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 去見你的母親吧
妃常寵愛:世子,請自重! 作者:喵sir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黎南瑾倍感驚詫,猛然向秦摯身邊湊近了幾步,目光來回的在那一左一右,兩半幅圖紙上流轉。
“本王先後增派出不少精銳人手,耗費了將近一年多的時間,才在淮南王家的身上,查到了不少眉目。但據本王所知,破解皇陵機關的陣圖,是繪在紙製的棋譜內,絕不在什麽絹紗綢綾上,秦門主這會兒拿出一塊被胡亂畫了幾筆的破布,說是機關陣圖的另一半,未免也太可笑了,本王可不是能任你坑騙的傻子。”
秦摯知道黎南瑾生性多疑,便指著兩張圖上,銜接白子行在黑子方向中腹關起的位置,“皇室中人一向精通六藝,即便你銘王爺隻懂詩書禮樂,不通曉手談博弈,也當懂得此手棋法叫做“鎮”吧?”
黎南瑾縱觀棋局上的走勢,不禁蹙眉應聲道:“的確如此,這黑子為了回擊對手,還以一步“象步飛”堵死了白子的退路,連吃掉它三枚棋子。”
“現在銘王爺可還覺得本尊是在騙你?秦摯嘴角輕勾,見黎南瑾啞不語,撫須又道:“說來也難怪你會對本尊產生誤會,本尊最初得到這半幅棋譜的時,亦是同你一般,認為它是假的,但聽派去追尋棋譜下落的探子回報,一並把此物的原主帶回來審問,故才斷定了它為真非假。據那原主交代,三十多年前,他在一家字畫書齋裏做夥計,由於自小讀書認字的機會少,如今能長期與書齋裏的字畫書本為伴,便沒日沒夜的翻閱研讀起身邊的書籍,時間一久還真讓他讀出了點名堂。後來書齋起了一場大火,燒毀了大半藏書字畫,出於於心不忍,他就同書齋裏的掌櫃提議,想要修複被燒毀的書籍,那批藏書孤本的價值十分高昂,想能修複到完成如初的地步,起碼要用四五年左右,而且修複費用非常人能承擔,書齋的老板自是不想再有損失,就打算低價把店給盤出去。那原主知道了,連忙東借西湊的向人借了不少銀子,幸虧再加上他這些年來的積蓄,方勉強將書齋盤了下來。也許是靠著讀書開了竅,他居然有了過目不忘的本領,之後的幾年裏,他憑著自己的記憶,一一修複好了那些燒毀過的藏書古籍。不過,唯獨僅有一本原先就有殘缺的棋譜,令他無從下手,他便以筆墨將殘本上的圖樣,描繪到一塊白色絲錦上,裝裱掛立於卷軸展櫃內。”
“世間的幸事,簡直是都落到了你秦門主一人身上啊。”黎南瑾語氣酸諷道。
秦摯倒也不和黎南瑾一般見識,“假如沒有本尊的默許,你以為你能輕而易舉的打探出王家的隱秘舊聞嗎?”
黎南瑾身形一頓,全然不知自以為隱秘無比的行動,實則早被人家都看在眼裏,故意不去點破而已。
看出了黎南瑾的想法,秦摯張口解釋著自己的用意,“能力的大小、極限,永遠不會是個定數,你習慣依賴強大的勢力,久而久之便會喪失自我判斷。此番,本尊不插手如何奪得棋譜的事,為的正是想看看你會怎麽處理。可惜,你最終雖達到了目的,卻解決的不夠漂亮,與你敵對之人若想對付你,大可拿那二人的死因大做文章。”
說到這一點,黎南瑾脊背一挺,仿佛胸有成竹,“不勞秦門主多心,本王早就有了對策,明日一早,本王會對外宣傳,王宇軒自知犯了命案,不忍連累家眷發配苦寒邊塞,於是就在銘王府的牢房內,畏罪自殺,其妻白柔玉,與他夫妻情深,便追隨王宇軒殉情自裁。至於王宇軒院中的下人,本王也會叫他們永遠閉緊嘴巴。”
“這樣的說辭能騙過市井百姓,可未必能騙得過黎皇他們,早先你大張旗鼓的拉攏王宇軒,又在他成為賤籍奴仆時,接他入銘王府,你們間的關係在外人眼裏,實在是耐人尋味,如今他突然莫名其妙的自殺了,坊間的傳言指不定會怎麽誇張的編排呢,依本尊之見,近段時日你需處處謹慎,小心為妙。”
黎南瑾不以為然的擺了擺手,“還要如何謹慎小心?不管是黎南淵,又或是黎傾琰,他們哪個不是千方百計的算計我?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亦是,哪怕我機關算盡了的想保全自己,他們照樣會埋設更危險的陷阱讓我粉身碎骨。”
黎南瑾要麵對的是什麽,秦摯何嚐不明白?
