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黍一路西行南下,見到了太多人間慘狀,但他都沒有出手幹預,隻是冷眼旁觀,讓世人自取禍福。
瑤池國覆滅在即,百相王卻依舊沒有現身,這多少也在趙黍的預料之中。
趙黍與百相王注定會有一戰,與其浪費心思在瑤池國,不如專心應對這場生死交鋒。
又或者說,從一開始,百相王就不曾將瑤池國放在心上。他從來都隻是拿瑤池國來滿足自己的享樂之欲,國家興亡、臣屬散盡、百姓受難,這些對於百相王而言,都是無關緊要之事。
趙黍與百相王隻交手過一次,兩人根本談不上熟悉,可是行走在凋零衰敗的瑤池國,趙黍透過世間萬象,隱約窺見百相王其人心境。
與千尋大蛇那無法饜足的貪欲不同,百相王要求萬事萬物順應自己心思運行,如果有人悖逆自己的意願,他的應對辦法十分簡單,就是將其消滅摧毀。
即便趙黍經常說,仙道是獨私成就,可是像百相王這樣,獨私之心膨脹到無以複加的程度,他還是頭回見識。相比起同樣獨私之心十分旺盛的梁韜,百相王內心根本容不下任何事物,完完全全隻有自己。
或許這也能解釋,為何當初梁韜登壇飛升,百相王明明身在瑤池國,也要不遠萬裏前來攪局。
對於百相王來說,他與梁韜一同被世人看做昆侖頂峰,這就等同有人超出自己獨私之心所能囊括的範疇,百相王注定是容不下能與自己相提並論的梁韜。反之,梁韜自己也是明白這一點的。
而趙黍的出現,更是大大動搖了百相王的獨私之心。趙黍斬斷他的一條手臂,不僅是重創其形體,而是先動搖了他的心境。
這種事對於百相王是絕不可忍受的,一個內心隻容得下自己的人,當然不可能接受失敗。
在趙黍看來,百相王的強大,正是因為他這份不容外物的獨私心境,並且伴隨百相王本人過去不斷勝利,將心境打磨得堅不可摧,反過來也讓百相王修為法力不斷精進。
所以相比起修仙之法講究存神煉氣、性命雙修、次第精進,百相王看似體魄強悍,實則更加注重心境打磨,最終達到心勝於物、超凡入聖的境界。
在大多數修仙之人看來,百相王的修煉之法簡直是不可理喻,但趙黍確實能領悟出幾分精妙之處。
也正是因為此等獨欲之心不斷膨脹,所以百相王一身高深修為所呈現的,並非是呼風喚雨、策動陰陽的大法力,而是同樣堅不可摧、唯心獨運的強悍肉身。
隻要心境不失,此身便不毀不滅、萬劫不磨,這與趙黍的通達天地、冥契造化全然不同,可以說是近乎相反的兩麵。
看著禍亂不息的都城,趙黍如今總算是明白,為何洞丹元君說如今的百相王難以殺滅。因為百相王的獨欲之心難容外物,相應的,外界之力幾乎不可能傷害百相王之身。….
地肺山一戰時,百相王心境尚有破綻,而且這個破綻恰恰是因為見證梁韜登壇飛升,百相王自知不足之時所暴露,這才使得受仙家法力加持的趙黍能夠將其重創。
可這些年百相王時常閉關,心境磨練恐怕越發堅定深厚,當年趙黍策動三災尚且不能穩占上風,何況如今?
