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也不知道下一顆會吃到什麽口味的。
這句經典的台詞源自《阿甘正傳》,傅華第一次看到時剛到北京念大學。那時他才十九歲,青春年少,野心勃勃,整個世界在他眼裏是絢麗多彩的,還不能體會這句話真正的含義。所以當時看過就過了,並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今鬥轉星移,十二個寒暑過去,回過頭來再想想這句話,心中便多了幾分酸澀。
還在大四的下學期,一場大病突如其來擊倒了傅華的母親,往日健壯的她變得日漸嬴弱,最終到了傅華畢業的時候,她隻能臥床,徹底失去了勞動能力。傅華的父親早年因病去世,是母親支撐起了這個家,辛苦賺錢把他養大,供他讀書。現在母親這個樣子了,傅華明白是他應該反哺的時候了,他徹底打消了繼續攻讀研究生的念頭,收拾起行李回了家鄉海川市。
即使海川市是地級城市,這麽多年來還是第一次有京華大學的學生分配到這裏工作。當時剛到海川市任副市長的曲煒聽說了秘書處剛分來的小秘書是京華大學的,就特別點名將他要了去做秘書。傅華本身就是京華大學的高材生,學生會幹部,黨員,各方麵的能力都是出類拔萃的,曲煒用起來自然得心應手,因此十分賞識傅華。
一晃八年過去了,曲煒從海川市副市長做到了常務副市長,然後又做了市長,傅華一直是他的秘書。期間曲煒也曾覺得把傅華留在身邊做秘書有些屈才,動過把傅華放出去的念頭,可是跟傅華交流意見的時候,卻被他拒絕了。傅華明白自己目前的生活重心不在什麽工作,而是治療母親的疾病,而留在一個賞識他的領導身邊,是可以獲得很多庇佑的,這比被放出去做一個小官對他有利得多。
這八年間,傅華想盡了一切辦法為母親治病,可是仍然沒有能夠遏製住疾病的惡化,終於母親還是到了油盡燈枯的時候。
彌留之際,母親已知大限將至,抓著傅華的手說:“華兒,我要走了,是我拖累了你呀。”
傅華看著母親,搖了搖頭:“媽,你別這麽說,能做你的兒子是我這輩子的幸運。”
母親的另一隻手不舍地伸手撫摸著傅華的臉頰:“孩子,我去了你可以好好找一個老婆了。”
傅華苦笑了一下,雖然他長得一表人才,又是遠近聞名的孝子,很多人提起他來都嘖嘖稱讚。可是真要一個女人去麵對結婚後馬上就要伺候一個臥床病人的狀況時,很多尤其是條件出眾的就自然而然的打了退堂鼓。傅華又自視甚高,不肯屈就一些條件相對差的,所以已經過了而立之年,卻仍孑然一身。海川市不同於一些大城市,適婚的年齡在二十五、六歲,過了三十,即使是男人也算大齡青年了。
“媽媽,你不要擔心這個,好好將養你的身子,我會給你找一個好媳婦的。”傅華的聲音已經帶出了哭音。
母親搖了搖頭:“孩子,我怕是看不到了。我走也是一種解脫,記住,我走了以後你不要哭,日後不論發生什麽,你都不要哭,要笑,像我一樣笑。”
母親摸了一下頭發,感覺到頭發有點亂了,就笑著對傅華說:“華兒,幫我再梳一次頭吧?”
