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這裏,老支書長籲一聲,深情凝重的說:“誰也不成想,這一轉移,這支大軍從此就失去了複出的機會,在這深山老林裏度過了二百多年的隱秘生活!”
“啊?!這麽說,我們都是闖王李自成大順軍的後裔?!”一直悉心聆聽的威威忍不住問,老支書講的故事如雷貫耳,關係到他的身世,他對此驚詫不已,我們都能理解。
“是的,千真萬確!”老支書回答得很幹脆。
“據史料記載,李自成大軍順軍轉移到襄陽後,不久,闖王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調集附近四府兵力沿長江東下,欲奪取以南京為中心的江南地區,結果連吃敗仗。一六四五年四月底,東進部隊行進到距江西九江四十公裏處,遭清軍主力阿濟格部隊襲擊,大順軍幾乎全軍覆沒,部隊潰不成軍,被迫從九江附近一路南撤。沒過多日,闖王本人在通城縣九宮山遇害。再往後,大順軍已經無法與清軍正麵交鋒,同你們的處境一眼,多數部隊被迫轉移至深山抗清。在湖南省慈利縣廣福橋鎮,隱在崇山峻嶺、人煙稀少的大山裏的四十八寨遺址,湖北興山境內茅麓山的李來亨抗清遺址,都是他們曾經戰鬥過的地方。從記載看,闖王及繼承人李過在在闖王遇害後,他與高夫人後率大順軍聯合南明何騰蛟、堵胤錫、瞿式耜等聯合抗清,號稱“忠貞營”。隆武政權建立後,他們曾轉戰湘、桂等地。李過因病去世後,大順軍由高一功率領,繼續進行抗清鬥爭。闖王自李自成遇害後,大順軍自身、包括後來的‘聯明抗清’,抗清持續長達十幾年之久。 ”雲朵接著講述這段曆史,涉及到後期農民起義軍與清政府的鬥爭。
“是啊,同我們一樣,被迫隱入深山都是形勢所迫。”老支書神情更為黯淡,無奈的搖著頭說。
老支書和雲朵所講的曆史,把我們帶回到二百多年前明清戰亂年代;也使我回想起了一件與這段曆史有關的事。思索了一番我說道:“我有一結識多年的朋友,姓李名誌強,現為中國明史學會理事。二零零四年十月從深圳退養回家,在重修家譜的過程中發現,自己是李自成的胞侄李過的後裔,算來,自己是李自成低十五代嫡孫。據考查,當年南明政府被清剿滅後,大約在康熙年間,他們這一支李過的後裔曾輾轉廣西、貴州、雲南、緬甸,最後返回陝北,隱居在富縣太平村。二零一二年,央視‘探索與發現’頻道播出的七集係列片‘李自成寶藏之謎’就是他全程協助拍攝的。太平村的村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不願與外界交往,不輕易外出,行事十分謹慎。就連走親戚也不願露出行蹤,踏著晨曦出門,披著暮色回村。”
“是的!清政府當權後,從未停止過‘剿匪,’一經發現必定要予以剿滅,隱居中如果暴露出身份,哪可是要殺頭的,甚至會株連九族,不能不謹慎!”老支書接口道。
老支書環視了大家一眼,見我們聽得津津有味,就接著講述鮑旗寨村的故事:“趙世武將軍的大軍沿著山間小路挺進,一路翻山越嶺,停頓下來,最後駐紮在了這裏。從風水角度看,這裏背倚更深的南山,有一道天然屏障,村前還有河水環繞,也算是塊風水寶地。
為了生存,他命令部隊開山僻壤。村北隔著河有一座高山,叫‘天台山,’他花費巨資,修了一條通往山頂的路並架設了棧道,又在山頂建造了一個很大的‘演武場。’同時,他下令抓緊農田開墾;但由於這裏是山區,田地開墾難度大,所以最後,能用於種地的田地十分有限。從哪以後,這個村的村民們一直過著一種‘半獵半農’的隱居生活。那個時候,為了戰時需要,村子周圍,從村裏通往外邊鎮子的道路上,都布滿了機關陷阱、軍用瞭望台和戰備物質,並始終有人當班值守。
這個村莊有二百多年始終是封閉的,基本與世隔絕。外邊的人禁止進入,裏邊的人也不允許出去。隻是定期,村裏會安排固定的人員出山,他們攜帶著各戶打獵所得的動物皮毛、肉,山貨等,去外邊的鎮子上換取一些布匹、食鹽、糧食等生活必需品。”
“啊?!原來我們經過的、山頂的那個大平台是個過去的‘演武場’?”紫袖失聲驚問。
“沒錯,哪就是當年鮑旗營修建的‘演武場’,供平時集體操練,演武使用。通往山頂的那條棧道也是當時修造的,以前一直有修繕,一直沿用到解放前。我小時候上山,從‘演武場’下山的甬道還有大木門,隻是現在廢棄了。”
聽著他們的對話,我腦海裏靈光一閃,猛然回想起一件事,就忍不住問劉支書:“我和威威在那個演武場靠山的一側,找到了一個石鑿的小廟,裏邊供奉的,莫非就是您提到的‘趙世武’將軍?”
