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 color=red><b></b></font></br>
第二百四十四章 多事之秋
漢初平三年,一個多事之秋。
先是董卓被殺,接著李傕、郭汜攻占長安,不到數月,天子出逃,高肅救駕,直至李、郭授首,曹操兵退,本以為天子遷都太原,從此天下暫定。
不料,袁紹在冀州擁立劉和為天子,與高肅分庭抗禮。
漢洪武元年,公元190年,元月。
並州,現在應該叫晉州了,劉協的年號是洪武,劉和的年號是延康,所以天下人除了稱高、袁兩方為晉州朝廷和冀州朝廷外,又稱洪武朝和延康朝。
天下的局勢再一次發生了變化,袁紹封曹操為兗州侯,曹操奉延康朝為正朔,采用延康為年號。要知道,大漢最高的爵位不過縣侯而已,隻有商周時期有過冀州侯、東伯侯等爵位,袁紹既然已經為王了,那他再封些個什麽侯也就自然而然了。
徐州牧陶謙病故,洪武天子詔封劉備為徐州牧,遵“皇叔”,劉備受封,奉洪武朝為正朔,正式采用洪武年號。
幽州的公孫瓚,遼東的公孫度,他二人與袁紹一向不對付,也都采用了洪武年號。
西、南兩方麵的諸侯,如馬騰、劉焉、劉表、士燮等均采用初平年號,他們還在觀望。
袁術一不奉洪武,二不奉延康,而是以袁姓出於陳,自立為陳王,立陳國,建元宣武。
江東的孫堅同袁氏兄弟向來不容,他眼下就差丹陽郡便占據了整個江東,他現在缺少的是一個名分,所以就派遣華歆為使節,前往晉州,朝見“天子”,順道觀察一下晉州的風水人物。
晉州,上京,大將軍府。
高肅有了自己的孩子,現在整日陪在卞玉和孩子身邊,杜若再過不久也快生了,過不了多久他將再添一子。
卞玉抱著孩子笑道:“夫君,都看了一整天了。”
高肅笑道:“那又怎麽樣,我就是要看著你們母子,怎的?”
“嗬嗬。”
一個侍女從外麵走進,對高肅道:“主公,沮授大人在外求見。”
卞玉笑道:“看吧,整日在這兒呆著,有事都不一定找得著你。”
高肅笑了笑,起身朝外麵走去。
“主公,江東孫堅派遣華歆為使節,出使晉州,華歆現在驛館。”
“那你看他來晉州的目的是什麽?”
“據華歆所言,孫堅已經使用了洪武的年號,華歆是來示好的,孫堅才取下江東,不過是缺名號耳。”
“正常,孫堅要名號那就給他一個,嗯.揚州牧,破虜將軍,吳侯。”
沮授笑道:“嗬嗬,主公此計大妙,揚州牧,這孫堅日後出兵淮南,可謂師出有名矣。”
“不但如此,這孫堅還是我們在南麵的一個盟友,我們得適當的扶持他。否則,就憑江東的那些諸侯,隻怕早被袁術給滅了,那時袁氏兄弟一南一北,我們就難辦了。”
停了停,高肅說道:“這華歆據說也是個有學之士,帶他到並州逛逛,若是有意,便..”
沮授道:“主公放心,屬下明白。”
“嗯,去吧。”
“諾。”
—————————————————————————————————
華歆,字子魚,平原人,原為豫章太守,後降孫策,最後成為曹魏重臣。
此時的華歆因孫堅破劉繇,故而舉豫章歸降,但他卻不喜孫堅對待士族的血腥手段。
會稽太守王朗,被孫堅所破,拒不投降,孫堅也沒有加害他,大概是認為他一個文人對自己沒有威脅吧!所以,此次華歆出使晉州,王朗也和他一同前來,他二人早年是好友。
“早聽說並州,額不,現在是晉州。早聽說晉州的繁華不下於昔日的洛陽,今日一見,果然不假。”
沮授帶領著華歆和王朗在並州參觀,看著眼前的繁華景象,華歆忍不住感歎。
沮授笑道:“不敢,不敢。江東乃魚米之鄉,而且少戰亂,恐怕繁華不下於此啊!”
王朗搖頭道:“沮大人說笑了,江東豈是少戰亂,最近便有一隻惡虎,在江東..”
“景興!”
華歆喊了一聲,對沮授笑道:“沮大人,不好意思,這..”
