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時刻, 康絳雪正處在朝堂之中,他昨夜幾乎一夜沒睡,盛靈玉昏睡過去之後他又陪了盛靈玉許久, 一直到天蒙蒙亮朝臣們開始入宮上朝才真正離去。
他走的時候, 盛靈玉握著他的衣衫不肯放手,康絳雪不得不將整件衣衫都脫了下來。平無奇怕小皇帝再著涼,又怕他病剛剛有所好轉會再度嚴重,強逼著小皇帝吃了好些東西。
吃不下也要吃, 吃完了再接一碗藥。
不知是平無奇的種種努力起了作用, 還是小皇帝靠意誌真的徹底撐過了這場病, 康絳雪雖一夜未睡身心俱疲,但這日的早朝卻從始至終跟了下來,在場文武百官林林總總說的每一句話, 康絳雪都清楚地聽進了耳朵。
也正是這場早朝,讓康絳雪無比清楚地認識到,他一直以來不想涉足的朝堂, 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地方。
那是戰場。
一個看不到硝煙卻無比殘酷的戰場。
爭論從一身紅衣的苻紅浪移到太後身側開始,官員之中忽然有人站出來提起了小皇帝應該立後的建議。
小皇帝年紀擺在這裏,立後之事早就應該有了動靜,長公主心中也早就有了有利於自己一派的人選,因此立刻有意無意地接話:“本宮也正有此意, 陛下確實該立後, 不過叛亂尚未徹底平息,現在提此事, 可是不妥?”
臣子回道:“此刻皇城之中百姓人心惶惶,正需要大事來彰顯皇家威儀,穩定人心, 立後看似突兀,其實正合民意。”
回話的臣子平時是個中立派,提出的又是眾人都感興趣的話題,長公主順勢問道:“那卿家可有推薦的人選?”
問出這話的同時,長公主輕輕咳了一聲,在場的官員之中,立刻有眾多人挺直了腰板,蓄勢待發。
這些人都屬於長公主一派,雖然楊惑外出搜捕叛亂餘黨不在京中,但其餘的人一個都不少,他們對於長公主的意思心知肚明,也都清楚皇後的位置是很重要的,是平衡長公主派係和太後派係的中心位。
這個位置擱置了很久,表麵上看似是因為小皇帝荒唐無度不想立後外加沒有名門貴女想要嫁進中宮,實則是源於長公主和太後兩派都有意插進自己的人但無法達成一致,這才使得皇後的頭銜一直空到了現在。
如今立後之事在朝堂上提起,長公主和眾人皆不確定這人背後是不是得了太後一派的授意,可他們雙方都在此事上做好了準備,縱是提起來也不慌亂。
衝突一觸即發,長公主當下在心中過了好幾遍皇城之中貴女們的人選。
然而令她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那個臣子跪在地上,說出的話打了在場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
臣子道:“臣推薦將前盛國公之孫女盛靈犀冊為皇後,此女容貌傾城,溫婉賢淑,又是盛氏遺孤,乃絕佳的人選。”
此言一出,長公主眉頭一挑,幾乎是瞬間就變了臉色,她的第一反應就是去看另一邊的苻紅藥,可後者反應平平,既看不出驚訝也看不出得意之色,而苻紅藥身旁的國舅苻紅浪點起了煙鬥,對著長公主輕輕笑了一下。
長公主準備了很多很多,卻怎麽都沒有想過會有這樣一個發展,她立刻確定了立盛氏女為後的主意一定源自苻氏兄妹的手筆,可她不明白為什麽……
這太荒唐了,荒唐到完全無法理解。
盛氏如今沒有任何的利用價值,將這麽一個無用的棋子插在皇後的位置上,難道是想寧可雙方都得不到,也不讓對方得到?
長公主心中大為困惑,意見卻是非常堅定的反對,她當即嗬斥道:“大膽,盛家如今被抄家滅族,男女皆是賤籍,你竟然舉薦賤籍的女子給陛下做皇後?究竟是何居心?你在藐視天威不成!”