傅華含淚點了點頭,拿起梳子給母親梳起了頭,母親原本還有些花白的頭發在他的梳理下變成了像雪一樣的純白,久病發青的臉此刻也變成了像玉一樣的瑩白,抬頭紋展開了,她慈祥地笑著離開了。
傅華呆坐著看著母親的笑容慢慢黯淡下去,終於明白這世上那個最疼他、最愛他的人已經永遠的去了,忍不住放聲痛哭起來。
母親下葬以後,傅華悵然若失,以前照顧母親是他生活的重心,現在這重心沒掉了,他的心一下子空了一大片。房屋中似乎還回響著母親爽朗的笑聲,母親的笑容仿佛就在眼前,可這以前伸手可及的景象卻是那麽虛幻,虛幻的就像肥皂泡一樣一碰就會破滅。空間中少了最熟悉的人,一切仿佛都變得陌生和壓抑起來。
當初,傅華之所以選擇從政,是因為這份職業有著一份穩定的收入,可以支撐他和母親兩個人的生活。現在這唯一的緣由不在了,傅華覺得是應該重新考慮對自己的定位了。
傅華信步走出了家,這裏的壓抑氛圍不適合他冷靜的思考,他需要換個地方。不知不覺,他走到了大廟一帶,這裏是海川市的舊貨市場,時常有人在這裏賣一些古舊書刊,傅華很喜歡在這裏淘一些古書,是傅華在工作和服侍母親之餘,唯一一個可以透口氣的地方。
由於不是周末,大廟裏擺攤的很少,也沒多少顧客,顯得有些冷清。傅華習慣性的在幾個有限的攤子麵前逛著,有一搭沒一搭地翻看著書攤上的舊書。書攤上的書籍真假混雜,傅華看過幾個攤子上的,沒什麽能引起他注意的,心中鬱鬱,便想離開,一甩眼,卻看見在最後一個書攤上放著一疊巴掌大的線裝書,便走了過去,伸手拿過來一本,隻見封麵上用小篆體寫著綱鑒易知錄,卷三、卷四第二冊的字樣,字跡古奧有勁,心裏就有七、八分喜歡。
翻開封麵、扉頁,就看到尺木堂綱鑒易知錄卷三的字樣,蠅頭小字,字畫清晰,一看就知道是石印本。心裏一喜,這是自己久聞其名的一套書,是清山陰吳承權編撰的通史,初刻於康熙年間,流傳很廣,很有名氣的。
傅華拿起了全部的線裝本,細細翻閱,發現這是光緒十二年的刻本,而且不全,缺失了第一本。雖然有所缺憾,傅華還是覺得這套書難得一見,決定把這套書買下來,便問攤主這套書多少錢?
老板是一個五十多歲,略顯猥瑣的男子,見傅華問價,伸出了兩個手指頭:“貳佰。”
傅華笑了笑:“不值吧,這書品相很差,又缺失了第一本,兩百有點貴了,你說個實在價。”
老板看了傅華一眼:“你說多少。”
“五十我拿走,”傅華還價說。
老板說:“你殺的也太狠啦,這樣吧,一百,不能再低了。”
這個價格跟傅華的心理價位基本差不多,他掏出了一百塊錢遞給了老板,拿起綱鑒易知錄轉身就要離開。
身後傳來了一個男人的聲音:“年輕人,不要急著走,我們談談。”
傅華並沒回過身來,繼續往前走,身後那個聲音又叫了起來:“說你那,年輕人。”
傅華這才意識到後麵的人可能是叫自己,就回頭去看,就看到一個六十多歲,留著幾綹長須,瘦瘦的老人正衝著自己笑,便問:“你是在叫我?”
老人銳利的眼神在鏡片後掃了傅華一下,點了點頭:“就是叫你。”
傅華自嘲的笑笑:“不好意思,我已經好久沒被稱作年輕人,乍聽還真不習慣,我們見過嗎,老師傅?”
老人搖了搖頭:“我們不認識,隻是有幾句話想跟你說一下。”
傅華這時已經注意到到了老人麵前桌子上立著一塊牌子,上麵寫了四個字:鐵口直斷。便知道這老人是做什麽的啦,他向來對這些神神叨叨的事物不是太相信,就笑了笑說:“老師傅,我不信這個的。”
老人笑了:“年輕人,我不是想騙你的錢,我隻是有幾句話要跟你談談,沒別的意思。反正你目下也沒什麽事情要去做,何妨陪我聊聊呢?”
