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假如我是一片雪花:徐誌摩情詩選 作者:徐誌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表達情詩的兩種主要技法——委婉含蓄和直截鋪陳,前者宜短,後者可長。徐誌摩的情詩兩者兼具,短詩創作“最是”他迷人的特色之一,這得力於他詩句的節奏和韻腳,產生絕佳的音樂美。1925年第一本詩集《誌摩的詩》出版時,朱湘就對此予以肯定,他在1926年發表《評徐君〈誌摩的詩〉》一文說:“徐君是一個詞人……徐君的想象正是古代詞人的那種細膩的想象,徐君詩中的音節也正是詞中的那種和婉的音節。情詩正是徐君的本色行當。”
自然也有不同的觀點,如穆木天在1934年發表的《徐誌摩論——他的思想與藝術》,引述別人的話說:“誌摩感情之浮,使他不能成為詩人;思想之雜,使他不能成為文人。”這裏“浮”與“雜”應屬道德的評判,但時至今日,似乎沒有誰懷疑徐誌摩“詩人”與“文人”的身份了。
徐誌摩自1921年開始寫詩,到1931年飛機失事身亡,十年的文學生涯裏留下了許多傑出詩篇。台港兩地編印的《徐誌摩全集》輯錄較全,詩歌總計一百五十首左右,一半為抒情詩,其中情詩約六十餘篇。因而稱徐誌摩為“愛情詩人”當不為過譽,他的情詩有著宋詞的意蘊,益增其溫柔儒雅的風采。當然,情詩隻是徐誌摩的側影,他的抒情詩、社會寫實詩、散文,以及文學評介與翻譯等,都值得我們了解和欣賞。
(莫渝)
徐誌摩年表
1897年 1月15日,生於海寧硤石。譜名章垿,後改字誌摩。
1900年 入家塾讀書。
1907年 入硤石開智學堂,1909年畢業。
1910年 春,入杭州府中(後改為杭州一中)。成績優異,任級長。與鬱達夫同學。
1913年 在校刊發表第一篇文章《論小說與社會之關係》。
1915年 夏,中學畢業,考入上海滬江大學。
秋,與張幼儀結婚。
1916年 秋,入天津北洋大學法科學習。
1917年 北洋大學法科並入北京大學。在北京大學繼續學習。
1918年 長子阿歡(徐積鍇)出生。
6月,經張幼儀二哥張君勱介紹,拜梁啟超為師。
8月,由上海赴美留學,進入克拉克大學社會學係。
1919年 6月,畢業於克拉克大學,獲一等榮譽。
9月,進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政治學係。
1920年 9月,獲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題為《論中國的婦女地位》。
10月,進入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秋,開始對文學產生興趣。
冬,張幼儀到倫敦。
1921年 開始新詩創作。
在倫敦認識隨父遊學的林徽因。
經林長民介紹,認識著名學者狄更生,對他一生產生重要影響,徐誌摩稱其為“英國的梁啟超”。
經狄更生介紹,進入劍橋大學做特別生。
秋,送張幼儀到柏林留學,後返英國。
1922年 張幼儀在德國生下次子彼得。
3月,徐誌摩到德國柏林,與張幼儀協議離婚。
7月,在倫敦拜會傳奇女作家曼殊斐兒。
秋,告別劍橋大學,啟程回國,年底到達北京。
自然也有不同的觀點,如穆木天在1934年發表的《徐誌摩論——他的思想與藝術》,引述別人的話說:“誌摩感情之浮,使他不能成為詩人;思想之雜,使他不能成為文人。”這裏“浮”與“雜”應屬道德的評判,但時至今日,似乎沒有誰懷疑徐誌摩“詩人”與“文人”的身份了。
徐誌摩自1921年開始寫詩,到1931年飛機失事身亡,十年的文學生涯裏留下了許多傑出詩篇。台港兩地編印的《徐誌摩全集》輯錄較全,詩歌總計一百五十首左右,一半為抒情詩,其中情詩約六十餘篇。因而稱徐誌摩為“愛情詩人”當不為過譽,他的情詩有著宋詞的意蘊,益增其溫柔儒雅的風采。當然,情詩隻是徐誌摩的側影,他的抒情詩、社會寫實詩、散文,以及文學評介與翻譯等,都值得我們了解和欣賞。
(莫渝)
徐誌摩年表
1897年 1月15日,生於海寧硤石。譜名章垿,後改字誌摩。
1900年 入家塾讀書。
1907年 入硤石開智學堂,1909年畢業。
1910年 春,入杭州府中(後改為杭州一中)。成績優異,任級長。與鬱達夫同學。
1913年 在校刊發表第一篇文章《論小說與社會之關係》。
1915年 夏,中學畢業,考入上海滬江大學。
秋,與張幼儀結婚。
1916年 秋,入天津北洋大學法科學習。
1917年 北洋大學法科並入北京大學。在北京大學繼續學習。
1918年 長子阿歡(徐積鍇)出生。
6月,經張幼儀二哥張君勱介紹,拜梁啟超為師。
8月,由上海赴美留學,進入克拉克大學社會學係。
1919年 6月,畢業於克拉克大學,獲一等榮譽。
9月,進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政治學係。
1920年 9月,獲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題為《論中國的婦女地位》。
10月,進入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秋,開始對文學產生興趣。
冬,張幼儀到倫敦。
1921年 開始新詩創作。
在倫敦認識隨父遊學的林徽因。
經林長民介紹,認識著名學者狄更生,對他一生產生重要影響,徐誌摩稱其為“英國的梁啟超”。
經狄更生介紹,進入劍橋大學做特別生。
秋,送張幼儀到柏林留學,後返英國。
1922年 張幼儀在德國生下次子彼得。
3月,徐誌摩到德國柏林,與張幼儀協議離婚。
7月,在倫敦拜會傳奇女作家曼殊斐兒。
秋,告別劍橋大學,啟程回國,年底到達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