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脫胎換骨(2)
因為迷茫,所以叫人生 作者:黃相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麽,到時候所有的朋友都疏遠我了怎麽辦?這真是杞人憂天。如果這樣就互相疏遠了,那說明這種朋友和她根本就不是很重要的關係。她身邊的朋友們平時都在眼前和周圍,所以表麵上看起來很親密,但充其量隻不過是閑聊、解悶的程度而已。要說這種關係,在教師資格考試合格之後,再多也能夠重新建立起來的。
什麽是好朋友?有一點是很明確的,那就是:為了我的奮鬥目標,無暇顧及朋友而導致其疏遠,那麽這樣的人並不是好朋友。心有靈犀一點通,價值觀相通的朋友,哪怕是不在一起,也能維持住牢固的關係。就算多年不見也會占據著心靈一角的,相隔十年再會也能像昨日分手般舒心愉快的,這樣的人才算是好朋友。
英國的一家出版社征集了有關“朋友”的定義。他們收到了數千封來信,在第一次征集中被選上的有“給我增添快樂,為我分擔痛苦的人”、“對我的沉默能夠理解的人”等等。最後排在第一位的是:“當全世界都離我而去的時候,來找我的人!”
她說,因為自己的錯誤,跟周圍的朋友變得很尷尬。她後悔自己沒有多忍一忍。那麽這一切真的是她的錯嗎?世界上有很多人為了討好別人,隨波逐流,勉強做一些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但是,結果並不都是好的。世界上的事情並不是按照個人的意誌所進行。即使壓住自己的欲望努力去遷就別人,他們也不會理解。就算做好了九十九次,哪怕是有一次的失誤,也會弄得前功盡棄,這就是現實。
盡管如此,為了保持這種關係,有了火氣也要努力忍下來,盡量按照別人的要求去做。可是,又常常壓不住怒火心裏憋悶,結果,每次都弄成左臉挨打了再伸出右臉。如果運氣不好,還會像這位女孩一樣惹火燒身。
對於以關係為中心的人來說,他們不僅重視人際關係,而且還會根據別人的評價來衡量自己。對他們來說,“我”不在自己的內心,而是在別人的眼中。這並不僅僅是這位女孩的問題。其實有很多人缺乏對自己的信心和清晰的認識。“他會怎麽看我呢?”不少人因抱著這種想法而把自己搞得緊張和不安。
若想建立正確的人際關係,就應該對“我”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別人怎麽看待我並不是很重要的事情,重要的是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必須先搞清楚“我”是否喜歡這件事情,“我”跟朋友們一起度過的時間是否快樂,“我”是否願意接受別人的請求。
世界上的人不一定都會喜歡我,而且我也不會喜歡世界上所有的人。算是彼此彼此吧。如果有人喜歡我,有人又非常討厭我,那麽這也隻是一種選擇和喜好的問題,一點也不奇怪。就像每個人的長相都不一樣,每個人的心也是各不相同的。
因此,隻要能認可你我不相同,就可以了。簡直無法忍受有人不喜歡你?不管使用什麽方法都要讓他們喜歡你?無法控製住強烈的占有欲和控製欲?那麽,沒辦法,你就隻有忍受痛苦的份兒了。但是,這個女孩的情況並不是這樣,她有明確的對策。隻要去認定原有的自己就可以了。就算有人不喜歡我,隻憑我能在這個地球上生活,就有了足夠的存在的理由。
【“求你不要隨便摸我”】
“關係”這玩意兒簡直就像萬花筒,非常微妙複雜。如果像樹木一樣單靠自身的葉綠素就能維持生命,那麽,我早把“關係”這勞什子狠勁踹到一邊去了。但是,我的飯碗就在這種關係網裏兜來兜去,所以也不能輕易撒手。而最能體現這種人際關係的核心地帶,就是眾人聚在一起爭飯碗的職場。在那裏,若有多少個人,就有多少個人際關係的問題。即有五千人,就會有五千個問題。但是這五千個問題,肯定同時伴隨著五千個答案,或者更多。