傅華想想也是,現在就是回去,也隻是回到了那個空洞洞的家,還不如跟著老人聊聊。他向來很尊重老者,就坐在老人對麵坐了下來,笑笑:“老師傅,不知道你有什麽指教嗎?”
老人指了指傅華胳膊上帶的孝箍:“不知是哪位尊親離世?”
“家母。”
老人點了點頭:“令堂雖然未享高壽,此時離世對她來說也是一種解脫,看來她是病故的,而且是久病不治,我說得對嗎?”
傅華驚訝地看了老人一眼:“您是怎麽知道的?”
老人並未回答傅華,隻是自顧地說下去:“你目下是不是有遠行之意?”
傅華心裏再次感到十分震驚,不錯,他是想要離開海川市。傅華自幼喪父,母親含辛茹苦把他養大,童年的他和母親相依為命,備嚐艱辛;學成之後,母親卻又病倒了,他不得不留在海川,服侍母親。因此他對海川更多的是苦難的記憶。現在母親病逝,他對海川的最後一點留戀也沒有了,正打算辭去秘書一職,離開海川呢。
傅華心裏奇怪著老人是怎麽看出自己的想法的,一邊點了點頭,確認了老人的猜測。
老人接著問:“能講一下你準備去哪裏嗎?”
“北京,”傅華說。
“我們海川市地處東方,五行屬木,北京在我們的北方,五行屬水,倒是相生之地,此去倒是很有利於你的發展。”老人撚著自己的長須,搖頭晃腦地說。
傅華遍覽群書,對於五行生克倒是知道一點,水生木,是五行中的相生關係,這一點倒不假。
雖然老人一上來就說中了母親久病不治和自己將要遠行,傅華還是覺得老人的話並沒有什麽新意,便站了起來說:“老師傅,你這裏需要我付多少錢?”
老人笑了:“跟你講不要錢了,你稍安勿躁好不好,我的話還沒說完呢。”
這句經典的台詞源自《阿甘正傳》,傅華第一次看到時剛到北京念大學。那時他才十九歲,青春年少,野心勃勃,整個世界在他眼裏是絢麗多彩的,還不能體會這句話真正的含義。所以當時看過就過了,並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今鬥轉星移,十二個寒暑過去,回過頭來再想想這句話,心中便多了幾分酸澀。
還在大四的下學期,一場大病突如其來擊倒了傅華的母親,往日健壯的她變得日漸嬴弱,最終到了傅華畢業的時候,她隻能臥床,徹底失去了勞動能力。傅華的父親早年因病去世,是母親支撐起了這個家,辛苦賺錢把他養大,供他讀書。現在母親這個樣子了,傅華明白是他應該反哺的時候了,他徹底打消了繼續攻讀研究生的念頭,收拾起行李回了家鄉海川市。
即使海川市是地級城市,這麽多年來還是第一次有京華大學的學生分配到這裏工作。當時剛到海川市任副市長的曲煒聽說了秘書處剛分來的小秘書是京華大學的,就特別點名將他要了去做秘書。傅華本身就是京華大學的高材生,學生會幹部,黨員,各方麵的能力都是出類拔萃的,曲煒用起來自然得心應手,因此十分賞識傅華。
一晃八年過去了,曲煒從海川市副市長做到了常務副市長,然後又做了市長,傅華一直是他的秘書。期間曲煒也曾覺得把傅華留在身邊做秘書有些屈才,動過把傅華放出去的念頭,可是跟傅華交流意見的時候,卻被他拒絕了。傅華明白自己目前的生活重心不在什麽工作,而是治療母親的疾病,而留在一個賞識他的領導身邊,是可以獲得很多庇佑的,這比被放出去做一個小官對他有利得多。
這八年間,傅華想盡了一切辦法為母親治病,可是仍然沒有能夠遏製住疾病的惡化,終於母親還是到了油盡燈枯的時候。
