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地井
龍族:我在書寫你的命運 作者:我自聽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yamal號停泊在科考隊遇難的冰殼旁邊,距離亞曆山大地島還有十幾公裏之遙。
在距離這麽遠的地方發現幸存者,真是件不可思議的事,也很難想像幸存者還能在冰天雪地裏存活半個月之久。
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上並沒有常住居民,但擁有氣象資料收集的考察站,往年會有習慣高寒地區生活的因紐特人被俄羅斯科學院雇傭,在這裏輪值。但今年夏天北極圈異乎尋常地寒冷,為了確保輪值人員的安全,考察站已經撤空了一個月之久。
他們走前把用於供暖的柴油機關閉了,因此這片荒無人煙的群島上連一個熱源都沒有,就算幸存者自帶了食物,也沒可能熬過那麽長的時間。何況附近還有饑餓的北極熊和北極狐出沒,這些動物隔著幾公裏就能聞見獵物的味道,被它們聞到一絲氣味那就是死。
馮·施耐德已經帶著凱撒和阿巴斯趕到了,但應該也是剛剛趕到,他們正神情凝重地站在一個地井邊,而地圖上並未標注這處人工設施。
這裏距離考察站很遠,可能連駐紮在考察站的人都不會光臨這個荒涼的島嶼,也就不會知道這個年代久遠的地井。
它看起來真的很舊很舊了,冰棱在金屬的井口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跡,船員們正清理井裏的積雪,捎帶著運出了幾件鏽跡斑斑的金屬製品,有些是工具,有些是某種老式炸彈的外殼。
一具白色的人形趴在井口旁,跟之前發現的那些遇難者一樣,早就涼透了。
他身上的服裝也是那支科考隊的製服,不遠處是一台翻倒的雪地摩托,死者的一條腿齊膝而斷--這樣的情況在之前那些死者的身上也有,似乎是他們的腳被凍在了冰殼上,再使勁掙紮一下就斷掉了。
這真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看起來科考隊中有個人當時成功地駕駛雪地摩托逃了出來,他可能是想進入這個地井躲避嚴寒,但還差一步之遙。
馮·施耐德看了凱撒一眼。
這種可能性並非完全不存在,他們知道那些人死於一場言靈引發的超低溫,言靈總有自己的有效範圍,也即是‘領域’。但就算是龍王的領域,也不可能覆蓋整個法拉士約瑟夫地群島。
如果這個人當時距離其他人還有一段距離,事發的時候他遠遠地看見同伴們遇難,跳上摩托車就走,也許有機會避開那個言靈的攻擊。
但他受了重傷,言靈的領域雖然有限,但領域中的超冷空氣和周圍的大氣對流,還是令周圍區域的溫度急降了十幾度,再加上空氣對流造成的區域性冰風暴,他是逃不出去的。
馮·施耐德把手裏的一件工具遞給雷巴爾科,這東西也是從井裏撈起來的。
雷巴爾科看了一眼,眼睛猛地睜大了。
那件工具的手柄上,刻著**德國的標誌性字徽!
難怪地圖上沒有標注這個地井,因為它是1945年之前**德國建造的。
一直以來都有傳說,說在**德國滅亡之前,那位元首在南極北極都建立了秘密的地下基地,這些基地由最忠誠的黨衛軍保衛,還有當時最先進的實驗室,研製著比v2飛彈更先進的超級武器,試圖在將來恢複第三帝國。
某些飛碟的愛好者甚至說飛碟就是**餘孽們研發的飛行器,它們悄無聲息地飛過今天的天空,搜集情報。而當年的基地已經發展成了龐大的地下國家和軍工廠,操縱著激光炮的黨衛軍們隨時都會卷土重來...
難道他們真的意外找到了**餘孽的基地入口?
這個神轉折簡直就像科幻電影裏的獸人和人類正打著攻城戰,天空裏忽然出現了航空母艦。
“這個設施很多年沒用過了。”雷巴爾科定了定神,把腦中那些漫無邊際的想法排除掉。
實際情況應該是這個幸存者恰好知道這個地井,跑來這裏隻是想要躲避冰風暴,而地井裏很可能隻是堆滿了垃圾。在北極圈裏建立這麽一個小基地,這以當初**德國的技術而言並不難。
如此一來,這個發現也沒什麽價值,他們能做的就是和這個意外的發現合影留念而已。
馮·施耐德擺了擺手,帶著雷巴爾科來到井邊,往下看去的時候,後者才發現死者手中緊緊地抓著一根繩子,繩子的另一頭深入積雪下方。
他並不是掙紮到井邊沒能爬進去,而是先把某個東西用繩子吊進了井裏,那東西顯然比他的命還重要。他是做完這些才死的,一個斷腿的人能做到這一點,不得不讓人佩服他的意誌。
雷巴爾科向死者行了一個水手禮,這是航海的傳統,對遇難者的尊重。
這時,井裏的船員用冰鎬打碎了積雪下麵的冰殼,深不見底的黑暗中騰起了白蒙蒙的蒸汽。
……
凱撒舉著手電筒在前麵探路,雷巴爾科和阿巴斯跟著他移動,形成一個穩定的三角形。
再後麵,是全副武裝的船員們圍繞著馮·施耐德。
作為執行部的大頭兒,馮·施耐德應該並不像看起來那樣弱不經風,但確實沒人見識過他的戰鬥力,可能真是智將型。
他們每個人都脫掉了防寒服,因為地井裏實在是太暖和了。
這是件很難理解的事,這個地井位於凍土層,地井裏當然可以躲避風寒,但也不至於說溫暖如春。而隨處可見的垃圾說明這個地井已經被放棄了很久,總不能是當年德國人留下的供暖係統還在運轉,或者這附近有火山之類的地熱源?