“我參加工作已經有八年了。但是,最近因為四十多歲的未婚女上司,我快要發瘋了。她很喜歡跟下屬職員進行肢體接觸,堪稱‘非禮女王’。她也不是去摸所有的男職員,而隻是愛碰一些身材矮小的、長得可愛的、比自己小十來歲的職員。隨便碰碰臀部算是家常便飯,說話的時候總是把臉湊到別人鼻子底下,連對方的呼吸聲都能聽得見。有時候借口給做手部按摩,抓住對方的手隨便捏。尤其是最近,半夜打電話發信息說自己好寂寞,簡直讓人受不了。”
他生氣地向我訴苦,看上去很嚴肅,很苦惱。可是不知為什麽,我卻憋不住笑。如果是男上司摸了比自己小十來歲的女職員,那麽肯定是讓人氣憤的事情。這是社會上的普遍觀念。可是這位男士的遭遇卻有悖於常理,想必連開口說出來也很尷尬。這種狀況對他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去偷著樂吧,有什麽好難過的?是不是在心裏麵暗自高興啊?”多數人會有這種反應。這樣的事情對當事者而言,是很難對別人說的。
我一直都在微笑著聽著他的話。可是當聽到半夜發信息的時候,才突然回過神來。這種事情不應該找心理專家,或許應該去找律師吧。
但是,一旦去找律師談,人性的解決方式就會馬上消失,剩下的就隻有機械式的方式。隻要涉及法律,留下來的隻會是金錢和權力,事情則會走到無法挽回的地步。所以,在他去找律師之前,我也隻能一起陷入他的苦惱中。
“如果是男上司對女職員做出這種舉動,就會直接被認定是性騷擾的。可是,事情恰恰相反,所以我都沒地方找人傾訴。雖然跟別的上司說了幾次,可是他們每次都會責怪我說,‘作為男人要大方一些,就那點事情算什麽呢。’所以再遇到那種情況時,我都不敢說什麽,擔心被公司排擠。我也曾經在上司麵前直截了當地表現出不滿和厭惡,但是,過後還是老樣子。有時候真想對外張揚出去,讓她丟人現眼,可是她在公司相當厲害,所以也很難做到。”
聽著他的話,我的心裏越來越覺得不舒服。在強勢的上司和弱勢的職員之間單方麵的性騷擾,並不是男人女人的問題,而是權力的問題。
一直以來普遍都是男上司調戲女職員,但是隨著女性地位的提高,有越來越多的女性進入社會高層,被性騷擾的男性也越來越多。但是在大家的觀念中“性騷擾受害者是女人”的想法占主導地位,所以對遭受性侵害的男性來說,麵臨的隻有困惑和無奈。
他已經數次跟其他上司反映過情況,可是遭到了斥責。對男人來說“怎麽一點都不大方,太小氣了”這種評價本身就是致命的。對肢體的接觸,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有些人會把它看作是一種恥辱。為這種行為討說法又被斥責為小氣、不夠大方,這真是讓人無話可說。他已經對當事人表示不滿,沒給對方好臉色看,但是,得到的是上司的無視和持續的騷擾。
他也想過索性把這件事情公開,讓上司難堪,但是對方是眾人眼裏的“能人”,所以很難這麽去做。眼下,他正處在進退兩難之中,因為再怎麽說也不能辭職吧?那麽,還得另外尋找別的辦法。
我默默地回味著他的話,開始透視他的心理狀態。矮小可愛的男人一般都喜歡聽別人對他說好話。“你的心就像你的長相一樣美好。”聽到別人這樣說才會放心。
也許他從小就聽慣了這樣的話,並且長大以後在別人麵前一貫展現出“可愛善良”的一麵。他雖然說被上司調戲得非常難受,可是還想在上司麵前好好表現。現在,他必須麵對被善良的欲望所掩蓋的真實的自己。
這個男人的身上有著吸引年長女人的魅力,這一點他自己也非常清楚。他已經明確地說明上司喜歡騷擾什麽樣的男人。從中也能感覺到他把自己歸結到哪一類型。但是,如果這個男人是個能夠強硬地表現“自己”的人,那麽就算他長得再可愛,上司也不會對他表現得那麽過分。
雖然他說自己也曾明顯地表露出不滿,但是他的“拒絕”也許並沒有那麽強烈。這個男人不會辜負自己可愛善良的麵相,就算他表達了自己的不滿,也肯定是顧左右而言他,沒有給上司太大的難堪。這麽做當然行不通。索性大鬧一場,讓她丟丟麵子,但他也不是那種性格,而且也不想辭職。如果他讓上司難堪,事情鬧大了,自己也會遇到麻煩。那麽怎樣做才能避免上司的騷擾,又能保持良好的關係呢?
