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戰宜陽張遼斬牛輔
李蒙決定追擊小隊荊州軍,於是指揮部隊很快轉向追擊,借助順向的優勢,很快拉近與荊州小股軍隊的距離。李蒙見狀,信心大增,暗下決心這一次說什麽都要殲滅這支膽敢這麽跑過來的小隊伍,他相信隻要小心,以這支飛熊軍中的精銳隊伍的戰鬥力來說,就算有埋伏也可以從容而退!
牛輔看著遠方李蒙忽然拐了一個方向相西南而去,心頭頓時升起一股重重的不安。李蒙拐過一座小山再見不到,牛輔皺起眉頭指揮步兵們盡快結集。
命令剛剛下,忽然那鼻子特別靈的小兵指著東方,目瞪口呆說不出話。牛輔心下凜然,順著那小兵手指的方向看去,隻見不遠處幾個小坡上的哨兵們正在往下翻滾著,看那姿態,顯然已經是屍體!牛輔大驚,高呼:“東方敵襲!”那幾座山頭之間,此時已經冒出一股縱馬狂奔而來身著青色輕甲的騎兵!
好在先前已經命令步兵結集,好在這支軍隊素質蠻高,好在發現得及時。牛輔慶幸不已,這個時候已經不是思考著李蒙什麽時候回來或者還能不能回來的問題,而是如何保存自己的問題,對方既然作出了這麽多調動,顯然是有了周全的計劃了。牛輔匆忙間指揮步兵布成一個防禦大圓陣,刀盾兵在最外圍抵抗,長槍兵畫戟兵等在後麵間雜防禦,最後麵圍著五百弓箭手,大家背對紮營時依靠的小山列陣。牛輔不住高聲呼叫,指揮人馬完善陣型,這個時候,要做的是盡可能的給自己多一分生存的希望,然後才是減少損失。好在這支部隊大多都是由經驗的老兵了,也知道這個時候肯定會有人死去,但是如果不抵抗那就是基本沒有人能夠生存了,所以即便被安排在外圍的幾乎已經確定無法看到明天太陽的刀盾兵們,也很快到位,這就是經過戰陣的士兵跟沒有經過戰陣的士兵的重大區別。所有人都在祈禱,希望那個倒黴的人不是自己,希望對手突擊的重點不在自己,希望衝自己來的敵人突然馬失前蹄。
來敵迅速地接近,轉眼已經能夠完整地看到這支鐵流。
不到一千人,牛輔內心稍微安定下來。畢竟自己的隊伍是飛熊軍的精銳,也不是吃素的,現在對方隻有不到一千人,以自己三千人多人的戰鬥力,加上兩百人的親衛騎兵,多少還能周旋,隻要自己不犯大的錯誤,應該沒有什麽問題!
雙方之間的距離進入約一百八十步,牛輔部弓箭手預前射擊。五百弓箭手的發出的箭雨已經具備小層次的殺傷威脅,可是來敵根本沒有顧忌,而且顯然久經戰陣的他們低伏著身體,非常有效的保護自己和身下的戰馬,一輪箭雨,不過隻是倒下了十餘人。弓箭手來不及發第二發,來敵稍稍改變方向,狠狠地從牛輔陣的東南角切入,為首的正是張遼!一支是勢在必得的常勝鐵騎,一支是嚴陣以待的西涼精兵,一邊是颶浪,一邊想做石頭,雙方狠狠地撞到一起。沒有重型防護器械的步兵和騎兵相遇,總是步兵吃虧,發著寒光的長槍將一個又一個西涼兵挑飛,健壯的戰馬不甘示弱將一個又一個西涼兵或撞飛或踏倒在地,十幾個衝在前的騎兵因為戰馬被阻,挑飛一個敵人之後被狠狠拋飛,他們的戰馬帶著巨大的慣性力撞進牛輔陣,撞飛帶倒一大片的士兵,一個巨大的缺口正在形成。