某種意義上來說,黎南瑾會有今日,都是秦摯造成的結果,更是秦摯踢他做出的抉擇。
“人各有命,從你選擇去爭奪之尊之位起,你便注定了要承受這一切,受得了荊棘路途上的艱辛苦難,才值得享受榮登皇位後的萬民敬仰,這些道理你應當早就看開才對。”
黎南瑾垂首,自嘲而笑道:“是啊,我應當早就看開了,畢竟我是與皇位失之交臂的失勢王爺,隻是委屈了為我受了這麽多年苦的母妃…”
見黎南瑾提起譚氏,秦摯的眼底飛速閃過一絲愧疚,“你和貴妃娘娘,也有十餘年未見了吧?”
黎南瑾撫摸著手腕處的一串水沉香念珠,失神了許久,“嗯...十年三個月整,那次之後,母妃就不讓我再偷偷的去見她了,但我每年仍是會獨自上到瑤山,隻是母妃卻次次把我拒之門外,不肯相見。”
秦摯案子歎了口氣,從腰間摘下一枚好似盛開的白色薔薇般的隨形玉佩,“你拿著這枚玉佩,去見你的母親吧,本尊相信她看到此玉佩,定不會再阻攔你去見她。”
黎南瑾接過玉佩,細細打量了幾眼,“一塊普普通通的白玉玉佩,看上去頂多是水頭足些罷了,又沒有什麽特別可言,母妃哪會憑著一塊玉佩,便打破她堅持了十多年都不肯見我的決心?”
“她會不會見你,你且試一試便知,本尊尚有要繁忙要事在身,不便繼續逗留,告辭了。”秦摯丟下這句話後,立即消失在黎南瑾眼前。
“本王先後增派出不少精銳人手,耗費了將近一年多的時間,才在淮南王家的身上,查到了不少眉目。但據本王所知,破解皇陵機關的陣圖,是繪在紙製的棋譜內,絕不在什麽絹紗綢綾上,秦門主這會兒拿出一塊被胡亂畫了幾筆的破布,說是機關陣圖的另一半,未免也太可笑了,本王可不是能任你坑騙的傻子。”
秦摯知道黎南瑾生性多疑,便指著兩張圖上,銜接白子行在黑子方向中腹關起的位置,“皇室中人一向精通六藝,即便你銘王爺隻懂詩書禮樂,不通曉手談博弈,也當懂得此手棋法叫做“鎮”吧?”
黎南瑾縱觀棋局上的走勢,不禁蹙眉應聲道:“的確如此,這黑子為了回擊對手,還以一步“象步飛”堵死了白子的退路,連吃掉它三枚棋子。”
“現在銘王爺可還覺得本尊是在騙你?秦摯嘴角輕勾,見黎南瑾啞不語,撫須又道:“說來也難怪你會對本尊產生誤會,本尊最初得到這半幅棋譜的時,亦是同你一般,認為它是假的,但聽派去追尋棋譜下落的探子回報,一並把此物的原主帶回來審問,故才斷定了它為真非假。據那原主交代,三十多年前,他在一家字畫書齋裏做夥計,由於自小讀書認字的機會少,如今能長期與書齋裏的字畫書本為伴,便沒日沒夜的翻閱研讀起身邊的書籍,時間一久還真讓他讀出了點名堂。後來書齋起了一場大火,燒毀了大半藏書字畫,出於於心不忍,他就同書齋裏的掌櫃提議,想要修複被燒毀的書籍,那批藏書孤本的價值十分高昂,想能修複到完成如初的地步,起碼要用四五年左右,而且修複費用非常人能承擔,書齋的老板自是不想再有損失,就打算低價把店給盤出去。那原主知道了,連忙東借西湊的向人借了不少銀子,幸虧再加上他這些年來的積蓄,方勉強將書齋盤了下來。也許是靠著讀書開了竅,他居然有了過目不忘的本領,之後的幾年裏,他憑著自己的記憶,一一修複好了那些燒毀過的藏書古籍。不過,唯獨僅有一本原先就有殘缺的棋譜,令他無從下手,他便以筆墨將殘本上的圖樣,描繪到一塊白色絲錦上,裝裱掛立於卷軸展櫃內。”
“世間的幸事,簡直是都落到了你秦門主一人身上啊。”黎南瑾語氣酸諷道。
秦摯倒也不和黎南瑾一般見識,“假如沒有本尊的默許,你以為你能輕而易舉的打探出王家的隱秘舊聞嗎?”