他說上司是有能力的人。在下屬眼裏的能人,通常是真有本事的人。在一般情況下,上司很難得到下屬職員的認可。如此有能力的上司應該不會做一些出格的事情吧?哦,有了,總算想出一招了。每當上司接近的時候,如果他先主動地打聲招呼:“你好,大姐!”並以此積極明朗地打破界限,那麽結果會是什麽樣子呢?在這種情況下,他會變成可愛的弟弟,上司會成為可靠的姐姐。這樣就會形成一種家族關係。這時,在上司的眼裏,他不再是“男人”了。這樣一來,上司的騷擾欲望是否會自然消失,他的苦惱也會隨著消失呢?並不是隻有大聲喊出“不”才算是表現自己的方式。有時候可以通過調整相互之間的角色,恢複被壓抑的自己。
如果他改變了角色關係之後,還會覺得不方便,或者上司不停止過度的騷擾,那麽就應該尋求法律的幫助。因為沒有理由承受著恥辱,去忍受上司的騷擾。
【傳統理念會背叛人生】
大家都叫我“大學教授黃相旻”,但是大學教授的稱號並不能代表我的一切。當我離開大學的時候,“大學教授黃相旻”沒有任何意義。所謂關係就是在我的名字前麵所加的前綴,所以當把前綴拿掉的時候,就沒有任何意義。它並不是永久或者絕對的。盡管如此,我們總是在各種關係之內圈定自己。離開關係,就無法認定自己。當別人問“你是誰?”的時候,我們會用“誰的兒子,哪個公司的科長,誰的前輩”等的方式介紹自己。所以,如果有人介紹說自己是“喜歡阿蘭·德波頓散文的人”、“把馬蘇裏拉奶酪三明治和一杯美式咖啡當午餐的人”、“喜歡觀看damien rice演唱會的人”時,大家往往會投過來異樣的目光。
我們的社會過度重視人際關係。人們認為隻有廣闊的人際關係,才能帶來成功,隻有打通了人脈,道路才會暢通。這也是大家把人際關係當作社會安全網的原因。人們相信不管什麽時候,不管發生什麽事情,隻要有人際關係這一安全網,就能夠生存下來。人脈幾乎成了社會生活中的保險。保險上得越多安全保障也越高。同樣,人脈越廣安全範圍也越大。
據說,最近有些人從孩子一出生開始就進行人脈管理。有些人甚至住進兩周交數萬元費用的產後護理院去為自己的孩子構築人脈。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那些同齡孩子的媽媽們會攜子組織聚會。從英語幼兒園到著名私立小學,孩子們會形成屬於自己的人脈,走進更加穩定密實的安全網中。就算複讀三年也要進入好大學的想法也是出自於這種理念。在進入大學之後,社會壓力也會不斷地伴隨著他們。人們公開講,想要找到好對象,就要搬到富人區;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就要進入大企業。人脈好才能成功的觀念長期以來一直都在支配著我們。
人們堅信,想擴大人脈,就應該搞好人際關係。也許就是因為這種想法,有很多人想討好別人。若想討好別人,就不能提出不同的意見。別人笑的時候,要一起笑;別人哭的時候,也要一起哭。不僅如此,還要扮作正直善良的好人。若要留下好人的印象,就不能拒絕別人的要求,而且還要傾聽別人的話。就算心裏麵有一百個討厭和不願意,也要悶在心裏頭,表麵上還要掛出微笑來。唉,想想也是讓人頭痛。
寧可委屈自己,也要搞好人際關係,搞不好就會被淘汰掉。這種想法真的正確嗎?周圍那些混得不錯的人,難道都被別人稱頌嗎?百分之百迎合別人的人真的都是善良的人嗎?
