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肺山大體呈南北走勢,南山地勢較緩,下館殿室分布各處,北山地形崎嶇,隻有少數清修洞府。
供奉青崖真君的九天殿坐落在北山最高處,此刻已經被天光籠罩,從外界望去不太真切,隻有鍾磬之聲時不時向外傳出。
而在山外,振威、宣威兩軍合計一萬六千多兵馬從四麵八方包圍地肺山,數百架分量沉重的三弓床弩、飛石鐵車緩緩逼近山腳,另有四五百名修士或淩空飛騰、或受大軍拱簇,宛如烏雲一般鋪天蓋地而來。
當大軍逼近之時,隻見厚重濃霧籠罩住地肺山,使得山巒隱而不現,鍾磬之聲韻律悠遠,讓人難以揣測內中情形。
“崇玄館在地肺山經營多年,肯定布置了護山陣式。”烏煉師問道:“薛宮主打算如何破陣?”
“森羅淨泓陣妙用無窮。”薛宮主朝一旁拱手示意:“先由青虯長老主持陣式,鼓蕩天風吹散濃霧。”
青虯長老隻是冷哼一聲,祭出一柄鑲金碧綠芭蕉扇,東海各派三十九名長老高人聯袂結陣,一股沛然絕倫、澎湃浩瀚的氣機收攝而至。
青虯長老長喝一聲,手中芭蕉扇得受加持,眨眼間變大幾十倍,碧光凜凜、照耀半邊天空,磅礴風濤應聲而至。
巨風洶洶,宛如烏雲垂羊角,如此風勢一旦落地,摧林拔木、夷平城廓不在話下。
“朱珊宮不愧是真龍水府,龍威策風扇可算得上是仙家法寶了。”朱紫夫人在軍陣後方,望著雲垂龍風,不由得感歎道:“若是伏龍嶼的陸琅函尚在,今日勝算或許能增添不少。”
一旁張端景提醒道:“陸琅函當年為了阻擋九黎國萬蛇大陣,祭出定海鬥,耗盡畢生修為。伏龍嶼也因此衰敗,被別家並吞。”
“你想說什麽?”朱紫夫人問道。
張端景問道:“你們是打算藉此機會,讓東海各派的底蘊在地肺山中消磨一空麽?”
朱紫夫人斜瞥一眼說:“我不介意如此……倒是你,準備好讓徐凝真出手了麽?”
“她已經到了附近,隨時可以出手。”張端景麵無表情地說:“但要誅殺梁韜,機會不多,若不能做到一擊功成,我不會讓她貿然現身。”
朱紫夫人輕笑說:“隻怕如今攔阻朝廷攻取地肺山的不是旁人,就是你那位好徒弟趙黍。要是久攻不下,隻能讓徐凝真出麵了,這或許也是保住他性命的唯一辦法。”
“我知道。”張端景臉色陰沉。
遠處地肺山外,青虯長老功行圓滿,龍威扇上巨風怒卷,地麵四周也是飛沙走石,將大軍旌旗吹得獵獵作響,狂風拂過兵士衣甲,發出沙沙之聲。
“龍威動四海,神風開天門!”
青虯長老揮動芭蕉扇,龍風朝地撼落,所過之處土石翻飛、無所不摧,眼看就要將山腳門樓一舉掃平,卻聽見地肺山中傳出經韻之聲:
“神風靜默,山海肅清。千邪伏匿,百神護形。”
籠罩地肺山的濃霧緩緩膨脹,將龍風吞沒在內,威勢萬鈞的強風隻能卷動些許霧氣,轉眼便悄然無跡,連山外大風也隨之停息了。
“這是什麽術法?”青虯長老一驚。
薛宮主皺眉道:“駕馭風雲之變,必然是崇玄館的周天二十四氣象大陣。”
“難道是梁韜親自出手了?”烏煉師手掣金羽長刀戒備起來。
“不像。”漱石君搖頭:“剛才那聲音不是梁韜,搞不好就是那位貞明侯趙黍。”
“他竟然能化解森羅淨泓陣加持的龍威天風?”烏煉師驚疑道:“他有這等修為法力?”