黎南瑾身形一頓,全然不知自以為隱秘無比的行動,實則早被人家都看在眼裏,故意不去點破而已。
看出了黎南瑾的想法,秦摯張口解釋著自己的用意,“能力的大小、極限,永遠不會是個定數,你習慣依賴強大的勢力,久而久之便會喪失自我判斷。此番,本尊不插手如何奪得棋譜的事,為的正是想看看你會怎麽處理。可惜,你最終雖達到了目的,卻解決的不夠漂亮,與你敵對之人若想對付你,大可拿那二人的死因大做文章。”
說到這一點,黎南瑾脊背一挺,仿佛胸有成竹,“不勞秦門主多心,本王早就有了對策,明日一早,本王會對外宣傳,王宇軒自知犯了命案,不忍連累家眷發配苦寒邊塞,於是就在銘王府的牢房內,畏罪自殺,其妻白柔玉,與他夫妻情深,便追隨王宇軒殉情自裁。至於王宇軒院中的下人,本王也會叫他們永遠閉緊嘴巴。”
“這樣的說辭能騙過市井百姓,可未必能騙得過黎皇他們,早先你大張旗鼓的拉攏王宇軒,又在他成為賤籍奴仆時,接他入銘王府,你們間的關係在外人眼裏,實在是耐人尋味,如今他突然莫名其妙的自殺了,坊間的傳言指不定會怎麽誇張的編排呢,依本尊之見,近段時日你需處處謹慎,小心為妙。”
黎南瑾不以為然的擺了擺手,“還要如何謹慎小心?不管是黎南淵,又或是黎傾琰,他們哪個不是千方百計的算計我?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亦是,哪怕我機關算盡了的想保全自己,他們照樣會埋設更危險的陷阱讓我粉身碎骨。”
黎南瑾要麵對的是什麽,秦摯何嚐不明白?
某種意義上來說,黎南瑾會有今日,都是秦摯造成的結果,更是秦摯踢他做出的抉擇。
“人各有命,從你選擇去爭奪之尊之位起,你便注定了要承受這一切,受得了荊棘路途上的艱辛苦難,才值得享受榮登皇位後的萬民敬仰,這些道理你應當早就看開才對。”
黎南瑾垂首,自嘲而笑道:“是啊,我應當早就看開了,畢竟我是與皇位失之交臂的失勢王爺,隻是委屈了為我受了這麽多年苦的母妃…”
見黎南瑾提起譚氏,秦摯的眼底飛速閃過一絲愧疚,“你和貴妃娘娘,也有十餘年未見了吧?”
黎南瑾撫摸著手腕處的一串水沉香念珠,失神了許久,“嗯...十年三個月整,那次之後,母妃就不讓我再偷偷的去見她了,但我每年仍是會獨自上到瑤山,隻是母妃卻次次把我拒之門外,不肯相見。”
秦摯案子歎了口氣,從腰間摘下一枚好似盛開的白色薔薇般的隨形玉佩,“你拿著這枚玉佩,去見你的母親吧,本尊相信她看到此玉佩,定不會再阻攔你去見她。”
黎南瑾接過玉佩,細細打量了幾眼,“一塊普普通通的白玉玉佩,看上去頂多是水頭足些罷了,又沒有什麽特別可言,母妃哪會憑著一塊玉佩,便打破她堅持了十多年都不肯見我的決心?”
“她會不會見你,你且試一試便知,本尊尚有要繁忙要事在身,不便繼續逗留,告辭了。”秦摯丟下這句話後,立即消失在黎南瑾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