思想泛濫,錯覺也泛濫。善良並不等於隨大流。每個人都去做自己分內的事情,不去影響別人就足夠善良了。所以,沒有必要為了成為善良的人,就把自己藏在假麵具下。那是虛假的東西。
倒是那些越有出息的人,反而越有個性和富有主張。他們不約而同地說“按照我自己的方式去想去做,還真成功了”。盡管如此,社會卻不會聆聽和牢記他們的話。大家認為這些隻不過是例外,並繼續被傳統的觀念牽著鼻子走。在我們的社會,把人際關係看得比自己更重要的現象非常普遍。大家都喜歡隨大流,跟著別人走。
在重視人脈的理念當中,實際上隱藏著一種說不定哪天會從天上掉餡餅的期待心理。
但是,傳統觀念往往會背叛人生。期望越高,失望也會越大。那種我越謙虛以及越抬高和遷就對方,人家就會更加看好我的想法,隻不過是一種單方麵的期待而已。用遷就來搭成的人際關係是於己毫無幫助的。如果不能保持對等的關係,反而很容易讓對方小看自己。既然被人瞧不起,就絕對不會得到半點好處。隻能是被人欺負到底,最後還會落得很慘。
“要悄悄地、善意地、像別人一樣忍耐著自己,要建立多渠道的人際關係”,這種想法隻是一種傳統的理念,隻不過是“若想過得好、過得幸福、有出息,就必須拓寬人際關係”這一錯誤觀念的產物罷了。可是,這種觀念卻成為一種謀求幸福和升官發財的公式定律被人們所奉行。盡管這種觀念並未經過任何途徑得到證實,人們還是把它當作一種茫然的信仰來深信不疑。人們就像奴隸一樣,完全被這種傳統觀念所控製。如果不跟隨這種觀念,就會陷入不安的狀態之中。
特別是那些對未來缺乏信心的人,常把自己關在自認為安全的理念框架當中。我們都是充分地準備好傳統理念這一安全裝置,才會開始人生的馬拉鬆。但是,這究竟是怎麽回事呢?為幸福而信奉、追隨的理念,最後並沒有給我們帶來幸福。
什麽是好朋友?有一點是很明確的,那就是:為了我的奮鬥目標,無暇顧及朋友而導致其疏遠,那麽這樣的人並不是好朋友。心有靈犀一點通,價值觀相通的朋友,哪怕是不在一起,也能維持住牢固的關係。就算多年不見也會占據著心靈一角的,相隔十年再會也能像昨日分手般舒心愉快的,這樣的人才算是好朋友。
英國的一家出版社征集了有關“朋友”的定義。他們收到了數千封來信,在第一次征集中被選上的有“給我增添快樂,為我分擔痛苦的人”、“對我的沉默能夠理解的人”等等。最後排在第一位的是:“當全世界都離我而去的時候,來找我的人!”