薛宮主則說:“我曾聽扶風侯轉述,這個趙黍精通科儀法事,甚至能使孛星逆回。”
漱石君臉色難看:“如今的地肺山,不正是上佳法壇麽?”
“法壇又如何?直接衝進去,掀了他的壇!”烏煉師金刀遙指地肺山:“若是近身搏殺,任憑他法事再精,也毫無用武之地!”
青虯長老神色嚴肅:“老夫感應到這山中濃霧暗藏殺機,我們若是飛天硬闖,隻怕立刻就要招致雷火攻伐,不好對付。”
薛宮主冷哼一聲:“讓地麵上的兵馬去攻山,不能總是我們給華胥國賣命!”
……
聽著遠處一次次傳來的轟鳴聲,那是弩炮與飛石機發出的攻擊,山腳一帶的林木土石、草廬涼亭被轟得支離破碎。
趙黍如今掌握這周天二十四氣象大陣,足可駕馭地肺山一帶的氣象,法力深廣至極。但他沒有分心去阻止這些攻勢,隻是維持著濃霧迷茫,讓敵方摸不清內中情形,不敢貿然強攻。
“東海之中,除了鴻雪客,果然也有幾位高人。”趙黍調攝身中越發勃盛的氣機,他此刻置身北山竹堂之中,這裏原本是梁韜清修之所,也是運轉地肺山陣式最適合之處。
“荊實,你們的人手再往山上後撤一段距離。”趙黍按住一旁銜鈴銅鶴,這是梁韜煉製的傳音法器:“將人手隱藏在山道兩旁,若遇敵方重甲步卒,先不要出手,等他們遭襲慌亂,便借濃霧掩護,一舉殺出。”
“遵命。”
以荊實為首的一批玄衣死士,是梁韜早年從各地尋訪孤苦孩童,親自加以培養調教,即便是崇玄館內知曉他們存在的人也是極少數。
這些玄衣死士除了負責刺探、監視之舉,也會被安插到各方,負責為梁韜搜羅秘聞要事。
若是論修為,這些玄衣死士大多並不高明,但他們往往精通劍術與刺殺。而在不久前,梁韜施以仙家法力與靈丹餌藥點化他們,使其法力遠勝以往。
尤其是荊實,趙黍發現她身中腑髒筋骨都經過外力改易,術法之威甚至能與自己一較高下。
然而這並非是修仙長生之道,梁韜用外丹餌藥、天材地寶改易骨肉,強行提升荊實等人的修為法力,恐怕隻會消耗他們的壽數命元,算不上正途。
隻是眼下局勢緊張,已經容不得梁韜在崇玄館內慢慢栽培弟子了,像趙黍這樣的助力,又是可遇而不可求。
趙黍端坐榻上,看似閉目盤坐,實則放神洞照,借護山陣式,將地肺山方圓境況盡收眼底。
如今地肺山受四方包圍,情況不容樂觀。即便有周天氣象大陣護持,可是梁韜登壇飛升,要策動龐然無際的天地之氣,使得陣式運轉無法傾盡全力,趙黍隻能精打細算,將每一分每一毫的力量用好,以免虛耗。
東海各派高手結陣引來龍風之後,便沒有繼續施術,而是讓朝廷大軍攻山。先是幾輪弩炮飛石開路,然後便有十餘支重甲勁卒,分別從各條大小山路緩緩進攻。
趙黍能夠感應到,這些兵卒身上皆有符咒術法保護,手上大小盾牌外畫獸麵、內書符咒,足可抵禦強弓勁弩。刀斧戟錘更是靈光隱動,飽受加持。
“看來除了金鼎司,國主也另外安排修士人手煉製符兵符甲。”趙黍暗道一句。
符兵符甲的祭煉之法外泄,趙黍早已料到。他想不通的地方在於,明明金鼎司已經大耗華胥國人力物力,國主還能從何處找來人手,煉製充足符兵法物配給給振武、宣武兩軍兵士?