沮授笑了笑,說道:“無妨。”
王朗發現自己有些失言,忙朝沮授躬身一禮。
華歆道:“久聞晉州有座太原書院,集結了天下諸多名士,古書卷冊,不知大人可否帶我等一觀。”
王朗也是一臉期盼,這太原書院乃是晉州的一大特色,凡是讀書人,皆向往這個地方。
“請隨我來。”
沮授帶著二人前往晉陽湖畔,華歆和王朗終於見到了這座聞名天下的書院。
在這風景秀麗的湖畔,書院依山傍水,真是個讀書的好地方。
走入書院,正迎上蔡邕和鄭玄。
沮授朝二人躬身一禮,華歆和王朗出於禮節,也略微躬身。
“敢問此二位是?”華歆問沮授道。
沮授道:“此乃蔡邕,蔡老中郎;鄭玄,鄭康成公。”
“哦!這便是蔡中郎,康成公!”華歆和王朗連忙拜見。
蔡邕、鄭玄點頭致意。
“公與自便,我二人先回去了。”
“兩位大人自便。”
蔡邕、鄭玄是高肅的嶽父,華歆二人早有耳聞,今日在晉州見到,足以證明此言非虛。
再往四周看看,華歆突然發現了一個他很熟悉的身影。
“前方可是邴原、管寧乎?”
管寧和邴原見有人叫自己,於是便轉過頭去,一看,管寧的臉頓時黑了下來。
“哼!不想這晉州太平之地,也有你這等閑雜!”
“這..”華歆十分的尷尬。
“管兄。”邴原輕輕扯了一下管寧的衣袖,示意他此言失禮。
管寧直接拂袖而去,邴原苦笑一聲,連忙跟上。
“華大人,這是..”沮授問道。
華歆歎了一口氣,他和管寧、邴原合稱一龍,華歆是龍頭,邴原是龍腹,管寧是龍尾。
華歆本與管寧是好友,剛開始,兩人一起在園中鋤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寧依舊揮鋤,就像看到瓦石一樣。華歆卻起來,瞥見管寧的臉色,於是又扔了金子離開。
二人還曾坐在一張席上讀書,有人乘華車經過門前,管寧像往常一樣讀書,華歆卻丟下書,出去觀望。回來便見管寧把席子割開,和華歆分席而坐,並對華歆說:“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每每想起此事,華歆便慚愧不已。
沮授聽了卻心中暗笑,從話語中可見,華歆此人有功名之心,他不怕你想當官,就怕你不想。一更。-- by:76|11334788 -->
第二百四十四章 多事之秋
漢初平三年,一個多事之秋。
先是董卓被殺,接著李傕、郭汜攻占長安,不到數月,天子出逃,高肅救駕,直至李、郭授首,曹操兵退,本以為天子遷都太原,從此天下暫定。
不料,袁紹在冀州擁立劉和為天子,與高肅分庭抗禮。
漢洪武元年,公元190年,元月。
並州,現在應該叫晉州了,劉協的年號是洪武,劉和的年號是延康,所以天下人除了稱高、袁兩方為晉州朝廷和冀州朝廷外,又稱洪武朝和延康朝。
天下的局勢再一次發生了變化,袁紹封曹操為兗州侯,曹操奉延康朝為正朔,采用延康為年號。要知道,大漢最高的爵位不過縣侯而已,隻有商周時期有過冀州侯、東伯侯等爵位,袁紹既然已經為王了,那他再封些個什麽侯也就自然而然了。
徐州牧陶謙病故,洪武天子詔封劉備為徐州牧,遵“皇叔”,劉備受封,奉洪武朝為正朔,正式采用洪武年號。
幽州的公孫瓚,遼東的公孫度,他二人與袁紹一向不對付,也都采用了洪武年號。
西、南兩方麵的諸侯,如馬騰、劉焉、劉表、士燮等均采用初平年號,他們還在觀望。
袁術一不奉洪武,二不奉延康,而是以袁姓出於陳,自立為陳王,立陳國,建元宣武。
江東的孫堅同袁氏兄弟向來不容,他眼下就差丹陽郡便占據了整個江東,他現在缺少的是一個名分,所以就派遣華歆為使節,前往晉州,朝見“天子”,順道觀察一下晉州的風水人物。
晉州,上京,大將軍府。
高肅有了自己的孩子,現在整日陪在卞玉和孩子身邊,杜若再過不久也快生了,過不了多久他將再添一子。
卞玉抱著孩子笑道:“夫君,都看了一整天了。”
高肅笑道:“那又怎麽樣,我就是要看著你們母子,怎的?”
“嗬嗬。”
一個侍女從外麵走進,對高肅道:“主公,沮授大人在外求見。”
卞玉笑道:“看吧,整日在這兒呆著,有事都不一定找得著你。”
高肅笑了笑,起身朝外麵走去。
“主公,江東孫堅派遣華歆為使節,出使晉州,華歆現在驛館。”
“那你看他來晉州的目的是什麽?”
