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是曆史的局限,還是未知存在的意誌
在這個時代,出門旅行無疑是一件相當麻煩的事兒。和地球中世紀的歐洲有著幾分相似,阿卡隆的德拉威爾王國是典型的封建分封製度,王國的領土並不是中央集權的鐵板一塊,而是被分割成成千上萬塊大大小小的區域,由各自歸屬的領主所分別統治著的。
最底層的領主是騎士階級,他們的領地又被稱為采邑,是最小的封地單位。一個標準的采邑包含了一個兩、三百人口的小村子,以及周圍數裏方原的小片土地。采邑的收入往往隻能勉強滿足騎士一家人的生活需要,並不足以讓他們過上奢侈的生活。和有爵位的貴族們不同,騎士沒有世襲的權利。如果騎士的長子沒有在父親去世之前獲得騎士的頭銜,那麽他父親生前的采邑便會被賜予下來的封君合理的收回。所以,騎士的後代想要出人頭地,那麽和平民的孩子一樣,他們必須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唯一的優勢是,他們的起點要高上一個台階。
在公、侯、伯、子、男五個爵位中,男爵是貴族階層之中勢力最小的。但即便如此,他們所能夠擁有的,也遠遠超乎普通人的想象。在德拉威爾,隻有那些立下了超凡的軍功或是為君主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的人,才會被光榮的封為世襲領地男爵。男爵的領地大小並沒有嚴格的標準,根據他所立下的功勞以及封君當時的心情好壞都會有所浮動,但通常不會低於三十個或是超過七十個騎士領的大小。在這之後的任何時間,男爵都可以按自己的喜好將其中一部分土地轉封給手下的騎士們,以換得他們的效忠和服務。和終身製的騎士不同,得以世襲的男爵已經完完全全的是他所擁有的這片土地真正意義上的擁有者。
以伊莎貝爾所在的家族為例,瓦姆伯恩家族最初隻有三十三個騎士領,並沒有現在這樣多的騎士,但因為在和格拉波家族陸陸續續的幾次戰爭中占領了不少土地,瓦姆伯恩男爵才得以有富裕的采邑多冊封了幾名騎士。算上這次老格拉波男爵賠償過來的五個騎士領,此消彼長之下,瓦姆伯恩家族終於首次在領地的大小上超過了多年的老對頭。
比男爵的地位稍微高那麽一些的是子爵,少數子爵的領地甚至能夠達到男爵的兩到三倍之大。被封為這個爵位的人往往是伯爵的心腹以及左右手,他們所管理的領地常常是一些在軍事或是通商上相對較為重要的區域。由於整個王國的伯爵就隻有那麽三十四人,顯而易見的,子爵的數目也多不起來。這個頭銜更多的是表示了它的所有者行政上的職位。
三十四位伯爵,是德拉威爾王國真正意義上當之無愧的大領主。他們是開國元勳的後代,是鎮守一郡的諸侯,被曆代國王親切的稱為“忠實的夥伴”。他們坐擁數萬平方公裏的遼闊土地,管理著所轄區域數十位代代效忠的子爵和男爵以及更多的騎士們,他們統率著整隻裝備優良的全職軍隊,其中大多數人甚至還擁有一隻直屬於自己的強大騎士團。如果不是在德拉威爾,而是放在大陸的別處,有著這樣勢力的強大領主其實已經完全可以自立為國王了。事實上,在阿卡隆大陸上,麵積比伯爵領要小得多的國家一點也不少。
在王國悠久的曆史上,曾經發生過數起伯爵造反的不愉快事件,但這些野心家最終卻沒有能夠成功,而是在周圍伯爵們的圍剿之下理所當然的戰敗被消滅。隨後,戰爭的勝利者們在一起愉快的瓜分了失敗者的土地和其餘的一切。這樣的事情發生了幾次之後,即便是再有野心的伯爵,也不敢直接將矛頭指向王室,隻能通過與周邊其餘伯爵的戰爭來首先擴大自己家族的領地。畢竟,蠢到頭腦一發熱就造反稱王這種程度的人,不先被手下的人造反就已經很幸運了。