且不說百相王本就窮兵黷武、為禍日久,他的獨私之心無有休止地膨脹下去,終有一日要讓天地傾覆,僅憑這一點,趙黍也要斬他。
隻是即便如今趙黍修為法力可謂通天徹地,竟然也找不出能夠對付百相王的辦法。
好在洞丹元君曾提醒趙黍,讓他前往西荒河源群山之地拜謁龜山仙母。
離開瑤池國都城,趙黍獨自一人向西而行,沿著江河逆流而上,來到河源群山之地。
群山雪峰人煙絕跡,生
靈亦是罕見,就連草木也漸見稀疏。盡管西荒群山高可接天,清氣盈沛,卻因為生機稀絕,反倒沒有修仙宗門安置於此,隻有個別修士與大妖的洞府。
可即便如此,趙黍沿著江河逆流而上,還是會在兩岸偶爾見到瑤池聖母凋像石刻,其中大部分已被破壞,其餘也因為群山雪峰的狂風吹拂,變得麵目模湖、難以分辨。
上古之時,江河泛濫、洪波不絕,瑤池龜山仙母曾在西荒河源之地,開辟洞天蓄納江河之水,以免下遊眾生受到波及,此等無上功德,龜山仙母受萬民頂禮膜拜絲毫不為過。
趙黍沒有急於趕路,一路上見到龜山仙母,都會虔誠揖拜、拂去冰雪塵埃。洞丹元君讓他拜謁龜山仙母,卻沒有說具體去何處,也沒提如何拜謁,想來又是一番考驗。
對此趙黍沒有耍任何心機,既言拜謁,那便精誠虔心,敬謝瑤池聖母救世之功,禮拜龜山仙母傳法大德。無論是出於世間眾生一員,還是玄門仙道後學,趙黍都理應恭敬。
站在一個個凋像石刻之前,趙黍能夠體悟到歲月在天地山川留下的痕跡,這些凋像石刻承載了古往今來無數信眾的精誠信願。
可無論是瑤池聖母還是龜山仙母,麵對千百年來的凡人信仰,又有多少切實回應呢?在趙黍看來,恐怕是少之又少的,這些凋像石刻並無分靈降附,西土萬民就是單純朝著一堆毫無靈性的土石頂禮膜拜而已。
趙黍放開形神,他能夠感應到無數信眾的虔誠祈求,或求康健延年、或求生兒育女、或求家業興旺……千百年歲月積累,紛紜萬象呈現在趙黍眼前,不由得他有絲毫回避。
但趙黍也沒有回避,他就是默默觀照,信願就像落在山間的積雪,在漫長歲月中凝成冰川,隨後又融化成雪水,沿著山形地勢向下流淌,滋養眾生萬物。
「原來如此。」
趙黍方才的疑問得到解答,西土萬民信奉瑤池聖母多年,並未獲得切實回應,就算再虔誠,長年累月的付出沒有獲得回報,人心也終將散亂無憑。….
然而在西土之上,萬民信奉瑤池聖母也偶爾會有靈驗事跡,除卻妖鬼精怪冒名顯弄,其靈驗事跡恐怕就是眾生信願的自行回向而生。
也就是說,真正福蔭護佑眾生的,反倒是眾生自己。
這種情況不會憑空出現,趙黍可以肯定,這就是龜山仙母所施展的大法力。
領悟到這一點的趙黍,不再盲目行走。積雪為冰、冰融成川,不止是天地造化之功,也是龜山仙母留給世間眾生的指引,能夠領悟其中奧妙,便知自覺自省,而不必一味在凋像石刻前跪拜叩首。
一念通明,趙黍隨便尋一處石窟神龕坐下,形神與河源群山自然相合,心念隨冰雪江河水汽流轉。真靈宛如一粒燦燦放光的黍珠,沿著江河滾滾而下,行經萬裏、融匯萬千氣象,最終匯入大海。
黍珠並未沉淪汪洋波濤,而是從中一舉脫出,洗盡鉛華,還原本來麵目,高懸在天,遍照寰宇,又再度回到河源群山之地。
黍珠落下,重新化為趙黍,放眼所見雖有高山雪峰,卻是另一番景象。
極高處仙霞漫漫、瑞彩溶溶,隱約可見仙宮樓閣。而在峰巒之間,青鸞空歌、彩鳳舞雩、白鶴長唳、黃鳥詠章,盡是人間難得一見的靈禽。
趙黍回頭望去,那尋常石窟神龕不複得見,後方山勢漸漸平緩,沿著目光所及,麒麟履翠、貔貅摶石、狻猊銜環、金猿摘果,也都是塵世絕跡的瑞獸。
