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是桑家最小的孩子,是個還不滿十五歲的小小少年。
少年皮膚白皙,長得眉清目秀,是桑家五個孩子中,同桑葉長得最像的那一個。若是褪下一身學子長袍,梳上女子發髻,誰也不會懷疑他是男兒身。
可是作男兒打扮,又隻會顯的文雅,一看就是讀書人,絲毫不會讓人覺得娘氣。
桑葉自賣自身離開桑家前,桑榆還是個繈褓中的奶娃娃,一直被桑葉這個大姐照顧著。
那時桑家剛從老宅裏分家出來,家裏的日子十分艱難連飯都吃不飽,連帶著桑榆也沒有奶水喝,餓的跟隻小奶貓似的。
小桑葉舍不得弟弟挨餓,每天想盡法子為弟弟找吃的。可她能有什麽法子呢,隻能用背帶把弟弟固定在背上,拿著小鋤頭去別人掘過的番薯地裏,一寸一寸的尋找著可能被漏掉的小番薯。
若是運氣好,在一雙手磨出水泡後,小桑葉能找到幾個比自己的小拳頭還要小的番薯。她寶貝似的把小番薯帶回家,小心的削皮切的碎碎的,然後和水放進鍋裏煮爛,再用勺子把爛熟的番薯一點點碾碎,同煮番薯的湯水一道變成了淺黃色的清糊糊。
在弟弟餓極連哭的力氣都沒有的時候,小桑葉就會小心的將番薯湯水給弟弟喂上兩口。
番薯不好消化,五六個月大的奶娃娃消化不好更是不能沾,可是小桑葉沒有辦法隻能想到這個法子。
好在番薯碾的很碎,每次喂的量也少,小桑榆倒是沒有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沒有在大人都快撐不下去的情況下餓死。
小桑葉離家的時候,小桑榆才十個月大,連路都不會走還來不及喊一聲“姐姐”,可是他已經認人了,見不到姐姐後,撕心裂肺的哭了大半個月,最後把嗓子哭啞了發不出聲音,才在家人們的愛護下漸漸忘卻了對姐姐的依戀。
隨著桑榆一天天長大,他在爹娘日夜的思念聲中,終於知道自己還有個姐姐。也知道他僥幸長大沒有餓死,也是姐姐一口一口的喂他番薯湯才讓他活了下來。
是以,哪怕對大姐沒有任何印象,桑榆的心裏也烙下了大姐深深地痕跡,跟爹娘一樣盼著能早日把大姐找回來。
後來,桑榆八歲被發現了讀書的天分,就被爹娘咬牙送進了學堂。他知道自己花的每一文錢,都是爹娘為姐姐攢的贖身銀子,於是本來就聰明的他越發努力的念書,在入學堂半年後就成為了學業最好的學生,備受夫子的喜愛。
擔心自己花了太多的銀錢,有朝一日找到了姐姐贖身的銀子卻不夠,桑榆鮮少回家,每次旬假大多會留在鎮上,穿著學子服在街頭擺攤替人代寫書信。
練的多了桑榆的筆力就越來越穩,字也越寫越好,於是喜愛他的夫子主動牽線,讓他給鎮上或是縣裏的書社抄書。
雖然代寫書信和抄書收入不多,但是除了束脩必要的書本費用外,桑榆在學堂裏用的筆墨紙硯就是用他抄書換來的。
最讓桑榆滿足的是,他沒有銀子買更多的書看,卻能在抄書的過程中瀏覽到了很多的書籍,長久積累之下讓他的學識超出了同齡人一大截,這是用再多的銀子也買不來的。
“小弟,你怎麽回來了?”桑葉驚喜不已,手已經不自覺的摸到了桑榆的頭上,這舉動完全是把桑榆當小孩兒看了。
“大姐~”桑榆紅著耳朵還是不太適應被大姐當作小孩兒,卻是沒有躲:“明日是桓兒的生辰,又恰逢旬假我完成夫子布下的課業就提前回來了。”
看著麵嫩可愛的弟弟,桑葉萌的不行,不顧小弟無聲的抗議又薅了一把才笑道:“桓兒要是知道你特意為他的生辰趕回來,一準兒高興。”
桑榆的腦海裏閃過外甥那張總是端著的小臉兒,抿了抿嘴,眼裏隱隱有了笑意。
姐弟倆相處的很愉快,看起來就像是相伴長大的一樣,沒有絲毫的疏離感。
說起來,桑葉回來大半年,僅僅見過桑榆兩次。一次是她帶著桓兒千裏迢迢回到桑家時,桑榆得到消息後特意向夫子請假回來了,另一次就是清明節桑榆回來祭祖。
這兩次加起來,姐弟倆單獨相處的時間也就一兩個時辰。也許是骨子裏血脈相連,亦或許是有原主的記憶,桑葉第一次見到桑榆這個弟弟就覺得親近。
桑榆也一樣,從記事起就把大姐放在了心裏,是以哪怕隻見過兩麵,他的腦海深處總是浮現出小小的大姐無數次抱著嗷嗷待哺的他,一勺又一勺的喂他番薯糊糊,再多的疏離也煙消雲散了。
姐弟倆聊了幾句,桑榆突然想到了另一件讓他記掛的事,尚且稚嫩的臉上露出了擔憂:“大姐,老根爺家的事我聽娘和嫂子們說了,現在老根爺他們如何了?事情解決了嗎?”