她說,因為自己的錯誤,跟周圍的朋友變得很尷尬。她後悔自己沒有多忍一忍。那麽這一切真的是她的錯嗎?世界上有很多人為了討好別人,隨波逐流,勉強做一些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但是,結果並不都是好的。世界上的事情並不是按照個人的意誌所進行。即使壓住自己的欲望努力去遷就別人,他們也不會理解。就算做好了九十九次,哪怕是有一次的失誤,也會弄得前功盡棄,這就是現實。
盡管如此,為了保持這種關係,有了火氣也要努力忍下來,盡量按照別人的要求去做。可是,又常常壓不住怒火心裏憋悶,結果,每次都弄成左臉挨打了再伸出右臉。如果運氣不好,還會像這位女孩一樣惹火燒身。
對於以關係為中心的人來說,他們不僅重視人際關係,而且還會根據別人的評價來衡量自己。對他們來說,“我”不在自己的內心,而是在別人的眼中。這並不僅僅是這位女孩的問題。其實有很多人缺乏對自己的信心和清晰的認識。“他會怎麽看我呢?”不少人因抱著這種想法而把自己搞得緊張和不安。
若想建立正確的人際關係,就應該對“我”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別人怎麽看待我並不是很重要的事情,重要的是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必須先搞清楚“我”是否喜歡這件事情,“我”跟朋友們一起度過的時間是否快樂,“我”是否願意接受別人的請求。
世界上的人不一定都會喜歡我,而且我也不會喜歡世界上所有的人。算是彼此彼此吧。如果有人喜歡我,有人又非常討厭我,那麽這也隻是一種選擇和喜好的問題,一點也不奇怪。就像每個人的長相都不一樣,每個人的心也是各不相同的。
因此,隻要能認可你我不相同,就可以了。簡直無法忍受有人不喜歡你?不管使用什麽方法都要讓他們喜歡你?無法控製住強烈的占有欲和控製欲?那麽,沒辦法,你就隻有忍受痛苦的份兒了。但是,這個女孩的情況並不是這樣,她有明確的對策。隻要去認定原有的自己就可以了。就算有人不喜歡我,隻憑我能在這個地球上生活,就有了足夠的存在的理由。
【“求你不要隨便摸我”】
“關係”這玩意兒簡直就像萬花筒,非常微妙複雜。如果像樹木一樣單靠自身的葉綠素就能維持生命,那麽,我早把“關係”這勞什子狠勁踹到一邊去了。但是,我的飯碗就在這種關係網裏兜來兜去,所以也不能輕易撒手。而最能體現這種人際關係的核心地帶,就是眾人聚在一起爭飯碗的職場。在那裏,若有多少個人,就有多少個人際關係的問題。即有五千人,就會有五千個問題。但是這五千個問題,肯定同時伴隨著五千個答案,或者更多。
“我參加工作已經有八年了。但是,最近因為四十多歲的未婚女上司,我快要發瘋了。她很喜歡跟下屬職員進行肢體接觸,堪稱‘非禮女王’。她也不是去摸所有的男職員,而隻是愛碰一些身材矮小的、長得可愛的、比自己小十來歲的職員。隨便碰碰臀部算是家常便飯,說話的時候總是把臉湊到別人鼻子底下,連對方的呼吸聲都能聽得見。有時候借口給做手部按摩,抓住對方的手隨便捏。尤其是最近,半夜打電話發信息說自己好寂寞,簡直讓人受不了。”
他生氣地向我訴苦,看上去很嚴肅,很苦惱。可是不知為什麽,我卻憋不住笑。如果是男上司摸了比自己小十來歲的女職員,那麽肯定是讓人氣憤的事情。這是社會上的普遍觀念。可是這位男士的遭遇卻有悖於常理,想必連開口說出來也很尷尬。這種狀況對他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去偷著樂吧,有什麽好難過的?是不是在心裏麵暗自高興啊?”多數人會有這種反應。這樣的事情對當事者而言,是很難對別人說的。
我一直都在微笑著聽著他的話。可是當聽到半夜發信息的時候,才突然回過神來。這種事情不應該找心理專家,或許應該去找律師吧。
但是,一旦去找律師談,人性的解決方式就會馬上消失,剩下的就隻有機械式的方式。隻要涉及法律,留下來的隻會是金錢和權力,事情則會走到無法挽回的地步。所以,在他去找律師之前,我也隻能一起陷入他的苦惱中。