而今見到數十名高手聯袂結陣,趙黍便已明白,國主分明是從東海請來各家水府宗門協助。隻是不知此等舉動,要出賣多少利益?
無暇細思,趙黍抬手掐指,周天氣象大陣運轉起來。
分別從南山各處進攻的十餘支勁卒,每百人一隊,每隊之中還有三兩位東海出身的修士助陣,他們舉盾架矛,小心翼翼向前推進,顯然也在防備藏身濃霧之中的敵人。
其中一名東海修士祭出法寶,望著四周濃霧,剛剛生出一絲感應,就見一道宛如鐵錐的刺目雷電以淩厲無匹之勢悍然劈下!
不及反應,轟然霹靂,那東海修士直接被雷電劈得粉身碎骨,漫天滾熱血肉四濺橫飛。
與此同時,雷霆折射擴散,電蛇在兵士之間來回亂竄,瞬間引起連串慘叫痛呼,攻山陣型霎時大亂。
隨後隱藏濃霧中的玄衣死士、崇玄館弟子一同出手,飛符劍影、鏡光雷珠,各種攻勢狂轟亂炸。類似情形在山中各處發生,上千名攻山兵士轉眼死傷慘重。
“退!”
趙黍見伏擊已成,立刻下令讓眾人停手,借濃霧掩護撤退。敵方畢竟也有修士,若是陷入纏鬥反倒不利。
而在伏擊突襲中僥幸存活的,也就隻有那些東海修士,他們大多也是傷痕累累,不敢戀戰,扔下尚未斷氣的兵卒,匆忙逃離地肺山。
“加緊調息,下一輪攻勢稍後便至。”趙黍傳音眾人。
“如此可不行。”朱紫夫人來到陣前,對薛宮主等人言道:“僅憑兩軍將士與那些晚輩弟子,無法攻入地肺山,還請諸位結陣掩護,天上地下一同推進。”
烏煉師不滿道:“朱紫夫人,你可知此舉何等凶險?方才陣中那雷法威力你也看見了,試問在場諸位有誰能夠硬接過後還能毫發無損?”
朱紫夫人言道:“諸位得天君傳授森羅淨泓陣,手上又不缺法寶符咒,抵擋片刻不成問題。隻要逼入山中,牽製住崇玄館眾門人,就能讓大軍攻入山中,一舉扭轉局麵。”
青虯長老也說:“區區雷法,老夫還不放在眼裏。若是崇玄館以雷霆來攻,老夫有把握反攝為用。何況我們還有紫蓋寶傘,足可抵禦天雷,不是麽?”
被各方注視的簷玉鈴隻得點頭哈腰,連連稱是。
片刻之後,第二批攻山兵馬準備就緒,而東海三十九人再度結成陣式,簷玉鈴立身陣樞,祭出一柄紫色寶傘,朝天一舉,迅速罩住上方數畝大小,氣勢洶洶朝著地肺山而去。
“祭出寶傘之人,便是首座安插的內應麽?”趙黍傳音詢問荊實。
“不錯。”荊實回答說:“隻要亮出符印暗號,槐實便會撤去法寶。”
趙黍則說:“可他置身陣樞,強行撤去法寶,各方法力真氣交逼而至,立刻就能將他碾為齏粉。”
“我等早已做好準備,為首座奮命效死,絕無怨言。”荊實語氣清冷依舊。
趙黍輕歎一聲:“既然如此,那我便擇機而作吧。”
……
張端景望著地肺山方向,濃霧之中雷鳴電閃、火光頻作,隱約還有法籙將吏上下飛騰的形跡。
“如何?你覺得東海這幫人能否攻破崇玄館的護山陣式?”朱紫夫人問道。
“難。”張端景明言道:“我能斷定,如今主陣之人就是趙黍。他若是跟別人正麵廝殺,或許尚有不足,但要是讓他依仗地利陣式,千軍萬馬也能夠擋下來。”
朱紫夫人麵露深意:“該說你調教得當麽?若是久攻不下,你就該出麵了。”
“我明白。”張端景問道:“陛下如今還在樂遊苑麽?”
