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 color=red><b></b></font></br>


    第二百一十一章 如此君臣


    楊彪站了出來,朗聲道:“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說完後,他又站了回去。


    大殿之上靜悄悄的,沒有一個人出聲,文武百官都噤若寒蟬,不敢說話。


    李傕輕聲咳嗽兩聲,目光在大殿中環視了一圈,立刻嚇住了在場的官員,看著朝中官員畏懼的模樣,李傕感到非常的驕傲。


    這樣的感覺,太舒坦了。


    他目光看向一個西涼軍的小將,微微點頭。


    不多時,那個西涼軍的小將走了出來,大聲道:“陛下,臣有本奏!”


    按照朝中的規定,這個小將官職低微,是沒有資格上朝的。


    然而,李傕等人卻讓這些小蝦米參與朝會,讓朝中的大臣很是不滿,可是懼於李傕等人的凶威,他們又不敢出聲,隻能閉口不言,靜靜地站著。


    楊彪聽得小將的聲音,臉上露出屈辱的神情。


    可恨!可恨呐!


    董卓活著的時候,好歹還不會公然讓這種不入品的小將入朝,對自己、王允、裴茂、伏完等大臣都還算恭敬。然而,現在就連這種不入品的小將都能入朝覲見皇帝,真是諷刺啊!


    楊彪心中五味雜陳,不知道王允設計殺死董卓,是好還是壞。


    是非定論,或許隻有等日後才知道。


    劉協對朝中的大臣還算有所了解,也都認識,可現在突然看見一個不認識的將領,頓時愣住了。


    頓了頓,劉協反應過來,問道:“卿有何事?”


    小將抱拳道:“陛下,李傕、郭汜等幾位將軍誅殺****王允,有大功,當賞!”


    說完,小將便退了回去,絲毫不顧及皇帝的尊嚴。


    這一幕落在在場的大臣的眼中,讓一些忠於皇帝的大臣咬緊牙關,眼中露出憤怒的神情,尤其是伏完、董承、馬日磾等人,更是怒火中燒,憤怒不已。他們雖然和王允政見不同,卻都是忠於皇帝的,見西涼軍如此囂張,他們豈能不怒?


    可惜,他們沒有兵權,隻能任由西涼軍囂張。


    劉協聽見小將的話,怔怔不言。


    “咳!咳!”


    李傕見小皇帝一點都不配合,輕咳了幾聲,聲音不大,卻在宮殿中不停地回蕩著,讓站在大殿中的官員皺起了眉頭。然而,看見李傕將手摁在劍柄上,他們又嚇得縮了縮腦袋,從心底升起一抹寒意。


    “鏗鏘!”


    一聲脆響,李傕握住劍柄的手稍微將劍拔出了一點點。


    劉協看見李傕朝堂逞凶,嚇得臉色慘白,急忙問道:“眾位卿家,李傕、郭汜、樊稠、張濟四人皆有大功,該如何賞賜?”


    劉協的話音剛剛落下,又有一個小將走了出來。


    他直視劉協,抱拳說道:“李傕將軍領兵討賊,誅殺王允,掃清內患,功勞甚大,宜封為驃騎將軍,池陽侯,司隸校尉,假節鉞;郭汜將軍協助李傕將軍誅殺****,宜封為車騎將軍,美陽侯,假節鉞;樊稠將軍宜封為右將軍,萬年侯;張濟將軍宜封為後將軍,武功侯;其餘如李蒙、王方等人宜加封為中郎將,請陛下定奪。”


    驃騎將軍、車騎將軍,這些都是實權將軍,掌管著征伐大權。


    劉協聽見後,臉色大變。


    旋即,他心中又升起一絲無奈,隻得說道:“卿言之有理,準奏!”


    楊彪聽了後,心中暗歎一聲。他活了大半輩子,人老成精,見李傕和張濟僅僅是撈了一個實權將軍,便明白李傕、郭汜想要的可能不止於此,不久之後,肯定又會有人向劉協上奏,請求加封李傕、郭汜等人,賦予幾人更大的權力。


    李傕等人的官職絕對不會低於董卓,他們肯定還會有後招。


    見事情圓滿解決,李傕等人站出來,朝皇帝抱拳答謝,卻沒有相應的禮儀。


    劉協見此,心中氣憤,卻無處可以撒氣:“退朝!”