張遼一馬當先,長刀輪舞,甚至分不清他到底是用刀法還是槍法,身前不斷有人被挑飛、斬斷、劈倒。他沒有回頭,也沒有去看周圍到底還有什麽人,更不理會已經倒下多少人,現在要做的,隻是向前,向前,向前!仿佛是一支鐵槍的槍尖,張遼迅速地製造著流血,在擴大著牛輔陣的傷口,在一點一點地放血。荊州軍張遼部的騎士們隨著他們主將,沿著他們在敵人身上割下的傷口處奮勇向前,渾然不顧往自己身上招呼的兵刃,隻是一味往前,但凡擋住去路,他們毫不猶豫的將之粉碎!不時有騎兵從馬上被周圍的兵器鉤下來或者捅下來,最終被西涼兵的長槍長戟或者其他的什麽兵器收割了生命,可是整支隊伍,雖然人數不多,雖然麵對數倍於己的敵人,卻沒有任何畏懼,他們跟隨著他們的主將張遼,以一種奇跡般的速度,從牛輔大陣的東南角切入,瞬息之間就透陣而過,從牛輔大陣的西北角穿出,留下一條碩大的用鮮血和殘破不堪的屍體組成的痕跡,以及內心開始出現恐慌的西涼兵。
牛輔在不遠處看著這一切,內心絞痛,缺少重型裝備和必要的工事,步兵麵對騎兵時,就是這麽無奈。他揮揮手,放手最後一搏。
胡赤兒得到牛輔的命令,雖然怕死,雖然自己還沒有實現發財的願望,也不得不帶著牛輔的最後的籌碼——二百親衛驍騎從一處小山坡上,借助著坡勢獲取加速度,向剛剛透陣而出餘力將盡還沒來得及轉頭的張遼部攔腰衝去。牛輔轉過頭,他並不願意去再看這支注定要犧牲掉的衛隊,他很快收拾心情,聚攏被張遼衝破的步兵隊伍,他要好好利用那支送死隊擠出來的那點時間,為自己爭取更大的生存機會。他甚至都沒有想過,麵對這支不足一千,嚴格來說現在也就八百人的隊伍,自己想的為什麽會是“爭取生存機會”。
張遼早注意到這支停在山坡上的小隊騎兵,也意識到牛輔的意圖,迅速地原地阻止防守反擊。
兩支軍隊迅速地撞到一起,又是一陣人仰馬翻。雖然形情跟剛才恰好倒過來,牛輔進攻張遼防守,隻是胡赤兒部的人實在太少,隻是雖然借助山坡但他們的速度依然沒有提高到理想的狀態,隻是主帥是呂布的荊州軍士兵們從來不知道怕是怎麽寫的,隻是胡赤兒比較愛惜自己的生命比較懷念家裏的嬌妻美妾金銀財寶,於是原地迎戰的張遼軍很快的占據了上風。
張遼知道必須迅速地解決這支騎兵,否則等待自己的將是更加困難的局麵,當即躍馬上前,三尖兩刃刀劈飛幾個西涼兵,直取胡赤兒。胡赤兒往後退縮,張遼大喝一聲,震得周圍西涼兵心驚膽戰,張遼趁機挑飛數人,躍馬挺進,一刀望胡赤兒脖子劈去,身後並州鐵騎奮力跟上,保護四周,趁機分割西涼兵。
胡赤兒走不脫,舉矛迎戰。他本是力大之人,臂力勝過張遼一籌,張遼又是透陣之後,是以竟然將張遼長刀蕩開。胡赤兒見狀大喜,暗道張遼不過如此,挺矛當胸直刺張遼。張遼久戰成名,豈是易與之輩,當此關頭非但不閃避,反而挺馬而前,眼見就要撞上胡赤兒長矛,便見他忽然身子一扭,長毛堪堪從他腋窩下滑過。胡赤兒大吃一驚,剛要以長矛橫掃,張遼已經挾住長矛,兩人瞬間靠近,張遼右手執刀往胡赤兒腦袋削去。胡赤兒急忙放手,縮頭躲過一刀。兩馬很快交錯,張遼迅捷無比的扭過腰身,左拳一拳擊中剛剛縮頭躲過一刀的胡赤兒的下巴。人借馬力,胡赤兒重重吃了張遼一拳,仰頭噴出幾枚大牙,翻倒馬下,被跟在張遼身後的騎士一槍紮中心口挑起,慘叫數聲不活了。
牛輔那邊稍微聚攏的部屬,遠遠的聽見胡赤兒慘叫,當即厲聲喝叫:“射聲士,散射!”他竟然不管自己的隊伍和別人的隊伍交錯混戰,命令無差別射擊!弓箭手得令,當即毫不猶豫射擊,一蓬箭雨近距離直射張遼部。