彌留之際,母親已知大限將至,抓著傅華的手說:“華兒,我要走了,是我拖累了你呀。”
傅華看著母親,搖了搖頭:“媽,你別這麽說,能做你的兒子是我這輩子的幸運。”
母親的另一隻手不舍地伸手撫摸著傅華的臉頰:“孩子,我去了你可以好好找一個老婆了。”
傅華苦笑了一下,雖然他長得一表人才,又是遠近聞名的孝子,很多人提起他來都嘖嘖稱讚。可是真要一個女人去麵對結婚後馬上就要伺候一個臥床病人的狀況時,很多尤其是條件出眾的就自然而然的打了退堂鼓。傅華又自視甚高,不肯屈就一些條件相對差的,所以已經過了而立之年,卻仍孑然一身。海川市不同於一些大城市,適婚的年齡在二十五、六歲,過了三十,即使是男人也算大齡青年了。
“媽媽,你不要擔心這個,好好將養你的身子,我會給你找一個好媳婦的。”傅華的聲音已經帶出了哭音。
母親搖了搖頭:“孩子,我怕是看不到了。我走也是一種解脫,記住,我走了以後你不要哭,日後不論發生什麽,你都不要哭,要笑,像我一樣笑。”
母親摸了一下頭發,感覺到頭發有點亂了,就笑著對傅華說:“華兒,幫我再梳一次頭吧?”
傅華含淚點了點頭,拿起梳子給母親梳起了頭,母親原本還有些花白的頭發在他的梳理下變成了像雪一樣的純白,久病發青的臉此刻也變成了像玉一樣的瑩白,抬頭紋展開了,她慈祥地笑著離開了。
傅華呆坐著看著母親的笑容慢慢黯淡下去,終於明白這世上那個最疼他、最愛他的人已經永遠的去了,忍不住放聲痛哭起來。
母親下葬以後,傅華悵然若失,以前照顧母親是他生活的重心,現在這重心沒掉了,他的心一下子空了一大片。房屋中似乎還回響著母親爽朗的笑聲,母親的笑容仿佛就在眼前,可這以前伸手可及的景象卻是那麽虛幻,虛幻的就像肥皂泡一樣一碰就會破滅。空間中少了最熟悉的人,一切仿佛都變得陌生和壓抑起來。
當初,傅華之所以選擇從政,是因為這份職業有著一份穩定的收入,可以支撐他和母親兩個人的生活。現在這唯一的緣由不在了,傅華覺得是應該重新考慮對自己的定位了。
傅華信步走出了家,這裏的壓抑氛圍不適合他冷靜的思考,他需要換個地方。不知不覺,他走到了大廟一帶,這裏是海川市的舊貨市場,時常有人在這裏賣一些古舊書刊,傅華很喜歡在這裏淘一些古書,是傅華在工作和服侍母親之餘,唯一一個可以透口氣的地方。
由於不是周末,大廟裏擺攤的很少,也沒多少顧客,顯得有些冷清。傅華習慣性的在幾個有限的攤子麵前逛著,有一搭沒一搭地翻看著書攤上的舊書。書攤上的書籍真假混雜,傅華看過幾個攤子上的,沒什麽能引起他注意的,心中鬱鬱,便想離開,一甩眼,卻看見在最後一個書攤上放著一疊巴掌大的線裝書,便走了過去,伸手拿過來一本,隻見封麵上用小篆體寫著綱鑒易知錄,卷三、卷四第二冊的字樣,字跡古奧有勁,心裏就有七、八分喜歡。
翻開封麵、扉頁,就看到尺木堂綱鑒易知錄卷三的字樣,蠅頭小字,字畫清晰,一看就知道是石印本。心裏一喜,這是自己久聞其名的一套書,是清山陰吳承權編撰的通史,初刻於康熙年間,流傳很廣,很有名氣的。
傅華拿起了全部的線裝本,細細翻閱,發現這是光緒十二年的刻本,而且不全,缺失了第一本。雖然有所缺憾,傅華還是覺得這套書難得一見,決定把這套書買下來,便問攤主這套書多少錢?