“沒錯,哪就是‘趙世武’將軍鑄像,他老人家過世後,後人為了紀念他就給他鑄像供奉。解放前,全村的人每年都會在那個‘演武場’上舉行隆重的祭奠活動。大家集體祈福,祈求他老人家能庇佑這一方風調雨順,子孫們安享太平。”老支書的解釋證明了我的判斷,那麽一個浩大的工程,普通的村莊是沒有能力承擔的。
“那麽老支書,大順軍駐紮下來以後,這村子一直就很平安,這裏沒有發生過戰亂嗎?”雲朵對曆史事件比較關注,她問的問題跟我們不一樣,更為宏觀一些。
“大順軍駐紮下來後,紀律十分嚴明,內部明文規定不許相互鬥毆,違者當事人均予以嚴懲。嚴禁私自外出村莊、更不擾民,違者斬。所以幾百年來,這村子治安一直很好,可以說是‘路不拾遺。’當年的“鮑旗營”軍中,不乏有飽學之士及民間能人巧匠,村裏的會館、祠堂、學堂應有盡有,那些明清風格的建築均出自他們之手。“鮑旗營”始終加緊練兵以防不測,戰時則全員皆兵,以待來日複出,這種狀況持續了好長時間。但是,沒有不透風的牆,後來還是發生了戰爭,哪都是清朝末年的事情了。”老支書回答雲朵說,接著,他開始給我們講起了後來發生在這裏的兩場戰鬥。
庚子年鬧義和團,各地加緊了對叛軍亂黨的
“啊?!這麽說,我們都是闖王李自成大順軍的後裔?!”一直悉心聆聽的威威忍不住問,老支書講的故事如雷貫耳,關係到他的身世,他對此驚詫不已,我們都能理解。
“是的,千真萬確!”老支書回答得很幹脆。
“據史料記載,李自成大軍順軍轉移到襄陽後,不久,闖王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調集附近四府兵力沿長江東下,欲奪取以南京為中心的江南地區,結果連吃敗仗。一六四五年四月底,東進部隊行進到距江西九江四十公裏處,遭清軍主力阿濟格部隊襲擊,大順軍幾乎全軍覆沒,部隊潰不成軍,被迫從九江附近一路南撤。沒過多日,闖王本人在通城縣九宮山遇害。再往後,大順軍已經無法與清軍正麵交鋒,同你們的處境一眼,多數部隊被迫轉移至深山抗清。在湖南省慈利縣廣福橋鎮,隱在崇山峻嶺、人煙稀少的大山裏的四十八寨遺址,湖北興山境內茅麓山的李來亨抗清遺址,都是他們曾經戰鬥過的地方。從記載看,闖王及繼承人李過在在闖王遇害後,他與高夫人後率大順軍聯合南明何騰蛟、堵胤錫、瞿式耜等聯合抗清,號稱“忠貞營”。隆武政權建立後,他們曾轉戰湘、桂等地。李過因病去世後,大順軍由高一功率領,繼續進行抗清鬥爭。闖王自李自成遇害後,大順軍自身、包括後來的‘聯明抗清’,抗清持續長達十幾年之久。 ”雲朵接著講述這段曆史,涉及到後期農民起義軍與清政府的鬥爭。
“是啊,同我們一樣,被迫隱入深山都是形勢所迫。”老支書神情更為黯淡,無奈的搖著頭說。
老支書和雲朵所講的曆史,把我們帶回到二百多年前明清戰亂年代;也使我回想起了一件與這段曆史有關的事。思索了一番我說道:“我有一結識多年的朋友,姓李名誌強,現為中國明史學會理事。二零零四年十月從深圳退養回家,在重修家譜的過程中發現,自己是李自成的胞侄李過的後裔,算來,自己是李自成低十五代嫡孫。據考查,當年南明政府被清剿滅後,大約在康熙年間,他們這一支李過的後裔曾輾轉廣西、貴州、雲南、緬甸,最後返回陝北,隱居在富縣太平村。二零一二年,央視‘探索與發現’頻道播出的七集係列片‘李自成寶藏之謎’就是他全程協助拍攝的。太平村的村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不願與外界交往,不輕易外出,行事十分謹慎。就連走親戚也不願露出行蹤,踏著晨曦出門,披著暮色回村。”