“你打聽此事做什麽?”朱紫夫人冷淡言道:“現今戰況未明,陛下不宜親赴險境,在別處靜待我等傳回奏報。”
兩人說話間,地肺山方向鍾磬之聲乍然大作,天光忽而極盛,照亮方圓天地。
抬頭仰望,天上雲氣層層環聚,隱約可見宮闕樓台在雲巔羅列。
“青崖仙境?”張端景言道:“梁韜居然將洞天接引得離塵世大地如此之近?”
此時整座地肺山連同方圓大地隱隱震顫,一股磅礴之力自四麵八方匯湧而至,地肺山好似沉眠已久的巨人蘇醒過來,長出一氣。
頓時地肺山頂峰劇震不止,緩緩抽離地脈,乘雲騰空而起。偏偏這番震動沒有破壞山中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頂峰以不可阻擋的勢頭,沿著天光大道,向上方飛騰而起。
此等景象,讓山中山外所有人都大受震撼,交戰各方不約而同地停下動作,所有人屏息凝神,抬頭望向緩緩升騰而起的地肺山頂峰。
無論修為法力高低如何,親眼得見飛升超拔,體會到天地氣數混融變煉,所有人都感覺到自己是何等渺小卑微。
在場修仙之人眾多,可真正見識過別人飛升成仙的,卻是屈指可數。不少人早已無心仙道,不過是將修為法力視作進身之階,以求淩駕人上、貪占享受。
然而看見天光大作、山峰飛騰之景,任誰也不得不發自心底地歎服。
“梁韜,飛升了。”
供奉青崖真君的九天殿坐落在北山最高處,此刻已經被天光籠罩,從外界望去不太真切,隻有鍾磬之聲時不時向外傳出。
而在山外,振威、宣威兩軍合計一萬六千多兵馬從四麵八方包圍地肺山,數百架分量沉重的三弓床弩、飛石鐵車緩緩逼近山腳,另有四五百名修士或淩空飛騰、或受大軍拱簇,宛如烏雲一般鋪天蓋地而來。
當大軍逼近之時,隻見厚重濃霧籠罩住地肺山,使得山巒隱而不現,鍾磬之聲韻律悠遠,讓人難以揣測內中情形。
“崇玄館在地肺山經營多年,肯定布置了護山陣式。”烏煉師問道:“薛宮主打算如何破陣?”
“森羅淨泓陣妙用無窮。”薛宮主朝一旁拱手示意:“先由青虯長老主持陣式,鼓蕩天風吹散濃霧。”
青虯長老隻是冷哼一聲,祭出一柄鑲金碧綠芭蕉扇,東海各派三十九名長老高人聯袂結陣,一股沛然絕倫、澎湃浩瀚的氣機收攝而至。
青虯長老長喝一聲,手中芭蕉扇得受加持,眨眼間變大幾十倍,碧光凜凜、照耀半邊天空,磅礴風濤應聲而至。
巨風洶洶,宛如烏雲垂羊角,如此風勢一旦落地,摧林拔木、夷平城廓不在話下。
“朱珊宮不愧是真龍水府,龍威策風扇可算得上是仙家法寶了。”朱紫夫人在軍陣後方,望著雲垂龍風,不由得感歎道:“若是伏龍嶼的陸琅函尚在,今日勝算或許能增添不少。”
一旁張端景提醒道:“陸琅函當年為了阻擋九黎國萬蛇大陣,祭出定海鬥,耗盡畢生修為。伏龍嶼也因此衰敗,被別家並吞。”
“你想說什麽?”朱紫夫人問道。
張端景問道:“你們是打算藉此機會,讓東海各派的底蘊在地肺山中消磨一空麽?”