“核輻射超標。”阿巴斯看了眼手中的蓋革計數器,“這可能是個核設施,或者存儲了放射性物質,但超標得不多,不至於有危險。”
“**德國的核設施嗎?”凱撒望著頭頂上方縱橫交錯的管道,輕聲讚歎,“如果不是跟利維坦比,也算是震驚世界的發現了。”
“可能是個奧克洛核反應堆。”馮·施耐德說道:“幾十年間它一直在自行運轉,所以才在北極圈裏始終保持著這麽一個溫暖的空間。”
凱撒和阿巴斯對視一眼,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奧克洛核反應堆’這個名字,源自加蓬共和國一個名叫‘奧克洛’的鈾礦。
上世紀70年代,一位法國工程師驚訝地發現這個鈾礦出產的礦石已經燃燒過了,而且是20億年前就開始燃燒了。史前文明的愛好者根據這個發現,宣稱早在20億年前地球上就有超級文明建設了核反應設施。
但這隻是一種誤解,因為理論上很早就斷言了天然生成的核反應堆,隻不過它的效率遠遠低於人造的核裂變設施。
奧克洛鈾礦恰恰就是這個得天獨厚的天然核反應堆,長達數十萬年的時間裏,它曾默默地運轉著,平穩地釋放熱能,改變了整個地區的環境。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和德國都在研究核武器,美國人有‘曼哈頓計劃’,德國人也有‘鈾計劃’。**德國並未造出能改變戰局的原子彈,卻造出了這種溫和的核反應堆,這大概是他們在北極圈中建立基地的原因。
凱撒環視一周,“也就是說,可能真有幸存者。”
/90/90102/31334857.html
在距離這麽遠的地方發現幸存者,真是件不可思議的事,也很難想像幸存者還能在冰天雪地裏存活半個月之久。
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上並沒有常住居民,但擁有氣象資料收集的考察站,往年會有習慣高寒地區生活的因紐特人被俄羅斯科學院雇傭,在這裏輪值。但今年夏天北極圈異乎尋常地寒冷,為了確保輪值人員的安全,考察站已經撤空了一個月之久。
他們走前把用於供暖的柴油機關閉了,因此這片荒無人煙的群島上連一個熱源都沒有,就算幸存者自帶了食物,也沒可能熬過那麽長的時間。何況附近還有饑餓的北極熊和北極狐出沒,這些動物隔著幾公裏就能聞見獵物的味道,被它們聞到一絲氣味那就是死。
馮·施耐德已經帶著凱撒和阿巴斯趕到了,但應該也是剛剛趕到,他們正神情凝重地站在一個地井邊,而地圖上並未標注這處人工設施。
這裏距離考察站很遠,可能連駐紮在考察站的人都不會光臨這個荒涼的島嶼,也就不會知道這個年代久遠的地井。
它看起來真的很舊很舊了,冰棱在金屬的井口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跡,船員們正清理井裏的積雪,捎帶著運出了幾件鏽跡斑斑的金屬製品,有些是工具,有些是某種老式炸彈的外殼。
一具白色的人形趴在井口旁,跟之前發現的那些遇難者一樣,早就涼透了。
他身上的服裝也是那支科考隊的製服,不遠處是一台翻倒的雪地摩托,死者的一條腿齊膝而斷--這樣的情況在之前那些死者的身上也有,似乎是他們的腳被凍在了冰殼上,再使勁掙紮一下就斷掉了。
這真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看起來科考隊中有個人當時成功地駕駛雪地摩托逃了出來,他可能是想進入這個地井躲避嚴寒,但還差一步之遙。
馮·施耐德看了凱撒一眼。
這種可能性並非完全不存在,他們知道那些人死於一場言靈引發的超低溫,言靈總有自己的有效範圍,也即是‘領域’。但就算是龍王的領域,也不可能覆蓋整個法拉士約瑟夫地群島。
如果這個人當時距離其他人還有一段距離,事發的時候他遠遠地看見同伴們遇難,跳上摩托車就走,也許有機會避開那個言靈的攻擊。
但他受了重傷,言靈的領域雖然有限,但領域中的超冷空氣和周圍的大氣對流,還是令周圍區域的溫度急降了十幾度,再加上空氣對流造成的區域性冰風暴,他是逃不出去的。
馮·施耐德把手裏的一件工具遞給雷巴爾科,這東西也是從井裏撈起來的。
雷巴爾科看了一眼,眼睛猛地睜大了。
那件工具的手柄上,刻著**德國的標誌性字徽!