長公主說完之後,當下又有五六個人站出來,對提出建議的人大肆打擊,險些喊人將其從朝堂上拉出去。
而就在此時,群臣之中出現了令人驚訝的大規模反撲,百官之中忽然陸陸續續站出了二十餘人,他們一個接一個跪下來,堅定道:“臣等讚同此舉,立盛氏女為後,才是於國於民彰顯天威的好辦法。”
長公主神色微動,緊接著,跪下的臣子們開始慷慨陳詞,開始痛哭流涕,他們連成一片,占據了朝中大部分的話語權,哀慟地悼念死去的盛國公,細數盛輝的功績,讚美他三十餘年為定朝做出的貢獻。
他們聲淚俱下,全都在讚美盛國公,說盛國公德高望重,說盛國公為國為民,說盛國公一生清白落得如此下場,令人惋惜。
那幅場景諷刺極了,康絳雪光看著心便一陣一陣地發涼。
一日之前,在太廟之中,就是這群人,在盛國公的牌位被摔在地上之時冷漠圍觀,在盛靈玉幾欲泣血隻求一個公道之時無動於衷。而此刻當苻紅浪需要有人站出來給小皇帝立後的事情鋪路時,他們忽然間便開始歌功頌德,紛紛為盛國公正名。
誰能想到,求也求不來的清名,短短一個早朝便恢複了。那麽簡單,那麽隨意,就仿佛盛國公這一生真正做了什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個地方,他們說黑就是黑,說白就是白。
不對……不是他們,是苻紅浪。
康絳雪已然看明白了,苻紅浪想要盛國公是忠臣,他就是忠臣,苻紅浪想要盛國公是亂臣賊子,那他就是亂臣賊子。
是非大義,握在掌權者的手中。
這日的早朝,康絳雪第一次切實感受到苻紅浪的勢力,以往他一直隻抱著一個朦朧的印象,這一次卻是真真切切看到了苻紅浪在朝堂之中攪弄風雲。那個紅衣身影在珠簾後麵抽著煙,一副世事與他無關的姿態和朝堂之上熱鬧爭論的氣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可就是他,在答應了小皇帝之後用僅僅一夜的工夫便造就了今日的這副局麵。
苻紅浪強權在手,比康絳雪想象的更加權傾朝野。
爭論進行到中盤,長公主臉色大變,她冷臉不僅僅是因為和她唱反調的官員們拿出了“立盛氏遺孤以免寒忠臣之心”的論調,更是因為她忽然發覺,苻氏兄妹在朝中的人手比她平時以為的突然多出了許多。
她一直以為苻氏兄妹的勢力和自己的持平,卻沒有想到在這場立後之爭中,忽然暴露了很多長公主之前沒有發現的東西,本以為是中立派的人站在了太後那邊,本以為是自己的人卻沒有站出來說話。
她一直把皇後的位置當作雙方的平衡點,但原來那個平衡早就在不知不覺之中被打破了,隻是直到今天才暴露出來。
到了這時,長公主還有什麽看不明白的,她很清楚皇後的位置已經留不下,但她心有不甘,更不明白為何苻氏兄妹冒著暴露實力的風險也要將盛氏推上後位。
長公主心中不悅,在結局將要落定之時,問小皇帝道:“陛下覺得如何?立盛氏為後,陛下可願意?”