而在更遠處,隱約可見人煙村寨,那裏的人們饌玉炊金、擊節而歌,一派逍遙適誌,全無煩惱憂愁。
目光不斷延伸,趙黍看到了浩渺無邊的汪洋大海,不用他人告知,趙黍自然知曉這片汪洋大海就是瑤池。
「如此說來,此地就是龜山?」趙黍再次望向峰頂仙宮。
此時就見一頭青鸞緩緩飛落,陣陣琴樂之聲在羽翼間散發而出,撫平心潮、安定情誌。
「趙仙友果真不凡,我們之前猜測,你興許要登臨天帝之座後方會前來瑤池龜山。」青鸞口吐人言道:「沒想到你竟能參透仙母所留考驗,直接出現在此。」
「仙母妙法通玄,我也不過是一時僥幸。」趙黍拱手回答。
「這話就不必說了。」青鸞扇了扇翅膀,舒展身子,言道:「對了,我要先多謝你,為鳳鳴穀留下一脈傳承。」
「閣下便是鳳鳴穀祖師?」趙黍見青鸞點頭,於是說:「晚輩不通音律,隻怕惹來笑話,不過將鳳鳴穀略加修葺。授徒傳法一事,還是要靠鷺忘機。」
趙黍與鷺忘機離開北疆之後,先行南下回到鳳鳴穀道場。此地曾被百相王帶兵攻陷,亭台樓閣盡數被毀,甚至還有左道妖人施展邪法汙穢大地,用心險惡。
不過這些難處對於趙黍來說不值一提,他行法一番,便重新梳整山川地脈,又順勢布下了結界陣式。原本他還想要直接將穀中亭台樓閣恢複原樣,還是鷺忘機出言勸阻,說是要給後人留下一些考驗。….
鷺忘機留在鳳鳴穀中打理,順便到附近尋訪有緣仙道與琴樂之人,就沒有跟趙黍一同前往河源群山。
「也不怕趙仙友笑話。」青鸞言道:「我見塵世昏亂如斯,其實早已無心重振傳承,畢竟我就是一個閑散性情,後人所謂開宗立派,當年於我等而言,不過是以琴會友、共享雅致。」
趙黍對此也不覺得意外,從鷺忘機的性情多少可以看出來,鳳鳴穀弟子也不會將宗門傳承看得太過緊要,如果真的遭劫亡絕,雖有遺憾,卻也沒必要強逆時勢去維護宗門。
至於如今鷺忘機願意重振宗門,也是由於局勢變化,瑤池國滅亡有日,西土仙道各宗大多趁機重振傳承。
「我有一事不解。」趙黍放眼四周:「我是飛升了麽?怎麽感覺似是而非?」
青鸞發出輕笑,回答說:「趙仙友仍在昆侖洲,隻不過眼前五官知覺所察,乃是瑤池龜山垂跡化象。你參透了仙母所留考驗,自然能夠見到洞天垂象。而且仙母當年在西荒河源開辟洞天,即便升舉之後,瑤池龜山依舊與西荒河源有幾分玄妙勾連。」
「原來如此,晚輩受教了。」趙黍行禮言道。
「好了,不說這些。」青鸞展開翅膀說:「仙母已經知曉你的到來,特地命我前來相邀。」
「請引路。」趙黍剛說完,青鸞翅膀一扇,浩蕩風濤托著他飛上龜山頂端的仙宮。
這座龜山仙宮並非是預想中那般瓊樓玉宇,而更像是以大法力直接凋琢山峰,仙宮牆垣宛如崖壁。
跟著青鸞進入仙宮之中,趙黍便見到一眾仙真三五成群,有的就是凡間常人模樣,有的服色古老,顯然是在上古之時成道,還有一些幹脆是被毛戴角的妖仙。
【講真,最近一直用@
管洞天之中清靜無為,可對於一些修士來說,若不能自力飛升,也不過是托庇於仙家祖師,並非真正的逍遙。靈簫甚至把受到仙家接引的飛升成就,視為身陷令圄。
而開辟天庭之後,各家洞天打破藩籬,眾仙家不再受到約束,可以自行往來,領略不同風光氣象,甚至在修煉上更進一步。
因此可以說,趙黍未來若真能登臨天帝之座,開辟天庭,眾仙皆是受益無窮,此等功德成就可謂舉世之大。
「舉世之大的功德成就,需要有舉世之大的修為法力為支撐,否則便是空談。」
趙黍被青鸞帶到仙宮內殿,一名端坐榻上的威嚴女子好似洞悉了趙黍心思,開口說話。.
