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3-10-10


    並州太原城,南門。


    一個士兵飛快的跑到城腳下,貼出了一張告示。


    告示一張貼出來,就吸引了無數的百姓,百姓們蜂擁而至,頓時將告示周圍,圍得水泄不通,望著城牆上的告示,百姓眼中都露出一絲好奇。


    “快念,快念,快念……”


    “寫的什麽呀,出了什麽事情?”


    “讓一讓,讓一讓……”


    “不要擠,不要擠……”


    一大群百姓,亂成一團,都想要知道城牆上剛剛貼出來的告示上寫的是些什麽內容,因為大多數的百姓都是大字不識一個,隻能是聽張貼告示的士兵念出來,因此拚命的往裏麵擠去,想要聽得見告示上說了些什麽。


    “安靜,安靜……”


    牆角下,士兵大聲吼道。


    頓時,周圍的百姓都平靜了下來,無論是站在裏側、外側的百姓都口不做聲,等待著士兵宣讀告示上的內容。


    “平北將軍高肅,布告四方豪傑,今天下不寧,亂賊四起,特招募精壯驍勇之士,擴充軍士,保家衛國,鎮守一方。同時,頒布招賢令:其一,於城東校場,布下演武台,凡有意者,皆可到城東校場報名。隻要自認為勇武剽悍,武藝出眾者,皆可參與,經過選拔之後,若有能力出眾者,便可以挑戰將軍高順、張燕。”


    “凡能夠戰勝高順、張燕者,都將被授予軍中將領職務,官職皆不低於校尉,次者封偏將軍,能力出眾者可封將軍。”


    “其二,平北將軍於太原特置招賢館、醫學館、科學院、武研院。招募工匠、醫者,其中出類拔萃者皆可授予官職、重金。”


    “凡招募之人,不論出身,凡我大漢子民,皆可參與。”


    士兵念完了招賢令的內容,眼中也閃過一絲炙熱。


    告示中說得清清楚楚,隻要能夠戰勝高順、張燕,至少可以被任命為校尉,更有甚者可以封為偏將。


    誘惑,**裸的誘惑。


    他從小家境不好,而且武藝也算不上是有多高強,他知道,自己是抵擋不住高順的,但他自有一套關於守城、守關的方法。他敢說,這天下沒多少人可以正麵攻破他防守的城池、關隘。


    貼完告示以後,他就朝著校場的方向大步走去。


    招賢令上的內容,對於百姓來說簡直就是天大的餡餅,所有的百姓聽了告示上宣布的事情,都熱血沸騰地議論起來。


    “嘖嘖,王大爺,你說這上麵寫著的是真是假?這天底下還有這等好事?”


    “嗬嗬,我告訴你,我孫兒便在這高大人手下當兵,前兩日他回來的時候,居然領回了,半斤肉,一鬥米,說是高大人犒賞全軍的,這兩天我可是美美的吃上了幾頓。”


    旁邊一個十七八歲的幹瘦小子撇了撇嘴道:“這點東西算啥,你可瞧好吧,俺聽人說啦,在高大人的軍隊裏,每個月都有一次叫什麽大檢軍的,前百名最為出色者,能領大錢一百文,上好的小米兩鬥,豬肉一斤!那頭十位更是了得,說出來能嚇死你!給大錢一千,米肉翻倍不講,還有一壺酒哩!”


    “就是就是,我也聽我那大舅說了,確有其事。這年頭要是能有一餐飽飯真他娘的不易,來這之前,俺們那邊能吃的隻剩下人,還是高大人這兒好啊!”


    “誒,老李頭,你不是曾經幹過鐵匠嗎?何不去試一試?”


    一個五十來歲的人看著招賢令上的字,眼神裏還帶著一絲激動。


    雖然授予工匠的官職基本上都是象征意義的,但這絲毫不影響對工匠技師的吸引力。在古代,工匠、醫者和商人的地位是最低的,如今有這樣一個機會,他怎麽能不去試一試?


    圍觀的百姓指指點點,不時發出羨慕讚歎的聲音。


    胡須花白的老者跑回家中告訴家人,而身體強壯,覺得有點能力的人則飛快的朝城東校場跑去……


    這樣的場景,在雁門、上黨、西河、上郡等處也在上演著。


    上郡


    “可授...予...官職、重...金。”


    在斷斷續續的念了不知多少遍之後,這個年輕人的眼裏迸出了一絲精光,然後背上了包袱,毅然地往太原的方向行去。


    西河郡


    一個身長九尺,虎背熊腰,腰間還暗藏這三個流星錘的大漢,眼睛一直盯著招賢令看。過了一會兒,他離開了西河,口中還喃喃念道:“娘的!終於有個地方能吃飽飯了,俺得快些去,不然到時候他不收人了可咋辦?”


    上黨郡


    “我兒,你是不是有什麽心事?”


    一個年紀二十來歲的青年,他的臉上充滿了一絲慌張,但問話的是他的母親,雖然自己不是她親生的,但他卻不敢隱瞞,於是就將招賢令的事情給母親講述了一番。


    他的母親是一個老婦,她沉默了一會兒,然後說道:“我兒年少得誌,二十歲擔任京兆尹功曹,又兼任鄭縣縣令。在任不久,又舉孝廉,升任漢中府丞,在職之處,無人不稱道,無人不欽佩敬仰。”


    青年嗬嗬一笑,沒有接話。這是他到目前為止最值得自豪的事情,但在母親麵前,卻不敢表現的太過驕傲。


    老婦話鋒一轉,說道:“老婆子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活不了多長時間,有你這樣的孝順兒子,死了也值。但你不一樣,你好歹是二十五六歲的人了,大丈夫怎可不想著出人頭地?既然你想去,就去吧!”


    “母親,這...”


    “嗬嗬,我兒心中所想都寫在了臉上,這上黨之地你也看到了,百姓個個是安居樂業的,聽說那高大人便是於此處起家的,想必他也是個愛民如子的好人,我兒大可去一試。”


    青年臉上浮現一抹尷尬,這幾日他見到了上黨的繁榮,也試想過高肅是個怎樣的人,他眼下也才二十五歲而已,正是一展抱負的時候。


    如今正好有一個機會擺在他的眼前,而母親又全力支持他,所以他準備去試一試。片刻後,他重重地點了點頭。


    雁門郡


    現任雁門郡的太守是當初的西河郡從事徐邈,而郡丞是一個太原人,名叫郭縕,郭縕是一個中年人,他的父親郭全曾任過大司農,所以郭縕的家境還算是不錯的。他還有一個兒子,郭縕自小就教導他習武、讀書,這也使得他的兒子文武雙全。今年,他的兒子正好二十歲,郭縕正想給他的兒子某一個出路,他兒子從小臂力過人,又喜歡讀兵法之類的書籍,所以去投軍是最好的。


    郭縕今日一知道招賢令的事情,就立馬回家將這件事告訴給了他的兒子,畢竟這還得看他願不願意去投軍。


    “我兒,你意如何?”


    郭縕的兒子沒有一點兒猶豫,當下就說道:“父親,孩兒願往!”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開元盛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雪蘭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雪蘭陵並收藏三國之開元盛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