這輪近距離的直射,荊州軍損失比之突擊敵陣損失還到,近三十個在前的騎兵中箭落馬。
張遼素來愛護士卒,見一下子倒下這麽多人,大怒,厲聲呼喝:“隨某來!”也不管剩下的三二十並州騎兵,一馬當先直取牛輔。荊州騎兵護主心切,冒著箭雨跟上張遼。
牛輔已經基本收攏好殘軍,正向張遼所在包過來。
然而牛輔終究還是慢了一步,他沒能圍上去,而讓張遼和他的騎兵們衝了起來,雖然衝得距離並不遠,但是效果卻已經起來了。荊州軍馬揚蹄衝進牛輔重新組織起來的陣形中,不同的是,這次牛輔打算進攻張遼,然而胡赤兒為他爭取到的時間實在太少,結果反而被衝起來了的張遼部輕易的衝破。張遼心恨牛輔的發狠讓自己的士兵損傷嚴重,衝起來之後全然不顧防守,一支箭射中他的左邊肩頭,張遼渾然不覺,右手單手掄刀劈飛幾個當道西涼兵,轉眼衝到陣心牛輔處,擰身一刀斜劈牛輔。牛輔見這刀刀勢驚人,又無處躲避,隻得兩手舉戟格當,不想張遼這一刀含怒而發,竟將那戟一刀砍斷,那刀餘勢不減,從牛輔左肩將他劈成兩半!張遼斬了牛輔,怒意稍解,放聲厲吼:“鼠輩豎子,安得學吾主公使戟!”
李蒙決定追擊小隊荊州軍,於是指揮部隊很快轉向追擊,借助順向的優勢,很快拉近與荊州小股軍隊的距離。李蒙見狀,信心大增,暗下決心這一次說什麽都要殲滅這支膽敢這麽跑過來的小隊伍,他相信隻要小心,以這支飛熊軍中的精銳隊伍的戰鬥力來說,就算有埋伏也可以從容而退!
牛輔看著遠方李蒙忽然拐了一個方向相西南而去,心頭頓時升起一股重重的不安。李蒙拐過一座小山再見不到,牛輔皺起眉頭指揮步兵們盡快結集。
命令剛剛下,忽然那鼻子特別靈的小兵指著東方,目瞪口呆說不出話。牛輔心下凜然,順著那小兵手指的方向看去,隻見不遠處幾個小坡上的哨兵們正在往下翻滾著,看那姿態,顯然已經是屍體!牛輔大驚,高呼:“東方敵襲!”那幾座山頭之間,此時已經冒出一股縱馬狂奔而來身著青色輕甲的騎兵!
好在先前已經命令步兵結集,好在這支軍隊素質蠻高,好在發現得及時。牛輔慶幸不已,這個時候已經不是思考著李蒙什麽時候回來或者還能不能回來的問題,而是如何保存自己的問題,對方既然作出了這麽多調動,顯然是有了周全的計劃了。牛輔匆忙間指揮步兵布成一個防禦大圓陣,刀盾兵在最外圍抵抗,長槍兵畫戟兵等在後麵間雜防禦,最後麵圍著五百弓箭手,大家背對紮營時依靠的小山列陣。牛輔不住高聲呼叫,指揮人馬完善陣型,這個時候,要做的是盡可能的給自己多一分生存的希望,然後才是減少損失。好在這支部隊大多都是由經驗的老兵了,也知道這個時候肯定會有人死去,但是如果不抵抗那就是基本沒有人能夠生存了,所以即便被安排在外圍的幾乎已經確定無法看到明天太陽的刀盾兵們,也很快到位,這就是經過戰陣的士兵跟沒有經過戰陣的士兵的重大區別。所有人都在祈禱,希望那個倒黴的人不是自己,希望對手突擊的重點不在自己,希望衝自己來的敵人突然馬失前蹄。
來敵迅速地接近,轉眼已經能夠完整地看到這支鐵流。
不到一千人,牛輔內心稍微安定下來。畢竟自己的隊伍是飛熊軍的精銳,也不是吃素的,現在對方隻有不到一千人,以自己三千人多人的戰鬥力,加上兩百人的親衛騎兵,多少還能周旋,隻要自己不犯大的錯誤,應該沒有什麽問題!