和子爵之於男爵的關係類似,侯爵實際上就是一小部分比較特殊的伯爵的新稱號。侯爵的領地未必要比其他伯爵的領地更大,但基本上都處於王國的邊境地區,與公國和周邊其他國家所接壤。一般來說,伯爵們每年必須要向王室繳納的盾牌稅,侯爵們隻需要象征性的意思一下就已經足夠。他們往往會更注視軍事,組建較多的軍隊陳列在疆域的邊界。除此之外,侯爵的權利和地位並不高過伯爵,它更加類似於一個具有地理意義和軍事意義的稱呼。
在德拉威爾整個封建階級權力金字塔的頂端,是國王陛下和四位公爵。國王,是這片土地上最大的領主,最尊貴的貴族。整個王國都是他的私人所有,當然,是在名義上。事實上,國王真正擁有絕對權利的土地,隻有直屬於王室名下的那片領地。在較為和平的時期,由於交通的不便利,遠程管理領地是一件相當麻煩的事情,王室大都會通過大量忠誠的代理人來做這件事。負責料理一郡之地的被稱為郡長,一鎮之地的則為鎮長,一村之地便是村長,他們執行著貴族們的行政工作,但並不享有貴族們的權利和地位。盡管絕大多數時候,隻要這些代理人們足額完成了上麵交待下來的任務,王室並不介意對他們的一些私人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公國的最高統治者是公爵,有時也被尊稱為大公,對於他們各自麾下忠誠的臣屬來說,公爵們是比國王更加偉大的人物。事實上,德拉威爾僅有的四位公爵,如果真的追朔到久遠的過去,他們的祖輩也都曾經是如假包換的一國之王。在德拉威爾的早期,挾帶著大一統的氣勢,某位雄心勃勃的國王曾經準備發動起一場轟轟烈烈的對外戰爭,為自己贏得不遜色於開國先祖的名聲。然而不知為何,有四個領土和德拉威爾相鄰的國家的國王就如同事先約定好了一般,竟然出乎意料的同時選擇了自去頭銜,表示願意向德拉威爾稱臣。有雄心並不代表那位國王不懂得輕重,如果不接受對方的臣服,四麵同時開戰的後果絕對不是當時的德拉威爾能夠承受的。即便能夠獲勝,也必然是個慘勝,而許多時候,慘勝還不如不勝。因此,為了不被後世子孫唾罵,這位無奈的國王隻能收斂了自己的雄心,接受了對方名義上的臣服。按照當時簽訂的協議,當德拉威爾遭遇到外敵威脅時,四大公國有義務出兵相助。而其餘的時間,公爵擁有公國獨立的統治權,甚至包括鑄幣權這種伯爵們極度眼紅的權利。
真相已經埋藏於古老的傳說中,沒有人能夠求證出千年之前真正的曆史究竟是怎樣的,那四位曾經的國王究竟是出於什麽樣的理由同時選擇了不戰而降,又是通過怎樣的方法讓那位雄心勃勃的國王陛下簽下了那張過於杞人憂天的協議。四大公國的歸順,在加強了德拉威爾威懾力的同時,也在無形中變相的削弱了王國對外擴張的能力。這之後的漫長曆史中,國王陛下和公爵們始終保持著一種微妙的關係。一方麵,國王樂意看見公爵們為德拉威爾抵禦邊疆的敵人,另一方麵,他又無時無刻不在擔憂著公爵們的心思。
隨著時間的流逝,王室已經不像當年強盛的時期那樣能夠同時壓製住四大公爵。幸運的是,四大公爵的先祖之間可能存在著的某種聯係,也同樣隨著時間的流逝而不複存在。曆代的每一任國王都在努力嚐試著能夠在盡量不刺激到其餘三人的情況下漸漸削弱某位公爵影響力的方法,與之相反的,如果不是由於王城特拉蘇斯的防禦眾所周知太過於堅固,很難采取速攻的方法攻克下來的話,相信曆史上有不少雄才大略的公爵都不會介意大膽的賭上一把。畢竟,在德拉威爾所施行的這種較為鬆散的權力體係之下,一旦王室成員徹底滅絕,整個國家必然會陷入一片混亂之中。即便再忠誠的伯爵們在出兵討伐逆賊之前也都不得不先為自己的領地安全考慮一下了,有誰敢保證他們親愛的鄰居不會趁機在他們的背後陰上一次呢。