長公主並不知道小皇帝才是真正要求娶盛氏的人,有意從小皇帝的口中聽到一些不讚同,不想小皇帝開口道:“願意。”
長公主登時不喜,又聽小皇帝道:“盛氏一門清白,為國盡忠,為民造福,配得上任何榮光。”
這話聽得長公主微微側目,很難想象小皇帝能說出這種話,可話中的內容和剛剛朝臣們呼喊的一致,長公主隻當是小皇帝站在太後那邊,說了句剛才從別人嘴裏聽到的話。
事已至此,情況一邊倒,長公主也隻能吃下這個暗虧,冷笑一聲道:“那本宮也沒什麽意見,聽眾位卿家的便是。”
一切塵埃落定,文武百官心情各異地接受下小皇帝立盛氏女為後的結果,朝堂上開始直呼萬歲,唯有康絳雪默默低頭,藏住了眼中一閃而過的情緒。
欠盛靈玉的那一句話,他終於說出來了。
可惜晚了一天。
可惜還是隨波逐流,無人在意。
立貶入賤籍之女為後的前例從未有過,朝臣們在苻紅浪隻手遮天的背後推動之下達成了這個結果,但其中禮儀章程都十分複雜,早朝不得不多進行了半個時辰。
這又難免要提到在逃的謝成安,盛靈犀被立為皇後,是受祖父之榮,然其父畢竟是真正的亂臣賊子。為了斬斷盛家和謝成安的聯係,眾臣提議等謝成安被緝拿回京,當眾處以淩遲極刑,並由皇後親自觀刑。
不管心中是何感受,這個條件總歸無法拒絕,康絳雪隻有應道:“準了。”
早朝到此方才結束,長公主滿心怨氣地甩袖離去,康絳雪沒有理睬旁人,由平無奇陪同出了殿門。
殿外天光大亮,新生之陽懸在高空,發出了刺目的光芒。
康絳雪用手擋住了陽光,自言自語道:“結束了。”
平無奇應道:“是的陛下。”
等之後欽天監算好日子,小皇帝迎盛靈犀入中宮,從此以後,盛氏女就是正宮皇後,再也沒人會提到“賤籍”這兩個字。
盛靈玉也好,盛靈犀也好,都能抬頭挺胸,重新回到陽光之下。
康絳雪放下手,同平無奇道:“走吧。”
康絳雪的歸處是正陽宮,他因為心中掛念盛靈玉,一刻都不想多停留,可剛走出幾步,他的腳步便停下來。
在他對麵的不遠處站著一個人,穿著一身滾了三四日的舊衣,右手低垂,烏青的略短發絲在寒風中飄飄蕩蕩。
盛靈玉在長階下望著他,臉色蒼白,他明明站得很直,卻令人覺得搖搖欲墜。
康絳雪不自覺向下快走了兩步,輕聲問道:“……你怎麽來了?”
他走的時候, 盛靈玉握著他的衣衫不肯放手,康絳雪不得不將整件衣衫都脫了下來。平無奇怕小皇帝再著涼,又怕他病剛剛有所好轉會再度嚴重,強逼著小皇帝吃了好些東西。
吃不下也要吃, 吃完了再接一碗藥。
不知是平無奇的種種努力起了作用, 還是小皇帝靠意誌真的徹底撐過了這場病, 康絳雪雖一夜未睡身心俱疲,但這日的早朝卻從始至終跟了下來,在場文武百官林林總總說的每一句話, 康絳雪都清楚地聽進了耳朵。
也正是這場早朝,讓康絳雪無比清楚地認識到,他一直以來不想涉足的朝堂, 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地方。
那是戰場。
一個看不到硝煙卻無比殘酷的戰場。
爭論從一身紅衣的苻紅浪移到太後身側開始,官員之中忽然有人站出來提起了小皇帝應該立後的建議。
小皇帝年紀擺在這裏,立後之事早就應該有了動靜,長公主心中也早就有了有利於自己一派的人選,因此立刻有意無意地接話:“本宮也正有此意, 陛下確實該立後, 不過叛亂尚未徹底平息,現在提此事, 可是不妥?”
臣子回道:“此刻皇城之中百姓人心惶惶,正需要大事來彰顯皇家威儀,穩定人心, 立後看似突兀,其實正合民意。”
回話的臣子平時是個中立派,提出的又是眾人都感興趣的話題,長公主順勢問道:“那卿家可有推薦的人選?”
