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心虛,萬康並不是特別想見胡小英,可朱庸良卻非要拉著萬康來,說:“萬書記,這事全部是梁健的責任,這會如果不去跟胡書記說清楚,胡書記還會以為這完全是你的責任呢!”
萬康當然也不肯承認這完全是自己的不是。而且他心裏很清楚,這次的洋相一定會在與會幹部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甚至會成為少部分人的酒後談資,極大影響他的領導形象。所以,他的確很恨梁健,不過看著朱庸良一副樂顛顛為他著想的樣子,他不免有些納悶:看起來,朱庸良對梁健很不感冒啊!不過,畢竟是自己部裏的同誌,這樣急著要到領導那裏去給他定罪,未免還是有些過分了!
見胡小英沉默,朱庸良急著開口了:“胡書記,今天這事我要先向你道歉。萬書記今天的稿子,是我們組織部準備的。這份材料,從起草到定稿,我都看了多遍。昨天晚上我們為了確保材料的準確無誤,還特意加了通宵的班。可我們所做的這些工作,都抵擋不了一個幹部的粗心大意。誰會想到,梁健拿給萬書記的稿子,中間會少了一頁!這完全是工作上的粗心大意。這種粗心大意,在我們部裏,甚至在我們全區部門都是要不得的。有句話說,細節決定成敗。在這件事情上,給我們的教訓簡直是淋漓盡致!梁健是我們組織部的幹部,我們當然也很想關心愛護。可是當一個幹部犯了錯誤,如果我們不加責罰,而是盲目包庇,後果是非常嚴重的,非但不能在全區層麵上形成震懾作用,而且很容易導致作風懶散!”
“另外,有一件事情。上次常委會上,也討論過,梁健分管幹部工作,本來就是先試一段時間!如果發現其不合適的話,我們可以換崗。從這段時間梁健的表現還有今天的失誤來看,他真的是不合適幹部工作!”
萬康見朱庸良把責任全部往梁健身上推,完全弱化自己作為一個組織部長該負的責任,覺得有些過分,但這樣一來,矛頭便不在他身上了,所以他也沒有打斷朱庸良的話。
胡小英微微挑了下眉毛說:“朱部長,那你細細說說吧,他有哪幾個方麵不合適?”
在來胡小英辦公室前,朱庸良早已打好腹稿,趁萬康也在場,要把梁健說得一無是處,對梁健的不是簡直“如數家珍”:“一方麵,梁健對幹部工作不熟悉,昨天的材料搞了好久,都沒搞出來;第二方麵,梁健吃不起苦,不能適應幹部工作的高強度工作。這可能跟梁健在鄉鎮呆久了有關係,有些自由散漫,部裏經常要加班加點,特別是像今天這樣的重大事情,前一天幹部科必然要通宵值班,可他昨天擅自走了,還讓幹部科的同誌都一起走;第三方麵,他的領導能力也有問題,下麵的人並不服從他的管理……”
“還故意跟他做對是不是?”胡小英隨意的插了一句。
“沒錯……”胡小英插話快,朱庸良回答得也快,沒想到說漏了嘴,趕緊說:“不是作對,隻是下麵的人,認為他的管理方式方法有問題,比如他把工作全部扔給下麵做。”
胡小英說:“作為一個領導,如果事必躬親,陷身在具體的工作之中,那就算不上一個好領導。另外,關於梁健,你有什麽建議?”
朱庸良還有滿肚子濃墨重染的話,還沒來得及出口,胡小英就問他結果。他就說:“我覺得,可以考慮調整他的分管線,畢竟幹部工作是組織部的核心,梁健同誌不熟悉幹部工作,個性特點也不適合幹部工作的嚴謹性和嚴肅性。而且,綜觀梁健同誌這段時間在組織部的表現,我覺得,他身上還欠缺一些衝勁,缺乏責任意識,特別是組織紀律性,也有人反應梁健同誌有時候有些個人英雄色彩,喜歡我行我素,置組織紀律於不顧,影響非常不好,坦白的講,真的不太適合組織部的工作,我建議也可以考慮給他換換地方,再鍛煉鍛煉!”