難怪地圖上沒有標注這個地井,因為它是1945年之前**德國建造的。
一直以來都有傳說,說在**德國滅亡之前,那位元首在南極北極都建立了秘密的地下基地,這些基地由最忠誠的黨衛軍保衛,還有當時最先進的實驗室,研製著比v2飛彈更先進的超級武器,試圖在將來恢複第三帝國。
某些飛碟的愛好者甚至說飛碟就是**餘孽們研發的飛行器,它們悄無聲息地飛過今天的天空,搜集情報。而當年的基地已經發展成了龐大的地下國家和軍工廠,操縱著激光炮的黨衛軍們隨時都會卷土重來...
難道他們真的意外找到了**餘孽的基地入口?
這個神轉折簡直就像科幻電影裏的獸人和人類正打著攻城戰,天空裏忽然出現了航空母艦。
“這個設施很多年沒用過了。”雷巴爾科定了定神,把腦中那些漫無邊際的想法排除掉。
實際情況應該是這個幸存者恰好知道這個地井,跑來這裏隻是想要躲避冰風暴,而地井裏很可能隻是堆滿了垃圾。在北極圈裏建立這麽一個小基地,這以當初**德國的技術而言並不難。
如此一來,這個發現也沒什麽價值,他們能做的就是和這個意外的發現合影留念而已。
馮·施耐德擺了擺手,帶著雷巴爾科來到井邊,往下看去的時候,後者才發現死者手中緊緊地抓著一根繩子,繩子的另一頭深入積雪下方。
他並不是掙紮到井邊沒能爬進去,而是先把某個東西用繩子吊進了井裏,那東西顯然比他的命還重要。他是做完這些才死的,一個斷腿的人能做到這一點,不得不讓人佩服他的意誌。
雷巴爾科向死者行了一個水手禮,這是航海的傳統,對遇難者的尊重。
這時,井裏的船員用冰鎬打碎了積雪下麵的冰殼,深不見底的黑暗中騰起了白蒙蒙的蒸汽。
……
凱撒舉著手電筒在前麵探路,雷巴爾科和阿巴斯跟著他移動,形成一個穩定的三角形。
再後麵,是全副武裝的船員們圍繞著馮·施耐德。
作為執行部的大頭兒,馮·施耐德應該並不像看起來那樣弱不經風,但確實沒人見識過他的戰鬥力,可能真是智將型。
他們每個人都脫掉了防寒服,因為地井裏實在是太暖和了。
這是件很難理解的事,這個地井位於凍土層,地井裏當然可以躲避風寒,但也不至於說溫暖如春。而隨處可見的垃圾說明這個地井已經被放棄了很久,總不能是當年德國人留下的供暖係統還在運轉,或者這附近有火山之類的地熱源?
“核輻射超標。”阿巴斯看了眼手中的蓋革計數器,“這可能是個核設施,或者存儲了放射性物質,但超標得不多,不至於有危險。”
“**德國的核設施嗎?”凱撒望著頭頂上方縱橫交錯的管道,輕聲讚歎,“如果不是跟利維坦比,也算是震驚世界的發現了。”
“可能是個奧克洛核反應堆。”馮·施耐德說道:“幾十年間它一直在自行運轉,所以才在北極圈裏始終保持著這麽一個溫暖的空間。”
凱撒和阿巴斯對視一眼,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奧克洛核反應堆’這個名字,源自加蓬共和國一個名叫‘奧克洛’的鈾礦。
上世紀70年代,一位法國工程師驚訝地發現這個鈾礦出產的礦石已經燃燒過了,而且是20億年前就開始燃燒了。史前文明的愛好者根據這個發現,宣稱早在20億年前地球上就有超級文明建設了核反應設施。
但這隻是一種誤解,因為理論上很早就斷言了天然生成的核反應堆,隻不過它的效率遠遠低於人造的核裂變設施。
奧克洛鈾礦恰恰就是這個得天獨厚的天然核反應堆,長達數十萬年的時間裏,它曾默默地運轉著,平穩地釋放熱能,改變了整個地區的環境。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和德國都在研究核武器,美國人有‘曼哈頓計劃’,德國人也有‘鈾計劃’。**德國並未造出能改變戰局的原子彈,卻造出了這種溫和的核反應堆,這大概是他們在北極圈中建立基地的原因。
凱撒環視一周,“也就是說,可能真有幸存者。”
/90/90102/31334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