正是因為這些大大小小、關係複雜的領主的存在,可想而知,如果有人在某個地區犯了罪,若是能夠成功的逃逸到與當地領主關係不佳的另一名領主的勢力範圍,那麽隻要他犯的不是什麽嚴重侵犯到貴族利益的重罪,結果往往也就不了了之了。王國的所謂律法,真正能夠嚴格得以執行的機會,其實並不多。
在這樣的狀況之下,妥善地利用夾雜在有所衝突的領主之間的灰色地帶,一個接一個的盜賊團、傭兵團、神秘組織什麽的猶如雨後春筍一樣滋生出來。有時候這些人會接受領主的委托,參加戰爭或是執行一些見不得光的任務,但更多的時候,路過的商隊才是他們財務方麵的主要來源。如果不帶上足夠的保鏢和傭兵,沒有哪一個商隊會願意冒險進行長途移動。
絕大多數時候,隻要這些組織做的不那麽過火,沒有越過那條隱隱的底線,當地的領主也不會願意主動有所行動。軍隊的維護費用是龐大的,更不用提有軍事行動時候的開支。盜賊團隻要往山裏麵一躲,或是幹脆化整為零,想要徹底的消滅他們實在是一件勞心勞力而且得不償失的情況。因此,除非是那些心地善良的領主,否則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視而不見。更有甚者,甚至有一些品德低下的領主更是主動在暗中操控著附近的盜賊團,通過打劫途經商隊的惡劣手段來填滿自己的金庫。
對於驕傲的哲學家和開明的改革者來說,這樣的政治製度無疑是落後的,是野蠻的。有些人甚至公開在王城的大街上提出了號召,希望國王能夠主動退位,將權利還於廣大人民。因為隻有人民才是真正的“主人”,而管理者們隻是人民的“仆從”。然後,就如同絕大多數人所預料的那樣,這些家夥全部都在不知不覺之中悄無聲息的消失了,甚至都還沒來得及在曆史的海洋中激起一個輕微的漣漪。而德拉威爾,曆經千年的歲月,依然存在著。
在這個時代,出門旅行無疑是一件相當麻煩的事兒。和地球中世紀的歐洲有著幾分相似,阿卡隆的德拉威爾王國是典型的封建分封製度,王國的領土並不是中央集權的鐵板一塊,而是被分割成成千上萬塊大大小小的區域,由各自歸屬的領主所分別統治著的。
最底層的領主是騎士階級,他們的領地又被稱為采邑,是最小的封地單位。一個標準的采邑包含了一個兩、三百人口的小村子,以及周圍數裏方原的小片土地。采邑的收入往往隻能勉強滿足騎士一家人的生活需要,並不足以讓他們過上奢侈的生活。和有爵位的貴族們不同,騎士沒有世襲的權利。如果騎士的長子沒有在父親去世之前獲得騎士的頭銜,那麽他父親生前的采邑便會被賜予下來的封君合理的收回。所以,騎士的後代想要出人頭地,那麽和平民的孩子一樣,他們必須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唯一的優勢是,他們的起點要高上一個台階。
在公、侯、伯、子、男五個爵位中,男爵是貴族階層之中勢力最小的。但即便如此,他們所能夠擁有的,也遠遠超乎普通人的想象。在德拉威爾,隻有那些立下了超凡的軍功或是為君主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的人,才會被光榮的封為世襲領地男爵。男爵的領地大小並沒有嚴格的標準,根據他所立下的功勞以及封君當時的心情好壞都會有所浮動,但通常不會低於三十個或是超過七十個騎士領的大小。在這之後的任何時間,男爵都可以按自己的喜好將其中一部分土地轉封給手下的騎士們,以換得他們的效忠和服務。和終身製的騎士不同,得以世襲的男爵已經完完全全的是他所擁有的這片土地真正意義上的擁有者。