幼年的桑榆被老根叔救過一命,他對老根叔除了感激,還有一份從親爺爺那裏不曾感受過的爺孫情,一聽老根叔家出了這麽大的變故,他的心裏比誰都著急。要不是木氏等人攔著,他急的都要跑去城裏看個究竟了。
知道小弟的心情,桑葉連忙說道:“放心吧,事情都解決了,莊子叔性命無憂,崔家賠了一筆足夠莊子叔看大夫的銀錢,以後也不會再找老根爺一家的麻煩了,你不用擔心。”
說著,她就把今日發生的事情簡單的說了一遍。
桑榆聽完,懸了半日的心總算安穩下來,不住的說道:“那就好,那就好……”
老根叔家的事情解決了,桑榆又難得回到家,晚飯時,木氏婆媳三個使出渾身解數做了一大桌好菜,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吃了個肚圓兒,隻覺得最好的日子也就是這樣了。
涼風習習,桑家老老少少十三口人搬了凳子,一邊在院子裏乘涼消食,一邊閑話家常。
聊著聊著,桑榆突然扔出一記重彈:“爹、娘,夫子說兒子明年可以下場了。”
少年皮膚白皙,長得眉清目秀,是桑家五個孩子中,同桑葉長得最像的那一個。若是褪下一身學子長袍,梳上女子發髻,誰也不會懷疑他是男兒身。
可是作男兒打扮,又隻會顯的文雅,一看就是讀書人,絲毫不會讓人覺得娘氣。
桑葉自賣自身離開桑家前,桑榆還是個繈褓中的奶娃娃,一直被桑葉這個大姐照顧著。
那時桑家剛從老宅裏分家出來,家裏的日子十分艱難連飯都吃不飽,連帶著桑榆也沒有奶水喝,餓的跟隻小奶貓似的。
小桑葉舍不得弟弟挨餓,每天想盡法子為弟弟找吃的。可她能有什麽法子呢,隻能用背帶把弟弟固定在背上,拿著小鋤頭去別人掘過的番薯地裏,一寸一寸的尋找著可能被漏掉的小番薯。
若是運氣好,在一雙手磨出水泡後,小桑葉能找到幾個比自己的小拳頭還要小的番薯。她寶貝似的把小番薯帶回家,小心的削皮切的碎碎的,然後和水放進鍋裏煮爛,再用勺子把爛熟的番薯一點點碾碎,同煮番薯的湯水一道變成了淺黃色的清糊糊。
在弟弟餓極連哭的力氣都沒有的時候,小桑葉就會小心的將番薯湯水給弟弟喂上兩口。
番薯不好消化,五六個月大的奶娃娃消化不好更是不能沾,可是小桑葉沒有辦法隻能想到這個法子。
好在番薯碾的很碎,每次喂的量也少,小桑榆倒是沒有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沒有在大人都快撐不下去的情況下餓死。
小桑葉離家的時候,小桑榆才十個月大,連路都不會走還來不及喊一聲“姐姐”,可是他已經認人了,見不到姐姐後,撕心裂肺的哭了大半個月,最後把嗓子哭啞了發不出聲音,才在家人們的愛護下漸漸忘卻了對姐姐的依戀。
隨著桑榆一天天長大,他在爹娘日夜的思念聲中,終於知道自己還有個姐姐。也知道他僥幸長大沒有餓死,也是姐姐一口一口的喂他番薯湯才讓他活了下來。
是以,哪怕對大姐沒有任何印象,桑榆的心裏也烙下了大姐深深地痕跡,跟爹娘一樣盼著能早日把大姐找回來。
後來,桑榆八歲被發現了讀書的天分,就被爹娘咬牙送進了學堂。他知道自己花的每一文錢,都是爹娘為姐姐攢的贖身銀子,於是本來就聰明的他越發努力的念書,在入學堂半年後就成為了學業最好的學生,備受夫子的喜愛。