無色定
瑤池國覆滅在即,百相王卻依舊沒有現身,這多少也在趙黍的預料之中。
趙黍與百相王注定會有一戰,與其浪費心思在瑤池國,不如專心應對這場生死交鋒。
又或者說,從一開始,百相王就不曾將瑤池國放在心上。他從來都隻是拿瑤池國來滿足自己的享樂之欲,國家興亡、臣屬散盡、百姓受難,這些對於百相王而言,都是無關緊要之事。
趙黍與百相王隻交手過一次,兩人根本談不上熟悉,可是行走在凋零衰敗的瑤池國,趙黍透過世間萬象,隱約窺見百相王其人心境。
與千尋大蛇那無法饜足的貪欲不同,百相王要求萬事萬物順應自己心思運行,如果有人悖逆自己的意願,他的應對辦法十分簡單,就是將其消滅摧毀。
即便趙黍經常說,仙道是獨私成就,可是像百相王這樣,獨私之心膨脹到無以複加的程度,他還是頭回見識。相比起同樣獨私之心十分旺盛的梁韜,百相王內心根本容不下任何事物,完完全全隻有自己。
或許這也能解釋,為何當初梁韜登壇飛升,百相王明明身在瑤池國,也要不遠萬裏前來攪局。
對於百相王來說,他與梁韜一同被世人看做昆侖頂峰,這就等同有人超出自己獨私之心所能囊括的範疇,百相王注定是容不下能與自己相提並論的梁韜。反之,梁韜自己也是明白這一點的。
而趙黍的出現,更是大大動搖了百相王的獨私之心。趙黍斬斷他的一條手臂,不僅是重創其形體,而是先動搖了他的心境。
這種事對於百相王是絕不可忍受的,一個內心隻容得下自己的人,當然不可能接受失敗。
在趙黍看來,百相王的強大,正是因為他這份不容外物的獨私心境,並且伴隨百相王本人過去不斷勝利,將心境打磨得堅不可摧,反過來也讓百相王修為法力不斷精進。
所以相比起修仙之法講究存神煉氣、性命雙修、次第精進,百相王看似體魄強悍,實則更加注重心境打磨,最終達到心勝於物、超凡入聖的境界。
在大多數修仙之人看來,百相王的修煉之法簡直是不可理喻,但趙黍確實能領悟出幾分精妙之處。
也正是因為此等獨欲之心不斷膨脹,所以百相王一身高深修為所呈現的,並非是呼風喚雨、策動陰陽的大法力,而是同樣堅不可摧、唯心獨運的強悍肉身。
隻要心境不失,此身便不毀不滅、萬劫不磨,這與趙黍的通達天地、冥契造化全然不同,可以說是近乎相反的兩麵。
看著禍亂不息的都城,趙黍如今總算是明白,為何洞丹元君說如今的百相王難以殺滅。因為百相王的獨欲之心難容外物,相應的,外界之力幾乎不可能傷害百相王之身。….
地肺山一戰時,百相王心境尚有破綻,而且這個破綻恰恰是因為見證梁韜登壇飛升,百相王自知不足之時所暴露,這才使得受仙家法力加持的趙黍能夠將其重創。
可這些年百相王時常閉關,心境磨練恐怕越發堅定深厚,當年趙黍策動三災尚且不能穩占上風,何況如今?