“據華歆所言,孫堅已經使用了洪武的年號,華歆是來示好的,孫堅才取下江東,不過是缺名號耳。”
“正常,孫堅要名號那就給他一個,嗯.揚州牧,破虜將軍,吳侯。”
沮授笑道:“嗬嗬,主公此計大妙,揚州牧,這孫堅日後出兵淮南,可謂師出有名矣。”
“不但如此,這孫堅還是我們在南麵的一個盟友,我們得適當的扶持他。否則,就憑江東的那些諸侯,隻怕早被袁術給滅了,那時袁氏兄弟一南一北,我們就難辦了。”
停了停,高肅說道:“這華歆據說也是個有學之士,帶他到並州逛逛,若是有意,便..”
沮授道:“主公放心,屬下明白。”
“嗯,去吧。”
“諾。”
—————————————————————————————————
華歆,字子魚,平原人,原為豫章太守,後降孫策,最後成為曹魏重臣。
此時的華歆因孫堅破劉繇,故而舉豫章歸降,但他卻不喜孫堅對待士族的血腥手段。
會稽太守王朗,被孫堅所破,拒不投降,孫堅也沒有加害他,大概是認為他一個文人對自己沒有威脅吧!所以,此次華歆出使晉州,王朗也和他一同前來,他二人早年是好友。
“早聽說並州,額不,現在是晉州。早聽說晉州的繁華不下於昔日的洛陽,今日一見,果然不假。”
沮授帶領著華歆和王朗在並州參觀,看著眼前的繁華景象,華歆忍不住感歎。
沮授笑道:“不敢,不敢。江東乃魚米之鄉,而且少戰亂,恐怕繁華不下於此啊!”
王朗搖頭道:“沮大人說笑了,江東豈是少戰亂,最近便有一隻惡虎,在江東..”
“景興!”
華歆喊了一聲,對沮授笑道:“沮大人,不好意思,這..”
沮授笑了笑,說道:“無妨。”
王朗發現自己有些失言,忙朝沮授躬身一禮。
華歆道:“久聞晉州有座太原書院,集結了天下諸多名士,古書卷冊,不知大人可否帶我等一觀。”
王朗也是一臉期盼,這太原書院乃是晉州的一大特色,凡是讀書人,皆向往這個地方。
“請隨我來。”
沮授帶著二人前往晉陽湖畔,華歆和王朗終於見到了這座聞名天下的書院。
在這風景秀麗的湖畔,書院依山傍水,真是個讀書的好地方。
走入書院,正迎上蔡邕和鄭玄。
沮授朝二人躬身一禮,華歆和王朗出於禮節,也略微躬身。
“敢問此二位是?”華歆問沮授道。
沮授道:“此乃蔡邕,蔡老中郎;鄭玄,鄭康成公。”
“哦!這便是蔡中郎,康成公!”華歆和王朗連忙拜見。
蔡邕、鄭玄點頭致意。
“公與自便,我二人先回去了。”
“兩位大人自便。”
蔡邕、鄭玄是高肅的嶽父,華歆二人早有耳聞,今日在晉州見到,足以證明此言非虛。
再往四周看看,華歆突然發現了一個他很熟悉的身影。
“前方可是邴原、管寧乎?”
管寧和邴原見有人叫自己,於是便轉過頭去,一看,管寧的臉頓時黑了下來。
“哼!不想這晉州太平之地,也有你這等閑雜!”
“這..”華歆十分的尷尬。
“管兄。”邴原輕輕扯了一下管寧的衣袖,示意他此言失禮。
管寧直接拂袖而去,邴原苦笑一聲,連忙跟上。
“華大人,這是..”沮授問道。
華歆歎了一口氣,他和管寧、邴原合稱一龍,華歆是龍頭,邴原是龍腹,管寧是龍尾。
華歆本與管寧是好友,剛開始,兩人一起在園中鋤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寧依舊揮鋤,就像看到瓦石一樣。華歆卻起來,瞥見管寧的臉色,於是又扔了金子離開。
二人還曾坐在一張席上讀書,有人乘華車經過門前,管寧像往常一樣讀書,華歆卻丟下書,出去觀望。回來便見管寧把席子割開,和華歆分席而坐,並對華歆說:“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每每想起此事,華歆便慚愧不已。
沮授聽了卻心中暗笑,從話語中可見,華歆此人有功名之心,他不怕你想當官,就怕你不想。一更。-- by:76|113347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