“如果是男上司對女職員做出這種舉動,就會直接被認定是性騷擾的。可是,事情恰恰相反,所以我都沒地方找人傾訴。雖然跟別的上司說了幾次,可是他們每次都會責怪我說,‘作為男人要大方一些,就那點事情算什麽呢。’所以再遇到那種情況時,我都不敢說什麽,擔心被公司排擠。我也曾經在上司麵前直截了當地表現出不滿和厭惡,但是,過後還是老樣子。有時候真想對外張揚出去,讓她丟人現眼,可是她在公司相當厲害,所以也很難做到。”
聽著他的話,我的心裏越來越覺得不舒服。在強勢的上司和弱勢的職員之間單方麵的性騷擾,並不是男人女人的問題,而是權力的問題。
一直以來普遍都是男上司調戲女職員,但是隨著女性地位的提高,有越來越多的女性進入社會高層,被性騷擾的男性也越來越多。但是在大家的觀念中“性騷擾受害者是女人”的想法占主導地位,所以對遭受性侵害的男性來說,麵臨的隻有困惑和無奈。
他已經數次跟其他上司反映過情況,可是遭到了斥責。對男人來說“怎麽一點都不大方,太小氣了”這種評價本身就是致命的。對肢體的接觸,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有些人會把它看作是一種恥辱。為這種行為討說法又被斥責為小氣、不夠大方,這真是讓人無話可說。他已經對當事人表示不滿,沒給對方好臉色看,但是,得到的是上司的無視和持續的騷擾。
他也想過索性把這件事情公開,讓上司難堪,但是對方是眾人眼裏的“能人”,所以很難這麽去做。眼下,他正處在進退兩難之中,因為再怎麽說也不能辭職吧?那麽,還得另外尋找別的辦法。
我默默地回味著他的話,開始透視他的心理狀態。矮小可愛的男人一般都喜歡聽別人對他說好話。“你的心就像你的長相一樣美好。”聽到別人這樣說才會放心。
也許他從小就聽慣了這樣的話,並且長大以後在別人麵前一貫展現出“可愛善良”的一麵。他雖然說被上司調戲得非常難受,可是還想在上司麵前好好表現。現在,他必須麵對被善良的欲望所掩蓋的真實的自己。
這個男人的身上有著吸引年長女人的魅力,這一點他自己也非常清楚。他已經明確地說明上司喜歡騷擾什麽樣的男人。從中也能感覺到他把自己歸結到哪一類型。但是,如果這個男人是個能夠強硬地表現“自己”的人,那麽就算他長得再可愛,上司也不會對他表現得那麽過分。
雖然他說自己也曾明顯地表露出不滿,但是他的“拒絕”也許並沒有那麽強烈。這個男人不會辜負自己可愛善良的麵相,就算他表達了自己的不滿,也肯定是顧左右而言他,沒有給上司太大的難堪。這麽做當然行不通。索性大鬧一場,讓她丟丟麵子,但他也不是那種性格,而且也不想辭職。如果他讓上司難堪,事情鬧大了,自己也會遇到麻煩。那麽怎樣做才能避免上司的騷擾,又能保持良好的關係呢?
他說上司是有能力的人。在下屬眼裏的能人,通常是真有本事的人。在一般情況下,上司很難得到下屬職員的認可。如此有能力的上司應該不會做一些出格的事情吧?哦,有了,總算想出一招了。每當上司接近的時候,如果他先主動地打聲招呼:“你好,大姐!”並以此積極明朗地打破界限,那麽結果會是什麽樣子呢?在這種情況下,他會變成可愛的弟弟,上司會成為可靠的姐姐。這樣就會形成一種家族關係。這時,在上司的眼裏,他不再是“男人”了。這樣一來,上司的騷擾欲望是否會自然消失,他的苦惱也會隨著消失呢?並不是隻有大聲喊出“不”才算是表現自己的方式。有時候可以通過調整相互之間的角色,恢複被壓抑的自己。
如果他改變了角色關係之後,還會覺得不方便,或者上司不停止過度的騷擾,那麽就應該尋求法律的幫助。因為沒有理由承受著恥辱,去忍受上司的騷擾。
【傳統理念會背叛人生】