且不說百相王本就窮兵黷武、為禍日久,他的獨私之心無有休止地膨脹下去,終有一日要讓天地傾覆,僅憑這一點,趙黍也要斬他。
隻是即便如今趙黍修為法力可謂通天徹地,竟然也找不出能夠對付百相王的辦法。
好在洞丹元君曾提醒趙黍,讓他前往西荒河源群山之地拜謁龜山仙母。
離開瑤池國都城,趙黍獨自一人向西而行,沿著江河逆流而上,來到河源群山之地。
群山雪峰人煙絕跡,生
靈亦是罕見,就連草木也漸見稀疏。盡管西荒群山高可接天,清氣盈沛,卻因為生機稀絕,反倒沒有修仙宗門安置於此,隻有個別修士與大妖的洞府。
可即便如此,趙黍沿著江河逆流而上,還是會在兩岸偶爾見到瑤池聖母凋像石刻,其中大部分已被破壞,其餘也因為群山雪峰的狂風吹拂,變得麵目模湖、難以分辨。
上古之時,江河泛濫、洪波不絕,瑤池龜山仙母曾在西荒河源之地,開辟洞天蓄納江河之水,以免下遊眾生受到波及,此等無上功德,龜山仙母受萬民頂禮膜拜絲毫不為過。
趙黍沒有急於趕路,一路上見到龜山仙母,都會虔誠揖拜、拂去冰雪塵埃。洞丹元君讓他拜謁龜山仙母,卻沒有說具體去何處,也沒提如何拜謁,想來又是一番考驗。
對此趙黍沒有耍任何心機,既言拜謁,那便精誠虔心,敬謝瑤池聖母救世之功,禮拜龜山仙母傳法大德。無論是出於世間眾生一員,還是玄門仙道後學,趙黍都理應恭敬。
站在一個個凋像石刻之前,趙黍能夠體悟到歲月在天地山川留下的痕跡,這些凋像石刻承載了古往今來無數信眾的精誠信願。
可無論是瑤池聖母還是龜山仙母,麵對千百年來的凡人信仰,又有多少切實回應呢?在趙黍看來,恐怕是少之又少的,這些凋像石刻並無分靈降附,西土萬民就是單純朝著一堆毫無靈性的土石頂禮膜拜而已。
趙黍放開形神,他能夠感應到無數信眾的虔誠祈求,或求康健延年、或求生兒育女、或求家業興旺……千百年歲月積累,紛紜萬象呈現在趙黍眼前,不由得他有絲毫回避。
但趙黍也沒有回避,他就是默默觀照,信願就像落在山間的積雪,在漫長歲月中凝成冰川,隨後又融化成雪水,沿著山形地勢向下流淌,滋養眾生萬物。
「原來如此。」
趙黍方才的疑問得到解答,西土萬民信奉瑤池聖母多年,並未獲得切實回應,就算再虔誠,長年累月的付出沒有獲得回報,人心也終將散亂無憑。….
然而在西土之上,萬民信奉瑤池聖母也偶爾會有靈驗事跡,除卻妖鬼精怪冒名顯弄,其靈驗事跡恐怕就是眾生信願的自行回向而生。
也就是說,真正福蔭護佑眾生的,反倒是眾生自己。
這種情況不會憑空出現,趙黍可以肯定,這就是龜山仙母所施展的大法力。
領悟到這一點的趙黍,不再盲目行走。積雪為冰、冰融成川,不止是天地造化之功,也是龜山仙母留給世間眾生的指引,能夠領悟其中奧妙,便知自覺自省,而不必一味在凋像石刻前跪拜叩首。
一念通明,趙黍隨便尋一處石窟神龕坐下,形神與河源群山自然相合,心念隨冰雪江河水汽流轉。真靈宛如一粒燦燦放光的黍珠,沿著江河滾滾而下,行經萬裏、融匯萬千氣象,最終匯入大海。
黍珠並未沉淪汪洋波濤,而是從中一舉脫出,洗盡鉛華,還原本來麵目,高懸在天,遍照寰宇,又再度回到河源群山之地。
黍珠落下,重新化為趙黍,放眼所見雖有高山雪峰,卻是另一番景象。
極高處仙霞漫漫、瑞彩溶溶,隱約可見仙宮樓閣。而在峰巒之間,青鸞空歌、彩鳳舞雩、白鶴長唳、黃鳥詠章,盡是人間難得一見的靈禽。
趙黍回頭望去,那尋常石窟神龕不複得見,後方山勢漸漸平緩,沿著目光所及,麒麟履翠、貔貅摶石、狻猊銜環、金猿摘果,也都是塵世絕跡的瑞獸。
