是在李鴻章的淮軍集團,還是慈禧太後眼裏都信任的官場紅人的認可,那日後自己也就飛黃騰達指日可待了。
楊潮自己還沒到濟南,他一行的消息,就傳到了濟南,傳到了袁世凱耳中。
這種情況,楊潮早就料到了,他深知此時中國官員對洋人的情緒,既排斥,又恐懼,其實一切都是不同文化之間的不了解所致。
中國人覺得洋人蠻橫,因此既害怕又抵觸,萬不得已接觸的時候,也會打起十二分的心來;洋人則覺得中國人難打交道,不好溝通,明明一件簡單的事情,一旦牽扯到了中國官府,就會變得十分的複雜,一件事地方政府弄不好就會捅到中央去,讓朝廷定奪。
所以到最後洋人大量的委托中國人做事,形成了一個買辦階層,而中國官員也更樂意跟這些買辦溝通。
楊潮認定,自己打著德國總督的旗號,肯定會得到沿途官府的重視,並且會立刻上報。
第二天楊潮繼續上路,不過這次可不止他們幾個人了,高密知縣還派了幾個官府兵丁,打著保護他們的旗號,因為高密發生過反對德國人的武裝衝突,因此他可不敢讓楊潮幾人孤身上路。
之後的濰縣、昌樂等大都如此,到了青州府,知府甚至派出了一隊馬隊保護。
當楊潮看到濟南城的時候,他的身邊已經有了一百多個護衛了,而且三十個都是騎馬的騎兵。
而袁世凱已經早早的派人在濟南城外等候了,看來袁世凱早就嚴密的盯著楊潮的一舉一動了。
楊潮看到這種情況,知道自己要的東西得到了,袁世凱肯定重視起了自己,當然他這種架勢想不重視都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