大家都叫我“大學教授黃相旻”,但是大學教授的稱號並不能代表我的一切。當我離開大學的時候,“大學教授黃相旻”沒有任何意義。所謂關係就是在我的名字前麵所加的前綴,所以當把前綴拿掉的時候,就沒有任何意義。它並不是永久或者絕對的。盡管如此,我們總是在各種關係之內圈定自己。離開關係,就無法認定自己。當別人問“你是誰?”的時候,我們會用“誰的兒子,哪個公司的科長,誰的前輩”等的方式介紹自己。所以,如果有人介紹說自己是“喜歡阿蘭·德波頓散文的人”、“把馬蘇裏拉奶酪三明治和一杯美式咖啡當午餐的人”、“喜歡觀看damien rice演唱會的人”時,大家往往會投過來異樣的目光。
我們的社會過度重視人際關係。人們認為隻有廣闊的人際關係,才能帶來成功,隻有打通了人脈,道路才會暢通。這也是大家把人際關係當作社會安全網的原因。人們相信不管什麽時候,不管發生什麽事情,隻要有人際關係這一安全網,就能夠生存下來。人脈幾乎成了社會生活中的保險。保險上得越多安全保障也越高。同樣,人脈越廣安全範圍也越大。
據說,最近有些人從孩子一出生開始就進行人脈管理。有些人甚至住進兩周交數萬元費用的產後護理院去為自己的孩子構築人脈。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那些同齡孩子的媽媽們會攜子組織聚會。從英語幼兒園到著名私立小學,孩子們會形成屬於自己的人脈,走進更加穩定密實的安全網中。就算複讀三年也要進入好大學的想法也是出自於這種理念。在進入大學之後,社會壓力也會不斷地伴隨著他們。人們公開講,想要找到好對象,就要搬到富人區;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就要進入大企業。人脈好才能成功的觀念長期以來一直都在支配著我們。
人們堅信,想擴大人脈,就應該搞好人際關係。也許就是因為這種想法,有很多人想討好別人。若想討好別人,就不能提出不同的意見。別人笑的時候,要一起笑;別人哭的時候,也要一起哭。不僅如此,還要扮作正直善良的好人。若要留下好人的印象,就不能拒絕別人的要求,而且還要傾聽別人的話。就算心裏麵有一百個討厭和不願意,也要悶在心裏頭,表麵上還要掛出微笑來。唉,想想也是讓人頭痛。
寧可委屈自己,也要搞好人際關係,搞不好就會被淘汰掉。這種想法真的正確嗎?周圍那些混得不錯的人,難道都被別人稱頌嗎?百分之百迎合別人的人真的都是善良的人嗎?
思想泛濫,錯覺也泛濫。善良並不等於隨大流。每個人都去做自己分內的事情,不去影響別人就足夠善良了。所以,沒有必要為了成為善良的人,就把自己藏在假麵具下。那是虛假的東西。
倒是那些越有出息的人,反而越有個性和富有主張。他們不約而同地說“按照我自己的方式去想去做,還真成功了”。盡管如此,社會卻不會聆聽和牢記他們的話。大家認為這些隻不過是例外,並繼續被傳統的觀念牽著鼻子走。在我們的社會,把人際關係看得比自己更重要的現象非常普遍。大家都喜歡隨大流,跟著別人走。
在重視人脈的理念當中,實際上隱藏著一種說不定哪天會從天上掉餡餅的期待心理。
但是,傳統觀念往往會背叛人生。期望越高,失望也會越大。那種我越謙虛以及越抬高和遷就對方,人家就會更加看好我的想法,隻不過是一種單方麵的期待而已。用遷就來搭成的人際關係是於己毫無幫助的。如果不能保持對等的關係,反而很容易讓對方小看自己。既然被人瞧不起,就絕對不會得到半點好處。隻能是被人欺負到底,最後還會落得很慘。
“要悄悄地、善意地、像別人一樣忍耐著自己,要建立多渠道的人際關係”,這種想法隻是一種傳統的理念,隻不過是“若想過得好、過得幸福、有出息,就必須拓寬人際關係”這一錯誤觀念的產物罷了。可是,這種觀念卻成為一種謀求幸福和升官發財的公式定律被人們所奉行。盡管這種觀念並未經過任何途徑得到證實,人們還是把它當作一種茫然的信仰來深信不疑。人們就像奴隸一樣,完全被這種傳統觀念所控製。如果不跟隨這種觀念,就會陷入不安的狀態之中。
特別是那些對未來缺乏信心的人,常把自己關在自認為安全的理念框架當中。我們都是充分地準備好傳統理念這一安全裝置,才會開始人生的馬拉鬆。但是,這究竟是怎麽回事呢?為幸福而信奉、追隨的理念,最後並沒有給我們帶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