問出這話的同時,長公主輕輕咳了一聲,在場的官員之中,立刻有眾多人挺直了腰板,蓄勢待發。
這些人都屬於長公主一派,雖然楊惑外出搜捕叛亂餘黨不在京中,但其餘的人一個都不少,他們對於長公主的意思心知肚明,也都清楚皇後的位置是很重要的,是平衡長公主派係和太後派係的中心位。
這個位置擱置了很久,表麵上看似是因為小皇帝荒唐無度不想立後外加沒有名門貴女想要嫁進中宮,實則是源於長公主和太後兩派都有意插進自己的人但無法達成一致,這才使得皇後的頭銜一直空到了現在。
如今立後之事在朝堂上提起,長公主和眾人皆不確定這人背後是不是得了太後一派的授意,可他們雙方都在此事上做好了準備,縱是提起來也不慌亂。
衝突一觸即發,長公主當下在心中過了好幾遍皇城之中貴女們的人選。
然而令她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那個臣子跪在地上,說出的話打了在場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
臣子道:“臣推薦將前盛國公之孫女盛靈犀冊為皇後,此女容貌傾城,溫婉賢淑,又是盛氏遺孤,乃絕佳的人選。”
此言一出,長公主眉頭一挑,幾乎是瞬間就變了臉色,她的第一反應就是去看另一邊的苻紅藥,可後者反應平平,既看不出驚訝也看不出得意之色,而苻紅藥身旁的國舅苻紅浪點起了煙鬥,對著長公主輕輕笑了一下。
長公主準備了很多很多,卻怎麽都沒有想過會有這樣一個發展,她立刻確定了立盛氏女為後的主意一定源自苻氏兄妹的手筆,可她不明白為什麽……
這太荒唐了,荒唐到完全無法理解。
盛氏如今沒有任何的利用價值,將這麽一個無用的棋子插在皇後的位置上,難道是想寧可雙方都得不到,也不讓對方得到?
長公主心中大為困惑,意見卻是非常堅定的反對,她當即嗬斥道:“大膽,盛家如今被抄家滅族,男女皆是賤籍,你竟然舉薦賤籍的女子給陛下做皇後?究竟是何居心?你在藐視天威不成!”
長公主說完之後,當下又有五六個人站出來,對提出建議的人大肆打擊,險些喊人將其從朝堂上拉出去。
而就在此時,群臣之中出現了令人驚訝的大規模反撲,百官之中忽然陸陸續續站出了二十餘人,他們一個接一個跪下來,堅定道:“臣等讚同此舉,立盛氏女為後,才是於國於民彰顯天威的好辦法。”
長公主神色微動,緊接著,跪下的臣子們開始慷慨陳詞,開始痛哭流涕,他們連成一片,占據了朝中大部分的話語權,哀慟地悼念死去的盛國公,細數盛輝的功績,讚美他三十餘年為定朝做出的貢獻。
他們聲淚俱下,全都在讚美盛國公,說盛國公德高望重,說盛國公為國為民,說盛國公一生清白落得如此下場,令人惋惜。
那幅場景諷刺極了,康絳雪光看著心便一陣一陣地發涼。
一日之前,在太廟之中,就是這群人,在盛國公的牌位被摔在地上之時冷漠圍觀,在盛靈玉幾欲泣血隻求一個公道之時無動於衷。而此刻當苻紅浪需要有人站出來給小皇帝立後的事情鋪路時,他們忽然間便開始歌功頌德,紛紛為盛國公正名。
誰能想到,求也求不來的清名,短短一個早朝便恢複了。那麽簡單,那麽隨意,就仿佛盛國公這一生真正做了什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個地方,他們說黑就是黑,說白就是白。
不對……不是他們,是苻紅浪。
康絳雪已然看明白了,苻紅浪想要盛國公是忠臣,他就是忠臣,苻紅浪想要盛國公是亂臣賊子,那他就是亂臣賊子。
是非大義,握在掌權者的手中。
這日的早朝,康絳雪第一次切實感受到苻紅浪的勢力,以往他一直隻抱著一個朦朧的印象,這一次卻是真真切切看到了苻紅浪在朝堂之中攪弄風雲。那個紅衣身影在珠簾後麵抽著煙,一副世事與他無關的姿態和朝堂之上熱鬧爭論的氣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可就是他,在答應了小皇帝之後用僅僅一夜的工夫便造就了今日的這副局麵。
苻紅浪強權在手,比康絳雪想象的更加權傾朝野。
爭論進行到中盤,長公主臉色大變,她冷臉不僅僅是因為和她唱反調的官員們拿出了“立盛氏遺孤以免寒忠臣之心”的論調,更是因為她忽然發覺,苻氏兄妹在朝中的人手比她平時以為的突然多出了許多。
她一直以為苻氏兄妹的勢力和自己的持平,卻沒有想到在這場立後之爭中,忽然暴露了很多長公主之前沒有發現的東西,本以為是中立派的人站在了太後那邊,本以為是自己的人卻沒有站出來說話。
她一直把皇後的位置當作雙方的平衡點,但原來那個平衡早就在不知不覺之中被打破了,隻是直到今天才暴露出來。
到了這時,長公主還有什麽看不明白的,她很清楚皇後的位置已經留不下,但她心有不甘,更不明白為何苻氏兄妹冒著暴露實力的風險也要將盛氏推上後位。
長公主心中不悅,在結局將要落定之時,問小皇帝道:“陛下覺得如何?立盛氏為後,陛下可願意?”