朱紫夫人斜瞥一眼說:“我不介意如此……倒是你,準備好讓徐凝真出手了麽?”
“她已經到了附近,隨時可以出手。”張端景麵無表情地說:“但要誅殺梁韜,機會不多,若不能做到一擊功成,我不會讓她貿然現身。”
朱紫夫人輕笑說:“隻怕如今攔阻朝廷攻取地肺山的不是旁人,就是你那位好徒弟趙黍。要是久攻不下,隻能讓徐凝真出麵了,這或許也是保住他性命的唯一辦法。”
“我知道。”張端景臉色陰沉。
遠處地肺山外,青虯長老功行圓滿,龍威扇上巨風怒卷,地麵四周也是飛沙走石,將大軍旌旗吹得獵獵作響,狂風拂過兵士衣甲,發出沙沙之聲。
“龍威動四海,神風開天門!”
青虯長老揮動芭蕉扇,龍風朝地撼落,所過之處土石翻飛、無所不摧,眼看就要將山腳門樓一舉掃平,卻聽見地肺山中傳出經韻之聲:
“神風靜默,山海肅清。千邪伏匿,百神護形。”
籠罩地肺山的濃霧緩緩膨脹,將龍風吞沒在內,威勢萬鈞的強風隻能卷動些許霧氣,轉眼便悄然無跡,連山外大風也隨之停息了。
“這是什麽術法?”青虯長老一驚。
薛宮主皺眉道:“駕馭風雲之變,必然是崇玄館的周天二十四氣象大陣。”
“難道是梁韜親自出手了?”烏煉師手掣金羽長刀戒備起來。
“不像。”漱石君搖頭:“剛才那聲音不是梁韜,搞不好就是那位貞明侯趙黍。”
“他竟然能化解森羅淨泓陣加持的龍威天風?”烏煉師驚疑道:“他有這等修為法力?”
薛宮主則說:“我曾聽扶風侯轉述,這個趙黍精通科儀法事,甚至能使孛星逆回。”
漱石君臉色難看:“如今的地肺山,不正是上佳法壇麽?”
“法壇又如何?直接衝進去,掀了他的壇!”烏煉師金刀遙指地肺山:“若是近身搏殺,任憑他法事再精,也毫無用武之地!”
青虯長老神色嚴肅:“老夫感應到這山中濃霧暗藏殺機,我們若是飛天硬闖,隻怕立刻就要招致雷火攻伐,不好對付。”
薛宮主冷哼一聲:“讓地麵上的兵馬去攻山,不能總是我們給華胥國賣命!”