“是的!清政府當權後,從未停止過‘剿匪,’一經發現必定要予以剿滅,隱居中如果暴露出身份,哪可是要殺頭的,甚至會株連九族,不能不謹慎!”老支書接口道。
老支書環視了大家一眼,見我們聽得津津有味,就接著講述鮑旗寨村的故事:“趙世武將軍的大軍沿著山間小路挺進,一路翻山越嶺,停頓下來,最後駐紮在了這裏。從風水角度看,這裏背倚更深的南山,有一道天然屏障,村前還有河水環繞,也算是塊風水寶地。
為了生存,他命令部隊開山僻壤。村北隔著河有一座高山,叫‘天台山,’他花費巨資,修了一條通往山頂的路並架設了棧道,又在山頂建造了一個很大的‘演武場。’同時,他下令抓緊農田開墾;但由於這裏是山區,田地開墾難度大,所以最後,能用於種地的田地十分有限。從哪以後,這個村的村民們一直過著一種‘半獵半農’的隱居生活。那個時候,為了戰時需要,村子周圍,從村裏通往外邊鎮子的道路上,都布滿了機關陷阱、軍用瞭望台和戰備物質,並始終有人當班值守。
這個村莊有二百多年始終是封閉的,基本與世隔絕。外邊的人禁止進入,裏邊的人也不允許出去。隻是定期,村裏會安排固定的人員出山,他們攜帶著各戶打獵所得的動物皮毛、肉,山貨等,去外邊的鎮子上換取一些布匹、食鹽、糧食等生活必需品。”
“啊?!原來我們經過的、山頂的那個大平台是個過去的‘演武場’?”紫袖失聲驚問。
“沒錯,哪就是當年鮑旗營修建的‘演武場’,供平時集體操練,演武使用。通往山頂的那條棧道也是當時修造的,以前一直有修繕,一直沿用到解放前。我小時候上山,從‘演武場’下山的甬道還有大木門,隻是現在廢棄了。”
聽著他們的對話,我腦海裏靈光一閃,猛然回想起一件事,就忍不住問劉支書:“我和威威在那個演武場靠山的一側,找到了一個石鑿的小廟,裏邊供奉的,莫非就是您提到的‘趙世武’將軍?”
“沒錯,哪就是‘趙世武’將軍鑄像,他老人家過世後,後人為了紀念他就給他鑄像供奉。解放前,全村的人每年都會在那個‘演武場’上舉行隆重的祭奠活動。大家集體祈福,祈求他老人家能庇佑這一方風調雨順,子孫們安享太平。”老支書的解釋證明了我的判斷,那麽一個浩大的工程,普通的村莊是沒有能力承擔的。
“那麽老支書,大順軍駐紮下來以後,這村子一直就很平安,這裏沒有發生過戰亂嗎?”雲朵對曆史事件比較關注,她問的問題跟我們不一樣,更為宏觀一些。
“大順軍駐紮下來後,紀律十分嚴明,內部明文規定不許相互鬥毆,違者當事人均予以嚴懲。嚴禁私自外出村莊、更不擾民,違者斬。所以幾百年來,這村子治安一直很好,可以說是‘路不拾遺。’當年的“鮑旗營”軍中,不乏有飽學之士及民間能人巧匠,村裏的會館、祠堂、學堂應有盡有,那些明清風格的建築均出自他們之手。“鮑旗營”始終加緊練兵以防不測,戰時則全員皆兵,以待來日複出,這種狀況持續了好長時間。但是,沒有不透風的牆,後來還是發生了戰爭,哪都是清朝末年的事情了。”老支書回答雲朵說,接著,他開始給我們講起了後來發生在這裏的兩場戰鬥。
庚子年鬧義和團,各地加緊了對叛軍亂黨的