長公主並不知道小皇帝才是真正要求娶盛氏的人,有意從小皇帝的口中聽到一些不讚同,不想小皇帝開口道:“願意。”
長公主登時不喜,又聽小皇帝道:“盛氏一門清白,為國盡忠,為民造福,配得上任何榮光。”
這話聽得長公主微微側目,很難想象小皇帝能說出這種話,可話中的內容和剛剛朝臣們呼喊的一致,長公主隻當是小皇帝站在太後那邊,說了句剛才從別人嘴裏聽到的話。
事已至此,情況一邊倒,長公主也隻能吃下這個暗虧,冷笑一聲道:“那本宮也沒什麽意見,聽眾位卿家的便是。”
一切塵埃落定,文武百官心情各異地接受下小皇帝立盛氏女為後的結果,朝堂上開始直呼萬歲,唯有康絳雪默默低頭,藏住了眼中一閃而過的情緒。
欠盛靈玉的那一句話,他終於說出來了。
可惜晚了一天。
可惜還是隨波逐流,無人在意。
立貶入賤籍之女為後的前例從未有過,朝臣們在苻紅浪隻手遮天的背後推動之下達成了這個結果,但其中禮儀章程都十分複雜,早朝不得不多進行了半個時辰。
這又難免要提到在逃的謝成安,盛靈犀被立為皇後,是受祖父之榮,然其父畢竟是真正的亂臣賊子。為了斬斷盛家和謝成安的聯係,眾臣提議等謝成安被緝拿回京,當眾處以淩遲極刑,並由皇後親自觀刑。
不管心中是何感受,這個條件總歸無法拒絕,康絳雪隻有應道:“準了。”
早朝到此方才結束,長公主滿心怨氣地甩袖離去,康絳雪沒有理睬旁人,由平無奇陪同出了殿門。
殿外天光大亮,新生之陽懸在高空,發出了刺目的光芒。
康絳雪用手擋住了陽光,自言自語道:“結束了。”
平無奇應道:“是的陛下。”
等之後欽天監算好日子,小皇帝迎盛靈犀入中宮,從此以後,盛氏女就是正宮皇後,再也沒人會提到“賤籍”這兩個字。
盛靈玉也好,盛靈犀也好,都能抬頭挺胸,重新回到陽光之下。
康絳雪放下手,同平無奇道:“走吧。”
康絳雪的歸處是正陽宮,他因為心中掛念盛靈玉,一刻都不想多停留,可剛走出幾步,他的腳步便停下來。
在他對麵的不遠處站著一個人,穿著一身滾了三四日的舊衣,右手低垂,烏青的略短發絲在寒風中飄飄蕩蕩。
盛靈玉在長階下望著他,臉色蒼白,他明明站得很直,卻令人覺得搖搖欲墜。
康絳雪不自覺向下快走了兩步,輕聲問道:“……你怎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