以伊莎貝爾所在的家族為例,瓦姆伯恩家族最初隻有三十三個騎士領,並沒有現在這樣多的騎士,但因為在和格拉波家族陸陸續續的幾次戰爭中占領了不少土地,瓦姆伯恩男爵才得以有富裕的采邑多冊封了幾名騎士。算上這次老格拉波男爵賠償過來的五個騎士領,此消彼長之下,瓦姆伯恩家族終於首次在領地的大小上超過了多年的老對頭。
比男爵的地位稍微高那麽一些的是子爵,少數子爵的領地甚至能夠達到男爵的兩到三倍之大。被封為這個爵位的人往往是伯爵的心腹以及左右手,他們所管理的領地常常是一些在軍事或是通商上相對較為重要的區域。由於整個王國的伯爵就隻有那麽三十四人,顯而易見的,子爵的數目也多不起來。這個頭銜更多的是表示了它的所有者行政上的職位。
三十四位伯爵,是德拉威爾王國真正意義上當之無愧的大領主。他們是開國元勳的後代,是鎮守一郡的諸侯,被曆代國王親切的稱為“忠實的夥伴”。他們坐擁數萬平方公裏的遼闊土地,管理著所轄區域數十位代代效忠的子爵和男爵以及更多的騎士們,他們統率著整隻裝備優良的全職軍隊,其中大多數人甚至還擁有一隻直屬於自己的強大騎士團。如果不是在德拉威爾,而是放在大陸的別處,有著這樣勢力的強大領主其實已經完全可以自立為國王了。事實上,在阿卡隆大陸上,麵積比伯爵領要小得多的國家一點也不少。
在王國悠久的曆史上,曾經發生過數起伯爵造反的不愉快事件,但這些野心家最終卻沒有能夠成功,而是在周圍伯爵們的圍剿之下理所當然的戰敗被消滅。隨後,戰爭的勝利者們在一起愉快的瓜分了失敗者的土地和其餘的一切。這樣的事情發生了幾次之後,即便是再有野心的伯爵,也不敢直接將矛頭指向王室,隻能通過與周邊其餘伯爵的戰爭來首先擴大自己家族的領地。畢竟,蠢到頭腦一發熱就造反稱王這種程度的人,不先被手下的人造反就已經很幸運了。
和子爵之於男爵的關係類似,侯爵實際上就是一小部分比較特殊的伯爵的新稱號。侯爵的領地未必要比其他伯爵的領地更大,但基本上都處於王國的邊境地區,與公國和周邊其他國家所接壤。一般來說,伯爵們每年必須要向王室繳納的盾牌稅,侯爵們隻需要象征性的意思一下就已經足夠。他們往往會更注視軍事,組建較多的軍隊陳列在疆域的邊界。除此之外,侯爵的權利和地位並不高過伯爵,它更加類似於一個具有地理意義和軍事意義的稱呼。
在德拉威爾整個封建階級權力金字塔的頂端,是國王陛下和四位公爵。國王,是這片土地上最大的領主,最尊貴的貴族。整個王國都是他的私人所有,當然,是在名義上。事實上,國王真正擁有絕對權利的土地,隻有直屬於王室名下的那片領地。在較為和平的時期,由於交通的不便利,遠程管理領地是一件相當麻煩的事情,王室大都會通過大量忠誠的代理人來做這件事。負責料理一郡之地的被稱為郡長,一鎮之地的則為鎮長,一村之地便是村長,他們執行著貴族們的行政工作,但並不享有貴族們的權利和地位。盡管絕大多數時候,隻要這些代理人們足額完成了上麵交待下來的任務,王室並不介意對他們的一些私人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公國的最高統治者是公爵,有時也被尊稱為大公,對於他們各自麾下忠誠的臣屬來說,公爵們是比國王更加偉大的人物。事實上,德拉威爾僅有的四位公爵,如果真的追朔到久遠的過去,他們的祖輩也都曾經是如假包換的一國之王。在德拉威爾的早期,挾帶著大一統的氣勢,某位雄心勃勃的國王曾經準備發動起一場轟轟烈烈的對外戰爭,為自己贏得不遜色於開國先祖的名聲。然而不知為何,有四個領土和德拉威爾相鄰的國家的國王就如同事先約定好了一般,竟然出乎意料的同時選擇了自去頭銜,表示願意向德拉威爾稱臣。有雄心並不代表那位國王不懂得輕重,如果不接受對方的臣服,四麵同時開戰的後果絕對不是當時的德拉威爾能夠承受的。即便能夠獲勝,也必然是個慘勝,而許多時候,慘勝還不如不勝。因此,為了不被後世子孫唾罵,這位無奈的國王隻能收斂了自己的雄心,接受了對方名義上的臣服。按照當時簽訂的協議,當德拉威爾遭遇到外敵威脅時,四大公國有義務出兵相助。而其餘的時間,公爵擁有公國獨立的統治權,甚至包括鑄幣權這種伯爵們極度眼紅的權利。