雙方之間的距離進入約一百八十步,牛輔部弓箭手預前射擊。五百弓箭手的發出的箭雨已經具備小層次的殺傷威脅,可是來敵根本沒有顧忌,而且顯然久經戰陣的他們低伏著身體,非常有效的保護自己和身下的戰馬,一輪箭雨,不過隻是倒下了十餘人。弓箭手來不及發第二發,來敵稍稍改變方向,狠狠地從牛輔陣的東南角切入,為首的正是張遼!一支是勢在必得的常勝鐵騎,一支是嚴陣以待的西涼精兵,一邊是颶浪,一邊想做石頭,雙方狠狠地撞到一起。沒有重型防護器械的步兵和騎兵相遇,總是步兵吃虧,發著寒光的長槍將一個又一個西涼兵挑飛,健壯的戰馬不甘示弱將一個又一個西涼兵或撞飛或踏倒在地,十幾個衝在前的騎兵因為戰馬被阻,挑飛一個敵人之後被狠狠拋飛,他們的戰馬帶著巨大的慣性力撞進牛輔陣,撞飛帶倒一大片的士兵,一個巨大的缺口正在形成。
張遼一馬當先,長刀輪舞,甚至分不清他到底是用刀法還是槍法,身前不斷有人被挑飛、斬斷、劈倒。他沒有回頭,也沒有去看周圍到底還有什麽人,更不理會已經倒下多少人,現在要做的,隻是向前,向前,向前!仿佛是一支鐵槍的槍尖,張遼迅速地製造著流血,在擴大著牛輔陣的傷口,在一點一點地放血。荊州軍張遼部的騎士們隨著他們主將,沿著他們在敵人身上割下的傷口處奮勇向前,渾然不顧往自己身上招呼的兵刃,隻是一味往前,但凡擋住去路,他們毫不猶豫的將之粉碎!不時有騎兵從馬上被周圍的兵器鉤下來或者捅下來,最終被西涼兵的長槍長戟或者其他的什麽兵器收割了生命,可是整支隊伍,雖然人數不多,雖然麵對數倍於己的敵人,卻沒有任何畏懼,他們跟隨著他們的主將張遼,以一種奇跡般的速度,從牛輔大陣的東南角切入,瞬息之間就透陣而過,從牛輔大陣的西北角穿出,留下一條碩大的用鮮血和殘破不堪的屍體組成的痕跡,以及內心開始出現恐慌的西涼兵。
牛輔在不遠處看著這一切,內心絞痛,缺少重型裝備和必要的工事,步兵麵對騎兵時,就是這麽無奈。他揮揮手,放手最後一搏。
胡赤兒得到牛輔的命令,雖然怕死,雖然自己還沒有實現發財的願望,也不得不帶著牛輔的最後的籌碼——二百親衛驍騎從一處小山坡上,借助著坡勢獲取加速度,向剛剛透陣而出餘力將盡還沒來得及轉頭的張遼部攔腰衝去。牛輔轉過頭,他並不願意去再看這支注定要犧牲掉的衛隊,他很快收拾心情,聚攏被張遼衝破的步兵隊伍,他要好好利用那支送死隊擠出來的那點時間,為自己爭取更大的生存機會。他甚至都沒有想過,麵對這支不足一千,嚴格來說現在也就八百人的隊伍,自己想的為什麽會是“爭取生存機會”。
張遼早注意到這支停在山坡上的小隊騎兵,也意識到牛輔的意圖,迅速地原地阻止防守反擊。