……
聽著遠處一次次傳來的轟鳴聲,那是弩炮與飛石機發出的攻擊,山腳一帶的林木土石、草廬涼亭被轟得支離破碎。
趙黍如今掌握這周天二十四氣象大陣,足可駕馭地肺山一帶的氣象,法力深廣至極。但他沒有分心去阻止這些攻勢,隻是維持著濃霧迷茫,讓敵方摸不清內中情形,不敢貿然強攻。
“東海之中,除了鴻雪客,果然也有幾位高人。”趙黍調攝身中越發勃盛的氣機,他此刻置身北山竹堂之中,這裏原本是梁韜清修之所,也是運轉地肺山陣式最適合之處。
“荊實,你們的人手再往山上後撤一段距離。”趙黍按住一旁銜鈴銅鶴,這是梁韜煉製的傳音法器:“將人手隱藏在山道兩旁,若遇敵方重甲步卒,先不要出手,等他們遭襲慌亂,便借濃霧掩護,一舉殺出。”
“遵命。”
以荊實為首的一批玄衣死士,是梁韜早年從各地尋訪孤苦孩童,親自加以培養調教,即便是崇玄館內知曉他們存在的人也是極少數。
這些玄衣死士除了負責刺探、監視之舉,也會被安插到各方,負責為梁韜搜羅秘聞要事。
若是論修為,這些玄衣死士大多並不高明,但他們往往精通劍術與刺殺。而在不久前,梁韜施以仙家法力與靈丹餌藥點化他們,使其法力遠勝以往。
尤其是荊實,趙黍發現她身中腑髒筋骨都經過外力改易,術法之威甚至能與自己一較高下。
然而這並非是修仙長生之道,梁韜用外丹餌藥、天材地寶改易骨肉,強行提升荊實等人的修為法力,恐怕隻會消耗他們的壽數命元,算不上正途。
隻是眼下局勢緊張,已經容不得梁韜在崇玄館內慢慢栽培弟子了,像趙黍這樣的助力,又是可遇而不可求。
趙黍端坐榻上,看似閉目盤坐,實則放神洞照,借護山陣式,將地肺山方圓境況盡收眼底。
如今地肺山受四方包圍,情況不容樂觀。即便有周天氣象大陣護持,可是梁韜登壇飛升,要策動龐然無際的天地之氣,使得陣式運轉無法傾盡全力,趙黍隻能精打細算,將每一分每一毫的力量用好,以免虛耗。
東海各派高手結陣引來龍風之後,便沒有繼續施術,而是讓朝廷大軍攻山。先是幾輪弩炮飛石開路,然後便有十餘支重甲勁卒,分別從各條大小山路緩緩進攻。
趙黍能夠感應到,這些兵卒身上皆有符咒術法保護,手上大小盾牌外畫獸麵、內書符咒,足可抵禦強弓勁弩。刀斧戟錘更是靈光隱動,飽受加持。
“看來除了金鼎司,國主也另外安排修士人手煉製符兵符甲。”趙黍暗道一句。
符兵符甲的祭煉之法外泄,趙黍早已料到。他想不通的地方在於,明明金鼎司已經大耗華胥國人力物力,國主還能從何處找來人手,煉製充足符兵法物配給給振武、宣武兩軍兵士?
而今見到數十名高手聯袂結陣,趙黍便已明白,國主分明是從東海請來各家水府宗門協助。隻是不知此等舉動,要出賣多少利益?
無暇細思,趙黍抬手掐指,周天氣象大陣運轉起來。
分別從南山各處進攻的十餘支勁卒,每百人一隊,每隊之中還有三兩位東海出身的修士助陣,他們舉盾架矛,小心翼翼向前推進,顯然也在防備藏身濃霧之中的敵人。
其中一名東海修士祭出法寶,望著四周濃霧,剛剛生出一絲感應,就見一道宛如鐵錐的刺目雷電以淩厲無匹之勢悍然劈下!
不及反應,轟然霹靂,那東海修士直接被雷電劈得粉身碎骨,漫天滾熱血肉四濺橫飛。
與此同時,雷霆折射擴散,電蛇在兵士之間來回亂竄,瞬間引起連串慘叫痛呼,攻山陣型霎時大亂。
隨後隱藏濃霧中的玄衣死士、崇玄館弟子一同出手,飛符劍影、鏡光雷珠,各種攻勢狂轟亂炸。類似情形在山中各處發生,上千名攻山兵士轉眼死傷慘重。
“退!”
趙黍見伏擊已成,立刻下令讓眾人停手,借濃霧掩護撤退。敵方畢竟也有修士,若是陷入纏鬥反倒不利。
而在伏擊突襲中僥幸存活的,也就隻有那些東海修士,他們大多也是傷痕累累,不敢戀戰,扔下尚未斷氣的兵卒,匆忙逃離地肺山。
“加緊調息,下一輪攻勢稍後便至。”趙黍傳音眾人。
“如此可不行。”朱紫夫人來到陣前,對薛宮主等人言道:“僅憑兩軍將士與那些晚輩弟子,無法攻入地肺山,還請諸位結陣掩護,天上地下一同推進。”
烏煉師不滿道:“朱紫夫人,你可知此舉何等凶險?方才陣中那雷法威力你也看見了,試問在場諸位有誰能夠硬接過後還能毫發無損?”