胡小英等朱庸良講完,直起背,目光若有所思地滑過萬康和朱庸良,說:“關於今天在大會上發生的事,既然萬書記和朱部長來了我辦公室,那我就說三點意見吧。一是正確看待這件事情。今天的事情,可以看成是一個會議事故。區委組織部有責任,提交給萬書記的材料缺了紙是事實。但我們領導幹部也應看到自己的問題,在拿到這份材料時,為什麽不先瀏覽一遍,稿子都有人幫助寫了,讀之前看一遍應該是最起碼的要求吧,我們領導幹部不能以工作太忙、沒有時間為由而不做該做的工作,否則就會出亂子。”
胡小英這話一說,萬康就有些坐不住了,臉上更是青一塊、紅一塊,但他目前毫無反駁的理由,畢竟自己的確是疏忽大意在前,隻好硬著頭皮聽下去。
胡小英接下去說:“二是正確看待幹部。梁健是一名年輕同誌,來區委組織部前,在十麵鎮的工作基礎是不錯的。可能對組織部的工作還不夠熟悉,但哪有一個幹部到新崗位上什麽都熟悉的,正因為不熟悉有時候才有新思路。我倒是覺得,從昨天把今天要推薦的任務交給你們,到今天開大會,時間如此緊、任務如此重,其他工作做得都是不錯的,都沒有出現什麽差錯。其實,今天的說明材料,應該說也沒什麽大問題,裏麵內容是好的,而且第二份交給萬書記的不是完整的嗎?這說明,組織部工作整體是好的,但在小環節上出現了紕漏,這雖然有一定影響,但也是小節。另外,關於梁健不加班的事情,我倒是覺得,朱部長你們部裏也沒有必要遇事就通宵加班,主要還是把工作效率提上去,而不是打疲勞戰……”
朱庸良插話道:“可不那麽做,就容易出問題啊!”胡小英說:“朱部長,你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也應該容許下麵的人有自己的工作方法,不同的聲音和方法,有利於激活我們的腦袋。而且,今天發生這樣的事情,恐怕並不是不加班造成的!”
朱庸良當然知道,這事不是不加班造成的,而是他一手策劃的,他也不便爭論,便臉色難看地看著胡小英。
胡小英說:“第三點我要說的,是調查後再定論。當然,出了這麽大的洋相,如果不了了之,的確會在機關裏造成不大好的影響,容易助長粗心大意、放任不管的不良風氣……”
聽到胡小英終於說到了要處理,朱庸良又開始興奮起來:“胡書記說得對,不能不處理!”
胡小英沒有接他的茬,繼續說:“我的意思是,這件事情,可能還有些別的原因。你們聽過梁健有什麽解釋嗎?”
朱庸良不想讓胡小英聽到梁健的解釋,說:“他還能有什麽解釋,解釋就等於掩飾!”
萬康心想,這件事情上或許還真有些其他問題,他這人為人還算正直,就說:“會議結束之後,我們找梁健聊了聊。他說,他願意承擔責任,但有個問題他也說明了,他說,說明材料他看過兩遍,絕對不會少頁,但這份材料後來經過他人的手。”
胡小英了解梁健做事風格還算認真、細致,不太可能犯這種低級錯誤,所以在會場上便有些懷疑這事是否另有什麽原因,聽萬康如此一說,暗暗點頭,心道:會是誰在暗中作怪呢?這個人的目的是什麽?
她目光銳利地滑過朱庸良,問萬康:“材料經過誰的手?他說了沒有?”
萬康說:“沒有,他話到嘴邊,又不說了。隻說他會接受組織給予的處理。”
胡小英有些狐疑:如果梁健知道是誰故意要他好看,為什麽又不肯說呢?難道他有什麽難言之隱?便說:“既然如此,我們也不能妄下定論。這件事,萬書記,你負責認真調查和了解!至於梁健的分工或者今後的工作安排,等調查清楚了再說。”
朱庸良還是不服氣:“胡書記,那這段時間還是讓梁健分管幹部工作?”胡小英看到朱庸良窮追不舍,不給他一點肉吃,也實在煩人,就說:“這樣吧,梁健的職務分工暫時不變,但最近兩天可以讓他坐坐冷板凳,具體工作不用交給他,讓他也反思一下自己的錯誤,對他自己也有好處。等調查結束後,再做打算!”
朱庸良雖然沒有達到讓梁健下課的目的,但讓他坐了“冷板凳”,至少也有所斬獲,聊勝於無,也就不再多話了。
等萬康和朱庸良走後,胡小英鬆了一口氣。她拿起手機,在聯係人裏找到“梁健”,剛要按下通話鍵,又停住了。停了停,依然將手機放回了桌上。
她本想讓梁健過來,跟他聊聊,讓他祛除心理負擔。可轉念一想,又打消了這個念頭。身在官場,權力鬥爭在所難免,有時候挫折比成功的營養成分要高很多,俗話說“良藥苦口利於病”,有些挫折,就像藥一樣入不了嘴,可真吞了下去,消化了,對人卻絕對有好處。於是,胡小英決定還是讓梁健自己去消化這些苦藥吧!