    說完,劉協便徑直往偏殿行去。


    李傕、郭汜等人離開大殿之後,互相賀喜,臉上都露出歡喜的神情。


    與此同時,朝中趨炎附勢的官員也紛紛倒向李傕等人,想要巴結李傕,得到更多的好處。


    大殿中,百官們都離開了,唯獨楊彪、伏完、裴茂、董承等寥寥數人沒有離開,他們相會對視一眼,同時搖了搖頭,一齊朝偏殿走去。


    宮中的宦官都認識他們,並未阻攔。


    “砰!砰!”


    偏殿中,劉協一股腦的將案桌上的竹簡推翻在地,然後跪在坐席子上,竟然嗚咽的哭了起來。相比於董卓和王允,李傕等人太不把他放在眼中了,一個不入流的小將都敢如此無禮,這讓劉協心中非常的難受。


    皇帝?他還是皇帝嗎?


    楊彪等人走進來,撿起地上的竹簡,說道:“陛下,您要學會忍耐啊!”


    “忍耐,忍耐,朕都這樣了,還能怎麽樣啊!”


    劉協大聲咆哮著,歇斯底裏的怒吼著。


    他眼眶通紅,晶瑩的淚珠不斷地流淌出來,到最後,劉協幹脆蹲在地上,把腦袋埋在膝蓋上,大聲的哭嚎,絲毫沒有一點皇帝該有的模樣。但是,這才是一個十幾歲的孩童該有的模樣。


    楊彪等人聞言,同時歎了口氣,沒有說話。


    從劉協當上皇帝起,他們這幾個大臣就一直勸導劉協學會忍耐、忍耐、再忍耐,可劉協一直生活在這樣壓抑的環境下,難有翻身的機會,這讓一個十多歲的孩子如何能忍受的住?


    這樣的情況,連成年人都未必能承受,何況是劉協呢?


    —————————————————————————————————


    “哈哈哈!”


    李傕此時在從前董卓的太師府上擺酒設宴,與郭汜、樊稠、張濟把酒慶賀。


    “如此,方才有人上人的感覺啊!”


    在場的幾人聽李傕這麽說,紛紛笑了起來。


    的確,這樣高人一等的感覺確實是太好了。


    李傕舉起酒杯,朝同樣坐在席間的賈詡道:“我們四人能有今日,皆先生之功也,來,我敬先生一杯。”


    郭汜三人也舉杯說道:“對、對、對,我們敬先生一杯。”


    說完,四個人把酒一飲而盡。


    賈詡笑道:“諸位雖然攻占了長安,可眼下卻不可掉以輕心呐。”


    樊稠有些不樂意,說道:“先生為何如此說話?”


    李傕也有些不快,但他還是和聲道:“是啊先生,我等已經掌握朝政,權傾天下,難道這有什麽不妥的地方嗎?”


    賈詡搖搖頭,說道:“幾位將軍掌握朝政,但是那關東諸侯是不會讓幾位將軍如此安坐於此的,說不準哪天,他們又來一個聯盟,那時候幾位將軍當如此自處呢?”


    賈詡的話提醒了李傕,董卓死了,李傕等人雖然占據了長安,但他們的威望不及董卓,關東群雄是不會眼睜睜的看著他們權傾天下的。


    李傕急忙道:“那現在我們該如何是好?還望先生教我。”


    樊稠也不敢對賈詡不敬了,急忙說道:“先生,適才是我無禮,還望先生恕罪。”


    賈詡輕輕一笑,說道:“不敢,不敢。其實要想天下諸侯不進犯長安,倒也簡單,隻需要向各路諸侯示好,給他們一一升官,讓他們認同我們。這樣一來,關東諸侯就不會冒著函穀關之險來攻打長安了。”


    張濟和郭汜聽後,連連點頭,露出深以為然的神情。


    李傕一錘定音,說道:“好!就依先生之計行事。”一更。-- by:76|11285219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開元盛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雪蘭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雪蘭陵並收藏三國之開元盛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