朱紫夫人言道:“諸位得天君傳授森羅淨泓陣,手上又不缺法寶符咒,抵擋片刻不成問題。隻要逼入山中,牽製住崇玄館眾門人,就能讓大軍攻入山中,一舉扭轉局麵。”
青虯長老也說:“區區雷法,老夫還不放在眼裏。若是崇玄館以雷霆來攻,老夫有把握反攝為用。何況我們還有紫蓋寶傘,足可抵禦天雷,不是麽?”
被各方注視的簷玉鈴隻得點頭哈腰,連連稱是。
片刻之後,第二批攻山兵馬準備就緒,而東海三十九人再度結成陣式,簷玉鈴立身陣樞,祭出一柄紫色寶傘,朝天一舉,迅速罩住上方數畝大小,氣勢洶洶朝著地肺山而去。
“祭出寶傘之人,便是首座安插的內應麽?”趙黍傳音詢問荊實。
“不錯。”荊實回答說:“隻要亮出符印暗號,槐實便會撤去法寶。”
趙黍則說:“可他置身陣樞,強行撤去法寶,各方法力真氣交逼而至,立刻就能將他碾為齏粉。”
“我等早已做好準備,為首座奮命效死,絕無怨言。”荊實語氣清冷依舊。
趙黍輕歎一聲:“既然如此,那我便擇機而作吧。”
……
張端景望著地肺山方向,濃霧之中雷鳴電閃、火光頻作,隱約還有法籙將吏上下飛騰的形跡。
“如何?你覺得東海這幫人能否攻破崇玄館的護山陣式?”朱紫夫人問道。
“難。”張端景明言道:“我能斷定,如今主陣之人就是趙黍。他若是跟別人正麵廝殺,或許尚有不足,但要是讓他依仗地利陣式,千軍萬馬也能夠擋下來。”
朱紫夫人麵露深意:“該說你調教得當麽?若是久攻不下,你就該出麵了。”
“我明白。”張端景問道:“陛下如今還在樂遊苑麽?”
“你打聽此事做什麽?”朱紫夫人冷淡言道:“現今戰況未明,陛下不宜親赴險境,在別處靜待我等傳回奏報。”
兩人說話間,地肺山方向鍾磬之聲乍然大作,天光忽而極盛,照亮方圓天地。
抬頭仰望,天上雲氣層層環聚,隱約可見宮闕樓台在雲巔羅列。
“青崖仙境?”張端景言道:“梁韜居然將洞天接引得離塵世大地如此之近?”
此時整座地肺山連同方圓大地隱隱震顫,一股磅礴之力自四麵八方匯湧而至,地肺山好似沉眠已久的巨人蘇醒過來,長出一氣。
頓時地肺山頂峰劇震不止,緩緩抽離地脈,乘雲騰空而起。偏偏這番震動沒有破壞山中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頂峰以不可阻擋的勢頭,沿著天光大道,向上方飛騰而起。
此等景象,讓山中山外所有人都大受震撼,交戰各方不約而同地停下動作,所有人屏息凝神,抬頭望向緩緩升騰而起的地肺山頂峰。
無論修為法力高低如何,親眼得見飛升超拔,體會到天地氣數混融變煉,所有人都感覺到自己是何等渺小卑微。
在場修仙之人眾多,可真正見識過別人飛升成仙的,卻是屈指可數。不少人早已無心仙道,不過是將修為法力視作進身之階,以求淩駕人上、貪占享受。
然而看見天光大作、山峰飛騰之景,任誰也不得不發自心底地歎服。
“梁韜,飛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