兩支軍隊迅速地撞到一起,又是一陣人仰馬翻。雖然形情跟剛才恰好倒過來,牛輔進攻張遼防守,隻是胡赤兒部的人實在太少,隻是雖然借助山坡但他們的速度依然沒有提高到理想的狀態,隻是主帥是呂布的荊州軍士兵們從來不知道怕是怎麽寫的,隻是胡赤兒比較愛惜自己的生命比較懷念家裏的嬌妻美妾金銀財寶,於是原地迎戰的張遼軍很快的占據了上風。
張遼知道必須迅速地解決這支騎兵,否則等待自己的將是更加困難的局麵,當即躍馬上前,三尖兩刃刀劈飛幾個西涼兵,直取胡赤兒。胡赤兒往後退縮,張遼大喝一聲,震得周圍西涼兵心驚膽戰,張遼趁機挑飛數人,躍馬挺進,一刀望胡赤兒脖子劈去,身後並州鐵騎奮力跟上,保護四周,趁機分割西涼兵。
胡赤兒走不脫,舉矛迎戰。他本是力大之人,臂力勝過張遼一籌,張遼又是透陣之後,是以竟然將張遼長刀蕩開。胡赤兒見狀大喜,暗道張遼不過如此,挺矛當胸直刺張遼。張遼久戰成名,豈是易與之輩,當此關頭非但不閃避,反而挺馬而前,眼見就要撞上胡赤兒長矛,便見他忽然身子一扭,長毛堪堪從他腋窩下滑過。胡赤兒大吃一驚,剛要以長矛橫掃,張遼已經挾住長矛,兩人瞬間靠近,張遼右手執刀往胡赤兒腦袋削去。胡赤兒急忙放手,縮頭躲過一刀。兩馬很快交錯,張遼迅捷無比的扭過腰身,左拳一拳擊中剛剛縮頭躲過一刀的胡赤兒的下巴。人借馬力,胡赤兒重重吃了張遼一拳,仰頭噴出幾枚大牙,翻倒馬下,被跟在張遼身後的騎士一槍紮中心口挑起,慘叫數聲不活了。
牛輔那邊稍微聚攏的部屬,遠遠的聽見胡赤兒慘叫,當即厲聲喝叫:“射聲士,散射!”他竟然不管自己的隊伍和別人的隊伍交錯混戰,命令無差別射擊!弓箭手得令,當即毫不猶豫射擊,一蓬箭雨近距離直射張遼部。
這輪近距離的直射,荊州軍損失比之突擊敵陣損失還到,近三十個在前的騎兵中箭落馬。
張遼素來愛護士卒,見一下子倒下這麽多人,大怒,厲聲呼喝:“隨某來!”也不管剩下的三二十並州騎兵,一馬當先直取牛輔。荊州騎兵護主心切,冒著箭雨跟上張遼。
牛輔已經基本收攏好殘軍,正向張遼所在包過來。
然而牛輔終究還是慢了一步,他沒能圍上去,而讓張遼和他的騎兵們衝了起來,雖然衝得距離並不遠,但是效果卻已經起來了。荊州軍馬揚蹄衝進牛輔重新組織起來的陣形中,不同的是,這次牛輔打算進攻張遼,然而胡赤兒為他爭取到的時間實在太少,結果反而被衝起來了的張遼部輕易的衝破。張遼心恨牛輔的發狠讓自己的士兵損傷嚴重,衝起來之後全然不顧防守,一支箭射中他的左邊肩頭,張遼渾然不覺,右手單手掄刀劈飛幾個當道西涼兵,轉眼衝到陣心牛輔處,擰身一刀斜劈牛輔。牛輔見這刀刀勢驚人,又無處躲避,隻得兩手舉戟格當,不想張遼這一刀含怒而發,竟將那戟一刀砍斷,那刀餘勢不減,從牛輔左肩將他劈成兩半!張遼斬了牛輔,怒意稍解,放聲厲吼:“鼠輩豎子,安得學吾主公使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