而在更遠處,隱約可見人煙村寨,那裏的人們饌玉炊金、擊節而歌,一派逍遙適誌,全無煩惱憂愁。
目光不斷延伸,趙黍看到了浩渺無邊的汪洋大海,不用他人告知,趙黍自然知曉這片汪洋大海就是瑤池。
「如此說來,此地就是龜山?」趙黍再次望向峰頂仙宮。
此時就見一頭青鸞緩緩飛落,陣陣琴樂之聲在羽翼間散發而出,撫平心潮、安定情誌。
「趙仙友果真不凡,我們之前猜測,你興許要登臨天帝之座後方會前來瑤池龜山。」青鸞口吐人言道:「沒想到你竟能參透仙母所留考驗,直接出現在此。」
「仙母妙法通玄,我也不過是一時僥幸。」趙黍拱手回答。
「這話就不必說了。」青鸞扇了扇翅膀,舒展身子,言道:「對了,我要先多謝你,為鳳鳴穀留下一脈傳承。」
「閣下便是鳳鳴穀祖師?」趙黍見青鸞點頭,於是說:「晚輩不通音律,隻怕惹來笑話,不過將鳳鳴穀略加修葺。授徒傳法一事,還是要靠鷺忘機。」
趙黍與鷺忘機離開北疆之後,先行南下回到鳳鳴穀道場。此地曾被百相王帶兵攻陷,亭台樓閣盡數被毀,甚至還有左道妖人施展邪法汙穢大地,用心險惡。
不過這些難處對於趙黍來說不值一提,他行法一番,便重新梳整山川地脈,又順勢布下了結界陣式。原本他還想要直接將穀中亭台樓閣恢複原樣,還是鷺忘機出言勸阻,說是要給後人留下一些考驗。….
鷺忘機留在鳳鳴穀中打理,順便到附近尋訪有緣仙道與琴樂之人,就沒有跟趙黍一同前往河源群山。
「也不怕趙仙友笑話。」青鸞言道:「我見塵世昏亂如斯,其實早已無心重振傳承,畢竟我就是一個閑散性情,後人所謂開宗立派,當年於我等而言,不過是以琴會友、共享雅致。」
趙黍對此也不覺得意外,從鷺忘機的性情多少可以看出來,鳳鳴穀弟子也不會將宗門傳承看得太過緊要,如果真的遭劫亡絕,雖有遺憾,卻也沒必要強逆時勢去維護宗門。
至於如今鷺忘機願意重振宗門,也是由於局勢變化,瑤池國滅亡有日,西土仙道各宗大多趁機重振傳承。
「我有一事不解。」趙黍放眼四周:「我是飛升了麽?怎麽感覺似是而非?」
青鸞發出輕笑,回答說:「趙仙友仍在昆侖洲,隻不過眼前五官知覺所察,乃是瑤池龜山垂跡化象。你參透了仙母所留考驗,自然能夠見到洞天垂象。而且仙母當年在西荒河源開辟洞天,即便升舉之後,瑤池龜山依舊與西荒河源有幾分玄妙勾連。」
「原來如此,晚輩受教了。」趙黍行禮言道。
「好了,不說這些。」青鸞展開翅膀說:「仙母已經知曉你的到來,特地命我前來相邀。」
「請引路。」趙黍剛說完,青鸞翅膀一扇,浩蕩風濤托著他飛上龜山頂端的仙宮。
這座龜山仙宮並非是預想中那般瓊樓玉宇,而更像是以大法力直接凋琢山峰,仙宮牆垣宛如崖壁。
跟著青鸞進入仙宮之中,趙黍便見到一眾仙真三五成群,有的就是凡間常人模樣,有的服色古老,顯然是在上古之時成道,還有一些幹脆是被毛戴角的妖仙。
【講真,最近一直用@
管洞天之中清靜無為,可對於一些修士來說,若不能自力飛升,也不過是托庇於仙家祖師,並非真正的逍遙。靈簫甚至把受到仙家接引的飛升成就,視為身陷令圄。
而開辟天庭之後,各家洞天打破藩籬,眾仙家不再受到約束,可以自行往來,領略不同風光氣象,甚至在修煉上更進一步。
因此可以說,趙黍未來若真能登臨天帝之座,開辟天庭,眾仙皆是受益無窮,此等功德成就可謂舉世之大。
「舉世之大的功德成就,需要有舉世之大的修為法力為支撐,否則便是空談。」
趙黍被青鸞帶到仙宮內殿,一名端坐榻上的威嚴女子好似洞悉了趙黍心思,開口說話。.
無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