萬康當然也不肯承認這完全是自己的不是。而且他心裏很清楚,這次的洋相一定會在與會幹部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甚至會成為少部分人的酒後談資,極大影響他的領導形象。所以,他的確很恨梁健,不過看著朱庸良一副樂顛顛為他著想的樣子,他不免有些納悶:看起來,朱庸良對梁健很不感冒啊!不過,畢竟是自己部裏的同誌,這樣急著要到領導那裏去給他定罪,未免還是有些過分了!
見胡小英沉默,朱庸良急著開口了:“胡書記,今天這事我要先向你道歉。萬書記今天的稿子,是我們組織部準備的。這份材料,從起草到定稿,我都看了多遍。昨天晚上我們為了確保材料的準確無誤,還特意加了通宵的班。可我們所做的這些工作,都抵擋不了一個幹部的粗心大意。誰會想到,梁健拿給萬書記的稿子,中間會少了一頁!這完全是工作上的粗心大意。這種粗心大意,在我們部裏,甚至在我們全區部門都是要不得的。有句話說,細節決定成敗。在這件事情上,給我們的教訓簡直是淋漓盡致!梁健是我們組織部的幹部,我們當然也很想關心愛護。可是當一個幹部犯了錯誤,如果我們不加責罰,而是盲目包庇,後果是非常嚴重的,非但不能在全區層麵上形成震懾作用,而且很容易導致作風懶散!”
“另外,有一件事情。上次常委會上,也討論過,梁健分管幹部工作,本來就是先試一段時間!如果發現其不合適的話,我們可以換崗。從這段時間梁健的表現還有今天的失誤來看,他真的是不合適幹部工作!”
萬康見朱庸良把責任全部往梁健身上推,完全弱化自己作為一個組織部長該負的責任,覺得有些過分,但這樣一來,矛頭便不在他身上了,所以他也沒有打斷朱庸良的話。
胡小英微微挑了下眉毛說:“朱部長,那你細細說說吧,他有哪幾個方麵不合適?”
在來胡小英辦公室前,朱庸良早已打好腹稿,趁萬康也在場,要把梁健說得一無是處,對梁健的不是簡直“如數家珍”:“一方麵,梁健對幹部工作不熟悉,昨天的材料搞了好久,都沒搞出來;第二方麵,梁健吃不起苦,不能適應幹部工作的高強度工作。這可能跟梁健在鄉鎮呆久了有關係,有些自由散漫,部裏經常要加班加點,特別是像今天這樣的重大事情,前一天幹部科必然要通宵值班,可他昨天擅自走了,還讓幹部科的同誌都一起走;第三方麵,他的領導能力也有問題,下麵的人並不服從他的管理……”
“還故意跟他做對是不是?”胡小英隨意的插了一句。
“沒錯……”胡小英插話快,朱庸良回答得也快,沒想到說漏了嘴,趕緊說:“不是作對,隻是下麵的人,認為他的管理方式方法有問題,比如他把工作全部扔給下麵做。”
胡小英說:“作為一個領導,如果事必躬親,陷身在具體的工作之中,那就算不上一個好領導。另外,關於梁健,你有什麽建議?”
朱庸良還有滿肚子濃墨重染的話,還沒來得及出口,胡小英就問他結果。他就說:“我覺得,可以考慮調整他的分管線,畢竟幹部工作是組織部的核心,梁健同誌不熟悉幹部工作,個性特點也不適合幹部工作的嚴謹性和嚴肅性。而且,綜觀梁健同誌這段時間在組織部的表現,我覺得,他身上還欠缺一些衝勁,缺乏責任意識,特別是組織紀律性,也有人反應梁健同誌有時候有些個人英雄色彩,喜歡我行我素,置組織紀律於不顧,影響非常不好,坦白的講,真的不太適合組織部的工作,我建議也可以考慮給他換換地方,再鍛煉鍛煉!”