擔心自己花了太多的銀錢,有朝一日找到了姐姐贖身的銀子卻不夠,桑榆鮮少回家,每次旬假大多會留在鎮上,穿著學子服在街頭擺攤替人代寫書信。
練的多了桑榆的筆力就越來越穩,字也越寫越好,於是喜愛他的夫子主動牽線,讓他給鎮上或是縣裏的書社抄書。
雖然代寫書信和抄書收入不多,但是除了束脩必要的書本費用外,桑榆在學堂裏用的筆墨紙硯就是用他抄書換來的。
最讓桑榆滿足的是,他沒有銀子買更多的書看,卻能在抄書的過程中瀏覽到了很多的書籍,長久積累之下讓他的學識超出了同齡人一大截,這是用再多的銀子也買不來的。
“小弟,你怎麽回來了?”桑葉驚喜不已,手已經不自覺的摸到了桑榆的頭上,這舉動完全是把桑榆當小孩兒看了。
“大姐~”桑榆紅著耳朵還是不太適應被大姐當作小孩兒,卻是沒有躲:“明日是桓兒的生辰,又恰逢旬假我完成夫子布下的課業就提前回來了。”
看著麵嫩可愛的弟弟,桑葉萌的不行,不顧小弟無聲的抗議又薅了一把才笑道:“桓兒要是知道你特意為他的生辰趕回來,一準兒高興。”
桑榆的腦海裏閃過外甥那張總是端著的小臉兒,抿了抿嘴,眼裏隱隱有了笑意。
姐弟倆相處的很愉快,看起來就像是相伴長大的一樣,沒有絲毫的疏離感。
說起來,桑葉回來大半年,僅僅見過桑榆兩次。一次是她帶著桓兒千裏迢迢回到桑家時,桑榆得到消息後特意向夫子請假回來了,另一次就是清明節桑榆回來祭祖。
這兩次加起來,姐弟倆單獨相處的時間也就一兩個時辰。也許是骨子裏血脈相連,亦或許是有原主的記憶,桑葉第一次見到桑榆這個弟弟就覺得親近。
桑榆也一樣,從記事起就把大姐放在了心裏,是以哪怕隻見過兩麵,他的腦海深處總是浮現出小小的大姐無數次抱著嗷嗷待哺的他,一勺又一勺的喂他番薯糊糊,再多的疏離也煙消雲散了。
姐弟倆聊了幾句,桑榆突然想到了另一件讓他記掛的事,尚且稚嫩的臉上露出了擔憂:“大姐,老根爺家的事我聽娘和嫂子們說了,現在老根爺他們如何了?事情解決了嗎?”
幼年的桑榆被老根叔救過一命,他對老根叔除了感激,還有一份從親爺爺那裏不曾感受過的爺孫情,一聽老根叔家出了這麽大的變故,他的心裏比誰都著急。要不是木氏等人攔著,他急的都要跑去城裏看個究竟了。
知道小弟的心情,桑葉連忙說道:“放心吧,事情都解決了,莊子叔性命無憂,崔家賠了一筆足夠莊子叔看大夫的銀錢,以後也不會再找老根爺一家的麻煩了,你不用擔心。”
說著,她就把今日發生的事情簡單的說了一遍。
桑榆聽完,懸了半日的心總算安穩下來,不住的說道:“那就好,那就好……”
老根叔家的事情解決了,桑榆又難得回到家,晚飯時,木氏婆媳三個使出渾身解數做了一大桌好菜,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吃了個肚圓兒,隻覺得最好的日子也就是這樣了。
涼風習習,桑家老老少少十三口人搬了凳子,一邊在院子裏乘涼消食,一邊閑話家常。
聊著聊著,桑榆突然扔出一記重彈:“爹、娘,夫子說兒子明年可以下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