老板是一個五十多歲,略顯猥瑣的男子,見傅華問價,伸出了兩個手指頭:“貳佰。”
傅華笑了笑:“不值吧,這書品相很差,又缺失了第一本,兩百有點貴了,你說個實在價。”
老板看了傅華一眼:“你說多少。”
“五十我拿走,”傅華還價說。
老板說:“你殺的也太狠啦,這樣吧,一百,不能再低了。”
這個價格跟傅華的心理價位基本差不多,他掏出了一百塊錢遞給了老板,拿起綱鑒易知錄轉身就要離開。
身後傳來了一個男人的聲音:“年輕人,不要急著走,我們談談。”
傅華並沒回過身來,繼續往前走,身後那個聲音又叫了起來:“說你那,年輕人。”
傅華這才意識到後麵的人可能是叫自己,就回頭去看,就看到一個六十多歲,留著幾綹長須,瘦瘦的老人正衝著自己笑,便問:“你是在叫我?”
老人銳利的眼神在鏡片後掃了傅華一下,點了點頭:“就是叫你。”
傅華自嘲的笑笑:“不好意思,我已經好久沒被稱作年輕人,乍聽還真不習慣,我們見過嗎,老師傅?”
老人搖了搖頭:“我們不認識,隻是有幾句話想跟你說一下。”
傅華這時已經注意到到了老人麵前桌子上立著一塊牌子,上麵寫了四個字:鐵口直斷。便知道這老人是做什麽的啦,他向來對這些神神叨叨的事物不是太相信,就笑了笑說:“老師傅,我不信這個的。”
老人笑了:“年輕人,我不是想騙你的錢,我隻是有幾句話要跟你談談,沒別的意思。反正你目下也沒什麽事情要去做,何妨陪我聊聊呢?”
傅華想想也是,現在就是回去,也隻是回到了那個空洞洞的家,還不如跟著老人聊聊。他向來很尊重老者,就坐在老人對麵坐了下來,笑笑:“老師傅,不知道你有什麽指教嗎?”
老人指了指傅華胳膊上帶的孝箍:“不知是哪位尊親離世?”
“家母。”
老人點了點頭:“令堂雖然未享高壽,此時離世對她來說也是一種解脫,看來她是病故的,而且是久病不治,我說得對嗎?”
傅華驚訝地看了老人一眼:“您是怎麽知道的?”
老人並未回答傅華,隻是自顧地說下去:“你目下是不是有遠行之意?”
傅華心裏再次感到十分震驚,不錯,他是想要離開海川市。傅華自幼喪父,母親含辛茹苦把他養大,童年的他和母親相依為命,備嚐艱辛;學成之後,母親卻又病倒了,他不得不留在海川,服侍母親。因此他對海川更多的是苦難的記憶。現在母親病逝,他對海川的最後一點留戀也沒有了,正打算辭去秘書一職,離開海川呢。
傅華心裏奇怪著老人是怎麽看出自己的想法的,一邊點了點頭,確認了老人的猜測。
老人接著問:“能講一下你準備去哪裏嗎?”
“北京,”傅華說。
“我們海川市地處東方,五行屬木,北京在我們的北方,五行屬水,倒是相生之地,此去倒是很有利於你的發展。”老人撚著自己的長須,搖頭晃腦地說。
傅華遍覽群書,對於五行生克倒是知道一點,水生木,是五行中的相生關係,這一點倒不假。
雖然老人一上來就說中了母親久病不治和自己將要遠行,傅華還是覺得老人的話並沒有什麽新意,便站了起來說:“老師傅,你這裏需要我付多少錢?”
老人笑了:“跟你講不要錢了,你稍安勿躁好不好,我的話還沒說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