胡小英等朱庸良講完,直起背,目光若有所思地滑過萬康和朱庸良,說:“關於今天在大會上發生的事,既然萬書記和朱部長來了我辦公室,那我就說三點意見吧。一是正確看待這件事情。今天的事情,可以看成是一個會議事故。區委組織部有責任,提交給萬書記的材料缺了紙是事實。但我們領導幹部也應看到自己的問題,在拿到這份材料時,為什麽不先瀏覽一遍,稿子都有人幫助寫了,讀之前看一遍應該是最起碼的要求吧,我們領導幹部不能以工作太忙、沒有時間為由而不做該做的工作,否則就會出亂子。”
胡小英這話一說,萬康就有些坐不住了,臉上更是青一塊、紅一塊,但他目前毫無反駁的理由,畢竟自己的確是疏忽大意在前,隻好硬著頭皮聽下去。
胡小英接下去說:“二是正確看待幹部。梁健是一名年輕同誌,來區委組織部前,在十麵鎮的工作基礎是不錯的。可能對組織部的工作還不夠熟悉,但哪有一個幹部到新崗位上什麽都熟悉的,正因為不熟悉有時候才有新思路。我倒是覺得,從昨天把今天要推薦的任務交給你們,到今天開大會,時間如此緊、任務如此重,其他工作做得都是不錯的,都沒有出現什麽差錯。其實,今天的說明材料,應該說也沒什麽大問題,裏麵內容是好的,而且第二份交給萬書記的不是完整的嗎?這說明,組織部工作整體是好的,但在小環節上出現了紕漏,這雖然有一定影響,但也是小節。另外,關於梁健不加班的事情,我倒是覺得,朱部長你們部裏也沒有必要遇事就通宵加班,主要還是把工作效率提上去,而不是打疲勞戰……”
朱庸良插話道:“可不那麽做,就容易出問題啊!”胡小英說:“朱部長,你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也應該容許下麵的人有自己的工作方法,不同的聲音和方法,有利於激活我們的腦袋。而且,今天發生這樣的事情,恐怕並不是不加班造成的!”
朱庸良當然知道,這事不是不加班造成的,而是他一手策劃的,他也不便爭論,便臉色難看地看著胡小英。
胡小英說:“第三點我要說的,是調查後再定論。當然,出了這麽大的洋相,如果不了了之,的確會在機關裏造成不大好的影響,容易助長粗心大意、放任不管的不良風氣……”
聽到胡小英終於說到了要處理,朱庸良又開始興奮起來:“胡書記說得對,不能不處理!”
胡小英沒有接他的茬,繼續說:“我的意思是,這件事情,可能還有些別的原因。你們聽過梁健有什麽解釋嗎?”
朱庸良不想讓胡小英聽到梁健的解釋,說:“他還能有什麽解釋,解釋就等於掩飾!”
萬康心想,這件事情上或許還真有些其他問題,他這人為人還算正直,就說:“會議結束之後,我們找梁健聊了聊。他說,他願意承擔責任,但有個問題他也說明了,他說,說明材料他看過兩遍,絕對不會少頁,但這份材料後來經過他人的手。”
胡小英了解梁健做事風格還算認真、細致,不太可能犯這種低級錯誤,所以在會場上便有些懷疑這事是否另有什麽原因,聽萬康如此一說,暗暗點頭,心道:會是誰在暗中作怪呢?這個人的目的是什麽?
她目光銳利地滑過朱庸良,問萬康:“材料經過誰的手?他說了沒有?”
萬康說:“沒有,他話到嘴邊,又不說了。隻說他會接受組織給予的處理。”
胡小英有些狐疑:如果梁健知道是誰故意要他好看,為什麽又不肯說呢?難道他有什麽難言之隱?便說:“既然如此,我們也不能妄下定論。這件事,萬書記,你負責認真調查和了解!至於梁健的分工或者今後的工作安排,等調查清楚了再說。”
朱庸良還是不服氣:“胡書記,那這段時間還是讓梁健分管幹部工作?”胡小英看到朱庸良窮追不舍,不給他一點肉吃,也實在煩人,就說:“這樣吧,梁健的職務分工暫時不變,但最近兩天可以讓他坐坐冷板凳,具體工作不用交給他,讓他也反思一下自己的錯誤,對他自己也有好處。等調查結束後,再做打算!”
朱庸良雖然沒有達到讓梁健下課的目的,但讓他坐了“冷板凳”,至少也有所斬獲,聊勝於無,也就不再多話了。
等萬康和朱庸良走後,胡小英鬆了一口氣。她拿起手機,在聯係人裏找到“梁健”,剛要按下通話鍵,又停住了。停了停,依然將手機放回了桌上。
她本想讓梁健過來,跟他聊聊,讓他祛除心理負擔。可轉念一想,又打消了這個念頭。身在官場,權力鬥爭在所難免,有時候挫折比成功的營養成分要高很多,俗話說“良藥苦口利於病”,有些挫折,就像藥一樣入不了嘴,可真吞了下去,消化了,對人卻絕對有好處。於是,胡小英決定還是讓梁健自己去消化這些苦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