真相已經埋藏於古老的傳說中,沒有人能夠求證出千年之前真正的曆史究竟是怎樣的,那四位曾經的國王究竟是出於什麽樣的理由同時選擇了不戰而降,又是通過怎樣的方法讓那位雄心勃勃的國王陛下簽下了那張過於杞人憂天的協議。四大公國的歸順,在加強了德拉威爾威懾力的同時,也在無形中變相的削弱了王國對外擴張的能力。這之後的漫長曆史中,國王陛下和公爵們始終保持著一種微妙的關係。一方麵,國王樂意看見公爵們為德拉威爾抵禦邊疆的敵人,另一方麵,他又無時無刻不在擔憂著公爵們的心思。
隨著時間的流逝,王室已經不像當年強盛的時期那樣能夠同時壓製住四大公爵。幸運的是,四大公爵的先祖之間可能存在著的某種聯係,也同樣隨著時間的流逝而不複存在。曆代的每一任國王都在努力嚐試著能夠在盡量不刺激到其餘三人的情況下漸漸削弱某位公爵影響力的方法,與之相反的,如果不是由於王城特拉蘇斯的防禦眾所周知太過於堅固,很難采取速攻的方法攻克下來的話,相信曆史上有不少雄才大略的公爵都不會介意大膽的賭上一把。畢竟,在德拉威爾所施行的這種較為鬆散的權力體係之下,一旦王室成員徹底滅絕,整個國家必然會陷入一片混亂之中。即便再忠誠的伯爵們在出兵討伐逆賊之前也都不得不先為自己的領地安全考慮一下了,有誰敢保證他們親愛的鄰居不會趁機在他們的背後陰上一次呢。
正是因為這些大大小小、關係複雜的領主的存在,可想而知,如果有人在某個地區犯了罪,若是能夠成功的逃逸到與當地領主關係不佳的另一名領主的勢力範圍,那麽隻要他犯的不是什麽嚴重侵犯到貴族利益的重罪,結果往往也就不了了之了。王國的所謂律法,真正能夠嚴格得以執行的機會,其實並不多。
在這樣的狀況之下,妥善地利用夾雜在有所衝突的領主之間的灰色地帶,一個接一個的盜賊團、傭兵團、神秘組織什麽的猶如雨後春筍一樣滋生出來。有時候這些人會接受領主的委托,參加戰爭或是執行一些見不得光的任務,但更多的時候,路過的商隊才是他們財務方麵的主要來源。如果不帶上足夠的保鏢和傭兵,沒有哪一個商隊會願意冒險進行長途移動。
絕大多數時候,隻要這些組織做的不那麽過火,沒有越過那條隱隱的底線,當地的領主也不會願意主動有所行動。軍隊的維護費用是龐大的,更不用提有軍事行動時候的開支。盜賊團隻要往山裏麵一躲,或是幹脆化整為零,想要徹底的消滅他們實在是一件勞心勞力而且得不償失的情況。因此,除非是那些心地善良的領主,否則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視而不見。更有甚者,甚至有一些品德低下的領主更是主動在暗中操控著附近的盜賊團,通過打劫途經商隊的惡劣手段來填滿自己的金庫。
對於驕傲的哲學家和開明的改革者來說,這樣的政治製度無疑是落後的,是野蠻的。有些人甚至公開在王城的大街上提出了號召,希望國王能夠主動退位,將權利還於廣大人民。因為隻有人民才是真正的“主人”,而管理者們隻是人民的“仆從”。然後,就如同絕大多數人所預料的那樣,這些家夥全部都在不知不覺之中悄無聲息的消失了,甚至都還沒來得及在曆史的海洋中激起一個輕微的漣漪。而德拉威爾,曆經千年的歲月,依然存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